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镇海王TXT下载大明镇海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36章,新年征税三千万

    皇宫乾清宫,弘治皇帝的办公室。

    弘治皇帝正笑呵呵的接受重要大臣们的新年祝福,内阁三阁老,户部尚书佀钟、兵部尚书刘大夏、五军都督府张懋,还有吏部尚书王鏊、礼部尚书傅瀚以及被弘治皇帝点名过来的刘晋和太子朱厚照。

    “一转眼都已经十四年了,幸赖祖宗庇佑,诸君尽心尽责,我大明蒸蒸日上,繁荣昌盛,可喜可贺啊~”

    弘治皇帝面对群臣的新年祝福也是满脸笑容,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弘治皇帝十八岁等级,现在已经三十二岁了。

    三十二岁的年纪,要是放在后世,那才刚刚而立,很多人都是还是未婚的孩子。

    可是再看看坐在龙椅上面的弘治皇帝,他看起来已经非常的苍老了,整个人暮气沉沉,头上白发苍苍,就好像是五十多岁,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

    这跟弘治皇帝从小就体弱多病,身体不好有关。

    小时候因为万贵妃的迫害,即便是皇帝的儿子,他也不敢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靠着宫中宫女和太监的掩护才活下来。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这也是给他的身体烙下了病根。

    再加上这当了皇帝之后,他又非常的勤俭,处理国书的勤劳程度,估计只有开国的老朱的同志能够和向他相比。

    长期的皮案牍劳形也是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弘治朝开始的时候,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很烦。

    北有虎视眈眈的草原人,西南土司又不断的叛乱,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朝野上文官一家独大,国库空虚,想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这些加起来都让弘治皇帝心力交瘁,年纪轻轻看起来就已经很老了。

    不然三十二岁的年纪,应该正是人生当中最巅峰的时期,也是一生当中最有作为的时期。

    所幸的这几年,因为刘晋穿越过来,穿越者的翅膀闪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大明的情况在不断好转,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弘治中兴也绝对不仅仅只是文官们的吹嘘,而是真正的中兴。

    大明情况的好转,也是让弘治皇帝操心的事情少了很多,所以这两年,他的气色有所好转。

    历史上是的弘治皇帝是在弘治十八年病逝的,也就是四年之后,至于现在,刘晋不知道眼前的弘治皇帝能够活多久。

    说实话,刘晋还是希望他能够活的更久一些。

    他是一个好皇帝,脾气好,人也好,心肠也好,有时候在刘晋看来,他根本就不适合当皇帝,当这个一国之君。

    好人是做不好皇帝的!

    但刘晋还是希望他能够活的更久一点,给这样的皇帝做事,心里面踏实,不会担心自己因为一些事情而大难临头。

    而且太子朱厚照还是太小了,玩心很重,弘治皇帝如果能够多挺几年,朱厚照更大一点,人的性子收敛起来一些,或许对于大明江山来说更好很多。

    “刘晋?”

    刘晋陷入沉思之中,却是没有听到弘治皇帝在点名自己。

    “哦~陛下~”

    刘晋回过神来,赶紧恭敬的说道。

    “刘晋,这新的一年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弘治皇帝看了看刘晋,这个刘晋今天有点奇怪,不过也没有多想,再次问道。

    “陛下~”

    “诸公~”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我们大明来说也是如此。”

    “臣以为在次新年之际,朝廷应该制定出一个新年计划来,比如在新的一年当中,我大明的税银数量应该要达到三千万两白银,同时也应该制定出该如何去花掉这三千万两白银的方案出来。”

    “比如在今年,我们大明要修通从京城前往山西、河南、山东的水泥马路,又或者是我大明要在辽东地区移民多少人口,开垦多少田地。”

    “在新年之初就制定出一个新年的奋斗目标,这样一来,整个一年就可以按照这个目标不断的去努力,君臣同心,开创更加辉煌的时代。”

    刘晋想了想也是回道。

    其实这个也就后世的五年计划之类的,只不过现在肯定是没有办法说五年,但一年一个计划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代的朝廷,基本上谈不上什么计划,给刘晋的感觉就是管理非常的松散,遇到什么事情就去针对性的做事,而不会说提前进行准备,缺乏计划性。

    “制定新年计划?”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眼睛微微一亮,这个好啊,以前总觉得有点得过且过,当一天皇帝撞一天钟,现在想想似乎好像确实是缺乏一个目标和计划。

    “这个刘晋…..”

    至于刘健、李东阳等人顿时就忍不住微微头痛,就知道不能让刘晋来,他一来准能够折腾点事情出来。

    这以前大家做事,哪有什么计划和目标之类的,大家最喜欢的其实还是无为而治,希望的就是不折腾,这叫休养生息,也是历朝历代当臣子的最喜欢的状态了。

    这样的状态下,只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没有外敌入侵的话,那么他们这些当臣子的日子就会很好过,天天给皇帝拍拍马屁就可以。

    刘晋倒好,这提出什么新年计划来,这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嘛,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嘛。

    “想法很不错,不知道你负责的税务改制工作新的一年有什么计划?”

    弘治皇帝点点头,接着想了想问道。

    “陛下,这是臣写好的奏疏~”

    刘晋自然是早就有所准备。

    年底的两个多月时间,刘晋一直在给那些前来报道的举人们进行培训,培训他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税务官员,现在也已经差不多可以开始了。

    这新年一开始,刘晋就准备将他们派往大明各地开始正式实施征税。

    “哦?”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这个刘晋做事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很快,萧敬就将刘晋的奏疏递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中,弘治皇帝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刘晋的奏疏和其他大臣们的奏疏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大臣要向皇帝启奏一件事情,往往都是要先绕一大圈子,引经据典,讲事情的道理,寻找历史上的案例来增加说服力,到了最后的时候才会将事情给讲出来。

    所以往往一份奏疏的字数都很多,有的时候甚至于是讲了几万字都还没有讲到核心的重点,都是在秀自己的文笔和文采。

    很多时候你要是没有一定的水平,你都看不懂这奏疏里面到底讲的是什么事情,弯弯绕绕的讲了一大堆。

    但刘晋就不一样了,他的奏疏很少,一向都赖得写奏疏,但是每次写奏疏都是直接将事情,提出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简单明了,一下子就看完了,而且也清清楚楚的将要禀报的事情将清楚。

    刘晋的奏疏上面清清楚楚的写清楚了。

    在弘治十四年,刘晋所主导的税务改制当中,要建立完善的税务制度,要在大明各地设置近200个直属于户部的朝廷税务衙门,同时要在天津、淞沪、南京、广州、泉州、琉球、月牙城、银山县、兵库之津设置市舶司,专门来征收海关税收。

    同时刘晋也是预计了一下弘治十四年整个全年的税收目标是税银三千万两。

    “三千万两白银!”

    弘治皇帝看到这个数字也是忍不住眉毛微微一扬。

    “刘晋,这今年要征税三千万两白银,会不会太多了一些,这税征收多了,下面的老百姓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

    弘治皇帝想了想说道。

    说到底他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深受儒家影响的皇帝,总觉得这征税征多了,下面就会民不聊生。

    “三千万两白银~”

    其他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微微吸口气,去年大明国库的税银加起来都还不到六百万两,今年一下子要征收三千万两白银,这也太多了。

    “陛下,三千万两白银的税收,臣以为并不多,甚至于还是比较低的。”

    刘晋想了想回道。

    三千万两银子怎么可能会多呢,单单是刘晋麾下的这些产业,如果交税银的话,算下来怎么也得要交上千万两银子,十几个产业,平均下来一个产业交一百万两银子,那真是毛毛雨。

    所以三千万两银子的收税目标,在刘晋看来真的不多。

    “至于说会不会影响民生,陛下请大可放心,因为田税和人丁税这一块并不在其中,而是地方官府来征税,这一块不会增加,所以影响不到底层老百姓的生活。”

    “如果说真的有影响的话,可能会对商人和工厂主、作坊主、商行等产生影响,但这些都是有钱人,赚钱了交税也是应该的。”

    “只有我们朝廷有钱了,我们朝廷才能够有更多的力量来保护我们大明人的利益,同时也能够发挥税收的作用,适当的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兼顾底层的老百姓。”

    “比如朝廷有钱了,可以将人丁税给免税了,永不加赋等等,这样不仅仅不会影响民生,还可以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

第637章,征税开始

    大年初三,当京城大多数人都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时,京城户部,整个户部都开始变的无比忙碌起来。

    “杭其苏,派往南洋月牙城,任月牙城税务局局长,从七品!”

    “傅以渐,派往琉球城,任琉球城税务局局长,从七品~”

    “李景明,派往淞沪,任淞沪税务局局长,从七品~”

    “王哲,派往银山县,任银山县税务局局长,从七品~”

    “任文甲,派往天津,任天津税务局局长,正七品~”

    “叶俊昌,派往天津,任天津市舶司局长,正七品~”

    “……”

    伴随着一名官吏不断的报出一个个名字,被念到名字的人,脸上或喜或忧,这被排外海外的,自然是一个个如丧考妣一般,不仅仅远在海外,地处蛮夷,更为重要的是基本上都是从七品。

    至于那些被派到了天津、京城、南京这些地方的人,则是一个个满脸笑容,这些可都是好地方啊,关键是基本上都正七品。

    别看这从七品和正七品都是七品,似乎相差不大,但这可是一个级别,从七品想要升迁到正七品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升上去。

    “诸位,请牢记你们肩膀上面的责任,你们是大明第一批阵阵意义上的税务官员,肩膀上关系着的是大明的兴衰。”

    “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

    “这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江山社稷的大事。”

    “你们尽管现在还官职还小,但一样能够为我大明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一身绯红衣袍的刘晋看着下方这些即将派往大明各地的税务官员,能够清楚的看到他们脸色的喜悦与忧愁,刘晋也是忍不住再次叮嘱起来。

    其实在刘晋看来,派往海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海外,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势力,该怎么收税就收税,也不用担心什么,但是如果是在天津、京城、南京这种权贵云集的地方,你征收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征了。

    “是~”

    众人一听,顿时纷纷恭敬的回应。

    经过去年年底的培训和洗脑,很多人对于刘晋的话也是深表赞同,这税必须要收,因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没有税朝廷就没有钱,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办大事,军队战斗力低下就会被外敌欺辱,朝廷官员收入低下就会滋生贪腐,富人有钱不交税,穷人没钱多缴税就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总之洗脑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很多人对于刘晋那也是相当的崇拜,因为刘晋提出了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论,让大家清楚的认识到了税收的重要作用。

    “大家好好干,只要表现优异,我会向陛下请求恩赐的。”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接着也是不忘扔出了一个还是空的胡萝卜。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眼睛都亮了起来。

    对于刘晋的话,大家不会有丝毫的怀疑。

    在场的这些人都是举人,并不是进士,这举人当官一般来说都主薄、县丞、教谕之类的做起,也就是个八品的芝麻小官。

    但是刘晋这边却是向弘治皇帝这边要到了几百个名额,只要是任局长的,基本上都是从七品的官员,在重要的地方,可都是正七品的官员。

    可是朝廷任命的,做不了假。

    这个待遇就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很多进士一开始做官都不一定有正七品的县令给你做,他们这些举人却是能够一下子从七品、正七品的做起。

    所以对于刘晋说的话,大家都信,也都相信,只要好好干,得到刘晋的赏识,这以后仕途就一片坦荡了。

    “谢大人栽培~”

    众人纷纷致谢,尽管很多人的年纪都已经三十、四十了,而刘晋却是仅仅只有二十多岁,但刘晋现在可都已经是三品大员了,这就远不是他们能够相比的。

    “去,好好的为国征税~”

    刘晋点点头说道。

    很快,众人纷纷带上自己的认命文书和官印、官府赶赴各地上任。

    当然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去上任,一个税局的成立,除了局长之外,还有副局长两名以及若干办事的官吏,一些重要地方的税务局和市舶司的人员更是庞大。

    像天津这边,刘晋给的设置就比较庞大,天津税务局这里官员都有十多个,至于下面办事的官吏更是多达一百多人。

    天津市舶司这边也差不多,人员设置众多,主要也是考虑到天津港口这边的业务非常的繁忙,这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多,每一艘船都要征税,没有足够的人手,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征税工作。

    ……

    京城通往天津的水泥马路上面,车水马龙,非常的繁忙。

    一辆四轮马车之中,任文甲正在和身边的几个同僚商量着到了天津之后,如何开展税务征收的工作。

    “诸位,我们天津税务局的任务很重啊,上面给我们的任务是在弘治十四年要征收到一千万两白银的税银来。”

    任文甲看了看身边的王介、张方厅、李宗、萧英,这四人都是自己的副手,也是新成立的天津税务局副局长,从七品的官员。

    “确实是太重了,去年我们大明全年的税银也就是六百万两左右,可是上面竟然交给我们天津这边就一千万两白银的任务。”

    王介忍不住直点头,天津虽然富裕,各种各样的商行、工厂、作坊等等数不胜数,可是这要征收到一千万两白银的税银来,似乎还是有些天方夜谭。

    “任务很重,但是我们必须要完成~”

    “刘大人很器重我等,所以才将我们放在了天津,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失望。”

    任文甲非常郑重的说道,其他人一听,也是纷纷点头。

    五人都比较年轻,仅仅只有四十多岁(额,在老举人当中算是年轻的了),现在被委以重任,一个个也是想要着大干一场。

    “大家都说说吧,这到了天津,我们该如何开展税收工作?”

    想了想,任文甲也是说道:“京津地区是最近的,也是天底下的表率,我们京津地区的税务工作如果能够顺利的开展,那么其它地方的税务工作就可以很好的开展起来。”

    “如果我们在京津地区都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展征税工作,那么其他地方的税务工作同样也很难开展起来。”

    “此时此刻,看着我们的不仅仅是刘大人和佀大人,更有朝中的诸公,同样还有那些商人、工厂主、作坊主、商行主。”

    “没有人会自己乖乖的将银子交给我们,一开始我们的工作会非常的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克服了最开始的困难,那么我们就能顺利的开展起来。”

    “可是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克服困难,那些商人、工厂主、作坊主、商行主就不会配合我们的征税工作,进而印象到整个税务改制的事情。”

    “诸位,我们肩膀上的责任很大啊,担子很重啊。”

    任文甲忍不住感叹的一声。

    征税这工作真心不好做,太得罪人了,关键是他们是第一批征税的官员,大家此时此刻都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如果他们能够顺利的征到税,那么大家都会慢慢的自动乖乖的交税,可是如果一开始他们就征收不到税,那么其他人就不会乖乖的交税。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大人,我们到了天津之后,最先应该向刘大人麾下的诸多产业征税,刘大人麾下的诸多产业都是各个行业的龙头,只要这龙头带头交税了,其他人自然而然就会跟着。”

    张方厅想了想说道。

    “向刘大人麾下的产业先征税?”

    任文甲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微微睁大了眼睛。

    “对,先向刘大人麾下的产业征税。”

    “因为刘大人是主管这一次的税务改制,所以京津地区看着他的人很多、很多,大家都在看刘大人,这征税会不会征到自己的头上。”

    “如果刘大人连自己的产业都不征税,那自然也是没有办法让其他人交税的,所以我们必须先向刘大人麾下的产业征税。”

    “据我所知,刘大人麾下的产业,真正的大股东是当今天子和太子以及朝中诸多武将勋贵们,只要他们带头开始交税了,其他人自然不敢不交。”

    “而刘大人麾下的诸多产业,它必然是最会配合我们的税务工作的。”

    张方厅非常肯定的说道,细致的分析起来。

    “张大人说的有理~”

    几人一听,顿时就纷纷点头,这征税第一个要征收的绝对是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因为这是必须要做给天下人看到。

    “我们到了天津之后,首先要向天津的所有工厂、作坊、商店、商行等等发出税务通知,先通知他们自行到我们税局来申报税务,如果不愿意申报税务的,我们就可以强制关闭他们的工厂、商店、商行之类的。”

    “最先应该要拿一批人来狠狠的惩治一番,否则肯定没有人会乖乖的交税。”

    “对,就该如此~”

    “只是这样会不会得罪很多人,天津可是在天子脚下,权贵云集啊。”

    “怕得罪人就不要征税了?”

    “交税可是朝廷律法规定的,不要怕,我们有刘大人给我们当后盾。”

    “……”

第638章,商议

    天津望海楼顶楼的一间包厢内,众多天津这边的大商人、大工厂主、商行主聚集在一起,一边吃着火锅,也是一边聊着最新的事情。

    “老李,听说你们在吕宋那边又发现一个金矿了?”

    “走运、走运~”

    “能不能和大家伙说说,你是怎么找金子的,你们李氏商行好像都已经发现两座金矿了吧,这以后不得要天天日进斗金?”

    “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运气罢了。”

    “这吕宋岛啊上面的黄金、白银都很多,大家只要多派人去找找,肯定还能够发现,这里毕竟自古以来都是有名的产金之地。”

    “我也派人去找了,金矿没有找到多少,倒是被那些黑矮人给杀了几个人。”

    “说到那些黑矮人我就来气,我的金矿本来开采的好好的,前不久传消息回来了,被黑矮人给偷袭了,回头还是要多弄点武器来,还要向朝廷这边谏言,让朝廷派军去消灭那些黑矮人。”

    “对,对,我的在吕宋的种植园也是老遭到黑矮人的袭击,真是烦的好,种的好好的甘蔗,还没有成熟就被他们给糟蹋了,跟野猪一样。”

    “……”

    “听说了嘛,去年去鱼溪开金矿是真的发大财了,鱼溪哪里的金矿非常丰富,直接洗出来就可以了,连那个河都是金色的。”

    “是嘛,我也听说了,不过哪里的买卖我们插不上手,都是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他们的买卖。”

    “也是,也不知道黄金洲这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我那几艘船能不能顺利回来,多少也给我带几百万两银子回来,我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

    “王兄,你这就说笑了吧,是不知道你王兄的财力,更何况,没银子可以去银行贷款嘛~”

    “……”

    “国舅爷,您的生意还不错吧?”

    众人说着、说着也是纷纷的将目光看向张延龄和张鹤龄两兄弟,这两兄弟在京津这边可是横着走的螃蟹,无人敢惹,大家其实一向也都不喜欢他。

    这一次之所以把他们两兄弟邀请过来,其实主要还是为税务的事情。

    这交税,大家自然是不乐意的,以前都不交税,现在好端端的突然叫大家交税,谁乐意啊,所以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氏兄弟了。

    只要这张氏兄弟不交税,他们就跟着张氏兄弟走,也都不交税。

    “还行吧,马马虎虎~”

    寿宁候张延龄笑了笑点点头说道。

    两兄弟这几年来也是真正的发了,什么事情赚钱,他们都跟着做,最成功的就是张氏造船厂了,每年都能够赚好几百万两银子。

    除此之外,水泥厂、纺织厂、远洋贸易行、海洋捕捞业、南洋地区的种植园等等,张氏兄弟都是有涉足的,各个买卖都赚了很多的银子。

    所以张氏兄弟现在京城都很少回了,基本上都喜欢待在天津这边,要是以前那是隔三差五都去皇宫里面蹭吃蹭喝,或者是去找张皇后哭诉说自己很苦、很穷,喜欢张皇后或者弘治皇帝能够上次一些田地、盐引等等之类的东西给他们。

    嗯,怎么说呢,现在也是要脸面的人了。

    “国舅爷说笑了,您的买卖如果都是马马虎虎的话,那我等就真的是穷苦不堪了。”

    旁边的人顿时就一个个开始给这两兄弟拍马屁。

    “国舅爷,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收到天津税局的交税通知?”

    李梦麟和其他人互相对视一眼,想了想笑着问道。

    这一次,这个饭局也是李梦麟请客的,将大家聚过来,主要还是为讨论这纳税的事情。

    随着天津税务局和天津市舶司的成立,这两个衙门也是迅速的运转起来,开始向大家征税,市舶司这边就没的说了,天天盯着天津港,有进出的船只必然要先完成交税之后才可以去做其它的事情。

    至于天津税务局这边一来,那更是向天津所有的商户、工厂主、作坊主、商行发了自行申报税务的通知书。

    要求大家在规定的日期内必须向天津税务局这边申报纳税,过期不申报纳税的视为偷税漏税,不仅仅要加倍处罚,而且还极有可能会被强行关闭。

    这事情现在也是成了天津商界大家讨论最多的事情。

    因为天津税局这边在寄通知书的同时也是一同寄了一本最新的《大明税法》过来,里面详细的写清楚了各行各业需要缴纳的税收点数。

    很多人仔细的一算,这一年下来可能需要缴纳几十万两的税款。

    以这个李梦麟来说,他在天津这边的产业很多,有水泥厂、纺织厂、蜂窝煤厂、贸易行、捕捞队,还有很多的商铺、店铺等等。

    他让手下的人算了下,如果按照最新的《大明税法》来交税的话,他一年要缴纳上百万两银子的税款。

    上百万银子,这可不是小数字,要是放在以前,那比他全部身价还要多,尽管现在,他麾下的这些产业都很赚钱,但是这要交上百万两银子,他肯定是不想交的。

    “收到了~”

    张延龄点点头回道。

    “那国舅爷您会不会去交税啊?”

    李梦麟小心翼翼的问道。

    “叫个屁~我为什么要交税?”

    “这银子是我们兄弟两个辛辛苦苦赚回来的银子,凭什么要交税?”

    “他们是给我们办事了呢,还是给我们带来好处了?”

    “我理都懒得理他们,他们要是赶来我这里收税,看我活活打死他们。”

    张延龄没有说话,旁边的张鹤龄却是开口了,非常嚣张,直截了当的说道。

    开玩笑,交税,交个屁。

    也不看看我们是谁,我们可是国舅爷。

    也就是这几年,赚了很多银子了,他们两兄弟的吃相才好看了很多。

    要是以前,为了几亩地,他们都敢和太皇太后的娘家人抢夺,至于打死的人,还少吗?

    这两兄弟可是出了名的愣头青,仗着自己的姐姐是皇后,他们是国舅爷,自己的外甥是太子,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他们两兄弟可是一向都目中无人,即便是犯了什么事情。

    他们进宫去找张皇后哭诉一番就可以了,顶天了也就挨弘治皇帝一顿骂,难道还能够奈何他们不成。

    “国舅爷说的好~”

    “交税,交个屁~”

    “这银子是我们辛辛苦苦的赚来的,凭什么交上去。”

    “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都是骗人的,自古以来都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以前多好,不交税,大家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这叫于民休养生息。”

    李梦麟一听,顿时就忍不住跟着附和道。

    “对,对,国舅爷说的好~”

    “不交,大家都不交,看他们又能够拿我们怎么样~”

    “我敬国舅爷一杯~”

    其他人一听,顿时也是跟着纷纷的嚷嚷起来。

    其实大家也是心虚,主要是因为这税务改制是刘晋主导的,刘晋何许人也,他们这些人当然是最懂的了。

    要是其他人主导这个税务改制,他们根本鸟都不鸟,但是刘晋不一样。

    这刘晋说弘治皇帝身边的红人,更是财神爷,同样也是京津地区资本主义的龙头,也是海洋贸易的领头羊。

    他来做这个事情,大家就很怕,得罪谁也都不敢得罪了刘晋,不然别的不说,刘晋一句话,大家就别想有好日子过,这生意都别想做下去。

    大家既怕刘晋,又不想交税,那怎么办?

    总得要找个人来当这个领头羊吧,让他带着大家不交税,所以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张氏兄弟了。

    这两兄弟吝啬无比,抠门的很,又非常的嚣张跋扈,一向横行霸道,当然了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他们是国舅爷,是皇帝的小舅子,如果他们两个都带头不交税的话,那大家自然也就可以跟着不交税了。

    大家怕刘晋,但是这张氏兄弟就未必怕刘晋了。

    “哈哈,本来就是嘛~”

    “刘晋也真是的,他自己产业那么庞大,好端端的非要整这个税收,这银子收上去了,对他有什么好处?”

    张鹤龄听到众人才吹捧,顿时就笑的更开心了。

    他和刘晋是认识的,以前也是找刘晋买过船,也清楚的知道刘晋麾下的产业是何等的庞大,随随便便一个都是龙头,是领头羊。

    这刘晋征税,那就是跟自己的银子过不去,好处没有,还要得罪很多人。

    “这刘晋一向也是聪明人,不知道这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糊涂事。”

    张延龄也是跟着点点头说道,刘晋是傻子吗?

    很显然不是,但是在他看来,刘晋现在就是在做傻事。

    “听说他麾下的那些产业都已经申报纳税了,听说光是这正月,他麾下各大产业申报纳税的总额就超过百万两银子了。”

    李梦麟想了想又说道。

    “他刘晋有钱就多交点,反正我是一分钱都不会交的,谁要是敢来我这里收税,我保证不打死他。”

    张鹤龄笑了笑冷冷的说道。

    就在这时有人急匆匆的走了上来对着张氏兄弟说道:“老爷,不好了,税局的人说要查封我们的工厂~”

第639章,嚣张抗税

    “什么?”

    “谁敢查封我的工厂?”

    张鹤龄、张延龄一听,一下子就站起来,接着整个人的脸上露出狰狞之色。

    张鹤龄将手中的杯子往地上狠狠的一摔说道:“给我召集人手,谁敢封我的工厂,我就扒了他的皮。”

    “走~”

    张延龄则是面无表情,直接转身就往自己的工厂这边走去。

    “这下有好戏看了~”

    李梦麟等人彼此互相对视一眼,一个个都忍不住微微一笑,也是纷纷跟了上去。

    有正式兄弟当这个领头羊再好不过了,这两兄弟可是出了名的狠人,也是出了名的骄横跋扈,仗着自己姐姐是张皇后,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的身份,一向做事就霸道无比。

    何曾吃过这样亏,竟然有人不长眼睛,要去查封他们的工厂。

    这不是找死吗?

    很快,众人乘坐四轮马车纷纷赶往张氏兄弟麾下的张氏造船厂,这一次天津税务局首先盯上的就是张氏兄弟麾下最赚钱的这个造船厂。

    此时,张氏造船厂这里。

    任文甲带着众多的官员以及上百个税务官吏来到了正式造船厂这里,不过却是没有办法进去,因为造船厂的门口,张氏造船厂的众多人堵在了门口,而且一个个手中都拿着棍棒、刀剑,凶狠无比。

    “交税?”

    “你们的眼睛瞎了吗?”

    “没看到这里是国舅爷的厂子,还想封国舅爷的厂子。”

    “识相点赶紧滚蛋,别以为身上穿了件狗皮就真把自己当回事,等下国舅爷过来,信不信直接将你活活打死在这里。”

    张氏造船厂的人很嚣张,为首的张氏子弟那更是目中无人,根本就没有将这些征税的官员们看在眼中。

    他们是谁啊。

    他们可是国舅爷府上的人,别说眼前这区区七品的芝麻官,纵然是朝廷的大员过来也根本就不会放在眼中。

    “依法交税,人人有责~”

    “如果你们再阻碍我们办事,全部都给我统统的抓回去。”

    任文甲额头冒汗,不过却是依然非常强势的喊道。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天津、京城、南京这种地方真心不是人待的,还不如被派到海外去征税呢,这里的权贵太多了,随随便便出来背后都是一尊大佛。

    在天津这边征税,可以说非常的不顺,除了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主动申报了纳税之外,其他人都在观望,其中最不配合的就是这个张氏兄弟麾下的产业了。

    他知道自己必须要鼓起勇气来张氏兄弟麾下产业这里征税,否则就别想顺顺利利的在天津这边开展税务工作。

    “哼~”

    “好大的官威啊~”

    这时,张氏兄弟等人来了,寿宁候张延龄冷哼一声,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

    “侯爷,他们要查封我们的工厂。”

    手底下的这些人一见张氏兄弟来了,顿时一个个就更加嚣张了,纷纷握紧了手里面的家伙事,就等着张氏兄弟一声令下,将这些征税的官员和官吏给狠狠的揍一顿。

    “拜见寿宁候、建昌伯~”

    看到张氏兄弟,任文甲也是连忙行礼道。

    “哼~”

    “任大人,你好大的官威啊,你的眼中还有我们两兄弟?”

    张延龄冷哼一声,他年纪大一点,火爆的脾气倒是收敛了很多。

    “哥,给他们废什么话,他们都欺负我们头上来了,今天看我不把他们全部给活活打死。”

    他弟弟张鹤龄就不一样,脾气火爆、性格暴虐,又嚣张跋扈惯了。

    “给我狠狠的打,打死了我扛着~”

    “交税,叫个屁~”

    “竟然敢查封我的厂子,即便是你们户部侍郎刘晋在这里,他也不敢如此嚣张的欺负我们兄弟两个。”

    张鹤龄面目狰狞,手一挥,顿时手底下的这些人就汹涌而上,棍棒、刀剑不断的往收税的官员、官吏的身上招呼过去。

    “啊~”

    一下子,整个场面顿时就乱了起来,前来收税的官员和官吏被打的抱头鼠窜,一个个痛苦的哀嚎起来。

    有几个倒霉的,来不及逃远的,一下子就被人打的血肉模糊,直接倒在地上。

    “你们眼中还有没有王法?”

    “竟然殴打朝廷命官~”

    任文甲一见自己带过来的人被打的不成样,顿时就大声的喊道。

    “王法?”

    “我就是王法~”

    “给我狠狠的打,打死一个少一个,敢收税收到老虎的头上了,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张鹤龄冷声的说道,顿时有几个人拿着棍棒就往任文甲的身上招呼。

    “哼~”

    “呸~”

    张鹤龄看着被打的官员和官吏,忍不住笑了笑,接着也是吐口痰,不削一顾。

    至于张延龄则是冷眼看着,他也就是这几年年纪大一点了,又赚了很多银子,性子收敛多了,要是隔几年前,他自己都要亲自上场,非得要亲手扒了这些人皮才能泄气。

    “打的好啊~”

    “这些狗腿子,还想收我们的税~”

    “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银子,凭什么交税。”

    旁边的众人一看,顿时都忍不住纷纷叫好起来。

    交税,想要他们交税,做梦呢。

    有本事先搞定了张氏兄弟再说。

    一百多个收税的官员和官吏,逃的逃,被打的半死的打的半死,一地的鲜血,很多人被打的连爹妈都不认识了。

    任文甲也同样如此,直接被打倒在地,整个人奄奄一息,也不知道生死。

    “好了~”

    “教训他们一顿就可以了。”

    张延龄看了看,冷冷的说道。

    顿时,手底下的这些人纷纷停手,遍地都是哀嚎和奄奄一息的税务官员、官吏。

    ……

    京城户部,刘晋正在观看各个地区税务的进展情况。

    “果然,自古以来收税都是必须要强制性~”

    “根本就没有人会主动交税~”

    “各个地方都有人在抗税,暴力抗税的事情层出不穷,南京这边的新成立的税务衙门竟然被人给直接烧了~”

    “倒是海外这些地方的税务衙门,工作进展的很顺利。”

    看着各地税务衙门的汇报,刘晋顿时就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有人暴力抗税,这是好事。

    大家要多少乖乖的交税,那刘晋的税务捕快怎么成立,没有强力的税务捕快,怎么可能可以将税给收上来。

    特别是这个时代是封建王朝时代,各种各样的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些都是最硬的骨头,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一定想办法将各地的王爷之类的弄大明,各个地方收税,最难的就是各地王爷的税,一个个嚣张跋扈,根本就无人能管。”

    “各个地方的税务官员和官吏都很害怕,这手中没有力量,腰杆子就不硬。”

    刘晋一边敲着桌子,也是一边思索着。

    “刘大人~刘大人~”

    “不好了,出大事了~”

    这时,有人急匆匆的走来,还没到就大声的说道。

    “出什么事了?”

    刘晋不以为意的问道。

    “今天在天津这边,天津税务局的人去查封寿宁候和建昌伯的张氏造船厂,结果让张氏兄弟这边将人给打了。”

    “当场就死了十多个人,还有几十个重伤,连天津税务局的局长任文甲都重伤了。”

    来人都没有来得及歇口气就急匆匆的说道。

    “死了十多个人?”

    刘晋一听,顿时双目就微微瞪大。

    这个张氏兄弟,实在是太嚣张跋扈了,各地税务衙门收税虽然是遭到了抵制,但也没有人敢将这些朝廷命官给打死的事情。

    这张氏兄弟倒好,竟然直接当场就打死了十几个朝廷官员和官吏。

    “备车,我要进宫面圣~”

    刘晋想了想也是立即吩咐道。

    这事情关系到了张氏兄弟,刘晋觉得还是要向弘治皇帝这边来禀明,同时也是顺便汇报下各地税务衙门的情况,借机提出成立税务捕快的事情。

    乾清宫,弘治皇帝正在和诸多大臣聊着天。

    现在国泰民安、海清河宴的,似乎好像需要操心的事情真的很少,所以大家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日子都很好过。

    “陛下~”

    “户部侍郎刘晋求见~”

    这时萧敬来到弘治皇帝的身边,轻轻的说道。

    “宣他进来吧~”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说道。

    “是~”

    萧敬点点头,对着小黄门示意。

    很快刘晋在小黄门的带领下就到了弘治皇帝的书房当中。

    “臣刘晋拜见陛下~”

    来到弘治皇帝的书房,看了一圈,建诸多大佬都在,那就更好了。

    “嗯~”

    “免礼,赐座~”

    弘治皇帝点点头,看了看刘晋。

    这刘晋一向都是不召见都不会主动来找自己的,今天倒好竟然主动进宫来了,想必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而且多半也是跟征税的事情有关。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笑了笑问道:“刘晋,是不是征税的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

    “陛下料事如神~”

    “确实是在征税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特定来向陛下和诸公汇报,请示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说道,接着也是从宽大的官服袖子里面掏出了奏疏,准备详细的向弘治皇帝和在场的诸公禀报。

第640章,成立税务捕快

    “陛下,这是各地税务衙门汇报上来的情况~”

    “税务征收工作非常的难以展开,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各样暴力抗税的事情。”

    “在南京,税务衙门都被人纵火烧毁~”

    “还有人更是肆无忌惮的殴打朝廷命官,暴力抗拒从严。”

    “就在今天,在天津,寿宁候和建昌伯公然暴力抗拒交税,殴打朝廷命官,当场打死了十五官员、官吏,几十明税务官员和官吏身受重伤。”

    刘晋将奏疏恭敬的递上,同时也是非常严肃的说道。

    “什么?”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至于在场的这些大佬们,那更是一个个都一脸的难以置信,竟然有人烧毁税务衙门,公然打死征税的官员和官吏,这还有没有王法?

    这眼中还有没有朝廷了?

    你纵然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那也是绝对不能目无王法,更不能说将朝廷命官都给打死,一下子就打死了十几个人,这天都要被捅漏了。

    王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这张氏兄弟也实在是太嚣张了。

    至于这事情是真是假,大家都丝毫不用去怀疑。

    张氏兄弟这二货,绝对是干得出这种事情的人来了。

    也就是这几年,要是以前,那年都要闹出一些事情来,那年都会有大量的官员去弹劾这两兄弟。

    “岂有此理,简直目无王法~”

    弘治皇帝非常快速的看完刘晋的奏疏,顿时整个人都忍不住怒了。

    这税务工作可是他弘治皇帝决心要改的。

    不改税制就没有钱,朝廷没钱,这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现在刘晋的意思已经很简单了,需要你的支持。

    “陛下,寿宁候、建昌伯目无王法,公然打死十几个朝廷命官,臣请陛下主持公道~”

    刘晋非常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自己手下的官员被人打死了,如果自己连个屁都没有吭一声的话,以后谁还敢替自己做事,而且天下人会如何看自己。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刘晋的态度必须要坚决,而且必须为自己手底下这些官员做主,讨回公道。

    “陛下,臣也以为当严惩寿宁候和建昌伯,公然大肆朝廷命官,目无王法,如不严惩,恐怕天下人难以心服。”

    内阁首辅刘健也是站立出来表态了。

    这件事情上,他也必须表态,这张氏兄弟太嚣张了,你纵然是皇帝的小舅子,也不绝对不能公然打死十几个朝廷命官,嚣张归嚣张,但不能触底线。

    以前嚣张是嚣张,跋扈也是确实是跋扈,但也不至于是敢打死朝廷命官,这横行霸道也多是欺负下普通的老百姓。

    大家纵然是想要管,但很多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是弘治皇帝的小舅子呢。

    谁让弘治皇帝就一个老婆呢,关键是弘治皇帝还很疼张皇后,对张氏兄弟也是多有纵容,否则也不止于此。

    “陛下,必须严惩那些目无王法,杀害朝廷命官之人~”

    “对,必须严惩~”

    其他人也是纷纷站出来表态了。

    尽管大家其实并不想刘晋去收税,但是一码归一码,这朝廷命官都被人公然给打死了,这朝廷没有了威严,那以后他们这些当官的谁还会去理会。

    “传旨~”

    “立即召寿宁候和建昌伯回京,朕要严厉惩处他们~”

    “将所有殴打朝廷命官,杀害朝廷官员的人全部抓起,严惩不贷~”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想了想也是下令道。

    杀了寿宁候和建昌伯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他还不想和张皇后闹的分床而睡,不过他们的手下却是不能放过。

    召他们两兄弟回来,弘治皇帝也是准备亲自出面狠狠的教训这两兄弟一番,连朝廷命官都敢打死,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做不出来的。

    “是~”

    萧敬一听,连忙恭敬的回道,对着身边的小黄门微微点头,有小黄门也是离开去办事。

    “陛下~”

    见弘治皇帝表态了,刘晋想了想也是又开口说道。

    “说吧~”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刘晋畅所欲言。

    “陛下,我大明各地都有暴利抗税的事情出现,今天天津发生的事情绝对不是这单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根据各地税务衙门的汇报,在各地,暴利抗税的事情层出不穷,各地官府又不愿意配合我们税务衙门征税,这让我们税务衙门的征税工作很难施展开来。”

    “长此以往的话,这税制改制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最终又会和以前一样,到时候可能一文税银都收不上来。”

    刘晋想了想也是缓缓的将问题摆出来。

    “嗯~”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郑重的点点头。

    奏疏他也是看了,各个地方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暴力抗税的事情,天津这边的情况算是最严重、最糟糕的,但其它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很多地方的税务衙门既没有人理会,也根本就收不到税,地方的衙门也不配合,真的是什么办法都没有。

    收税光靠嘴皮子是没有用的,必须要用暴力才行。

    自古以来税收都是强制性的。

    “这样下去,确实不是办法~”

    其他人一听,也是纷纷点头。

    不管如何,税务改制这是已经定下来的朝廷国策,这出现了问题,那几必须要去解决。

    “那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弘治皇帝想了想问道。

    “陛下,诸公~”

    “自古以来不管是税赋还是徭役,它都是强制性的,只有强制才能够收上来。”

    “现在各地出现了暴力抗税的事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各地衙门并不配合税务衙门的税收工作。”

    “所以臣以为,在各地税务衙门之下应该要成立专门的税务捕快,采用强有力的手段来征税税收,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朝廷能够征收到税,也能够查处那些偷税漏税的人。”

    刘晋想了想也是缓缓的开口说道。

    关于税这个东西,也就是在东方这边,历来都讲究轻徭薄赋,要是在西方这边,自古以来可都没有轻徭薄赋的说法。

    在他们的传统当中,交税和死亡都是人一生不可避免的。

    后世白头鹰的税务警察那是威名赫赫,不管是明星大腕还是黑帮大佬之类的,谁都怕税务警察。

    没有人敢去偷税漏税,因为一旦被查出了偷税漏税,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税务警察一旦找上门来,那就完蛋了。

    “税务捕快?”

    众人一听,顿时就纷纷傻眼。

    这刘晋,还真是什么事情都想的出来,什么点子也都能够想出来。

    “你详细的说说这个税务捕快~”

    弘治皇帝一下子就来兴趣了。

    “税务捕快顾名思义,它就是专门为征税而成立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强制收税,查处偷税漏税的事情,除了税的事情之外,其它任何事情,税务捕快都不负责,也没有任何的关系。”

    “税务捕快不抓小偷小摸,也不抓江洋大盗,只负责税务的事情,对暴力抗税的人采取暴力的手段来对待,强制收税。”

    刘晋想了想也是进一步解释起这个税务捕快来。

    “原来如此~”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微微点头,接着就陷入沉思之中。

    想了想也是对众人说道:“诸位爱卿觉得这个提议如何?”

    “臣以为确实是应该成立专门的税务捕快,各地暴利抗税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不强制征税的话,这税银根本就征收不上来。”

    刘健想了想说道:“只是,这税务捕快的成立,会不会出现横征暴敛的现象。”

    “陛下,刘公~”

    “所谓横征暴敛是值征收的标准的过高,比如以前农人种田,本来收三成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如果收到了七成,这就叫横征暴敛~”

    “我们税务衙门征税的标准是由陛下以及朝中诸公来定的,除了特殊的行业之外,其它的各行各业,征税的比例最多也不过才一百税八,税率可以说是相当的低了。”

    “至于说担心各地衙门胡乱征税,这就更不用担心了,因为各地官府衙门也是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一旦胡乱征税,也是可以迅速的知晓,进行处理。”

    “税务捕快的职责是敦促交税,并不是要横征暴敛,合理的税收也是为了朝廷的运转,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刘晋想了想解释道。

    这个时代的官员啊,说到底都是不想收税的,因为总觉得收税是不好的,是横征暴敛,会民不聊生之类的,却是都没有意识到税收的重要性。

    “嗯~”

    听完刘晋的解释,弘治皇帝和众人也是纷纷点头,话没有错。

    怎么收,按照什么样的比例来收,这是皇帝和朝中诸公说了算,下面的这些官员和官吏只不过是执行者而已,怎么可能够会横征暴敛,说到底一切的一切还是位于中枢的皇帝和这些执掌大权的朝中大佬们。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成立专门的税务捕快。”

    “你这边尽管拟出一个章程出来,详细的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

    想了想,弘治皇帝也是同意了刘晋的提议,既然支持了刘晋,那就支持到底。

    没钱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第641章,彪悍的税务捕快

    有了弘治皇帝的圣旨,刘晋就好办事了。

    事实上刘晋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成立税务捕快,户部这边这一次不仅仅招了很多的税务官员,同样还有大量的官吏。

    这些官吏刘晋一直委托大明皇家军事学院这边在进行培训,从去年10月份开始,到现在也是已经培训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足够了。

    税务捕快又不是用来打仗的,只是用来征税的,所以只要稍加训练,掌握一些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同时又具有纪律性。

    再加上学习一下后世白头鹰税务警察的收税方法、方式,足以应付税务捕快的工作。

    所以从弘治皇帝这边请到了圣旨之后,刘晋这边的一声令下,在天津这边的这些大明第一批税务捕快也是迅速的赶赴大明各地的税务衙门,准备开始暴力征税。

    天津税务局这里。

    绑着绷带的任文甲看着手底下这100多号前来报道的税务捕快,站立的整整齐齐,一个个身上穿着铠甲,腰间挂着唐刀,背上还背着火枪。

    再加上身穿统一的黑色制服,带着统一的税务捕快帽子,一股彪悍无比的气息就迎面而来,仿佛一直虎狼之师一般。

    “查封张氏造船厂~”

    任文甲大手一挥,再次带头往张氏造船厂这边走去。

    他已经收到了刘晋的来信,让他放开手脚大胆的干,不用怕,出了事情,他顶着。

    同时前几天的时候,弘治皇帝也是已经派人将上次那些打死朝廷命官的人给全部抓了起来,这几天都已经砍了几十颗脑袋。

    至于寿宁候和建昌伯则是已经被弘治皇帝一纸诏书给召回京城去了,据说现在都还关在皇宫之中禁闭思过,连张皇后求饶都没有用。

    “哒~哒~”

    穿着鲸鱼皮鞋的税务捕快,跟随着任文甲行走在天津的街道上面,步伐整齐无比,在水泥马路上面发出非常有韵律的声响,一下子就吸引了整个天津人的注意力。

    “这就是报纸上面所说的税务捕快?”

    “这哪里是捕快啊,这武器装备,简直都可以和军队相比了~”

    有人忍不住感叹一声。

    “可不是嘛~”

    “没听说了吗~”

    “都是皇家军校这边负责帮忙训练的,你看这气势,虽然仅仅只有百人,但却是犹如千军万马一般。”

    “啧啧,这下有好戏看了,那些不交税的有人,这下有苦头吃了。”

    “可不是嘛,前几天就被斩掉了几十个人,都是皇帝小舅子家的奴仆,那些奴仆啊,平日里骄横跋扈,嚣张无比,一个个都被砍了脑袋,真是大快人心啊~”

    “小声点~被人听到了,以后就有你好果子吃。”

    “我也就是这样说一说~”

    天津闲着没事做的人太多了,很多人跟着税务捕快一路前行,很快就来到了张氏造船厂这里。

    “封掉~”

    任文甲看了看张氏造船厂的大门,这里的血迹都还没有干,想到自己死去的同僚,顿时就忍不住大声的下令道。

    “是~”

    税务捕快和税务官员、税务官吏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做事风格就是一个字‘硬’!

    张氏造船厂这边虽然前不久被抓走了上百人,砍了几十个,虽然张氏兄弟也被召回京城了去了。

    但是这张氏造船厂的人依然非常的彪悍,见这些税务衙门的人还敢来,顿时又涌出了上百号人堵在门口。

    这一次,他们是不敢主动下手了,毕竟上次动手的人都被砍了几十个,剩下的据说也要流放到辽东地区去。

    所以虽然彪悍,不过却是不敢动手,只能够堵在厂门口。

    “预备~”

    税务捕快却是懒得跟你废话,伴随着一声令下,一百多个税务捕快直接排成三排,火枪直接指向堵在门口的人。

    “我只给你们三次警告~”

    “如果三次警告,你们还不配合我们的工作~”

    “那到时候死了就别怪我们~”

    任文甲声音冰冷的说道。

    “第一次警告~”

    “让开~”

    伴随着任文甲的一声怒吼,一百多个税务捕快也是跟着整齐喊起来。

    “让开~”

    声音整齐统一,宛如洪钟一般,让堵在门口的一百多人一个个忍不住大惊失色,再看看那一杆杆瞄准的火枪,有人忍不住直打哆嗦。

    “第二次警告~”

    任文甲见他们还不让开,再次冷冷的喊道。

    “让开~”

    税务捕快们再次怒吼起来,顿时堵在门口的上百人一下子就散开了几十个,剩下的几十个也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看着为首的一个人。

    这人叫张启明,是张氏兄弟本家的一个族叔,负责张氏造船厂的管理工作。

    “第三次警告~”

    任文甲再次冷冷的喊道。

    “让开~”

    税务捕快们又一次怒吼,同时一个个也是打开了火枪的保险盖,随时都可以攻击。

    “散开~”

    张启明脸色无比的难看,看看一杆杆对准自己的长枪,额头冒汗,无奈的说道。

    顿时手底下的人急速的散开,一个个都吓的半死。

    “抓起来~”

    任文甲嘴角露出了笑容,一声令下,两个税务捕快直接将张启明给抓住,捆绑起来,接着一百多税务捕快也是冲进了张氏造船厂,将里面工作的工人全部赶出来,整个厂都给封起来。

    查完张氏造船厂,税务捕快们没有丝毫的停歇,开始在整个天津到处抓人,到处查封厂子、商铺、作坊、扣留逃税漏税的船只、查封不交税的商行等等。

    仅仅一天的时间,天津有撕处赌坊被查封,赌坊的老板、东家全部被抓紧了税务衙门的大牢之中。

    天津这边的青楼楚馆几乎全部被一锅端掉,老鸨以及背后的东家也是全部被抓进了税务衙门的大牢之中。

    除此之外,天津港口之中,上百艘抗税的船只也被扣押,用大铁链锁在了港口之中,船长、船员、背后的东家等等一并被抓了起来。

    整个天津都一阵鸡飞狗跳。

    开赌坊的都是天津这边的地头蛇,很多都是天津大帮派的产业,但是遇到了税务捕快,根本就不管你是那个帮派的,不交税就直接抓起来。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帮派的人甚至于还想要暴力抗拒,结果却是撞到了刀口上面,武装到牙齿的税务捕快可不会管你那么多。

    枪声一响起,顿时就死了一地,有帮会的老大直接被打死,倒是为天津这边除去了一些祸害。

    至于开青楼楚馆的,有些老鸨还想耍无赖,仗着自己是女人,撒泼打滚。

    然而这都没有用,税务捕快也根本就不管你是不是女人,一枪托砸下来,砸的你头晕目眩,头破血流,顿时就晕头转向,被抓小鸡一样抓了起来。

    躲在自己高墙大院里面的李梦麟,整个府邸都差点被税务捕快的人用炸药包给炸成了废墟,最后狼狈无比,自己都吓鸟了裤子,当场就表示自己麾下的产业马上交税,一文不少。

    整个天津都充斥着税务捕快们的身影。

    一个个原先强势无比、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被税务捕快们犹如老鹰抓小鸡一样抓进了税务衙门的牢房之中。

    因为一下子抓捕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牢房都不够用,最后也是借用了天津府衙的牢房都还显得不够,只能够不断的往一个牢房里面塞人。

    牢房里面的滋味自然是不好受的,里面根本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税务捕快们抓到了人了,也不跟你废话,也不向你问什么,把人往牢里面一丢,也不管不问,甚至于连饭菜都没有。

    不到几个时辰,无数的人立即变的老老实实,乖乖的就表示立即交税,当即就命令自己的下人带着一箱、一箱的银元来税务衙门这边申报纳税。

    税交完了,这才从里面出来,整个人都觉得一脸的晦气又是很无奈。

    这些税务捕快的人实在是太狠了,都不跟你废话的那种。

    大家都是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他们还没理。

    没有办法了,老老实实交税吧。

    连张氏兄弟这样的狠人,他们都不怕,更别说他们这些人,纵然有很多人的背后是朝廷的大员,纵然是王宫贵族、皇亲国戚,又能如何?

    没看到当今天子和太子麾下的产业都按时交税了?

    没看到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这些顶级的豪门勋贵都第一时间内申报纳税了,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交税比较好。

    以前还总想着偷税、漏税,想着抗税不交,现在怕是不行了。

    这些税务衙门的官员、官吏、税务捕快,他们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唯一的事情就是收税,有的是时间跟你慢慢玩。

    税务官吏先给你发通知,让你自行申报纳税,如果不交,税务官员会出面跟你好好的说一说,如果还不交,那税务捕快就直接来抓你了。

    到时候抓你进了税务衙门,在里面饿上两天,再被各种小动物咬两天,你就会明白还是老老实实的交税比较好,税务捕快太硬盒了,他们什么人都敢抓。

第642章,天津一个月收税银三百万两

    京城乾清宫。

    “陛下~”

    “他们仅仅只是不想交税而已,又何必如此动怒?”

    张皇后端着一杯人参茶来到弘治皇帝的身边,轻轻的说道。

    她的两个弟弟已经被弘治皇帝关了好几天了,她这个当姐姐也是心疼的很,多次向弘治皇帝这边求情。

    “如果只是不想交税,朕也不至于如此气愤~”

    “你可知道他们命手下的人打死了十几个朝廷命官,如此目无王法,胆大包天,这都是你一向纵然的后果。”

    弘治皇帝看了看张皇后说道。

    “臣妾知道,他们这一次确实是做的很过分,但他们还年轻,不懂事,好好的教训一顿,他们知道错就行了。”

    张皇后点点头说道。

    “知道错就行了?”

    “如果不是看在你的份上,他们这是砍头的,我这仅仅只是关他们几天而已,这已经是很轻、很轻的处罚了。”

    弘治皇帝叹口气,没有办法。

    因为这件事情,朝野上下都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弹劾张氏兄弟,他们一向得罪的人又非常多,连给他们说句好话的人都没几个。

    “臣妾知道~”

    “可是臣妾也听说了,税务衙门的人将他们的造船厂、水泥厂等等都给查封了,这样下去,到时候这生意就没有办法做了。”

    张皇后也是无奈了,这都已经向弘治皇帝求情好多次了,可是弘治皇帝却依然没有松口,显然不好好的惩处一番是不会罢休了。

    想一想也是,谁让他们打死朝廷命官呢,以前横行霸道、欺男霸女都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这打死朝廷命官可就不同了,更何况这一次主导税收工作的还是刘晋。

    刘晋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即便是张皇后很偏袒自己的滴滴,她也不会说刘晋的一句不是。

    弘治皇帝现在能够有用不完的银子,能够收回兵权,能够让朝野上下都乖乖听话,这一切可都是靠刘晋。

    太子殿下的银子也是很多,他们一家人可以说欠了刘晋很多、很多,刘晋带着他们置办的这些产业,每年分几千万两的银子。

    这可都是真金白银。

    她张皇后分得清是非黑白,也是知道好坏的人。

    “你让他们去把税交了,朕就下旨解封。”

    “以后老老实实的交税,做人~”

    “他们两兄弟一年赚几百万两银子,连点税都不肯交,朕和太子麾下的产业都交税了。”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说道。

    “是,臣妾这就让他们去交税~”

    张皇后一听,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

    关几天没有什么关系,反正又不会饿死,又不会冻死,在这宫里面,吃穿不愁,有她在,什么事情都没有。

    但是这麾下的产业却是不能停了,停一两天没有什么,这停久了,可就完了。

    看着张皇后离去,弘治皇帝微微摇头。

    就是一向太过纵然张氏兄弟了,否则哪至于嚣张跋扈到这程度,连朝廷命官都敢打死,要是换其他人,不死要要脱层皮。

    “陛下,内阁阁老,英国公等人来了。”

    这时,萧敬过来小声的说道。

    “宣他们进来吧~”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

    很快,内阁刘健、谢迁、李东阳,户部尚书佀钟、吏部尚书王鏊,英国公张懋以及刘晋等人也是走了进来,参加一天一次的小朝会。

    “都坐吧~”

    弘治皇帝看到众人进来,微微点头道。

    “谢陛下~”

    众人围着弘治皇帝面前坐下。

    “陛下,全国各地多有奏疏弹劾各地的税务衙门,说税务捕快野蛮粗暴,肆意妄为,目无王法,随意抓人。”

    随便客套的聊了一番之后,谢迁这边也是掏出了一个奏疏恭敬的说道。

    刘晋一听,微微的看了他一眼。

    这个谢迁,他算是现在江南士林在朝野之中最强有力的靠山了,他一向都是反对征收商税的,因为这极大的损害了江南商人、大家族、大士绅、大地主们的利益。

    江南地区的商业非常的发达,而根据新的《大明税法》,商税又收的比较多,比工厂、作坊这些收的税要多很多。

    工厂和作坊这一类的,税率是一百税三,可以说是很低的税率,商人、商行的税率是一百税八,比工厂、作坊的税要高五个点。

    在江南这边,本来大家都是不交税,这几乎已经是习惯了。

    可是等税务捕快开始运作起来,江南地区这边也是一片哀鸿遍野,太多、太多的被税务捕快给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里面,其中不乏一些权贵,士人等等。

    “是嘛~”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拿过奏疏看了起来,奏疏上面写的很惨,将税务捕快说成是酷吏、暴吏,横征暴敛、欺男霸女,几乎是无恶不作。

    不过嘛,弘治皇帝对此心里面还是有数的。

    这几年,厂卫的力量一直都在壮大,弘治皇帝每年从内帑调拨给厂卫的银子都有两百多万两,厂卫的番子遍布整个大明,没有什么事情是瞒得住弘治皇帝的眼睛。

    关于税务捕快,他自然也是吩咐了要盯着,看看这些税务捕快到底是如何行事的,会不会做的很过分。

    从各地汇报的情况来看,这些税务捕快虽然做法硬核,但是却有原则的。

    他们一般都是直接抓人关进税务衙门的大佬之中,饿着你,让你自己受不了,主动交税。

    从不打人,也不骂人,当然了如果在逮捕你的过程当中遇到了抵抗,他们也是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总的来说,税务捕快的核心还是让你交税,交完了税银,什么事情都没有,不叫税银就关在牢里面,被小动物咬,挨饿受冻。

    根本就没有像谢迁递交上来的奏疏之中所说的那样无恶不作。

    很多都是因为被征税的对象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自然是少不了要弹劾税务捕快的。

    “刘晋,你看看这个奏疏~”

    弘治皇帝看了看谢迁,再看看刘晋,想了想说道。

    “是~”

    刘晋恭敬的接过奏疏,非常快速的看完。

    接着想了想说道:“陛下,诸公,我这里也有一份最新的统计数据,这是今年一月份,天津这边收到的税银数目,至于大明其它各地的税银目前还在统计之中,估计再过几天就可以汇报上来。”

    刘晋也是掏出了一杯奏疏,正月过的很快,忙着税务衙门的事情一下子就过去了,随着税务捕快的硬核征税,天津这边最先统计出来数字。

    “怎么快就出来了?”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赶紧拿起奏疏看了起来。

    “这天津正月一个月就收到了三百二十一万两税银?”

    很快,弘治皇帝也是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再三看的看了看上面的数字,再次确认道。

    “是的,陛下,仅天津一地,正月就收到了超过三百万两的税银~”

    “这其中天津市舶司收到税银一百二十万两,天津税务衙门收到商税超过两百万两白银~”

    “目前税银也是已经押解到京城,已经上交国库~”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怎么可能?”

    “这天津一个地方,一个月就能够收到三百万两的税银?”

    弘治皇帝有些傻眼了,这,这,银子是不是太多了一些,在他看来,天津这边一月能够收到几十万两银子就不错了。

    算下来这大明各地加起来,一年能收到千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可是谁知道现在仅仅只是天津这边,一个月就收到了超过三百万两的税银,这整个大明各地加起来,这一个月的税银会有多少?

    “是不太可能吧?”

    不仅仅是弘治皇帝,在场的这些大臣也是一个个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这收到的税银是不是太多了?

    “陛下,诸公~”

    “户部昨日确实是收到了天津这边押解过来的税银,总数确实是超过三百万两银子。”

    这时户部尚书佀钟站出来说道。

    “怎么会有怎么多税银?”

    弘治皇帝有些难以置信的接连摇头,这税银也太多了,这仅仅只是天津一地而已,整个大明要是算起来,这一月怕是要有大几百万两银子了。

    “陛下,诸公~”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天津是我大明北方的重镇,是大明最大的港口,同时天津这边的工厂、作坊、商行等等也是多如牛毛,这一个月收上来三百万两银子的税银并不算多。”

    “大家觉得少,主要是因为以前朝廷根本就收不到税银,所以觉得这个数字很大,现在认认真真的去收税了。”

    “以前那些偷税漏税,不肯交税的,一下子无所遁形,这税银自然一下子就多了。”

    刘晋笑了笑解释道。

    以前,朝廷根本就收不到税,各地官府基本上不收税,因为收税没有好处,还坏名声,商人们都不交税的,那都不叫逃税漏税了,那就是不交税,没人找你收税,你会主动交税?唯一能够收点税的也就是盐税了。

第643章,银子多了也发愁

    “仅天津一地,一个月就收到了三百多万两税银~”

    “整个大明算下来,这一月收个七八百万两银子不过分吧,这算下来,我们一年岂不是可以收到七八千万白银的税收?”

    内阁首辅刘健伴着手指粗略的算了算,顿时就被自己算出来的数字给吓了一跳。

    这一年收税银七八千万两银子,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大明国库一年的税银也不过不到六百万两银子,这还是因为这几年资本主义萌芽,单单是长芦盐场一年都要交两百万的税银。

    这税银一下子能够征收到七八万两银子的话,那大明的国库都要装不下了。

    “七八千万两白银的税收?”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这朝廷要是真的一年能够受到七八千万两税银的话,那就真的不得了。

    到时候,这银子估计都要犯愁着该怎么去花了。

    “七八千万两税银?”

    弘治皇帝一听都忍不住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尽管他现在也是很有钱了,可是这朝廷一年要是能够收到七八千万两银子,这以前很多想办但是办不成的事情,似乎一下子就变的轻而易举了。

    钱是好东西啊。

    即便是他这个皇帝也不得不承认,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陛下,诸公,以臣的估算来看,今年税银总数达到七千万两应该是没有任何难度。”

    刘晋站出来,笑了笑回道。

    仅仅只是天津一地,算下来这一年也要超过三千万两银子,大明很大,还有诸多的海外领地,去年去黄金洲的船队也要回来,到时候肯定又能收到很大的一笔税银,算下来,七千万两的小目标是很轻松的事情。

    “一年七千万两税银~”

    “看来以前我们是真的什么税都没有收到啊~”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忍不住笑了笑摇摇头。

    以前每次开征商税都会遭到朝野上下的反对,朝廷的收入真的是少得可怜,偌大一个大明朝,一年的税银仅仅只有不到三百万两银子,说出去都没有人信。

    现在重用刘晋,立竿见影,一下子就看到了巨大的差距。

    要是以前一年能够收到如此多的税银,他弘治皇帝早就将很多事情给办完了。

    “好啊,有银子好啊,有银子好办事啊~”

    接着弘治皇帝就感叹一声,想了想说道:“这一年能够收到七八千万两税银,大家都说说吧,这银子该怎么花?”

    “银子放在国库里面,它是铁疙瘩,没有什么用,这花出去了,才是钱。”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谢迁顿时就黯然了。

    很显然,他刚刚递的奏疏是等于白递了,一年能够收到如此多的税银,不仅仅是弘治皇帝,朝中的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会立即闭上嘴。

    朝廷需要银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办什么事情都是需要银子的。

    至于其他人则是一个个纷纷微微一愣,这样阔绰的日子似乎从来就没有过。

    这一年收七八千万两税银,这银子给怎么花?

    这个问题也是一下子就难住了大家。

    以前过日子都是抠抠搜搜的,恨不得一文钱搬成两文来花。

    现在好了,国库的收入暴增,这一年大几千万两银子,让你来花的似乎,大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去花了?

    “陛下,臣以为可以继续修葺长城,以防外敌~”

    有人想了想提议道。

    修长城这几乎是明朝历代皇帝的必修功课了,只要条件允许,那都是会去修的,主要也是为了防御北方草原人的进攻。

    只是现在北方草原都已经被大明给征服了,纳入了大明的版图,现在继续修长城是不是太过多余了?

    “陛下,臣以为可以扩张泰陵的规模~”

    又有人提议道,泰陵也就是弘治皇帝的给自己准备的陵墓,历朝历代的皇帝从登基的那天开始都会给自己开始修建陵墓。

    活的久的皇帝,这陵墓自然是修建的非常奢华,陪葬的东西也是很多,至于短命的皇帝,很多时候就只能够匆匆下葬了。

    修建陵墓的开支占比一直以来都不小,也是国库当中的重要开支。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开始想办法花钱,这样富裕的仗,以前都没有打过。

    刘晋一直静静的听着,脸上挂着笑容。

    这些大臣们虽然提出了很多花钱的点子,但却都是没有说到点上面去。

    弘治皇帝看了看刘晋,一下子就看出了刘晋的心思,顿时就笑了笑说道:“刘晋,你说说,这银子该怎么花啊?”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众人也是再次齐刷刷的看向刘晋,想要听一听刘晋能够说出什么新的东西出来。

    “陛下,诸公~”

    “国库的税银,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所以在如何花国库银子的上面,核心点还是要围绕着用之于民来。”

    刘晋想了想缓缓开口道。

    “一般国库的开支,我们可以将它分成几类~”

    “一个是官府官员和日常运转所需要的开支和支出,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官府开支~”

    “还有就是维持大明军队所需要的开支,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国防开支~”

    “另外还有供养皇亲国戚的开支,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皇室开支。”

    “这几样是现在我们大明国库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开支现在已经划归到陛下的内帑,所以现在最主要的开支就是官府开支和皇室开支~”

    明朝官府的开支一直很小,老朱同志给明朝官员定的薪酬待遇确实是历朝历代最低的,这个开支从大明开国一直到大明亡国,其实都没有什么变化,几乎从来就没有提高过。

    真正占比越来越大的是皇室开支这一块。

    老朱家的王爷太多了,上百个王爷,犹如上百个寄生虫,寄生在大明的身上,他们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的扩大。

    这些老朱家的王爷,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也不能做,所以只能够不断的造人,每增加一个人口,大明的国库这边就必须相应的给予供养。

    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单单是这一块的开支就占到了明朝财政开支的三分之一以上,犹如一个沉重无比的负担压在了本就捉襟见肘的大明财政上面。

    听到刘晋的话,大家也是微微点点头。

    大明国库的开支其实很少,主要是没有什么银子,更多的是征收上来的实物,所以官员的薪酬待遇方面都还包括了实物,什么粮啊、布啊、绢啊、茶啊之类的,七七八八,林林总总。

    反正就是看不到多少银子,甚至于刚刚开始的时候,老朱同志还拼命的给官员发宝钞,宝钞这东西它就是纸。

    最终宝钞又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转移到了大明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去了,苦的还是老百姓,官字两张口,自然是不可能真的饿着当官的。

    “臣以为,朝廷的税收开支方面,应该进行一个详细规划,比如这官府开支方面,它占整个开支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一个点数上面。”

    “比如大明官府这边的开支是10个点,也就是十分一,那么今年用于官府开支的税银就应该要达到七百万两银子左右。”

    “七百万两银子用来给大家发月响?”

    在场的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要是这七百万两银子用来给大家发月响的话,大明官员一年的俸禄岂不是要涨几十倍?

    尽管大家都不是靠朝廷俸禄过日子的,但如果能够名正言顺的拿到更多的俸禄,大家自然也是很乐意的。

    “当然,我这仅仅只是举个例子,这朝廷税收多了,给大家涨涨俸禄也是合理的嘛~”

    刘晋笑了笑回道。

    “对,对,合理的,很合理~”

    其他人一听,顿时就连连点头,涨薪水谁不喜欢?都喜欢,没人不喜欢涨薪水。

    至于弘治皇帝则是笑了笑,这一年收怎么说税银的话,给官员们涨涨俸禄,那也是可以的,银子多了嘛,当老板的也不能太抠门是吧?

    “这官府开支也好,皇室开支也好,都很难体现这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真正能够体现这一点啊,其实是公共开支~”

    “所谓公共开支,它包括修建城墙、修建道路和桥梁,另外还有修筑河提大坝、水库之类的,只有这些对于老百姓来说才算是能够切身感觉到自己所交的税是用到了自己的身上。”

    “同样的,这些开支也是能够促进我大明更加的繁荣昌盛。”

    “比如,现在我们朝廷有钱了,我们完全可以在大明各地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马路,来方便各个地方的交通往来,道路修好了,做什么事情都更轻松简单。”

    “再比如,我们可以在全国开设一批公办的学校,由朝廷来出资修建学校,聘请老师,统一印刷课本,统一教授内容,收费方面则是象征性的收取一点费用,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有上学的机会。”

第644章,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

    “公共开支?”

    “修桥铺路?”

    “建公办学校?”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再次看了看刘晋。

    “陛下,诸公,这水泥马路的作用想必大家应该是已经很清楚的,天津和京城,以前没有水泥马路的时候,往来一次非常的麻烦,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可是有了水泥马路之后,往来就非常的方便,两三个时辰就够了,朝发夕至,天津这边的鱼货运到天津都还是新鲜的。”

    “如果我们整个大明各个省份都能够有这样的水泥公路连接的话,那么对于我们大明的货物流通,人员流通极为有利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发生灾害来说,以前从南方这边调粮到北方可能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而且因为道路不顺,路途上面的损耗也是非常大,往往一百斤粮食,路上就要损耗掉差不多三四成来。”

    “但有了水泥马路,利用现在最便捷的四轮马车,按照天津到京城的速度来算,从南方调粮到北方来,有几天的时间就足够了,而且路上的损耗也是可以降到最低,甚至于连一成的损耗都不需要。”

    “以后朝廷赈灾的时候,压力就会很小,因为一个地方出现了灾害,其它地方都能够迅速的调粮支援。”

    刘晋看了看大家,继续开始讲起修桥铺路的重要性和好处来。

    要想富,先修路。

    在后世这几乎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道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都已经搞出水泥来了,这水泥马路自然是要大规模的在大明修建起来。

    “说得好~”

    听到这里,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直点头。

    华夏这片土地,因为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所以历来都是多灾多难,南涝北旱,或者是背旱南涝的事情,几乎是年年都要上演,很少有说风调雨顺的时候。

    所以赈灾也是成为了历朝历代朝廷的一件大事。

    在赈灾方面,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老百姓吃不饱饭,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只要能够吃饱饭,那什么事情都可以消弭的干干净净。

    但偏偏粮食是一个大问题,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粮仓的建设,重视屯粮,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赈灾的。

    现在刘晋提出了在大明各地大修水泥马路,这一点上面是讲到弘治皇帝的心里面去了。

    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几乎都是始于灾荒,吃不饱饭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进而逐渐的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农民起义,最终也是导致了朝代的更迭。

    有了水泥马路,这赈灾变的容易了,灾区的人想要逃到其它地方去也可以变的更容易,这灾荒的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

    这对于稳固大明的江山,稳固他们老朱家的宝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嗯,朝廷有钱了确实是可以在大明各地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马路。”

    其他大臣听完也是纷纷点头。

    水泥马路的好处太多了,很多地方,甚至于都自发组织修建水泥马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不过这种连接各个省的水泥马路,自然还是需要朝廷来修建的,它的开支和花费都会非常巨大,也只有朝廷才能够承担起。

    “朕觉得这个可以,工部这边可以拿出一个方案来,现在朝廷有钱了,老百姓的银子也要用到老百姓的身上。”

    “正如刘晋所说的,修桥铺路,修筑河提、修建水库都可以,道路可以方便大家的出行,河提可以防止河水泛滥冲毁良田,水库防洪蓄水,都是有利于江山社稷,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大事。”

    “以前朝廷没有银子,纵然是想要做这些事情,往往也是有心无力,而且也根本就没有办法大规模的惠及到我们大明的各地。”

    “现在朝廷有银子了,那就应该要大规模的实行起来,真正的办一些大事,让老百姓们能够感受到这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另外,刘晋所说的关于给官员提高俸禄的事情,户部和吏部这边也是拿出一个方案出来,也该给大家涨涨俸禄了。”

    弘治皇帝看了看众人,想了想也是缓缓的开口说道。

    有钱了嘛,好办事。

    该花的花,这不该花的,似乎好像也是可以花一点了。

    所以他也是很大方,修桥铺路就修桥铺路嘛,涨俸禄就涨俸禄,尽管弘治皇帝知道,这些官员一个个都不是靠俸禄过日子。

    朝中这些大臣、官员们哪一个背后不是有大量的田地、商铺,哪一个在天津这边没有商行的股份?

    京城和天津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工厂、作坊等等,这些的背后都有朝中这些大臣们的影子。

    贪官有很多,但还是有很多清廉的官员,还有一些清廉又笨,又不会投资的官员。

    这几年,随着京津地区的发展,这京津地区的生活水平急速提升,消费变高了很多,很多清廉的官员甚至于都难以过下去了。

    那些只靠着家里面田产收租来过日子的官员,日子也是难过了很多。

    所以这俸禄嘛,该涨~

    弘治皇帝也是个好皇帝,有钱了,也不是小气人。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再次看看刘晋。

    真是一个人才啊!

    不仅仅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了,现在更是让朝廷的国库也鼓起来,偏偏还不是掠夺老百姓,都是靠自己真本事赚到的银子。

    自己有钱了,朝廷也有钱了,老百姓现在好像也是有钱了,仿佛一下子,大家都有钱了,这日子都好过了。

    想一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是这一切又都是真实无比,现在去外面看看就知道了,整个京津地区的物价非常的便宜,货物比起以前来多了很多倍,更为关键的是现在京津地区的老百姓收入涨了太多了。

    工厂、作坊这边现在雇佣一个人,一个月都开出三两银子的月响来才能够雇佣到人了。

    “还有关于修建公办的学校的事情,依朕看,也是可以的~”

    “我大明的藩属国都在不断的从我大明这边聘请先生去教书育人,我们大明自己自然是要更加的重视。”

    “像刘晋所说的,以后每年从国库当中定下一定的比例用来办公办学校,让更多贫寒家庭的孩子也能够去读书。”

    弘治皇帝想了想又是说道。

    “陛下,这如果大规模的开设公办学校,这会不会导致未来科举的录取率更低?”

    这时,刘健想了想说道。

    这要是大明各地都开办很多的公办学校,更多的人读书,这未来考科举的人就更多了,到时候朝廷哪里有那么位置给怎么多人?

    而且朝廷每次考科举,这中举的举人和进士都是有严格数量规定的,如果这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太多了,以后这中举、中进士就更难了。

    “陛下,诸公~”

    “这朝廷开班的公办学校,臣以为应当以普及识字和基础的算术,知晓一些基本常识,再加上专门的技能培训为主,而不是以靠科举为主。”

    刘晋想了想也是提议道。

    对,考科举是很难,这公办的学校就不应该继续沉浸在八股文当中,而是应该效仿后世的教育,区分学科,强调基础教育,为科学的发展和蓬勃发展打基础。

    要是这公办学校也以考科举为主的话,那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只不过是培育出了更多的书呆子而已,对朝廷、对国家的发展根本就没有用处。

    “如果是这样的话,臣以为也是可以的,朝廷开办的公立学校,不参与科举考试的话,这就更加公平很多了。”

    “只是如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会有人送来读书吗?”

    刘健听完,想了想也是点点头。

    这就对了,公办学校基本免费的话,这对于那些私立学校的人来说就很不公平了,如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比较公平了,对于有钱人家来说,他们的孩子花钱去读私塾,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做官。

    普通人家的孩子免费读公办学校,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比较公平一些。

    “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没有关系的,不是人人都要当官,这读书了,有知识了,也可以去当账房、去工作但管理,也还可以去学习修桥铺路,学习造船、炼铁等等之类的。”

    “现在这些也是很吃香,至少来说也算不错的出路。”

    刘晋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对,对,就该这样。

    这八股文和科举考试早就已经进入死胡同,千万不能让更多的人进入其中,这公办学校就按照后世的学校来办。

    不能靠科举考试最好,到时候自己再办一些什么造船学院、钢铁学院、工程学院等等之类的,将这些公办学校的还在招进去,那未来大明的科技人才就有了。

    刘晋可是清楚的知道,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大明想要真正的在地球上站稳,那就必须要掌握最先进的科技,甚至于引领科技的发展。

    大明原先的教育体系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改,这公办学校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未来这私立学校的人继续去读八股文,考科举,考上了去当官。

    这公办学校的孩子,学习更多的内容,考各种各样的学院,这学好了出来了,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和技术,有他们在,大明的发展就不用愁。

    而且刘晋相信,只要过上几十年的时间,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八股文和科举考试的弊端,到时候即便是刘晋不废科举、不废八股文,大明朝野上下也会要求废掉这八股文和科举考试来的。

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

    “卖报~卖报~”

    “要想富,先修路~”

    “朝廷将在大明各地开建多条水泥马路~”

    京城的大街小巷,伴随着朝阳的升起,报童的声音开始充斥大街小巷。

    这几乎已经成了京津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给我来一份~”

    “给我来一份~”

    京城的老少爷们也是已经习惯了早起看报,每天都有各种各样新鲜奇闻,更有大家都关心的国家大事。

    买上一份报纸,一边静静的看报,一边享受着早餐,这样的生活才是京城老少爷们新一天的开始。

    要说这早上最热闹的地方,当属茶馆、茶楼之类的。

    邀上三五好友,点上一壶茶,再来点早点,坐下来一边慢慢的喝茶吃早点,一边看着报纸,顺便着针砭时弊,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怀,似乎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这个民族的骨子里面。

    纵然是市井小民,他也能够跟你头头是道的讲一讲自己对时政的一些看法。

    “太好了~”

    “朝廷终于要大举修公路了~”

    “李兄,王兄,你们看看,这第一条线路就是从天津往南修往山东,再从山东修往南直隶~”

    “这水泥马路要是修好了,日后我们山东过来京津地区就快了,也可以轻松多了。”

    有人看到了最新的报纸,顿时就忍不住拍案叫好。

    水泥马路的便捷,大家都已经体会到了,很多地方都想要修建水泥马路,只是这水泥马路修建起来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更是投资浩大。

    水泥这东西,现在又涨价了!

    是的,它涨价了。

    尽管现在大明各地都在大规模的兴建水泥厂,水泥产量是年年翻翻,可是依然难以日益暴增的市场需求。

    水泥这东西,它实在是太好用了。

    修桥铺路,建房盖瓦,到处都少不了它的身影,用水泥修建起来的东西又坚实又耐用,迅速的在大明各地火爆起来,需求越加的旺盛。

    这也是导致了水泥的价格持续在不断的上涨。

    修建水泥马路需要的水泥可不是小数目,大明各地地方的官府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承担,而且修建水泥马路还需要庞大的劳动力,专业的人员等等之类的。

    所以尽管大家都很渴望能够修建起水泥马路来,但是至今,大明的水泥马路都少的可怜,只有少数一些地方,有钱的人出钱在自己家门口修建了一些小段的水泥马路。

    现在看到朝廷终于出了新的规划,准备开始在大明各地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马路,顿时就开始沸腾起来。

    “太好了~”

    “这一次规划的路线有我们山西的,以后回山西就方便多了,这往来京城也是可以快很多了。”

    “可不是嘛,以前天津到京城,至少也是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但是自从有了这个水泥马路之后,只需要两三个时辰就够了。”

    “而且啊,这水泥马路走起来多舒服,非常的平整,四轮马车运货都快很多,而且运载量也可以更大。”

    “这以后从山西的太原到京城来,有十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可不是嘛,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朝廷开始大举修水泥马路了,以后啊,我们经商就方便多了。”

    有人欢喜若狂,看着报纸上面写出来的路线,经过自己的家乡,顿时就开心无比。

    “嘭~”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这修往山东的水泥马路为什么偏偏绕过了我们乐陵,弯着走德州过,这不是欺我们乐陵朝中无人嘛。”

    “欺人太甚了,欺人太甚了~”

    “确实是欺人太甚~”

    “我们乐陵人必须团结起来,走,走,联系在朝中的乐陵官员,找他们主持公道去~”

    有些人看完了规划之中的路线图之后却是显得愤怒无比。

    无它,因为规划出来的这水泥马路竟然好巧不巧的绕过了他们的家乡,这让他们觉得无比的愤怒。

    水泥公路这种东西,它实在是太重要了,极大了方便了一个地方的对外交通,看看京津水泥马路沿途迅猛发展起来的村庄、城镇就知道。

    正如报纸上面所说的,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自然而然就富起来了。

    到时候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会非常的方便,做什么也都发财。

    别的不说,单单是说一说京津水泥马路沿途的这些地方。

    以前家里面养头猪、养几只鸡鸭鹅之类的,因为路途不便,所以也只能够就近卖到集市上面去,价格便宜就算了,关键是还不好卖,因为大家都没钱。

    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天津和京城就如同两头庞大无比的巨兽一样,每天需要消耗的粮食、肉类、蛋类等等都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又因为地处京津线上面,所以都不需要你出门,都有专门的商人来上门收购,然后卖到京津去。

    现在在京津公路的沿途,已经有很多村庄的人在大规模专门饲养鸡鸭鹅、猪羊等等,很是赚钱,有多少都不愁卖,就怕你养不好。

    这就是水泥公路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它不仅仅只是方便了交通,更是能够带动一个地方的发展。

    工厂、作坊之类的那更是需要便捷的交通,有了水泥马路,道路的两边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来办工厂、帮作坊,到时候招工、用人等等,这些都可以带动公路沿途的发展。

    现在朝廷开始大规模的修路了,可是偏偏绕过了自己的家乡,这让很多人显得非常的气氛。

    工部尚书曾鉴的府上,门槛都快被人给踏破了。

    “曾公~曾公~”

    曾鉴的会客厅当中,内阁首辅刘健都亲自过来拜访曾鉴了。

    “刘公光临寒舍,实在是蓬荜生辉。”

    曾鉴看了看刘健,自己是工部尚书,虽然也是六部之一,但这工部算是最没地位,吏部掌管天下官员的升迁和考核,吏部尚书号称天官。

    这兵部尚书以前是掌兵权的,那更是大权在握,也就是现在没了兵权,但地位依然比工部高。

    户部掌天下钱粮和人口,位置也不是工部能够相比的,甚至于连礼部,那也是主管朝廷利益,地位比工部要高很多。

    所以刘健是从来都没有主动登门拜访过自己,毕竟他可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一向也都是大家去拜访刘健的。

    一番客套的寒暄过后,刘健面露难色的说道:“曾公,这朝廷规划的水泥公路为何没有到河南的?”

    一听刘健的话,曾鉴心里面顿时就微微一笑了。

    自从朝廷这边要在全国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马路,他家就没有安静过,前前后后来拜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朝野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有那些京津地区大大小小的水泥厂东家,他家里的门槛都快要被踏破了。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情。

    以前,他这个工部尚书,那是门可罗雀,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来拜访。

    因为他手中根本就没有掌握什么实权,又没有什么利益相关的事情,在朝野之中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自然很少有人来拜访。

    “刘公,您也是知道的,朝廷今年规划修建的水泥公路,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今年只不过是先开始修一修,积累下经验。”

    “到了明年才会真正的开始规划多条线路,到时候就会涵盖大明的两京十三省,河南地处我大明中心,自然是会有的。”

    曾鉴想了想说道。

    这线路是工部这边规划的,到时候修建水泥马路也是工部这边来主持,费用是户部这边来出。

    这可以算是他曾鉴成为工部尚书以来最有影响力和地位的时刻了,连这个刘健都不得不为自己的家乡河南来求情了。

    “曾公,这我当然知道,只是这修往南方的线路不知道能不能改一改?”

    刘健点点头,他其实也是不愿意来的。

    但是没有办法,新出来的规划之中的水泥马路竟然没有河南的份。

    这一次出来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往西,从京城到山西再到陕西,从北面绕开了河南。

    另外一条是往南的,从天津开始修,经德州到山东济南,再往南就直接往南直隶奔着南京去了,又从东边绕过了河南。

    你说这气不气人,河南出身的官员都气炸了,很多人都直接来找曾鉴,要曾鉴改这规划的线路,必须要有一条线路从河南这边过。

    只是一般人,曾鉴根本就懒得理会,这户部虽然有钱了,但是依然抠门的很,这预算就那么多,如果绕来绕去的,到时候这预算都会不够。

    更何况,今天张三来找自己,要求改到张三家门口去,明天李四又来找自己,又要求改到李四家门口去,自己这个工部尚书都不要做了。

    却是没想到,今天,连内阁首辅刘健都来找自己了,为自己家乡河南这边说话了。

    没有办法,这种事情上面,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为自己家乡说话,这是理直气壮,并且还能够获得好名声的事情,谁都喜欢做,而且也必须去做。

第646章,必须争

    “刘公,这个真的没有办法去改~”

    “这几天来找我的人也非常多,今天要求改到这个地方去,明天又要求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做。”

    “修水泥公路这件事上,根本就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的。”

    “更何况,今年不单单是修水泥路,还有修河提和水库,这其中最多的就落在你们河南了不是。”

    曾鉴无奈的摇摇头,不是不给你刘健面子,而是真的没有办法去改,这改来改去,总是会有人不满意的。

    朝廷的预算就怎么多路也是一段、一段来修的。

    “我知道,我知道~”

    刘健连连点头,接着想了想说道:“这往南的路线,你看从我们河南走和从山东走,其实也差不多,彼此不会有什么差距,路程都差不多。”

    “而且刚刚你也是说了,河南居中,这地处中间,这水泥马路如果离开了很难,岂不是非常不妥。”

    “另外,朝廷修建水泥公路的本意也是有方便赈济、救灾的意思在其中,今年河南这边更是需要迁移出很多人口往辽东地区,这没有水泥公路的话,肯定会影响国家大事的。”

    刘健很是无奈,他一个内阁首辅现在都不得不低声的向一个工部尚书来说话了。

    这事情,他是不出面也要出面。

    河南在朝的官员虽然有不少,但是最能够说得上话的,自然还是他刘健了,原先还有个马文升,不过却是被弘治皇帝给撸掉了。

    原先还一直关在大牢里面,也就是前不久元宵佳节的时候,刘健趁着弘治皇帝高兴说情,这才放了出来。

    “刘公,这些我都知道,但是这线路已经定了下来,也已经向各地公布,很多沿线的地区的官府都已经在准备了,这是没有办法更改的。”

    曾鉴也是比较硬,管你是内阁首辅,还是尚书侍郎什么的,谁来说情都没有用,规划好的线路就是规划好的线路,绝对不改。

    “明年吧,明年新的规划线路,一定有河南的~”

    “明年?”

    “黄花菜都凉了~”

    刘健一听,心里面都是忍不住如此说道。

    修桥铺路这种事情,那自然能够争取的就多争取,先修了先享受,后修的就只能羡慕嫉妒,红眼睛。

    今年朝廷有银子所以来修公路,明年,明年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种事情上就只争朝夕,不管如何都要先争过来再说。

    “曾公,这真的没有办法改了?”

    刘健看了看曾鉴,满脸不悦的说道。

    “刘公,真的没有办法改,今年但是用到河南这边修建河提大坝、水库的银子,预算就高达150万两,这水泥公路再绕过去的话,我都要被人给骂死的。”

    曾鉴直摇头,这事情真的很难办。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辞了~”

    看了看曾鉴,刘健无奈的起身离开了曾府。

    回到自己的府邸,客厅里面早就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了,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河南籍官员、

    “刘公,怎么样?”

    连马文升这个才刚刚放出来没有多久的人都来到了刘健的府上,一见刘健回来,也是连忙关切的问道。

    “他说没有办法改,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只能够等明年了。”

    刘健无奈的摇摇头。

    “这个曾鉴~”

    马文升一听,顿时就忍不住要骂出来了。

    “这下可怎么办?”

    “你这水泥公路,北面绕过我们河南,这东边又绕过我们,欺人太甚啊~”

    “刘公,这规划的线路和方案,直接给他驳回去。”

    “依我看啊,我们还是要继续去联络更多的河南官员,还可以联络河南的那些王爷,大家一起联名向陛下向奏疏,请求陛下将这线路改到我们河南去。”

    “我看可以~”

    “要不弹劾这个曾鉴?”

    “……”

    翌日清晨,金銮殿上,早朝开始,弘治皇帝高坐龙椅之上,下方群臣肃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萧敬的声音响起,回荡在金銮殿之中。

    “臣有本奏~”

    他的话刚刚落下,接连站出来一堆的官员。

    “诶?”

    弘治皇帝看了看下方站出来的官员,顿时微微有些吃惊。

    这国泰民安的,怎么一下子有怎么多官员站出来,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还是说,这朝野又要动荡了?

    站出来的官员,彼此互相看了看之后,很多人又很快就站了回去,让给那些重要的大臣先来奏事。

    “刘健,你先说吧。”

    弘治皇帝看了看刘健,有些意外啊,同样也是很好奇啊,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陛下,朝廷规划修建水泥公路,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在千秋的好事。”

    “但是这水泥公路的修建线路如果没有进行认真仔细的考究,这极有可能会花了银子却是办不好事情。”

    刘健站出来,声音洪亮无比,中气十足。

    “嗯~”

    弘治皇帝不置可否的微微点头,原来是为了这事情啊。

    “继续说下去~”

    “是~”

    刘健恭敬的点点头,接着想了想开口道:“河南位居我大明中间,南来北往、东往西行都要经过河南。”

    “再加上今年河南、山西、陕西三地要迁移出几十万人口前往辽东地区开发辽东,自古以来,河南也是多有灾荒,黄河又极易泛滥。”

    “如果能够修建一条通往很难的水泥公路,不仅仅可以有利于河南这边移民开发辽东,同样也是可以利于朝廷及时的运输钱粮前往河南赈济灾民。”

    “所以臣以为,工部新出的水泥公路规划极为不合理,北线从山西到陕西绕过了河南,东线又从山东直下南直隶,又绕过了河南。”

    “这极其不符合朝廷修建水泥公路的初衷和目的。”

    刘晋本来都昏昏欲睡,这该死的早朝,每天很早就起来上早朝,整个人一点精神都没有。

    可是偏偏自己已经位列户部侍郎,三品大员,连站着打盹都不行,只能够硬撑着,盼着早点下了早朝回去睡个回笼觉。

    谁知现在听到刘健的话,刘晋顿时就忍不住微微一笑。

    果然,自古以来涉及到修桥铺路这样的好事情,朝野上下都免不了一番争执,连内阁首辅刘健都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家乡叫冤了。

    “臣等以为刘公所言甚是~”

    刘健的话说完,立即有河南籍的官员纷纷站出来表态了。

    对,刘健说的对,这水泥公路的规划真的不合理,怎么绕来绕去的就是绕过了我河南呢,这可不行,河南可是很重要的,坚决不行。

    这线路必须改,必须改到河南去。

    “刘大人,还请示下,这线路该怎么改,在下也好去办?”

    工部尚书曾鉴就不爽了,这事情闹到弘治皇帝这边,这不是说自己这个工部尚书不称职嘛,你当着满朝文武百官,衮衮诸公的面,你就直说怎么改呗,看看有没有人出来怼你?

    “是啊,刘爱卿,你说说这个线路该怎么改啊?”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总算是明白了,顿时就忍不住笑了。

    这种事情嘛,刘健出来替自己老家河南喊冤那是再正常不过了,随便换一个也会如此。

    修水泥公路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地区发展的大事,能不高度重视,能不去据理力争?

    而且这事情,它就是适合大声的去争,去表面自己态度的事情。

    因为无论是上面的弘治皇帝还是下面的百官,又或者是家乡的父老乡亲,那都是会觉得你这样做的是对的。

    尽管未必有用,但该争的还是要去争的。

    “以臣之见,这东线南下的线路,应该改由北直隶经河南再直下南直隶,山东三面靠海,海运极其的便利发达,这水泥公路,明年再修也不迟嘛。”

    刘健想了想也是说道,改北面的线路是肯定没戏的,因为北面的线路很重要,山西、陕西这两个地方都很穷,都需要大规模的移民出来,去辽东也好,去海外也好。

    另外也是关系到大明西进的大事,是没有办法改的,但是东边的可以。

    “臣反对~”

    一听要改掉山东路线,顿时来自山东的官员又怒了,一个个纷纷的站出来。

    特别是户部尚书佀钟,那更是气的胡子都飘起来了。

    好你个刘健,你信不信这线路改了,我一文钱银子都不批,竟然改掉我大山东的路线来。

    “陛下,臣也有话说~”

    “为何这规划的南方水泥公路当中只有北方的,却是没有南方的?”

    这边山东和河南的官员们吵个不停,彼此吹胡子瞪眼睛的,那边南方的官员们又不开心了,因为这新规划出来的水泥公路竟然没有南方诸省份什么事情。

    这怎么行,必须要去争啊。

    弘治皇帝坐在高堂之上,整个人都笑呵呵,原先一个个都说不要征税,不要征税,现在好了嘛,有钱了,准备修水泥公路的时候,一个个都争成什么样了。

    微微扫一眼,看向刘晋,发现这货似乎好像心思不在这,似乎在想一些什么事情。

    事实上,此时刘晋确实是没有关心这种事情,刘晋此时在想的是建立大明海军学校的事情。

第647章,关于大明海军的构想(加餐)

    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之中。

    内阁首辅刘健和户部尚书佀钟两个人依然还在吹胡子瞪眼睛,朝堂之上争论不停,一直没有一个结果,而且也不会什么结果。

    这种事情上,其实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以前是朝堂穷,没有什么钱,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大项目了。

    以前要是搞点什么大工程、大项目,那都是会遭到群臣强烈反对的。

    一来没钱,二来更多的可能就是劳民伤财了。

    比如以前弘治皇帝想给龙虎山上清宫新建上清殿,这事情就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最后因为朝廷国库空虚不得不终止。

    没有银子想办大工程,那是需要征用数以万计算的老百姓,用徭役的形式来,同时需要的各种各样材料也是会要求各地去收集和运输。

    工程量浩大,劳民伤财这是真的,并不是假的。

    而且往往都对老百姓没有任何的好处,你说这修建上清宫对老百姓能够有什么好处?

    于国于民有利的京杭大运河却是将大隋朝都给整倒了,无数人只看到了修建随行大运河花费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是没有看到这京杭大运河即便是现在都依然还在惠及两岸,惠及神州南北。

    这一次,朝廷修建水泥公路情况就不同了。

    大家都看到了修建水泥公路的好处,同样也是早就已经定下了修建水泥公路的原则,所有的费用、材料、人力等等都是朝廷出银子来支持。

    这就很棒了,意味着沿途的老百姓不用被征徭役了,去做事那是有银子拿的,有钱赚的,这修好了路也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大家自然要争,而且一个个都争的很凶。

    “两位爱卿就不用争来争去了,也不过是早一年、迟一年的事情。”

    弘治皇帝看着两人的样子,甚至于都想要笑起来。

    以前还是从来没有看到这些老臣吹胡子瞪眼睛,争的面红耳赤的。

    “是~”

    两人连忙恭敬的回道。

    “这是户部侍郎刘晋递交的关于建立大明皇家海军学院和建立大明皇家海军的折子,大家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将手中的一份奏疏拿给萧敬说道。

    “大明皇家海军学院?”

    “大明皇家海军?”

    众人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

    刚刚争水泥公路都是小事情,这争来争去,终究都还是锅里面,正如弘治皇帝所说的,不是今年修就是明年修的事情。

    但是这建立皇家海军学院和大明皇家海军的事情可是国之大事,这就需要好好的讨论、讨论了。

    从内阁首辅刘健开始,李东阳、谢迁、刘大夏、张懋等人一个个轮着看,都非常快速的看完刘晋所写的奏疏。

    奏疏之中,刘晋认为大明现在的疆域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神州大地,它的疆域已经开始在全球扩张起来。

    并且以大明的发展速度,在未来还会涉及到更加广袤的区域。

    同时刘晋也是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以海洋为主的大航海时代,大明应该积极进取,在海外占据更加广袤的土地,开拓更多的生存空间。

    但是大明在海外的扩张和利益却是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在大明沿海,在南洋各地,甚至于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海盗,贼寇,他们劫掠过往的商船,杀害我大明子民。

    更加重要的是在海外,还有诸多夜郎自大,肆意挑衅我大明天威,损害大明利益的国家和文明。

    在遥远的欧洲,这些国家的海上力量发展迅猛,未来更是大明在海洋上面的强劲对手。

    所以为了保护大明在海外的利益,为了大明在海外的持续扩张,为了征服更多的土地,大明必须拥有一直强大足以征服四海的海上力量。

    这就是建立海军的必要性。

    同时刘晋又指出,海军不同于陆上的陆军,海军对于武器装备的依赖性更高,同时对海军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更高。

    它需要强大的军舰和火炮,同时也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这样才能够在大海之上航行,才能够操控火炮打击敌人。

    海上的战争,往往都是隔着很远彼此之间就已经用火炮将对手干掉了,并不需要彼此用刀剑来进行血拼。

    这就是海军与传统陆军最大的区别。

    海军必须是专业的。

    这是战争发展的必然性。

    正如同后世的战争逐渐发展为空中力量的较量一般。

    战机、导弹,这些都是高科技的东西,专业性的东西,文盲的战争全部慢慢的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大家都说说吧~”

    见大家都轮着看完,弘治皇帝开口说道。

    “陛下,臣以为刘晋所言甚是,我大明之疆土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两京十三省,在海外同样有庞大的领土。”

    “同样在海外,我大明有着极其庞大的利益,仅仅是南洋一地每年就足以给我大明输送几千万两银子的财富,未来还有黄金洲、澳洲等等。”

    “年前南洋诸国来我大明朝贡,我大明要他们签署藩属国协议,整个南洋只有吕宋签署协议成为了我大明的藩属国。”

    “这吕宋还是被我大明太平侯所打服了才愿意成为大明藩属国的。”

    “由此可见,南洋诸国是畏威而不怀德,未来我大明在南洋的利益和扩张,这就必须要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

    刘健第一个站出来表态了。

    必须要建,而且规模要大。

    别问我为什么支持,去年年底的时候,刘健家入股的商行进行了年底分红,刘健分到了二十多万两银子。

    二十多万两银子和刘晋麾下的那些产业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可比性,随便一个都要完爆这点业绩。

    可是这对于刘健来说就不一样了。

    他以前都是靠着老家河南这边的土地收租过日子,再在河南这边经营一些小买卖,一年赚不到多少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可是这入股的商行,去年往返南洋经商,在南洋这边开种植园种植甘蔗,算下来也就半年不到的事情就分红了二十多万两银子。

    商行的东家们都说了,今年要加大投入,多买船,扩张种植园的规模,赚更多的银子。

    这建立海军是为了保护大明的利益,特别是在海外的利益,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支持?

    难道非要得到南洋的财路受到影响之后再来后悔?

    “臣也支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并且臣以为,我大明应该在南洋月牙城建立海军基地,同时在南洋各地派遣大军,震慑南洋诸国。”

    “同时派遣大军清剿南洋地区的海盗、贼寇、土人,保护我大明的商船、种植园。”

    谢迁也站出来表态了。

    也是和刘健一样,屁股决定脑袋。

    去年南方这边开放了南京和淞沪两个开口,算是打开了南方的力量,南方这边的大地主、大商人、大家族等等也是迅速的在南京、淞沪这边组建起大大小小的商行,积极的参与到南洋这个巨大的盛宴当中。

    成绩嘛,自然是非常喜人的。

    一个个也都是很快就尝到了甜头,特别是以前那些无法到海外经商的,那更是一下子就上瘾了,终于明白以前为什么有人要例行海禁了。

    一切都是为了独享海贸的巨额利润。

    现在大家都可以去海外发财了,这南方人的积极性也是一下子就起来了。

    组商行,买船捕鱼,出海经商,去琉球、南洋这边的建立种植园,随便一样都很赚钱,比起靠收佃租的那点收入来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尝到了好处,那自然是明白了这组建强大海上力量的重要性,正如刘晋所言,那是为了保护大明的利益!

    对,就是保护大明的利益!

    大明的利益高于一切。

    以前谈什么仁义道德,那都是伪君子,真正的君子那就应该直言利益,直言国家的利益。

    南洋的海盗很烦,大明沿海也还有一些不成气的海盗,同时南洋的种植园和金矿、银矿场会受到土人的袭击。

    琉球岛上面还有大量的凶蛮土著,这些都在威胁种植园、商船,都是需要清理干净的。

    另外尝到甜头的大明大大小小的商行,今年几乎都已经制定了在南洋的扩张计划。

    建更多的种植园,建更大的种植园。

    所以必须要占领更多的地盘,将更多南洋岛屿纳入大明的版图,不然怎么够大家分的。

    “陛下,臣也深以为然,我大明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用来保护我大明的子民和利益~”

    英国公张懋也是站出来表态了。

    这事情没什么说的,必须表态啊。

    在南洋和海外赚钱最多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啊,弘治皇帝、太子、刘晋、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他们这些人。

    他们是最早的出海的,也是最早尝到甜头的,往返南洋的商船,对多的就是天津远洋贸易行的,南洋这边的种植园他们也是最多、最大,一年赚的银子都不知道有多少,自然是很清楚的。

第648章,大明皇家海军学院

    天津,刘晋和张懋两人非常随意的漫步街头,感受着天津的繁华和喧嚣。

    “天津是越来越热闹了~”

    张懋看着天津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行人行色匆匆,走路的步伐都要比其它的地方快上几分。

    “那是当然,根据天津税务衙门这边的统计,天津这边的人口现在差不多已经快要突破六百万了,整个天津现在已经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大片区,我们所处的东城区算是最繁华,也是最热闹的了。”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

    说实话刘晋也是从来没有想到,天津的发展速度竟然能够如此的快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之内,由一个小小的县城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思来想去,也只能够归功于资本主义的力量和大明的深厚底蕴。

    欧洲人只有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了如此庞大的城市,在这之前,欧洲的城市大多数都远不如东方这边的城市。

    要知道即便是刘晋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京城的人口就已经突破百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在这个时代来说,整个地球也很难找出第二座。

    这就是大明的底蕴,一个东方大国的底蕴,远不是欧洲那些小国所能够相比的。

    而且在工业革命之前,东方一直都处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不管是在农业、军事、政治、文化、还是科技上面,那都是要全面超越世界其它地方。

    只是欧洲人就好像是开挂了一般,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迎来了科技的曙光,最终引领世界。

    大明因为自己的出现,穿越者扇动的翅膀,也是这个伟大的国度爆发出超乎想象的力量出来。

    特别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大大小小的工厂遍地开花,这让天津、京城迅速的膨胀起来,变成了一座超级城市。

    “臭小子,你在朝堂之上嘴巴一张说要建皇家海军,建皇家海军学院,现在好了,事情交都落到我的肩膀上了。”

    “这你可要帮我,在这方面我可是七窍通了一窍,剩下的一窍不通啊。”

    张懋看了看眼前繁华无比的天津。

    脑海中想起了几年前来天津时所看到的场景,那个时候的天津还和大明其它的地方一样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艳地方。

    可是再看看现在的天津,它高楼林立,宽敞的水泥马路四通八达,繁华的街道人流密集,车水马龙。

    有人说只要隔几个月来一次天津,就会觉得自己的变的陌生了很多,变化太大、太快了。

    就如同现在的大明一般。

    张懋隐隐之间觉得现在的大明似乎已经走上了完全不同于历史上其它王朝的发展轨迹,走向了一种前人从来就没有走过的道路。

    以往的历朝历代,总是有轨迹可寻,也总是能够让人清晰的看清楚一个王朝的脉络,然而现在的大明,它就和眼前的天津城一般,时刻都在不断的变化。

    变的越来越陌生,以至于他张懋有时候都无所适从,难以适应这个时代。

    有太多、太多的新东西出现,都是以前所没有的。

    最开始的蜂窝煤、玻璃,接着是水泥、捕鱼船、捕鲸船,再然后是大明第一银行、海外……到了现在,刘晋又提出了什么海军,海军学院。

    如果自己是一个普通人,那自然是无所谓,随波逐流就可以了。

    可是偏偏自己是大明的英国公,是武将勋贵们的代表,更是替弘治皇帝掌五军都督府,总督天下兵事。

    这什么海军,海军学院也是让他一头抹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尽管前面已经有皇家军事学院在前了,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去下手。

    翻遍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他只找到了各种各样关于水师的内容。

    但水师,水师,这仅仅只是在江河湖泊上面战斗的船只,虽然花样繁多,各种各样,但始终却是脱离不了近身接弦战,火攻之类的。

    可是海军就不一样了。

    它已经不是局限于江河湖泊之上,它是纵横于四大洋、七大海的强大力量。

    水师之中的什么混江龙、游江隼、过江虎等等之类的,它到了大海汪洋之中,它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海洋之中的交战,那是巨舰大炮之间的对垒。

    所以负责组建皇家海军、负责组建皇家海军学院的张懋,他觉得自己头都大了,无从下手。

    张懋这个人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行,那就让行的人上。

    所以也是再次将刘晋生拉硬扯的拉来了天津,让刘晋给自己一些建议。

    “张公,这皇家海军学院和皇家海军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三点,只要把这三点做好了,它就不会什么问题。”

    刘晋听到张懋的话,想了想开口说道。

    张懋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立即问道:“那三点?”

    “第一点,皇家军事学院和皇家海军,它本质上来说和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大明新军是一样的,它都是军事力量,是军队。”

    “既然是军事力量,是军队,那它就必须要终于大明天子,终于大明。”

    “所以最核心的一点,和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一样,它必须要牢牢的抓住思想建设,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和理念,并且将它贯彻始终。”

    刘晋想了想缓缓的开口说道。

    还是那句话,想要让皇帝放心,让皇帝支持,那就必须要让皇帝知道,这军队是始终终于大明天子,终于皇帝的,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忠君爱国。

    看看现在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

    每天的思想政治课是绝对不能少,天天就给他们灌输了大明皇帝的伟光正形象,灌输是大明开国皇帝老朱同志拯救了华夏大地,是他驱逐暴元、复我华夏衣冠,延我炎黄血脉,这功劳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从朱元璋同志下来,大明的每一个皇帝都是明君,都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这弘治皇帝那更是大书特书,什么爱民如子、轻徭薄赋、勤俭节约等等,将弘治皇帝的形象塑造成了这时间最伟大的君王。

    在这样的思想灌输下,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这些学生忠君爱国就会慢慢的深入骨髓和灵魂之中,所谓洗脑也是如此。

    弘治皇帝为什么会大力的支持皇家军事学院和新军,支持军制改制,不单单是因为大明的军队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比起以往任何朝代对军权的控制上,皇家军事学院这种从思想上的控制才是最牢固的。

    以后根本就不用担心有人拥兵自重什么的,因为即便是你想拥兵自重,下面的这些人都不会同意,忠于大明天子,忠于大明,这皇家军事学院思想建设的核心。

    现在要打造大明皇家海军和皇家海军学院,它是一样,也必须要这样才,才能够得到皇帝的支持和信任。

    皇帝的支持和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一切都是空谈。

    “嗯~”

    听完刘晋的话,张懋也是郑重点点头,牢牢记住这一点。

    “第二点,海军不同于传统的军队,和水师也是不一样的,海军它严重依赖更加先进的装备,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射速更快、破坏力更强大的火炮。”

    “还有体型庞大、性能优越,能够航行于五洋四海的战舰。”

    “没有这两样东西,谈海军那都是空谈。”

    刘晋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没错,这一点我也想到了。”

    张懋听完,也是点点头说道:“去年远征倭国,我们仅仅只是依靠大炮,在海上面炮轰倭国,就将倭国的兵库之津给轰成了废墟。”

    “如果当时倭国也有和我们一样强大的船炮,那我们想要赢的话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需要的火炮和火枪可以找密云铁厂这边去定,让他们专门研究用于海战的火炮和火枪、炸药等等之类的火器。”

    “至于海军专用的战舰,也可以委托天津造船厂去设计、建造,制造出专门的海军战舰。”

    刘晋笑了笑,然后也是说道。

    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更何况现在大明技术实力最强大的就是密云铁厂和天津造船厂了,密云铁厂这边已经不仅仅只是炼铁了,它现在也是一个军火商了。

    至于天津造船厂,这承接军舰的研发和制造,那也是必须的。

    “最后一点就是人了~”

    “海军和陆军不一样,陆军更多的是弓马骑射,刀枪剑戟的近身战,当然为了也会向着火器发展。”

    “海军因为是在海上作战,在海上航行,又是操控火炮等等进行攻击,所以海军对人员的要求就非常的高。”

    “识字仅仅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多还是要知道天文地理,这样才能够海洋上航行,同时还要知道一些复杂是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进行精准的计算。”

    “海军和海军学院,它要在天津海事学院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才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海军它更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够打造出一支纵横四海的海军出来。”

第649章,陛下,放心,绝对不会亏本

    听完刘晋的话,张懋也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脑海中总算是大概的有个方向了。

    接着他想了想说道:“这海军一艘战舰,按照现在天津造船厂这边的造价来算,岂不是一艘战舰都要二十多万两银子?”

    “这即便是来十艘战舰,那也是要二百多万两银子了?”

    “我大明有万里海疆,再加上这海外大大小小的海域,这十艘战舰根本就没有什么用,怎么说至少也要几百艘战舰的。”

    “如此算来的话,单单是这购买海军战舰的银子就要大几千万两了?”

    张懋微微的算了算,顿时整个都忍不住直摇头:“要怎么多银子,陛下肯定不会同意的。”

    弘治皇帝的内帑好不容易才鼓起来,这一下子要花几千万银子出去,弘治皇帝会他张懋都拉出去卖了。

    “几千万两银子肯定是要的,但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要怎么多。”

    “可以分个十年、八年的来建,一年算下来,拿一千万两银子也就足够了。”

    “况且这天津造船厂都是自己的造船厂,价格肯定是可以更便宜的,哪里需要二十多万两银子一艘,有个几万两银子一艘就足够了。”

    “在这海军的船舰也不是越大就越好,要各种型号、大小、功能的船舰彼此互相配合、组成舰队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战斗力了。”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了笑摇摇头。

    老张啊,这银子可不是这样花的,更何况在还是弘治皇帝的内帑银子,不是大明国库的银子。

    “以现在我们大明的情况来看,我们至少需要三支舰队,可以将它成为渤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洋舰队。”

    “渤海舰队用来恭维天津和京师,同时管辖黄海区域,至于东海舰队则是管辖东海以及朝鲜、倭国、鱼溪这一带的广袤区域。”

    “南洋舰队则是要驻守在南洋,用来威震南洋,同时在南洋地区进行扩张。”

    “每一支舰队来说,配备二十艘主力战舰,两百艘中型战舰,若干小型战舰就足够了,算下来也不过六十艘大型战舰,每艘给个五万两银子,也才不过三百万两银子。”

    “至于大大小小的中型战舰、小型战舰等等,这些虽然数量庞大,但造价也更便宜,有个几百万两银子就足以搞定,算下来短时间内来说,准备一千万两银子来打造战舰就差不多了。”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战舰,还有相应的火炮、火枪等等武器弹药的配制,估计几百万两银子至少也是要的。”

    “再算上海军军事学院的建设,人员的招募、培训,月响等等什么,算下来这前期至少也是要投入两千万两银子。”

    “至于以后的投入,就要看我们的对手到底强不强大了,如果想要称霸全球,横行五湖四海的话,这点力量可能还会稍显不足。”

    “特别是当我们占领黄金洲和澳洲,同时也进军南亚、中东、非洲这些地区之后,未来这个规模至少还是要扩张好几倍的。”

    刘晋粗略的算了算,顿时也是忍不住微微的一愣。

    这海军好花钱啊~

    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和新军,一年算下来也不过才花弘治皇帝几百万两银子而已,但这就足以让弘治皇帝养起一支强大的陆军。

    可是这海军,仅仅只是算一算,似乎好像太花钱了,而且这一开始就摇头千万两的银子,这后续船舰的维护、保养、日常的训练开支、作战等等恐怕也是天文数字。

    这弘治皇帝能够同意吗?

    纵然是刘晋给弘治皇帝置办的这些产业很赚钱,一年算下来这利润都分到了几千万两银子。

    但是这银子总不能全用来养军队吧,这是皇帝的内帑,多少也还是要给弘治皇帝每年攒下一些银子不是。

    开销太大了。

    “陛下能够同意吗?”

    张懋听完,想了想也是皱起了眉头说道。

    “先把奏疏提上去给陛下看看,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一年、一年的来慢慢打造了,今年来说,先把南洋舰队给建起来。”

    “到时候先去南洋这边抢一番再说,不收拾、收拾那样的那些国家,他们都还以为我们大明是好欺负的。”

    刘晋心里面也是没有什么把握,想了想说道。

    “嗯,也只能如此了~”

    张懋点点头说道。

    很快,英国公张懋这边就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关于建设大明皇家海军和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计划奏疏送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上。

    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之中。

    弘治皇帝仔细的看着张懋这边起草的启奏,一边看也是一边连连点头说道:“嗯,不错,不错~”

    “忠君爱国,这思想教育确实是应该放在第一位,和大明军事学院一样,这就很不错了。”

    弘治皇帝看到这一点就很放心,也是很满意。

    正如刘晋所说的,这海军它也是军队,也是强大的军事力量,既然是军事力量,它就拥有颠覆一切的可能。

    所以就必须要牢牢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这样才安全。

    大明军事学院的思想教育就让弘治皇帝觉得很放心,这样出来的明军,它战斗力强不强先不说,至少对大明天子来说是绝对忠诚的。

    现在大明皇家海军也是参照这一点,这就让人很放心了。

    “什么?”

    “一年要花两千万两白银?”

    然而看到后面,张懋这边申请费用的数字时,弘治皇帝顿时就忍不住叫了出来。

    这个数字也太大了。

    现在大明新军一年也不过花弘治皇帝几百万两银子而已,这对于弘治皇帝来说还是很轻松的,可是看到海军这边所需要的花费时,弘治皇帝就不淡定了。

    “立即宣英国公张懋~”

    “嗯,把刘晋也一起叫来。”

    弘治皇帝站起来,走来走去,想了想也下旨道。

    ……

    “陛下~”

    刘晋和张懋两人来到弘治皇帝的书房,齐声的喊道。

    “坐吧~”

    弘治皇帝看了看两人,然后拿出张懋的奏疏说道:“这海军一年要花两千万两银子?”

    “陛下,这并不是一年要花两千万两银子,而是如果要建设规划之中的三支强大海军的话,它前期就差不多需要投入两千万银子。”

    张懋想了想回道。

    果然,这投入的银子太多了,弘治皇帝也不淡定了。

    “前期就要投入两千万两银子,那后期呢?”

    弘治皇帝又连忙问道。

    “如果三支舰队足以威震四海的话,后期的投入就可以更少一些,只需要定期战船的维护、保养、更新以及海军人员、海军基地的建设等等,一年几百万两银子肯定是要的。”

    “如果三支舰队都还不足以威震四海,保护我大明利益的话,那就还需要扩充海军力量,投入就大了。”

    张懋想了想回道。

    “这海军也太废银子了。”

    弘治皇帝听完,忍不住沉吟起来。

    “陛下,这海军肯定是花银子的,因为海军不同于陆军,海军行走与大海汪洋,单单是这想要的战舰就价值不凡。”

    “也就是我们大明自己可以造战舰,我们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从天津造船厂这里购买,如果要按照市价来计算的话,这一艘战舰的价格可是要二十多万两银子呢。”

    张懋点点头说道,他也是觉得这海军真心花钱。

    “如果巨大的投入,再加上后期每年定期的花费~”

    弘治皇帝犹豫不决了。

    “陛下,请放心,这事是绝对不会亏本的。”

    这时,刘晋站出来说道。

    “是嘛~”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笑,示意刘晋继续说下去。

    “陛下,海军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维护我大明的海上利益,但同时它也是可以为我大明开拓更多的海上航线,开拓更多的海外殖民地。”

    “别的不说,就单单以南洋为例。”

    “有了海军,我们大明就足以轻轻松松的拿下整个南洋地区,到时候随便拿下一座岛屿,因为陛下出钱建的海军,所以到时候自然也就是属于陛下的产业。”

    “到时候这些岛屿,陛下即便是什么事情都不错,将这些岛屿租给各大商行用来建种植园,一年随随便便不得租个几千万两银子?”

    “还有澳洲、黄金洲,如此庞大的土地,黄金洲这边不仅仅盛产黄金,在南黄金洲这边还盛产白银。”

    “到时候这些金矿、银矿之类的,自然还是陛下先占、先开发,随随便便一年几千万两银子都不是什么难事。”

    “陛下,有了海军,我们大明的商人就可以挺直了腰板行走于世界各地,即便是在世界各地经商,每年也足以为我大明来带万万两银子级别的财富。”

    “而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海军,未来我们大明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一旦引起他人眼红,到时候必然会有战事降临。”

    “正所谓备者无患,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一定合理的海军力量,这是为了我大明的千秋之计。”

    刘晋非常认真的向弘治皇帝说明这个买卖是必赚的,更是指出了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必要性。

    PS:大佬们来看看正版支持下老牛吧~都快要饿死了~

第650章,移民辽东(还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债)

    辽东,正月刚过,气温依然非常的冷,大地一片雪白,唯有一条长长的道路剪破了这片雪白的世界,一直从山海关往辽东延伸过去。

    这条长长的道路上,大量的马车、牛车吱呀、吱呀的行走在略显泥泞的道路上,妇女、儿童坐在马车里面,青壮年则是跟随着大部队向着未知的世界、未知的生活不断的前进。

    今年朝廷计划先行移民三十万人前往辽东,开发辽东。

    这些从山西、陕西和河南抽出来的人,刚刚过完元宵节就不得不走上了迁移的道路。

    在这个时代,皇帝的圣旨是不能违背的,不去都不行。

    尽管这些人都是最贫穷的农民,在自己的家乡连一亩地都没有的那种,甚至于他们身上穿的崭新的羊毛大衣都还是朝廷这边发下来的,脚上穿的保暖鞋也是朝廷这边发下来的。

    尽管朝廷这边已经承诺了,只要移民去辽东地区,他们就有拥有大量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只要勤劳耕种,肯定会比他们原先要过的更加的富足。

    但是依然没有人愿意移民去辽东。

    故土难离,纵然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乡。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他乡再好,大家也不羡慕。

    这种情节根深蒂固。

    更何况,这辽东是什么地方?

    自古以来,哪里都是苦寒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谁愿意去?

    可是没有办法,朝廷的一纸令下,纵然是不愿意去,也要去。

    抽签、抽到的都是命,不去也得去。

    不过好在现在的朝廷比以前更好。

    没有冬衣和鞋子,朝廷这边就发给你,一人两套,大人小孩都有份。

    沿途所到之处,官府这边也是准备了伙食,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这衣食无忧,到也让很多人的怨气少了很多。

    对于他们这些穷苦的人来说,冬天本来就是极其难熬的时候,要不然以前也不会有‘过冬’‘逃冬’一说了。

    家里面穷的揭不开锅了,怎么办?

    逃到别的地方去,去偷、去乞讨、去抢,只要可以活下去就可以了,过完了冬天再回来,又继续来给地主种地。

    在人口密集、人地矛盾尖锐的河南,这种现象尤其常见,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到了冬天的时候,出去乞食的人都成群结队。

    这要是有个灾荒什么的,那就真的是饿殍遍野,树皮都会被啃食的干干净净。

    山西和陕西两地也都差不多。

    悠久的历史让这里的生态环境极其的恶劣,已经不足以承载越来越庞大的人口,即便是风调雨顺,那也是勉勉强强的能够活下去,谈不上吃饱穿暖。

    现在,纵然是京津地区发展迅猛,江南的南京、淞沪也是在迅猛的发展,到对于这几个内陆的省份来说,变化依然不大。

    这里的人依然穷苦,但却偏偏又都不愿意离开。

    尽管有很多人去琉球、去南洋过上了好日子,但相信的人依然比较少,愿意离开的就更少了,往往都是先过去的家人、亲朋好友才愿意跟着移民出去。

    还是皇命管用,圣旨一下,不去也得去。

    “狗子,听说了嘛,在天津这边做工,一个月竟然能够挣三两银子,原来这都是真的,我村里的猴子没有骗人~”

    李大毛一边往前走,也是一边和身边一个同村的人聊着天。

    “谁知道是真是假呢?”

    “我们也就是从天津的最外围那边过了一下,又没允许我们去天津这里好好的看看,反正我是不相信。”

    “一个月三两银子,这干一年,回家都可以当地主了。”

    王大狗双手缩在一起,一脸不信的说道:“想这些没用,我们都是朝廷抽调出来去辽东的,以后都是辽东这边的户籍了,老老实实的在辽东呆着吧。”

    “唉~也是~”

    “这天气,真心冷,都已经二月了,这都还冰天雪地的。”

    “而且这路啊,真难走,还是天津那边的那段路好走,都是水泥公路,又干净又舒服。”

    李大毛听完也是气馁的点点头。

    被皇帝抽调去了辽东,这以后想回来都难了。

    再看看前方道路的尽头,天知道还要走多久。

    “大狗,你说我们还要走多久啊?”

    “我哪里知道啊,前不久听说才过了那个什么山海关,据说离辽东就不远了,估计着再过个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到辽东了吧。”

    “反正有吃的就行,就当是出来乞食了,这一日三餐,顿顿吃饱,叫我走到过年都没问题。”

    王大狗想了想说道。

    家里面穷啊,连贿赂族老的钱都没有,所以就被抽到了,不得不举家迁往辽东。

    不过对于王大狗来说,这都无所谓了,反正家里面也是已经揭不开锅了,这一路走来,至少有吃有喝,饿不死,他两个小崽子还吃胖了,这就足够了。

    “也是,我们都是穷苦人,慢慢走吧。”

    李大毛也是点点头。

    一直走,一直走,一天又一天,过了山海关之后,视野就逐渐的变平,慢慢的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平原。

    官道上不仅仅有他们这些前往辽东的移民,同样还有大量的马车,往来的商人。

    朝廷在辽东这边将女真各部收拾的干干净净,服服帖帖,辽东就的无比的安全,再加上草原纳入大明的版图,草原上也是很安全。

    所以前往辽东、草原经商的人很多。

    这过年期间,大家都习惯性的在家,元宵佳节一过,商人们就开始再次忙碌起来。

    同时如此庞大人口的迁移,沿途官府这边也是设立很多的驿站,驿站的作用就是为这些迁移的人提供饭食和住宿。

    一批又一批的人分别按照官府这边的要求,严格按照日期不断的往辽东这边迁移过去,每天都有人,这条道路上连绵不绝。

    又足足走了十多天之后,李大毛和王大狗也是终于抵达了辽东。

    跟随迁移的大部队抵达辽东之后,按照朝廷这边的要求,山西、陕西、河南三地的人全部都要打乱来,不允许同一个地方的人分配到同一个区域去。

    所以李大毛和王大狗两人也分开,但也都分到了同一个卫所,铁岭卫所下面的两个新建出来的村庄。

    “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

    “这几间房都是你家的,辽东这里很冷,所以我们也是准备了一些木材给你,记得烧炕,木材不够了,自己去林子里面砍。”

    “另外,每家每户都备好了两百斤米、两百斤面,足够你们吃到开春了,想要吃荤腥就自己去打猎,或者是河里面舀鱼,这些东西在我们辽东多的是。”

    在一个几个官吏的带领下,李大毛来到一处可以明显看出了是新建没多久的村庄。

    村庄建在一处开阔的平地上,后山就是茂密无比的原始丛林,正前面则是开阔的一望无际的原野,白雪覆盖,扒开厚厚的雪,能够看到厚厚的草甸,很显然这些都是荒地。

    村庄建的很大,一个村庄有几百户人的规模,房子都是新建,用的都是木头,还能够清楚的看到背后山林有一大片被砍伐的区域,哪里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墩。

    村里面的道路倒是铺上了水泥路,但也仅仅只是限于村里,水泥路将各门各户连接在一起,让整个新建的村庄看起来非常的整齐统一。

    这一次,为了开发辽东,朝廷也确实是投入很大,从这些移民的吃穿住都安排的妥妥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的朝廷有银子了,能够折腾的起,不然要是换成以前,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组织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过来辽东。

    辽东这里冷的很,如果不安排好房屋、保暖和吃的问题,那就不是移民来辽东了,那是叫人来过来送死的。

    关于这一点,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也都很清楚。

    辽东又非常的重要,这不投入也得要大规模的投入的进去。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辽东这边交通往来还是很方便的,用船就可以直接通过渤海和辽河,大量的将物资输送过来,陆地上也很方便。

    天津到山海关都已经修通了水泥马路,也就是还没有修通到辽东的水泥马路,但这一段路也都是平原,并不难走。

    赶在开春之前将这第一批移民迁移过来,那也是煞费苦心的。

    这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前将人移民过来,一开春,这些人就可以在辽东这里开垦荒地,种植土豆、小麦,到了秋冬的时候,这一批移民就可以算是能够在辽东这边独立自主了。

    要是说想等着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的时候移民过来,那个时候是更方便,也不会冷,但却是会错过了今年的农时。

    “好漂亮的房子~”

    “我喜欢~”

    李大毛一家在自己的新房子里面转来转去,尽管是木头的房子,不过却是建的相当不错,更重要的是比起自己在河南老家的破土房来说,这房子就好的太多、太多了。

    再看看几代大米和白面,李大毛突然间觉得移民来辽东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9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作者:中华田园牛所写的《大明镇海王》为转载作品,大明镇海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镇海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镇海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镇海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镇海王介绍:
弘治十年,这是大明王朝美好的中午。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大地,也同样在吹打着这个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王朝。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中世纪的黑暗。此时,俄罗斯刚刚摆脱蒙古控制不到二十年。此时,距离哥伦布初次抵达美洲也才过去七年,而达伽马正在海洋上筚路蓝缕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喜欢看历史小说的刘晋穿越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从一介书生成为了大明镇海王!书友交流群:720342318,有希望本书的书友可以一起来聊聊天~大明镇海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镇海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