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镇海王TXT下载大明镇海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94章,为国为民当开海禁

    “是啊,哪怕是允许捕鱼也好。”

    李东阳点点头,只有在饥荒的年代里面才会明白粮食的珍贵,现在海洋之中既然有无穷无尽的粮食,那自然是不能在墨守成规,死盯着祖制不放。

    “只是想要解开海禁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江南这边的士林肯定是会极力反对的。”

    想了想,李东阳又觉得这个事情并不容易促成,对于江南这边的一些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以前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解开海禁,但几乎都是遭到了江南士林的一致反对。

    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非常庞大,涉及到的反对力量也是超乎想象,在明朝,江南士林的力量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到了中后期,几乎把控了整个朝政,所有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

    “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你我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这利国利民之事,纵然是千难万难,也应奋不顾身去促成。”

    周经点点头,却是一身正气的说道。

    他虽然号称是猪扒皮,经常盯着弘治皇帝的内帑,同时也是经常朝弘治皇帝的脸上吐唾沫进行谏言,但说到底他整个人其实还是刚正不阿,敢于犯颜直谏的人。

    曾上言说:“外戚家无功劳而求升官,没出力而求赏赐,加上举办斋醮游玩宴乐浪费无度,致使国库空虚,应该大力抑制”。

    单单是这一谏言就将那些皇亲国戚给得罪了一遍,要知道弘治皇帝这个人是个老好人,所以那些外戚、老朱家的这些王爷什么的那是经常向他讨要赏赐。

    像雍王朱祐枟请求收取衡州税课司及衡阳县河泊所的税钱,周经说不能答应。孝宗接受周经的意见,并命令从现在开始对于各地税收,王府不得提出请收的要求。

    崇王朱见泽请求河南退滩地二十余里,周经说不宜给;兴王朱祐杬前后要求赐赤马诸河泊所以及近湖地一千三百余顷,周经连上三疏规劝。

    还有弘治皇帝的两个小舅子寿宁候张延龄和建昌伯张鹤龄,这两个兄弟那是隔三差五都找弘治皇帝要地、要盐引、要矿山等等。

    弘治皇帝是一个妻管严,又是一个心软的老好人,这两个兄弟的请求,几乎无不答应,而周经也是三番五次的上书谏言。

    这几乎是将张氏兄弟两个给得罪死了,让张氏兄弟对他是恨之入骨。

    从这些例子就可以知道这周经其实是一个堪比魏征的大臣,张廷玉对他的评价: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衅。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方面看出来,其实明朝很多制度还是很不错的,朱元璋同志留下的一些制度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这个盐引制度。

    但往往最先破坏制度的就是皇帝本人,以至于让好的制度没有办法一直有效的施行下去。

    弘治皇帝虽然史书评价颇高,但他实在是个老好人,这老朱家的子孙、皇亲国戚等等那是经常找到要各种各样的东西,盐引、土地、税收等等,他几乎无不答应。

    别的先不说,单单是盐引这个东西,他前前后后赏给张氏兄弟的就有几十万引,这盐引是可以直接去盐场提盐,然后拿出去卖的。

    其他的商人需要辛辛苦苦的将粮食运到边镇去换取盐引,而这些皇亲国戚却能够轻轻松松的找弘治皇帝赏赐到盐引。

    这占窝就极其的严重,盐场的产量是有限的,这些皇亲国戚的盐引自然是不能怠慢,那些辛辛苦苦运粮的商人换来的盐引却是提不出盐,这大大的打击了盐商运粮的积极性。

    这也是盐引制度到了弘治朝就已经实行不下去的原因了,皇亲国戚占窝太严重了,以至于有些盐商的盐引排队需要排几十年才能够从盐场提出盐来。

    自然而然就没有商人再会去傻乎乎的运粮换取盐引,这纳粮开中的制度就没有办法实行下去,边军用度没有了保障。

    所以在弘治五年的时候,叶淇就上书该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盐商不需要运粮到边镇,只需要纳银就可以获得盐引。

    一个个好好的纳粮开中的盐引制度就这样实施不下去了,不得不进行改变。

    这一改变,虽然在短时间内让朝廷每年多了百万两白银的收入,但是后来这纳银的数量就越来越少,而边镇军费的开支越来越大,军需得不到满足,战斗力越来越低,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在明后期将大明朝廷给直接拖死。

    说一千道一万,很多时候都怪不得下面的人,要怪也只能够怪皇帝,因为是他们自己最先不遵守游戏规则,破坏了游戏规则。

    (扯的有点远,大家看看就好)

    周经为人刚正,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做,他深知朝廷的艰难,也深知百姓的疾苦,所以看到这海洋捕捞收获巨大,他自然是想着要努力开海禁,让沿海地区可以下海捕鱼,获得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

    这是于国于民都有大有利的事情,以前不知道还可以说得过去,现在亲眼所见,自然是不能不管,这是他一贯性格所致。

    也正是因为他的正直,敢于直谏,所以弘治皇帝才会重用他,将他放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面,纵然是天天盯着弘治皇帝的内帑,有时候让弘治皇帝很生气,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换掉他。

    “周公所言甚是,我实在是惭愧!”

    听到周经正气凛然的话,李东阳连忙敬佩的说道,李东阳这个人做事比较圆滑,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周道,但能够被弘治皇帝重用,显然也是一个贤能良臣。

    “你我回京之后一起上书如何?”

    “正有此意,为国为民当开海禁。”

    周经脸上露出了笑容,目光看向前方,看着宽敞的马路说道:“还有这水泥,我定要向刘晋讨来生产的方法,如此神器,当大力向全天下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修建起一条条康庄大道来。”

第195章,鲸鱼

    天津造船厂,刘晋正在造船厂内视察最新建造的捕鲸船。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有刘晋提供的各种造船技术,再加上刘晋对造船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的重视、优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刘晋利用了后世的先进管理经验,让造船厂内的人一边学,一边造船,大大的提高了造船厂技术工人的水平。

    所以天津造船厂这边也是陆陆续续的制造出了一些船只出来,当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暂时还造不出像福船这样的大型船只出来,但用来出海捕鱼的船还是能造出来的。

    天津这边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自然是和刘晋重视造船捕鱼有关,原本的五艘大福船进行了临时改造,变成了捕鱼的渔船,天天出海,每次都能够带回来十多万斤的海鱼。

    再加上这后面造出来的专门用于捕鱼的渔船,天津这边每天捕捞回来的海鱼产量已经超过了百万斤。

    百万斤就是500吨,这个数字在后世自然是不值一提,但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每天百万斤的海鱼收获让整个天津都充满了海鱼的味道,人人一日三餐都吃鱼,吃鱼吃到吐,以至于纵然是有千般厨艺,天津这边的人也是早就已经吃腻了这个海鱼,很是怀念窝窝头的滋味。

    不过刘晋对此并不满意,目光又是盯上了鲸鱼。

    根据出海的船员汇报,渤海、黄海之中的鲸鱼数量极为庞大,经常都能够看到成群结队的鲸鱼。

    鲸鱼因为自身体型庞大,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没有任何天敌,人类对于这种海洋之中的巨无霸一直都保持着一种敬畏之心,认为这种庞大的鲸鱼是海洋之中的神灵,不能有丝毫的不敬。

    但是来自后世的刘晋却是知道,鲸鱼这东西,全身都是宝,所以也是天天在造船厂这里厮混,一起和造船厂这里的人商量着制造专门的捕鲸船。

    “捕鲸船的船头这边一定要进行加固,因为这鲸鱼一旦受伤,它就会拼命的逃窜,鲸鱼的体型庞大,力大无穷,一旦船只的结构不稳,极有可能整艘船都会散架。”

    造船厂内,一艘大船还没有造好,仅仅只是一副龙骨,这船长足足有二十多米,宽也有七八米,上窄下宽,和大明传统的福船造型上相差很大。

    在这艘船的旁边,众多的造船师父、工人围在一起,刘晋站在前面,在他的背后竖起了一块巨大的黑板,上面用粉笔写写画画了很多东西。

    刘晋现在正在给造船厂的师傅、工人们上课,讲解造船厂的知识。

    这造船是技术活,特别是想要造能够远洋的大船,那更是技术活,这个时代做技术的人却是最没有地位的人。

    这各项技术的传承往往都是父子相传,有好的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同样的也很难有所进步和发展,因为不管是木匠还是铁匠,往往都是没有文化的人。

    针对这种情况,刘晋一方面是采用了和西山煤业这边一样的策略,造船厂的工人和师傅都是需要上课学习的,读书、认字、数学、天文等等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白天上工,晚上上课,并且还定期有考核。

    考核合格的可以升值加薪,考核不过关的要被淘汰掉。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造船厂这里的工人和造船师傅一个个自然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别说现在是饥荒的年代,纵然不是饥荒的年代,也绝对找不到比造船厂这里更好的事情做了,工钱高、待遇好、地位也高,来了就不想走,外面的人也是挤破了脑袋想要进来。

    万木匠仔细的听着刘晋讲课,刘晋讲课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每一次刘晋的讲课,他都能够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了,大家各自回去研究、研究,争取早日将这个捕鲸船给完善。”

    刘晋这一讲足足就是一个多时辰,整个人都口干舌燥,准备下课休息、休息。

    “刘公子,这鲸鱼到底是不是传说之中的鲲鹏啊?”

    上课的时候气氛是比较严肃的,但刘晋宣布下课之后,大家之间的气氛就比较活跃了,万木匠这边也是举手向刘晋问道。

    “这鲸鱼是鲸鱼,鲲鹏是鲲鹏,鲸鱼是现实之中海洋存在的生物,这鲲鹏是神话故事当中的东西,怎么可能是一样。”

    刘晋笑了笑摇摇头说道,接着眼角的余光看到李东阳带着一些人走来,也是眼珠子一转说道:“我来给你们讲一讲这个鲸鱼吧。”

    “这鲸鱼它是海洋之中最大的鱼,最大的鲸鱼长可以超过十丈,重量超过三十万斤,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现在最大的福船这般庞大。”

    听到刘晋要给大家将鲸鱼的事情,众人顿时又来精神了,大家都很喜欢听刘晋讲述大明之外的一些事情,讲述这海洋之中的东西。

    另外一边,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找刘晋也是找到了造船厂这里,听到刘晋在讲鲸鱼相关的事情,顿时也是来兴趣,对着身边的人示意不要声张,也是悄悄的来到了众人的旁边,静静的聆听起来。

    “超过十丈?”

    “重达三十万斤~”

    “和大福船一样庞大~”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张大了自己嘴巴,在天津这边,随着每天都有大量的海鱼捕捞回来,这各种各样的大鱼也是司空见惯,早就已经不稀奇了,但是听到刘晋对这个鲸鱼的描述,众人依然是忍不住吃惊了。

    有人不断的看了看船坞里面的大船,脑海中浮现出鲸鱼的身影,想象鲸鱼的庞大。

    至于刚刚过来的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则是面面相觑,彼此都是难以置信,如此庞大的鱼,别说见了,这听都还是第一次听。

    “当然,这是鲸鱼当中最大的鲸鱼才能够有这个个头,不过这一般的鲸鱼也有几丈长,重达十几万斤,至于那种几万斤的重的鲸鱼那是属于小鲸鱼。”

    看着众人吃惊的样子,刘晋也是开心的微微一笑。

第196章,鲸鱼全身是宝

    “这鲸鱼不仅仅体型庞大,更重要的是它全身都是宝贝!”

    刘晋一边说也是一边在身后的黑板上面画出了一只鲸鱼。

    “鲸鱼的皮和普通的海鱼皮是不一样的,鲸鱼没有鱼鳞,鲸鱼皮质地非常的柔软,表面有绒毛,皮上还有美丽的花纹,是最为优质的皮革。”

    “鲸鱼的肉和牛肉差不多,非常有营养,也非常的美味,大家都知道,这一头牛别看体型庞大,但其实肉并不多,而且牛是不能随意宰杀的。”

    “这鲸鱼肉和牛肉差不多,但这一头鲸鱼,随随便便也能够有几万斤的肉,这就相当于是几百头牛。”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晋也是微微停顿一下,给点时间让这些人去消化一下。

    “几百头牛?”

    在场的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再次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牛在这个时代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大明朝廷是禁止杀牛的,牛甚至于和人一样都是有黄册的,每一头牛在官方这边都是有登记的。

    这牛如果老死了或者病死了,主人是需要向官方这边进行报备,只有报备过后才可以将牛给分割了吃了,除此之外,杀牛是犯法的。

    从这里就知道牛的珍贵了。

    后世电视剧里面动不动就去店里面要两斤牛肉的桥段在这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当然估计这也是为了衬托牛肉的金贵了。

    现在刘晋将鲸鱼肉和牛肉画上了等号,告诉大家,这一头鲸鱼的肉可以相当于几百头牛,顿时大家就知道这鲸鱼的价值了。

    “这怎么可能?”

    周经忍不住小声的和身边的李东阳说道。

    “我也难以相信,但是以此子一贯的作风来看,这恐怕多半是真的。”

    李东阳想了想回道。

    “这鲸鱼除了肉非常多,而且这肉质像牛肉一样有营养之外,它还有大量的油。”

    刘晋这边继续讲道。

    “这一头鲸鱼的当中含有的鲸油占到了鲸鱼体重的三成左右,一头鲸鱼可以轻易的熬制出上万斤的鯨油出来,这一头鲸鱼上面能够熬出来的油相当于数千头肥猪身上取下的猪油。”

    刘晋语不惊人死不休,讲到鯨油的时候,再次将大家日常当中最常见的猪拿来作对比。

    猪在这个时代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因为粮食产量有限,所以家里面能够养得起猪的都算是小康之家了。

    至于猪肉,普通的老百姓也只有在红白喜事、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够吃到一点,至于说要天天见荤腥,一般的地主老财都不舍得。

    现在刘晋竟然说这一头鲸鱼上面熬出来的油竟然能够相当于数千头肥猪熬出来的油,顿时大家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无数头猪的身影,对于这鲸鱼的价值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概念。

    肉相当于几百头牛,这油相当于数千头猪。

    “数千头肥猪….”

    周经再次无语了,总觉得刘晋是在瞎几把扯淡了,可是听刘晋讲起来,又非常期盼着能够见一见这种鲸鱼,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这鲸鱼真如此子所说的话,那我大明就更应该开海禁了。”

    周经非常轻声的和身边的李东阳说道。

    “看来这一次,我们是不要急着走了,可以在天津这边多待几天,我也很想看看这鲸鱼到底是不是和他所说的一样。”

    李东阳点点头,内心之中真的很想去看看这鲸鱼到底长什么样,看看是不是和刘晋所说的一样。

    “这鲸鱼油是不能吃的,但是它的油可以用来照明,鯨油燃烧没有任何的烟尘,是最好的照明用油,而且燃烧持久,比起我们现在使用的蜡烛来要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除了用来照明之外,还可以用来染布,当润滑油,也可以用来制造肥皂,这肥皂就是大家平常洗澡时候用的,比起猪油来,用鯨油做出来的肥皂质量还要更好,用途非常的广泛,价值极高。”

    刘晋这边喝口水,又继续说起来。

    “这鲸鱼除了肉和油之外,它的粪便都是宝贝。”

    说道这里的时候,下面就有人不信了,有人笑着说道:“刘公子,这就吹过头了吧。”

    “你不信?”

    刘晋笑了笑,接着说道:“大家知道龙涎香吗?”

    “这龙涎香啊,其实就是鲸鱼排泄出来的东西,起初的时候奇丑难闻,干燥后呈琥珀色,引火能燃,火焰呈蓝色,芬芳四溢,味同麝香。”

    “这龙涎香价比黄金,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能够用得起。”

    听到龙涎香,不知道的人自然是一脸懵逼,至于李东阳、周经和张懋三人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也都用过。

    “这龙涎香竟然是鲸鱼排泄出来的?”

    张懋觉得自己全身要起鸡皮疙瘩了,他很喜欢用龙涎香,在家里面经常都要点龙涎香来提神、醒脑,他却是从来没有想到,这东西竟然是鲸鱼的排泄物。

    “恐怕多半是如此了。”

    李东阳笑了笑点点头说道。

    “当然了,这鲸鱼的排泄物当中仅仅只有极其少量的龙涎香,大部分的排泄物自然不可能是龙涎香,但依然有很大的作用,晒干之后可以用来肥田,增加粮食的产量。”

    刘晋讲完了,同时也是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李东阳是认识的,见过面的,这周经和张懋虽然没有见过,但看这个样子,能够和李东阳站在一起,多半也是朝中的大臣。

    刘晋之所以要讲一讲鲸鱼的作用,还用几百头牛、数千头猪来进行对比,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

    大明要开海禁,自然是少不了朝中有人为开海金呐喊,这些重臣如果能够支持开海禁的话,自然就会事半功倍,这一课其实更多的是上给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的听的。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想要看到鲸鱼啊就尽快将这个捕鲸船给造出来,到时候让你们改吃鲸鱼肉。”

    接着刘晋也是笑着和众多说道。

    “刘公子,这鲸鱼肉还是鱼肉啊,能不能给我们换点别的什么。”

    有人笑着和刘晋说道。

    “有肉吃还挑三拣四的,我看饿死你小子是最好的。”

    这人话一落下,顿时就有人忍不住骂道,这才过几天好日子竟然开始嫌弃鱼肉难吃了。

    “我这不是吃鱼肉吃腻了嘛。”

    “这天天一日三餐,顿顿吃鱼肉的,真的是要吃吐了。”

    那人弱弱的说道。

    “哈哈,放心吧,我保证这鲸鱼肉肯定和牛肉差不多,味道比其它的海鱼肉要好很多,但你肯定也会吃腻的。”

    刘晋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笑着回道。

第197章,两万两一艘

    天津造船厂内,众人渐渐散去,唯有李东阳、周经、张懋等人依然还在思索着刚刚刘晋所讲的内容。

    一头鲸鱼相当于几百头牛的牛肉,数千头肥猪的猪油…刘晋的话依然还在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的脑海中不断回荡。

    “李公~”

    这边,刘晋面带笑容的来到李东阳三人面前,笑着向李东阳问好,至于周经和张懋,虽然不认识,但也拱手致敬,算是打招呼了。

    “刘晋,这鲸鱼真的有你所说的那般,一头鲸鱼能够相当于几百头牛,数千头肥猪?”

    李东阳回过神来,火眼金睛的双眼看着刘晋问道。

    “我说的是不是真的,我想很快就可以揭晓,等这艘捕鲸船造好就可以去海里面捕鲸,到时候我会命人送一头鲸鱼回京城,李公就可以亲自去看一看了。”

    刘晋笑了笑很是自信的说道。

    “嗯,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李东阳满意的点点头,接着指了指旁边的周经和张懋说道:“这位是户部尚书周经周公,这位是英国公张懋张公。”

    “见过周公、张公。”

    刘晋再次恭敬的向周经和张懋拱手致敬。

    “嗯~百闻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周经捏着自己的小胡子,双眼对刘晋满是欣赏的神色,这一路走来,他看到了饿殍满地,看到了饥荒年代的特有的凄惨景象,但是到了天津这边,他却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天津这里的一切,毫无疑问是和眼前这个年轻人脱不了关系,如果没有刘晋的话,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灾民,哪里像现在这样,灾民们吃肉度日。

    还有刘晋发明了水泥这种国之神器,这水泥一旦全方面推广,大明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不错,不错~”

    张懋也是带着微笑和刘晋点点头说道,这让刘晋一头雾水,不知道他说的不错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人不错呢,还是说其它的方面。

    “李公、周公、张公,我们一起坐下来慢慢聊吧。”

    刘晋看了看造船厂这里的环境,很显然这里并不是待客的地方,想了想也是提议找个地方一边喝喝茶,一边再聊。

    “不用了,我们对天津这里的变化非常好奇,我们在天津这里边走边聊如何?”

    李东阳笑了笑摇摇头,接着想了想提议道。

    “一切听李公的安排。”

    刘晋点点头回道,接着众人也是开始在造船厂里面一边走一边聊起来。

    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对于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奇,所以也是没有急着谈正事,反倒是先聊起这里的一切。

    周经看了看眼前这个造船厂,这个造船厂非常大,有着数量众多的造船船坞,此时一个个造船船坞里面有一艘艘正在建造的船只。

    这些船只有大有小,小的船只仅仅只是普通的小河船大小,大的船只也就是比福船小一些,有些已经快要造好,有些则是还仅仅只铺了一个龙骨。

    有些船的一看就知道是大明这边传统的福船、黄船、快船、江汉课船、八橹船等等,还有一些船看起来就非常的特别,和大明这边的船只造型结构相差比较大。

    “刘晋,这几艘船的造型非常奇特,这些是什么船?”

    周经指了指几艘船问道。

    “这是我们天津造船厂这边研制出来的专门用来出海捕鱼的渔船,它的尾部和一般的船是不一样的,采用的是开口的设计,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将捕捞到的海鱼捞进鱼舱当中。”

    “像这样的一艘渔船,它出海一次,利用拖网捕鱼的方式,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捕捞到超过十万斤的海鱼。”

    刘晋很是自豪的向三人解释起来。

    “何谓拖网捕鱼?”

    周经一听,又连忙问道。

    “拖网捕鱼就是将大网撒进海里面,然后利用船只前进拖行的一种捕鱼方式,简单的来说,就是用船将渔网在大海之中进行拖行捕鱼。”

    “这拖网捕鱼才是海洋之中捕鱼的最佳方式,鱼只要进了这网口,它就再也出不来。”

    刘晋用手不断的比划着,将拖网捕鱼的原理说了出来。

    “原来如此~你们这渔船造价多少?会不会对外出售?”

    张懋一副焕然大悟的样子,接着想了想问道,说实话他心动了,这一出海一天可以捕捞回超过十万斤的海鱼,这海鱼随便卖个两三文一斤,这出海一趟也就是三十多万文,折算成银子的话差不多有两千两。

    抛开各种各样的成本来算,这出海一趟,一天下来对半赚一千两银子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一年算下来,这一艘渔船就可以赚超过三十万两银子,有几艘这样的渔船,一年也是可以赚上百万两银子。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又是一个年赚百万银子的项目,他张懋自然也是心动无比,所以这才会问其价钱来。

    “这渔船的造价相当不菲,它用到的木头都不是普通的木头,需要用到上年份的大树树木,这一艘船单单是用料方面,它就需要超过两千两银子,再加上造船厂这里的人工等等,这一艘如果对外出售的话,至少也是需要两万两一艘。”

    刘晋看了看张懋,眼珠子一转,报出了两万两一艘的天价。

    刘晋当然没有说实话,这造船确实是需要用到好的木材,最好的自然是柚木,但北方地区根本就没有柚木,也只能够就地取材,用的基本上是杉木、松木、柏木、榆木、樟木、楠木等等常见的树木。

    尽管这些木材也是精挑细选,用的都是上年份的,但是银子在这个时代的购买力是杠杠的,造一艘渔船所需要的木头花费不会超过两百两银子。

    刘晋之所以喊高来,显然也是为了造船厂的持续发展,这造船厂最大的开支可不是买木头,而是培养这些造船工人和师傅,他们的待遇非常好,不仅仅工钱高,还有诸多福利待遇,还有房子等等分配。

    这些都是需要钱的,造船厂也不是慈善机构,更没有谁来为它兜底,自然也是需要盈利的,这船也是要卖出去的。

    既然要卖出去,那自然是要卖个高价,如此一来才能够走一走后世高科技企业的道路,这有技术含量、有科技含量的东西都价格不凡。

    因为需要卖出高价钱才能够养活这些技术工人和师傅,收回前期高额的研发投入,还要为后期的持续升级改造等等积累资金。

    这一艘渔船,没有卖到两万两一艘的话,造船厂这边就赚不到多少钱,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持续发展下去。

    价格虽然高,但是刘晋相信这渔船肯定不愁卖,现在整个天津都充斥着海鱼的腥味,早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一切,并且向造船厂这边询问这渔船的售价了。

    眼前的张懋既然会问,肯定也是心动了,刘晋也是正等着像张懋这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上钩。

    还是那句话,只有更多的人从海洋之中获利才能够有更加强大的力量来推动大明开放海禁。

    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的问题,自古以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万变不离其宗。

第198章,惭愧、惭愧

    “两万两一艘?”

    张懋一听,顿时眼睛瞪得跟牛眼一样,接着连连摇头说道。

    “这也太贵了吧,据我所知,一艘福船的价格也不过才几千两银子而已,你这一艘渔船竟然要两万两,实在是太贵了。”

    刘晋一听笑了笑说道:“这是专业的海洋捕鱼船,它所有的设计可都是为了海洋捕鱼,一天就可以捕捞到十万斤的海鱼回来,卖两万两一艘应该不贵吧?”

    “而且这造船厂里面的造船工人和造船师傅,他们的每个月的工钱至少都是五两银子起步,另外只要能够达到师傅级别,我还要给他们分房子,这些可都是要算进去的。”

    “造船是技术活,可不是什么船都能够到海上去行走的。”

    “每个月五两银子的工钱,还要分房子……”

    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一听,顿时就无语了,这个工钱也太高了吧,这待遇也太好了吧,在固有的观念当中,这士农工商,搞技术的木匠、铁匠等等,地位比农民还低,现在工钱五两银子起步,竟然分房子,这待遇简直闻所未闻。

    “这几种船是多桅帆船,它的特点就是拥有多个桅杆,可以同时有多个帆布,这桅杆越多,帆布越多,它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就越好,并且它的速度非常快。”

    “多桅帆船的船楼非常低,它的吃水很深,在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它就更加安全,是非常适合用来进行远洋航行的船只。”

    刘晋看了看三人的表情,微微一笑,借着又指了指几艘奇怪的船说道,这几艘船是刘晋仿照欧洲盖伦船设计的。

    盖伦船算是大航海时代最为著名的一种船只,也是这个时代最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

    不过造船厂内的这几艘盖伦船都很小,仅仅只是造船厂内工人和师傅们用来练手的作品,并不能用来远洋航行。

    “多桅帆船,远洋航行~”

    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仔细的听着,对于船只和海洋方面的内容知识,他们知道的太少、太少了。

    李东阳和周经是正儿八经考科举当官的,读的四书五经,学的孔孟之道,这海洋之事,接触的太少、太少了,以至于都不知道该如何去问。

    很快,几人就出了造船厂,造船厂和天津港口离的很近,几人自然是朝着天津港口这边走去。

    此时的天津港口依然非常的热闹,到处都是招募过来的灾民,这些灾民非常有组织的在修建港口、码头、船坞、船坞等等。

    因为招募的人足够多,再加上有水泥这个神器的存在,所以已经有一大片的港口已经修建完毕。

    走在平坦的水泥马路上面,看着和这个时代完全不一样的港口建筑,港口这里的建筑大部分都是采用了后世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因为有水泥这个神器之后,这房屋都可以建的比较高。

    所以港口区这边的很多建筑都是建了四五层,最高的灯塔那更是有几十米高,再加上港口这边是最先用上水泥的,基本上所有的一切都用水泥修建的整整齐齐,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的震撼。

    再看看不远处忙碌的庞大大军,李东阳、周经、张懋等人都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内心之中有诸多的感慨。

    “不可思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建起了如此庞大的工程,更为难得的是还刚刚好帮助了灾民,一举多得,这或许就是你所说的以工代赈吧?”

    李东阳似乎有感而发,眼前的港口,工程量非常浩大,庞大的港口区足足有十多公里,再加上不远处的造船厂、造船厂的家属小区等等。

    如此庞大的工程,如果是让朝廷这边来做的话,不仅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更是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是的,因为灾荒,所以这人工非常的便宜,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就愿意卖力的做事,要是在平时,我肯定是招不到如此多的人手,而且这工钱开支也会很大。”

    刘晋点点头回道。

    “以工代赈的好啊,没有你刘晋的话,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呢。”

    李东阳看了看眼前上万人忙碌的景象,上万人集中在一起干活,这看过去的时候就是人山人海,场面无比的壮观,无比的热闹。

    有大量的人挑着石头、沙石等等过来,还有人运着一车、一车的水泥过来,有人负责搅拌,有人负责浇筑,还有人负责平整土地…..

    所有的一切都分工明确,有负责修建码头的团队,有负责修建房屋的团队,还有负责修路的团队,一切秩序井然,庞大的人群在一个个管事的带领指挥下非常快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看到这里,再想到了来时官道上面忙碌的景象,很难想象这些挥汗如雨、光着膀子卖力干活的人会是灾民。

    但来天津的路上,他又看过了太多、太多饥饿的人群,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这让李东阳也是忍不住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惭愧,惭愧~”

    “上有陛下圣明,朝中诸公贤能,下有我朝百姓吃苦耐劳、聪明勤劳,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度过的,我所做的事情根本就微不足道,甚至于还是占了便宜的。”

    刘晋一听,连连摇头说道。

    “你小子就不要谦虚了,你的本事我们是看在眼中的,说来惭愧,我们这些朝之重臣,虽然口口声声喊着忠君报国,为君分忧,为社稷鞠躬尽瘁,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但是面对这灾荒却束手无策,实在是惭愧!”

    周经拍了拍刘晋的肩膀,这称呼都变了,显然对刘晋很是满意,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称呼了。

    “周公谦虚了,周公刚正不阿,敢于直谏,有唐魏征之贤名,小子早也是如雷贯耳,佩服万分。”

    刘晋一听,顿时连忙对着周经说道,刘晋的马屁显然是拍到点上面,让周经很是受用,摸着自己的小胡子,眼睛都微微眯起来。

    他一直以来都是以魏征为学习的榜样,所以刘晋将他比作魏征,那自然是让他高兴不已。

    “铛~铛~”

    就在几人聊的正欢之时,港口区的灯塔上面的钟声敲响了。

    “有船回港了,有船回港了~”

    高高的灯塔上面,负责瞭望的人拿着铁皮制成的扩音喇叭大声的喊出来,顿时就让所有人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船回来了?”

    刘晋一听,赶紧就看向港口外面的海上,直接海天相接之处,几艘船只的身影若隐若现,正在朝着天津港这边驶来。

第199章,渔船回港

    天津港口内,伴随着钟声的响起,众人将自己的目光看向海天相接之处,几艘大福船在海面上若隐若现,宛如披甲凯旋归来的勇士一般,劈波斩浪,桅杆顶上大明的旗帜迎风飘扬。

    “运气不错嘛,原本还想专门找个时间等渔船回来,没想到现在就遇到了。”

    李东阳看着海面上慢慢朝着港口驶来的船只,笑了笑对身边的周经、张懋说道。

    “运气是很不错,我倒是想要看看这一艘船是不是真的能够捕捞到超过十万斤的海鱼。”

    周经点点头,眼神之中充满了期待。

    至于一旁的张懋同样如此,他现在都已经心动了,想要购买几艘渔船出海捕鱼,只是这两万两一艘的价格,让他还有所犹豫,现在能够亲眼见一见自然是最好的。

    随着船只回港,天津港口这边正在工作的人们也都纷纷的停下来休息、休息,这几乎也是已经养成了一个惯例了。

    每天船只回港的时候,大家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是来自刘晋的一个规定。

    当然刘晋原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看到海洋的富饶,刺激更多的人投身海洋事业,所以也才下达了这样的一个奇怪规定,船只回港,大家一起休息、休息,一起看看丰收的喜悦。

    “也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金枪鱼,有的话就可以请他们尝一尝海洋之中的极品美味。”

    刘晋同样充满了期待,刚刚好李东阳、周经、张懋等人过来,既然要向他们宣传海洋的富饶,除了要让他们看看这海洋捕捞的巨大收益,也最好让他们尝一尝这海洋之中的美味。

    “铛~铛~”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随着船只离港口越来越近,灯塔上面的铃声再次想起,同时天津港口这里,早就已经有人带着众多的箩筐在一旁等待,只等着船只一停泊下来,立刻就开始卸货。

    船离港口越来越近,在港口之中都已经能够清楚的看清楚船只上面的一切,打头的正是‘泰山号’,甲板上面的水手们此时正兴奋的对着港口这边挥手。

    紧随其后的是四艘同样体型庞大的大福船,这五艘船只没有前往朝鲜,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渤海之中捕鱼。

    在五艘大福船的后面则是跟随着四艘体型较小的渔船,天津造船厂这边制造出来的专业渔船,在远处的时候还看不到它们的身影,被前面的大福船给遮挡,这离港口越来越近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了它们的身影。

    总共九艘船只出海,全部满载而归,这也是刘晋的一个规定,因为现在各个方面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每一次出海都是一起出动,在海上面的时候,彼此之间的距离也不会相隔太远。

    如此一来的话,一旦有一艘船只出事的话,其它的船只还可以救援,将人救起来,增加海上捕捞的安全性。

    九艘船缓缓的靠近天津港口的码头,随着九艘船只的回归,整个天津港口再次变的热闹非凡起来。

    九艘船分别停泊在九处码头,每一处码头这里都有上百号人在等待,准备了数量众多的箩筐,还有大秤,等船一停稳,立刻就开始卸货。

    “来了~”

    刘晋、李东阳、周经等人自然也是早早的就来到一处码头这里,看着一艘大福船缓缓的停泊过来,然后抛锚,挂上缆绳,稳稳的停泊下来。

    “开始卸货~”

    船只一停稳,早就已经等待的负责卸货的管事就大声的吼起来。

    一个个光着膀子,挑着空箩筐的壮汉就开始踩着木板登上这艘大福船,并没有等待太久,很快就从船只的另外一边踩着甲板挑着一担海鱼下来。

    “一百二十斤~”

    挑下来的海鱼是要过称的,因为出海船员的收入现在是跟捕捞到的海鱼挂钩,捕捞的越多,这奖励自然越多。

    另外这是刘晋一向的做事风格,所有的东西都要记录清清楚楚,进多少,出多少,用到哪里去了等等都有详细的记录,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查账。

    “一百二十斤,可以啊,张老三~”

    负责记录的管事对着挑鱼的壮汉竖起了大拇指,一担挑上百斤,这力量还是相当可以的。

    “一般、一般~”

    张老三笑了笑,继续到后面排队卸鱼。

    “不愧是天天吃肉的,这力气确实是惊人。”

    李东阳、周经、张懋等人一直在旁边看着,看着一担装的满满的海鱼,在看看张老三全身结实的肌肉,张懋也是忍不住说道。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底层的人,因为吃不饱、吃不好,特别是少油、少盐、少肉,所以大多数身材都不高大,力气有限,一般也只能够挑几十斤,这能够挑上百斤的,那就是大力士了。

    一担又一担海鱼不断的从大福船上面卸下来,一筐筐的海鱼在码头这里堆放的整整齐齐。

    很快,在这处码头这里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一筐筐的海鱼散发出阵阵来自大海的味道,这些鱼都是新鲜捕捞到,非常的新鲜,其中有些螃蟹还活蹦乱跳,张牙舞爪。

    最耀眼的自然还是大黄鱼,几斤重、十几斤重的大黄鱼鳞片金黄、金黄,犹如黄金一般,数量又非常多,一筐、一筐堆在一起的时候仿佛一座小金山一般,非常惹人喜爱。

    “卸完了,总共十二万五千七百二十三斤!”

    整个卸货的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人手足够多,效率足够高,仅仅只是一柱香的时间就将大福船里面所有的海鱼卸完了。

    “等下,这还有一条大家伙。”

    这时,傻熊扛着一条足足有几百斤重的蓝鳍金枪鱼吃力的走了下来,这金枪鱼很长,也很大,尾部呈现出非常美丽的蓝色。

    “哈哈,李公、周公、张公,今天我们有口福了,这可是蓝鳍金枪鱼,海鱼当中最顶级的海鱼,它的肉比起牛肉来还要更好。”

    刘晋一看这条大蓝鳍金枪鱼顿时就高兴的笑着说道,蓝鳍金枪鱼这东西在后世绝对是属于最顶级的海鲜之一,有钱有时候也未必能够尝到,因为数量太少了。

第200章,灾荒不可怕

    此时,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吃上面,仿佛根本就没有听到刘晋的话一般,三个人的眼睛都死死的看着码头上面堆放如同一座小山一般的海鱼。

    “超过十二万斤~”

    周经整个人也是顾不得太多,直接来到了放鱼的地方,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海鱼,再看看其它的八处码头,和眼前这处一样,一筐筐的海鱼堆放成了一座座小山,同时整个天津港口这里都开始散发出阵阵浓浓的鱼腥味。

    张懋这边更是急匆匆的往另外一处码头这边走去,他要亲自过去看看天津造船厂制造的专业渔船到底捕捞到了多少海鱼。

    “我还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多的鱼。”

    李东阳看着这一座座鱼山忍不住感叹道,亲眼看到了这庞大的海鱼,他现在是彻底的相信了,心中最后的一丝的疑虑全部打消。

    一艘船捕获的海鱼就超过十二万斤,这九艘船一次性捕捞回来的海鱼加起来自然是超过百万斤,这百万斤的海鱼堆放在港口码头之上,非常的壮观。

    “今天的收获还不错。”

    对于每天捕捞回来的数量,刘晋是很清楚的,因为这关系到天津这边能不能正常的运转下去,要是那天捕捞回来的鱼少了,刘晋都要担心,这拥挤到天津这边来的灾民越来越多,未来每天消耗的海鱼还会更多。

    “海禁了如此之久,这海鱼之中的鱼类实在是太多了,不过天天这样捕捞下去的话,会不会竭泽而渔呢?”

    “后面要不要实行休渔?”

    刘晋的脑海中在思索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后世的经验和教训都是要吸收的,竭泽而渔最终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不过很快刘晋又笑了笑摇摇头,现在才刚刚开始就谈什么休渔,这个时代海洋之中的鱼类不知道有多少,捕捞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大可放心的去捕捞。

    “小子,卖五艘渔船给我吧?”

    就在刘晋思索之际,张懋已经回来,这一回来就立刻急匆匆的来到刘晋的身边,笑着和刘晋说道。

    很显然,他已经知道了这渔船的价值,两万两一艘的渔船,一口气竟然说要买五艘,简直就是财大气粗。

    “张公,我最多只能够卖两艘给你,这造船可没有那么容易,一次性卖五艘给你,我自己就不够用了。”

    刘晋一听,笑了笑回道。

    “两艘不够,至少三艘,这样吧,你卖三艘渔船给我,回头我在京城这边给你做媒,保管让你娶个如花似玉的大家闺秀回家。”

    张懋眼见刘晋只答应卖两艘渔船给他,顿时就急了,眼珠子一转,竟然用起了美人计。

    “张公,三艘就三艘,不过这做媒的事情就算了。”

    刘晋一听,顿时就连连摇头说道。

    “哈哈,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好害臊的,放心吧,这事就交给我了。”

    张懋一看刘晋的样子,顿时就开心的笑了起来,拍着自己的胸说道。

    “额…那我先谢谢张公了。”

    对方实在是太热情了,刘晋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道,也只能够笑着致谢。

    “几艘船一天就可以捕捞到超过百万斤的海鱼,如果有几十艘船的话,那我们北方三省的饥荒就完全不用担心了,如果有几百艘、几千艘渔船的话,那我大明百姓就可以顿顿吃肉了。”

    一旁的李东阳依然还沉浸在眼前丰收的喜悦之中,脑海中都是鱼。

    “其实这饥荒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特别是这一次山西、山东、北直隶三省发生饥荒。”

    刘晋听到李东阳的话,想了想说道。

    “继续说下去。”

    李东阳一听,回过神来,连忙事宜刘晋继续说下去。

    “这三个省,北直隶和山东都是靠海,特别是山东可以说三面环海,只要有渔船,我们就可以将一船船的海鱼非常快速的运送过去。”

    “至于山西,这边离海较远,这海鱼如果不晒干、腌制的话肯定是没有办法长途运输的,所以并不适合用海鱼来赈灾,这算是三个地方当中真正需要用粮食来赈灾的地方。”

    “三个受灾的省,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区别,然后采取不同的赈灾措施。”

    刘晋沉吟一番,整理下自己的语言,缓缓的开口说道。

    “这次的灾荒,它越往北受灾的情况就越重,山西、北直隶、山东三省的南部虽然受灾,但也仅仅只是欠收,并没有到绝收的情况。”

    “而且这些地方离南方地区近,能够很快就得到南方地区粮食的救济,再不济也可以往南方地方去逃荒,所以情况并不严重。”

    “真正严重的是这三省靠北的区域,这些区域太冷了,粮食绝收,是真正的颗粒无收,需要赈灾。其中情况最严重的自然是北直隶永平府、天津、京城这边,所以赈灾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这个区域。”

    随着刘晋的讲解,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想了想也是微微点头。

    情况确实是如同刘晋所说的那样,现在灾荒最严重的就是北直隶永平府、天津、京城这一带,还有就是山西北边,这些区域的灾情最严重。

    “分析清楚了这些,我们在赈灾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京城、天津、永平府这一带,因为靠海或者离海近,我们完全可以用海鱼来赈灾,并不需要太多的粮食。”

    “山东这边的情况也是如此,靠海,只要有船,我们就可以将一船船的海鱼运到各个地方去赈灾。”

    “赈灾需要用到粮食的地方就是山西这边,离海太远,交通运输不便,必须要用粮食赈灾,所以可以将朝廷手中粮食集中起来运往山西。”

    “至于永平府、天津、京城这一带,现在灾民们大部分都已经开始朝京城和天津这边聚集,这聚集起来就非常利于我们去赈灾,特别是这京城和天津之间的官道用水泥路修好之后。”

    “用马车运鱼,一百多公里的路,半天时间就可以运到,赈灾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只要我们理清楚这一切,这灾荒并不可怕,完全是可以轻松战胜的。”

    刘晋将自己对这一次灾荒的想法说了出来,这也是刘晋之所以有信心的原因。

    “真不知道你小子的脑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听完你的分析,我现在是一点也不为灾荒担心了。”

    周经听完,忍不住长长的感叹一声说道。

    “原来如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李东阳听完,脑海中仔细的思索,很快也是忍不住笑了笑摇摇头说道:“我这读了一辈子的书,学习了一辈子治国之道,连如此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实在是惭愧~惭愧。”

    “李公谦虚了,小子我也只是胡乱的瞎说罢了,真叫我去做事的话,我才是什么都不懂。”

    刘晋连忙摇摇头说道。

    “铛~铛~”

    就在这时,灯塔上面又传来了一阵阵的铃声,这让港口这里的众人一个个一头雾水,这船都已经回来了,这怎么又想起了铃声。

    “有船回港了~有船回港了,好像是前往朝鲜的船回来了~”

    很快,灯塔之上,负责瞭望的人拿着大铁皮喇叭就大声的说道。

    “朝鲜的船回来了?”

    “回来的真是时候。”

    刘晋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

第201章,一箱箱白银

    天津港口内,伴随着一阵阵铃声的响起,众人再次看向海天相连之间,只见五艘大福船正急速的朝着天津港口这里驶来。

    “终于回来了,天津港这里的变化可真大啊。”

    ‘昆仑号’上面,杜明恩用望远镜看向天津港口这里,此时的天津港口已经全然没有了原先刚刚离开时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用水泥修建起来的港口,非常的大气,整齐、平坦,再加上港口附近的造船厂、造船厂的家属区等等,给杜明恩一种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感觉,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船离天津港越来越近,港口这里,负责港口管理的管事也是开始忙碌起来,开始有小型的船只朝着五艘大福船这边划去。

    这五艘船去朝鲜这边,对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变的陌生了,所以需要引水员将他们引到相应的码头这里去,同时开始安排刚刚卸货的人准备给这五艘大福船卸货。

    “前往朝鲜的船?”

    李东阳看了看越来越近的大福船,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身边的刘晋。

    “是这样的,李公。”

    刘晋笑了笑说道:“这前往黄金洲的路途非常遥远,凶险万分,这些船员虽然经过了一定的学习,但是训练方面却是远远不行,所以我就让这些学员分成两批。”

    “一批则是在近海这边进行海上训练,顺便也是捕鱼,另外一批则是尝试先走一走短程的航线,进行对应的训练,只有在完成了这些训练之后,完全掌握了海洋航行的技术才可以前往黄金洲。”

    听完了刘晋的话,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这才点点头,这刘晋办事还是比较可靠的,原先还觉得这前往万里之遥的黄金洲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现在看来刘晋是有着自己的详细计划,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并没有傻乎乎的一开始就将这船队直接派往黄金洲,而是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接着再进行海上的实践训练,还进行短程的航行,做了充足的准备。

    “当然了,这去朝鲜肯定不会白走一趟的,顺带着也是去朝鲜这边做做生意,赚点银子,再买些粮食回来。”

    刘晋话锋一转笑着说道。

    “做生意?”

    “买粮食?”

    李东阳和周经互相对视,其实心里面就已经猜到了,刘晋做事一贯都是无利不早起,无论是在京城这边搞出的蜂窝煤和玻璃,还是在天津这边去海上捕鱼。

    每一件事情虽然都是利国利民,但是同样的,刘晋也从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一个小小的蜂窝煤竟然也能够年赚百万两白银,至于这玻璃那更是日进万金,让刘晋和太子朱厚照赚的盆满钵满。

    这船员训练也都是顺带着捕鱼,这去一趟朝鲜,多半也不会白走一趟的。

    “小子,这经商毕竟是小道,你的心思还是应该放在科举之上,不要因小失大。”

    周经看了看刘晋,语重心长的说道。

    自古以来,这商人都没有多少地位,读书人才有地位,才能够进入这个时代权力的中心,至于商人,纵然是再有钱又如何?

    见到一个七品的芝麻官还不是一样要跪下来,纵然是有万贯家财,依然不过是一介商贾而已,读书人是最看不起这些商贾之辈的,说道商人的时候,眼神之中都是带着不屑一顾的神色。

    周经爱惜刘晋这个人才,所以这才郑重的提醒,让他不要忘记了科举,要将心思放着这上面。

    “小子晓得~”

    刘晋一听,连忙拱手回道。

    尽管并不是很认同周经的观点,但对方毕竟是好意,更何况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地位确实是太高了,而商人虽然有钱,但没有地位,这也是事实。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五艘大福船由远及近慢慢的停泊到码头之上,刘晋带着李东阳、周经、张懋等人来到‘昆仑号’停泊的码头这里。

    这船刚刚停泊下来,早就已经等不及的杜明恩一马当先的走了下来,一下子就看到了走在最前面的刘晋等人。

    “哈哈,老杜,欢迎回来!”

    刘晋走上前,笑着表示了欢迎。

    “终于回来了,这里的变化可真大啊。”

    杜明恩环顾一圈,笑了笑说道。

    “当然大了,怎么样?这一趟还顺利吧?”

    刘晋点点头说道。

    “顺利,非常顺利。”

    杜明恩接着又说道:“按照刘公子的你的方法,我们非常顺利的就抵达了朝鲜,这朝鲜不愧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对我大明敬重万分。”

    “听说我大明有灾荒之后,朝鲜国国君燕山君直接下令将自己官仓的粮食搬过来支援我们,这一次我可是满载而归啊。”

    杜明恩说完也是回头对着‘昆仑号’上面的其他人说道:“兄弟们,上货了。”

    “好嘞~”

    ‘昆仑号’上面,水手们一听顿时就吆喝起来,接着两两一组,开始抬着一个个大箱子走下来。

    每一个箱子似乎都很沉,两个大汉吃力的抬着一个箱子来到了刘晋等人的身边,将箱子放下,接着直接打开。

    “哇~”

    伴随着箱子的打开,一箱子的银子全部露出来,全部都是一锭一锭的白银,摆放的整整齐齐,将整个箱子都给装的满满的,闪烁着让人着迷的银光。

    银子的魅力自然是无穷的,要知道很多穷苦人,一辈子都可能没有看过银子,现在一下子看到了整箱的白银,自然是张大了自己的嘴巴、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发出了惊呼声。

    很快,第二箱也搬了过来,同样直接打开,也同样是一箱子满满的银子,一箱接一箱,很快,整个码头这里就摆满了一箱箱的银子,闪烁着让人迷醉的银光,整个港口这里,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堆放的银子所深深的吸引。

    原先上万人忙碌的港口都变的鸦雀无声,每一个人都拼命的踮起自己的脚或者是找个高点的地方看向码头这里,看到了这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画面,看到了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深深的烙印在脑海之中。

第202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这到底有多少银子?”

    有人看着还在一箱、一箱抬下来的大箱子,忍不住喃喃自语的说道。

    “怕是有几十万两银子吧。”

    有人想了想说道。

    “几十万两,我这辈子都还没有见过银子,没想到这一见竟然就看到了几十万两银子,以后都可以吹嘘一辈子了。”

    有人又跟着说道。

    “可不是嘛,真的够吹一辈子了。”

    “听说他们是从朝鲜回来的,这朝鲜是哪里,怎么会有怎么多的银子?”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猜这些船员们都发了,听说这出海的海员可以获得出海获利的一层收益,这几十万两白银,算下来岂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几百两银子。”

    “几百两银子?”

    “怎么可能,这出海一趟就赚几百两银子,大家还不挤破了脑袋?”

    “可不是嘛,没看到天津海事学院这边招生的时候,每次都有上万人去报名?”

    “只要进了这海事学院,以后就发了,听说以后他们还要去黄金洲,这带回来的就是一箱箱金子了。”

    “一箱箱金子?”

    “我也要去考天津还是学院。”

    “……”

    天津港口这里,看到码头上堆放的一箱箱银子,大家的眼睛都红了,有人羡慕嫉妒,有人握紧了自己的拳头暗暗发誓也要去海事学院这边学习。

    每一个人都被眼前这一箱箱的白银所深深的震撼,包括李东阳、周经和张懋这三个国之重臣。

    他们也算是见多识广,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可是此时也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看着码头上这一箱箱的白银,如此多的银子,他们也都是第一次见。

    即便是周经,这个户部尚书,掌管着大明的国库,可是大明朝廷穷啊,一年的税银也不到三百万两白银,基本上这银子一运到国库里面,很快就花出去了,国库里面都可以饿死老鼠了,根本就不可能看到眼前这般一箱箱排列整整齐齐的银子。

    “这到底有多少银子?”

    张懋张大了自己的嘴巴,顿时间就觉得自己真的是好穷,非常穷,他是国公不错,家产也是颇为丰厚,可是大部分的家产都是土地、店铺等等之类的,这白银其实手中也没有太多的。

    看着眼前的一箱箱白银,他的眼睛都红了,这仅仅只是去一趟朝鲜,他们竟然带回来了如此多的银子。

    “至少有百万两~”

    周经同样被眼前的这些白银所震撼了,穷惯了,这看到一箱箱的白银,他都恨不得立刻将这些银子搬进国库里面去。

    “这一次前往朝鲜,总共带回来三百万两白银、五百万斤大米!”

    杜明恩看了看周经,他不认识周经,所以也是没有什么拘束,笑着伸出自己的右手一边说也是一边比划。

    “三百万两白银!”

    周经一听,顿时就再次傻眼了,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再次仔细的看了看眼前的这一箱箱白银,一脸的难以置信。

    尽管在他的估算之下,也是估算出了超过百万两白银,可是没想到竟然有三百万两白银。

    “三百万两白银啊,我大明一年的税银都没有三百万两。”

    周经一边说也是一边忍不住摇头,眼前这些银子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他这个大明户部尚书太清楚大明朝廷的窘迫了,实在是穷,用穷的揭不开锅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到处都需要用银子,到处的银子都远远不够用。

    尽管是他是葛朗台,尽管他是猪扒皮,可是这朝廷的税银实在是太少了,一年不到三百万两的白银要维持如此大一个帝国的运转,都已经不是捉襟见肘能够形容了,而是有种杯水车薪的感觉了。

    “你们该不会是抢了朝鲜国的国库吧?”

    李东阳同样如此,没有人能够在如此庞大的白银面前保持淡定,李东阳不行,纵然是弘治皇帝过来也不行。

    他实在是想不通,他们是如何带回来如此庞大的银子,所以也是摇着头问道。

    “我们根本不用抢,更何况朝鲜国的国库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银子,我们也不可能抢得过。”

    “这些可都是我们做买卖赚来的,我带了一船的玻璃制品过去朝鲜,不仅仅赚到了三百万两银子,还买回来五百万斤大米。”

    杜明恩笑了笑不削一顾的说道,这需要抢吗?

    不需要,朝鲜国的商人都排着队给自己送银子,这玻璃制品在朝鲜国可是风靡无比,镜子绝对是这个时代的出口神器,一面镜子卖几千两银子,还有什么比这更赚钱的。

    “哈哈,老杜干得漂亮,回来的也正是时候,这些大米可是救命稻草啊,有了这五百万斤大米,这一次的灾荒就更不用担心什么了。”

    刘晋也被眼前的一箱箱白银所深深的吸引,虽然后世网络发达,别说这白银了,就是金库也从网络上看过,但在现实之中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一箱箱的白银,冲击力还是杠杠的。

    不过刘晋很快也是回过神来,笑着对杜明恩竖起了大拇指,这一趟朝鲜之行,不仅仅赚到了银子,还买到了粮食,这让刘晋接下来的行动就变的更加游刃有余了。

    “哈哈,其实我也没有做什么,随便来个人按照你交待的方法办也能够做好。”

    “还是刘公子你厉害,按照你所传授的方法,在大海之中航行就非常的简单,我才能够顺利的去到朝鲜。”

    杜明恩高兴的笑了笑,他现在真的笑的合不拢嘴,这一趟前往朝鲜,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他就可以赚到几十万两银子,这样的赚钱速度简直前所未闻。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一趟朝鲜之行,让他看到了海洋之中无穷无尽的财富,这仅仅只是去一趟朝鲜而已,这大明之外的世界何其广阔。

    黄金洲、吕宋、南洋、欧洲、非洲……只要掌握了这海上航行的办法,这大海之大,大可任由自己驰骋,非常轻松就能够赚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所以他这话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话,还是刘晋厉害,传授了这大海之中航行的方法,这等于是给杜明恩指明了一条通往金山、银山的道路,他自然是佩服万分。

    “带了一船玻璃制品去朝鲜就换回来三百万两白银,五百万斤大米!”

    一旁大张懋眼睛瞪得跟牛眼一样,同时又红的跟兔子一样,顿时就觉得这出海捕鱼似乎好像是赚辛苦钱,真正赚大钱,还是要出海经商来的快啊,至于京城这边的办的煤业,那看起来似乎好像更是辛苦钱了。

第203章,美味海鲜

    天津。

    夕阳渐渐地落下,热闹、忙碌了一整天的天津也总算是慢慢的安静下来。

    一个个工地这里,劳累了一天的灾民们领着一条条大海鱼有说有笑的往自己临时栖身的家走去。

    一天辛苦的劳作换来了十斤的鱼,今天因为前往朝鲜的船队返回,带回来五百万斤大米,所以刘晋又额外给每个人多发了二两大米。

    吃鱼肉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天天吃鱼肉,大家早就已经吃腻了,甚至于看到了这鱼肉都想要吐,但是没有办法,现在是灾荒的年代,粮食的价格已经到天上去了,有的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还是有肉吃。

    现在有了额外的二两大米,省着吃,用来熬粥的话,一家人也是能够吃上几天的,也算是能够换下口味。

    天津城的内外都冒起了袅袅炊烟,空气之中都飘荡着一阵阵的鱼香,当然对于一直在天津这边的人来说,这些鱼香闻起来就不仅仅没有丝毫的香味,反而会有种反胃的感觉。

    没有办法,长期吃鱼肉,天津这边的人早就已经吃腻了。

    不过对于刚刚来天津没多久的李东阳、周经、张懋等人来说,这鱼香就非常的诱人了,特别是此时他们三个来到了刘晋家,刘晋为了招待他们,更是亲自下厨,准备了一桌子的丰盛海鲜招待他们。

    “最后一道菜了,蓝鳍金枪鱼生鱼片,最顶级的海鲜,绝对不容错过。”

    刘晋端着一盘子生鱼片走了进来笑着说道。

    李东阳看了看刘晋,再看了看一桌子的美味,清蒸石斑鱼、蒜蓉粉丝扇贝、爆炒辣螺肉、酸笋响螺片、清蒸膏蟹、油炸大龙虾、蝴蝶海参羹、三丝烩鱼肚…..

    尽管他们三个也算是吃遍了山珍海味,但是看着眼前一桌子的美味,依然也是忍不住咽口水,来自后世的刘晋,算是一个比较热爱美食的人,也喜欢自己转眼美食,所以也是能够做一手还算不错的菜。

    “李公,周公、张公,大家尝尝看。”

    换了身衣服,洗涮了一番,刘晋也是笑着走了过来坐下,看到他们还在等自己,也是笑着示意大家尝一尝。

    “一起来、一起来。”

    几人拿起筷子,互相笑着示意一番,各自开始架起一道菜细细的品尝起来。

    “嗯~”

    李东阳夹的是清蒸石斑鱼,石斑鱼的肉质极其的鲜嫩,这野生的大石斑鱼,绝对是顶级的美味,清蒸又是最能够发挥食材本身极致鲜甜的做法。

    鱼肉入口,鲜甜之感瞬间就让他眼睛一亮,细细的一番品尝,顿时就忍不住接连下筷。

    “美味佳肴啊~”

    “这是什么鱼?”

    李东阳一连吃了几口,接着仔细的看了看盘子中的石斑鱼问道。

    “这是石斑鱼,这石斑鱼一般都是生活在海中的礁石、珊瑚区域,肉质极其的鲜美,坚实、细腻,同样又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非常适合上了年纪的人食用。”

    刘晋笑着给李东阳介绍起来。

    “石斑鱼?”

    “嗯,这味道确实是非常的鲜美,比起我曾经吃过的桂鱼还要更美味,而且它的刺极少,肉质更加的紧实。”

    李东阳听完,也是点点头,接着又拿起筷子吃了两口。

    “我这道菜也是非常的不错,这一片、一片的是什么肉?”

    “非常鲜美不说,这肉质也是极为的爽脆,很有嚼劲。”

    周经对着身边爆炒响螺片问道。

    “这是响螺肉片,响螺是大海之中常见的一种螺,个头非常大,肉质极其的鲜美。”

    刘晋笑着给他说道。

    “好吃、好吃,小子,早知道你怎么会做菜,我就应该天天到你家里来。”

    另一边,张懋正在大快朵颐,他本身就是一个饕鬄客,喜欢美食,几乎吃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酒楼,连拿着小摊、小贩之类的,他也没有错过,几乎都尝遍了。

    现在尝到了刘晋用各种各样海鲜做出来的海鲜大餐,整个人都是胃口大开,已经有点不顾形象了,正在大口、大口的吃着。

    对此,周经和李东阳两人则是笑了笑,似乎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认识张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知道他是一个饕餮,遇到美食就停不下来。

    “哈哈,其实这并不是我的手艺有多好,而是这食材本身就是最顶级的食材,所以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能够展现出它们极致的美味。”

    “你看这个石斑鱼是用清蒸的,这大虾是白灼的,大龙虾也是油炸的,这膏蟹也都是清蒸的,这些菜的烹饪方法都极为简单,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方法和技巧。”

    刘晋笑了笑摇摇头说道。

    “大海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它不仅仅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它更是拥有无穷无尽的食物,眼前这一桌子也不过是大海之中极其微不足道的一点而已,还有更多、更多的美味等着我们去品尝。”

    刘晋请客吃饭自然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而是要让这些朝中重臣尝一尝这海鲜的味道,只有亲自看到的、感受到的,才能够知道这海洋所带来的好处。

    他们三个人在天津这里看到海洋所带来的庞大食物,同时又看到了海贸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和收益,现在刘晋又让他们品尝海鲜的极致鲜美。

    刘晋相信,如果他们真的是如同历史书上所写的是正直之臣,是贤能之臣,是为国为社稷鞠躬尽瘁的人,他们就应该能够看到这海洋对于大明的重要性,相信他们在开海禁方面肯定会站到自己这一边。

    这三个人,张懋算是武将勋贵的代表,虽然武将勋贵现在没有什么话语权,没有多少实权,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影响力,悄悄相反,武将勋贵们因为世代互相联姻,早就已经盘根错节,彼此形成了巨大利益共同体。

    一旦有人触动武将勋贵们的利益,他们也是会毫不犹豫的联手反击,在朝中也好,在朝外也罢,在几乎各个领域都少不了这些武将勋贵们的势力。

    李东阳算是南方士林的代表,尽管他老家离江南地区有点远,但因为位高权重,所以江南地区的士林也是自动将他划入其中,和谢迁算是南方士林在朝中的顶梁柱了。

    如果他也能够支持开海禁的话,以他的巨大影响力,能够让阻力最大的南方士林出现裂痕,减少南方士林的反对声。

    至于周经,他是北方人,和刘健算是北方士林的代表人物了,同样位高权重。

    北方的士绅大家族在海洋之中的获利很少,这开海禁并不会触犯他们的利益,相反这海禁一旦解开,北直隶、山东也是可以出海,这北方士绅、大家族也同样可以收益,算是比较容易争取的支持力量。

    只要能够争取了这三个人的支持,再加上刘晋已经让弘治皇帝、朱厚照尝到了这海洋所带来巨大利益,有了最强有力的支持,刘晋相信,这开海禁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是啊!”

    “这海洋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这一次来天津一趟,算是大开眼界。”

    听到刘晋的话,周经放下手中的筷子,也是跟着感叹道。

    “确实是大开眼界,让人感慨万千。”

    李东阳想了想也同样长长的感叹,来天津受到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来,来,说那么多做什么,喝酒、喝酒~”

    张懋看了看刘晋,再看看李东阳和周经,眼珠子一转,似乎明白了什么,却是装着粗鲁的给人倒酒,吆喝着一起喝酒。

    “对,对,有美味佳肴,岂能没有美酒。”

    刘晋也是笑着举起了手中的玻璃酒杯。

第204章,核心点就是京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桌子的海鲜也是被刘晋、李东阳、周经、张懋四人一扫而光,同时在旁边还放着几个空坛子,四人都已经喝的微醉。

    “臭小子,现在京城这边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天上去了,陛下也是着急万分,接下来该怎么做?”

    周经已经有些微醉,和刘晋坐的很近,拍着刘晋的肩膀问道。

    “很简单,那就是不断的将海鱼运到京城这边去,我们卖一文钱一斤,这肉卖一文钱一斤,这粮食的价格你说要不要降?”

    刘晋笑了笑,古人诚不欺我,果然酒桌上喝上几杯,这感情就不一样了,现在都已经叫自己臭小子了。

    不过这些人都是老狐狸,是不是在装,刘晋也不敢确定,所以心里面也是一直暗暗警惕着,说话的时候也是三思而后行。

    “只要我们稳住京城、天津、北直隶永平府、山西北边的这一带的粮食价格来,这一次的灾荒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其中京城自然是重中之重,因为京城有上百万的人,每天的吃喝都是一个大问题,这里一旦出了问题,那就出大事。”

    “至于永平府和山西这边,只需要将手中的粮食运过去,采用以前赈灾的方法,用粥水撑着,撑到南方粮食运到就可以了。”

    “到时候这粮食的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等到了秋天,这春小麦丰收的时候,这粮食价格就会回归到以前的价格了。”

    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虽然已经微醉,但是都认真的听着,前面的时候就已经听过刘晋关于本次灾荒的分析,知道了要区别对待。

    现在一听,顿时就更加的清晰,明白了现在的核心和关键点就是京城,只要京城这边不乱,粮价能够降下来,一切自然就好说。

    “哈哈,原来如此,这一切早就已经在你的计划之中了。”

    李东阳仔细的思索,接着很快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现在是明白了,刘晋在下一盘好大的棋,很早之前就已经算计好了一切,来天津这边造船、出海捕鱼,去朝鲜做买卖,顺带着购粮,再加上修建通往京城这边的水泥马路。

    京城和天津之间才一百多公里,这几万灾民同时来修路,根本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能够修一条宽敞的水泥马路出来。

    有了这水泥马路,京城和天津之间的往来就变的极为便捷、快速,用上西山煤业这边特制的运货马车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天津这边的海鱼,来自朝鲜的大米运过去。

    每一步都算的清清楚楚,一环扣一环,天衣无缝,让人不得不佩服万分。

    刘晋一听笑了笑,说实话这一切确实是刘晋早就已经计划好的,自从推断出有人在故意针对自己之后,刘晋就一直在苦思对策。

    也是想好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既然他们想要靠着手中的粮食来针对自己,自己就同样要让他们在粮食上面吃一次大亏。

    这段时间以来,刘晋是一直在让自己的学生童源在注意来自南方的粮食价格。

    这北方三省闹饥荒,其实根本不需要朝廷这边下令调粮食,那些粮商们自己都知道将粮食运到北方来。

    因为这平时几文钱一斤的粮食在饥荒的时候都能够卖出几倍的价钱,有时候甚至是十几倍的价钱,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所以有时候闹饥荒其实并不可怕,可怕是有人祸,或者是那种大面积、大范围的饥荒,像这种北方三省闹饥荒,还仅仅只是这北边很严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太可怕的,闻到消息的粮商自己都会源源不断的将粮食运过来大赚一笔。

    本来这些粮商运粮食过来,这价格是会上涨,涨个几倍也算是正常操作了,再加上官方赈灾什么的,这饥荒很快就过去了。

    但是这次有了下了一盘大棋,联合起了诸多的粮商,将南方这边运过来的粮食全部吃下去了,同时又想办法将官府手中的粮食给弄走了。

    这南方过来的粮食自然是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便宜,这些人要吃下南方过来的粮食,价格自然要比以往贵上几倍,而且因为是将南方几路过来的粮食给全部吃下,他们才能够形成控盘的优势,这银子就跟流水一般不断的流出去。

    当然,他们原本的算盘是打的很好,只要这粮价抬起来,他们不仅仅能够靠着饥荒赚的盆满钵满,还能够顺带着将西山煤业、玻璃厂等等吃到自己的肚子里面去,又能够实现他们最终控制皇权的目标,可谓是一举多得。

    刘晋可是很清楚这段时间以来这些人为了吃进南方过来的粮食至少也是花了几百万两银子了,可谓是已经将血本砸了进去了。

    本来他们的计划也是天衣无缝,因为牢牢的控制了粮食,同时在朝中有他们的代言人,这饥荒年代征用粮商的粮食都被说成了是没有任何的信用,要朝廷用银子来购买粮食。

    这手中有粮,又有人帮忙说话,一切似乎都被控制在手中。

    但是刘晋这边偏偏也是以粮食为突破口,出海捕鱼、去朝鲜购粮,只要手中有足够的粮食,能够让人吃饱来,他们的计划自然不攻自破。

    背后策划之人的目光依然局限在大明,并没有想到刘晋会从海鱼之中捕鱼,也绝对没有想到这海洋会如此的富饶,有几条船,这一天就可以捕捞回上百万斤的海鱼。

    也没有想到还可以去朝鲜这边购粮,走海路去朝鲜,往来一趟仅仅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已,一次就可以运回五百万斤的大米,用来煮粥赈济灾民的话,足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了。

    “现在也是时候反击了,核心点就是京城,只要这京城的粮食一降价,到时候他们手中的粮食就不值钱了,他们也同样会疯狂的抛售粮食,越是争相抛售粮食,这粮食的价格就会降的更快,很快这灾荒就会过去。”

    想到这里,刘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205章,四轮马车

    天津港港口内,一辆辆四轮马车正非常整齐的停泊在港口区内的一处水泥空地上,数量足足上百辆,场面蔚为壮观。

    这种四轮马车也是从去年年底的时候才开始兴起的,最早是西山煤业这边用来运输蜂窝煤进京,后来各大煤业也都陆陆续续的开始仿造。

    尽管在各个方面来说,没有先进的轴承,没有弹簧的情况下,这四轮马车并不是很好控制,需要非常娴熟的车夫,并且对道路的要求比较高,只能够在一些比较平整的道路上行驶。

    一旦在坑坑洼洼的地方行驶,这种四轮马车就会显得非常笨重,远不如两轮马车实用、灵活和方便,陷入了泥坑之中很难出来。

    但是四轮马车有四轮马车的优势,因为是采用四个轮子来行走,所以四轮马车的所有的重量都是在四个轮子上面,对马匹的压力就小了很多,用来拉扯的马就可以将所有的力量用来拉货,这四轮马车的运力极为强悍。

    普通的两轮马车一般只能够运个几百斤,这重量一旦过重,马匹一边方面要拉车,另外一个方面还需要承受一部分的重量,很容易疲劳,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拉太重。

    所以这两轮马车一般都是用来载人的,很少用来拉货。

    四轮马车就完全不一样了,马匹不需要承受重量,所有的力量都可以用来拉货,在加上是四个轮子来行走,这运力就极为惊人,两匹马就可以拉超过两千斤的货物(这里参照的是英国十八世纪时候四轮马车的数据,以御者两马八匹,驾广福四轮运货车一辆,载重约四吨,所以这两匹马拉一吨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比较是走水泥路)。

    因为四轮马车强大的拉货能力,现在也是慢慢的成为了京城、天津地区最常见的货运马车,特别是天津这边,在各大工地之间都能够看到这些四轮马车的身影。

    因为没有轴承的缘故,所以刘晋在四轮马车的设计上也是采用了相对比较简单的两匹马的设计。

    本来因为有两队并列的支点,这四轮马车其实可以做的很长,就像后世老美西进运动的时候那种四轮马车,又大又长,拉货能力极为惊人。

    但现在缺少轴承,所以在设计上,刘晋并没有设计太长,仅仅只有一丈长,也就是三米多左右的样子,宽则是按照两匹马的屁股宽度来设计。

    这样的四轮马车和后世的四轮马车自然是不能相比,但是因为车身相对娇小一些,所以操作性就更灵活了,不然没有轴承的情况下,这设计的越长,它的灵活性就越差,转个弯都会很难。

    此时,港口内的空地上,车夫们正在对四轮马车进行检查,特别是马的屁股后面都带着一个小篼,这是专门用来装粪便的。

    “还好有这种四轮马车,不然纵然是天津这边有粮食,有海鱼,这要运到京城也是很难,光靠肩扛手提的话……”

    李东阳看着眼前庞大的马车队,也是忍不住再次为刘晋的布局表示佩服,在这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在这个运输极为落后的年代,物资的运输都是极为困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这种刘晋为了运输蜂窝煤专门设计出来的四轮马车,它的运力极为强大,在京城这边是越来越流行了。

    “是啊,不然这一天几十万斤的海鱼,还不知道需要多少人才能够运到京城,纵然是能够运到京城,光靠走路的话,需要的时间也太久了,这鱼可能就坏了。”

    周经同样点点头,鱼可不比粮食,粮食可以长时间的储存,这鱼除非是晒成鱼干,否则的话是极难保存的,时间一场,很容易就腐烂掉。

    别看这京城和天津之间仅仅只有100多公里的距离,要是靠走路的话,至少也是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够抵达的。

    现在有了四轮马车,再加上正在飞速修建起来的水泥马路,一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将海鱼从天津这边运到京城去。

    “铛~铛~”

    就在两人聊天之际,港口内灯塔上面传来了一阵阵铃声,灯塔上的瞭望员拿着大铁皮喇叭开始叫了起来。

    随着铃声的响起,再加上他的叫声,原本平静的港口就开始变的沸腾起来,众人看向港口之外海天相连之处,隐约之间,几艘大船正在朝着港口急速的驶来。

    并没有等待太久,9艘船就慢慢的停泊在一处处码头上面,港口管事立刻就开始组织人忙碌起来,将船上面的鱼卸下来。

    同时早就已经在等待的马车也是纷纷来到了大船的身边,一筐、一筐的海鱼不断装进马车里面,很快,一辆车就装满了海鱼,接着在车夫的驱赶下就开始沿着水泥马路向京城这边驶去。

    一辆接一辆,上百辆马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装满了新鲜的海鱼,犹如一条长龙一般向着京城而去。

    “走吧,我们也该回京了。”

    李东阳一个转身就钻进了一辆四轮马车里面,来的时候为了赶时间那是直接骑马过来的,现在回去,什么都不用急了,自然就可以做四轮马车慢悠悠的回去。

    这种用来坐人的四轮马车,里面垫了厚厚的棉絮,非常的柔软,再垫上一些棉被,往里面一趟,美美的睡上一觉就到了京城。

    周经也同样转身坐进了自己的那辆四轮马车里面,至于张懋,已经看到发财机会的他,早就已经一个人骑马现行返回京城了。

    美其名曰先向弘治皇帝汇报天津这边的情况,但其实主要还是回京城这边筹措银子用来购买渔船出海捕鱼,同时也是准备和定国公徐永久、成国公朱辅一起做做海贸,在天津港口这里,他可是亲眼看到了三百万两银子,知道这海贸利益惊人,岂有错过之理?

    刘晋暂时还没有回京的打算,现在这个时候回去并不合适,因为他觉得还是天津这边相对更安全一些,一旦背后之人输掉了一切,指不定就会自己不利,所以还是在天津这边运筹帷幄比较好。

第206章,海鱼进京

    通往京城的官道上面,整齐宽阔的水泥马路上,一百多辆四轮马车正在快速的前进,速度虽然远不如一人骑马奔驰,如风似电一般快速。

    但是因为这水泥马路非常的平整,这四轮马车的速度也能够达到每个时辰五十公里。

    算下来也就是一个小时走二十五公里,听起来这个速度似乎很慢、很慢,特别相较于后世各种各样的先进交通工具来,这点速度就和骑自行车差不多了。

    但这是古代,这是明朝,拉着两千多斤的货物还能够保持每个时辰五十公里的速度,这是极为可怕的速度。

    这意味着从天津到京城这里,仅仅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当然前提是能够一直保持这个速度,这京城和天津之间的水泥马路完全修通才行。

    “这水泥真乃国之神器!”

    “如果我大明所有的官道都能够用水泥来修建的话,我大明集合全国之力就会变的非常简单、轻松。”

    其中一辆四轮马车上面,李东阳掀开了马车的窗帘,看着身边飞速后退的景色,坐在马车里面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颠簸,非常的舒服,这长途旅行,他还是第一次如此的轻松、舒坦。

    这让他不由的再次感叹水泥这种神奇的东西,这水泥马路实在是太平坦了,都感觉不到任何的颠簸。

    不过这种轻松和舒坦并没有持续太久,当车队离开天津差不多五十多公里的时候,水泥马路就走完了,不得不再次走向了原先的官道。

    李东阳看着热闹非凡的施工队伍,同时心里面也是默默的计算了下路程,再试图寻常一些能够当地标的景物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不可思议,短短几天的时间,竟然已经修了差不多五十公里,按照这样的速度去计算,要不然几天的时间,这水泥马路就可以修到京城这里去了。”

    “国之神器啊~”

    李东阳一番计算,顿时就为这修路的速度所震惊,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哎呦~”

    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太多的感慨,在老旧官道上行驶的车队不仅仅速度降低了很多、很多,而且开始变的坑坑洼洼,马车内纵然是垫了很多的棉絮,还有棉被,但这摇晃的实在是太厉害了,一下子就让李东阳磕到了头。

    这让没有了心情去欣赏窗外的景色,双手牢牢的扶着马车内的扶手,不断的感受着马车的颠簸,努力让自己不要再被磕到。

    等李东阳、周经等人抵达京城的时候,时间都已经第二天的早上了,因为太晚的缘故,所以不得不在路上休息了一个晚上。

    除开这中间休息的时间,真正用在路途上时间花了差不多四个时辰,其中前面一半的路程仅仅只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后面一半的路却是花了足足超过三个时辰。

    “终于到京城了,这老旧的官道实在是太颠簸了。”

    翻开车上的窗帘,李东阳忍不住揉揉自己的腰背,这四轮马车虽然运力惊人,但是在老旧官道上面行走的话,舒适度实在是太差了,他这一把老骨头都要被震的散架了。

    “京城这里的灾民越来越多了,而且这一个个都已经饿的皮包骨头,再这样下去的话,肯定要出大事的。”

    很快,李东阳的注意力就放在官道两边随处可见的灾民身上,和天津这边热闹非凡的景象不同,在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灾民们彼此聚集在一起,两眼放光,犹如野兽一般,似乎要吃人一般,实在是太饿了,入眼所能够看到的所有树木,树皮都已经被剥光,春天里刚刚长出来的嫩草都被吃光。

    很多小孩子的肚子鼓的大大的,这并不是吃饱了东西,而是因为吃了太多、太多难以消化的东西所导致的。

    “那些粮食贩子统统都该死~”

    李东阳心里面忍不住骂了出来,只有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才能够真正的明白饥荒的可怕,对于那些联手抬高粮价,打发国难财的人,他就更加的深恶痛绝。

    车队入城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因为聚集到京城这边的灾民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京城这边已经戒严,严禁随意的进出,防止灾民冲进京城,生出事端来。

    在京城的每一个城门这里都聚集了大量的灾民,同时有一口口大锅在熬着粥,灾民们一个个拿着大碗排着队在等待施粥。

    这是京城当中大户人家,还有那一次朝会朝中诸多大臣向弘治皇帝所承诺和捐献出来的粮食,这些粮食被弘治皇帝统一集中起来,在京城的各大城门口这里进行施粥赈灾,要不然的话,京城这边早就已经乱起来了。

    李东阳和周经的马车非常顺利的进入到京城之中,京城里面虽然和京城外面相比情况要很多,毕竟能够居住在京城里面的,也都算是有点身价的家庭,大家手中多少有些积蓄,纵然是这粮食已经到了涨到了天上,这短时间内,大家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

    但是细心的李东阳依然发现,典当铺子这里的生意一下子变的无比红火起来,每一个当铺的门口这里都排起了长龙,大量的人在排着队准备典当东西换取银子用来购买粮食。

    至于一家家粮店这里,门口都聚集了大量的人,大家看着粮店门口挂着的粮食价格,一边对这些黑心的粮商咬牙切齿的咒骂,一边又是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干瘪的口袋,只能够用一双愤怒的眼睛死死的看着店内的小二、掌柜之类的。

    至于粮食店内的小二、掌柜什么的,生意虽然不好,买粮食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们却一点都不担心,反而对着外面这些愤怒的人群轻轻的嘲笑。

    这粮食店这里就如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稍微有点火星就瞬间能够爆炸开来,一边说饥肠辘辘,等着粮食下锅的饥民,一边是稳坐钓鱼台,天天涨价的粮商,势同水火,一点就着,一碰就炸。

第207章,海鱼大甩卖

    “这些奸商都该杀!”

    亲眼目睹了京城内外的局势,李东阳对于这些粮商也是恨的咬牙切齿,这些奸商已经不仅仅只是谋财如此简单了,聪明如他也同样看到了这背后一双巨大的黑手。

    如果仅仅只是涨价贪财的话,还不至于让人如此憎恨,毕竟这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饥荒年代适当的涨涨价,这也是自古以来都有的事情。

    现在是这些粮商涨的太过离谱,同时还限制销售,故意推波助澜,让这场其实并不算太过严重的饥荒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京城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了,再这样持续下去的话,必然要出大事,必须要尽快行动了。”

    没有继续耽搁时间,李东阳和周经这边急忙的进宫向弘治皇帝这边汇报了天津这边的情况,同时也是商议了详细的下一步行动策略。

    就在运鱼车队回到京城仅仅一个时辰之后,从天津这边的运回来的海鱼就开始分批运向京城内外的各个售卖点。

    同时为了维持住这海鱼售卖时的秩序,当然最关键的是防止有人来捣乱海鱼的售卖,弘治皇帝这边更是直接调动了禁军到现场去维持秩序。

    与此同时,在京城内外各处人员聚集的地方,有一队队身穿官差衣服的人敲锣打鼓,同时也是不断的吆喝起来,“午时在京城菜市口有海鱼肉售卖,只要一文钱一斤。”

    “午时在京城廊坊有海鱼肉售卖,只要一文钱一斤。”

    “午时在西直门有海鱼肉售卖,只要一文钱一斤。”

    伴随着这些官差的吆喝,很快整个京城内外上下全部都知道了在京城各个地方有海鱼肉售卖,只要一文钱一斤的肉。

    得知这个消息的人,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迅速的朝着听到的地方蜂拥过去,一文钱一斤的肉,不管这是海鱼肉也好,还是什么肉,只要能吃,只要能够填饱肚子,那就可以了。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价格都已经被这些奸商们哄抬到了将近二百文一斤的价格,纵然居住在京城的这些人,多少都是有点身价也是已经吃不消,特别是最底层的这些人,那更是如此。

    现在听到一文钱一斤的肉,不管这消息是不是真的,都第一时间内冲了过去。

    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这里,众多的禁卫军身穿甲胄,手持利刃,神情肃穆的站立着,让蜂拥而至的老百姓一个个都忍不住停住了脚步。

    不过好在大家很快就发现在这里竖起了一块块牌子,上面写着:新鲜海鱼,一文钱一斤,每人限购三斤,请自觉排队,请勿重复排队,违者杖二十。

    同时在旁边,还有来自西山煤业这边管事举着铁皮喇叭不断的对着蜂拥过来的人群吆喝道:“新鲜海鱼、一文钱一斤,每人限购三斤,请自觉排队,请勿重复排队,违者杖二十。”

    听到这个声音,再看看周围严阵以待的禁卫军,原本躁动,生怕自己买不到肉的人迅速的开始排队。

    菜市口原本刑场,用来处决犯人的,现在却是堆满了海鱼,一筐、一筐的海鱼,个头非常大,旁边还有众多的人在忙碌着,不断将大的海鱼进行切割,按照三斤一份的进行切割。

    鱼肉肉少的地方则是多切一些,鱼肚等地方肉多的,则是准称,进行均匀的搭配,不至于让人吃亏。

    “哪里来的怎么多海鱼?”

    “谁知道呢,管它哪里来的,一文钱一斤的肉,不管是海鱼肉还是什么肉,这也是肉,也是能够用来填肚子的。”

    “是啊,这粮食都已经涨到两百文一斤了,这一文钱一斤的肉,别说是现在闹饥荒,就是平时也根本不可能有。”

    老百姓排着长长的队伍,闻着海鱼的腥味,再看看前面堆积起来的一筐筐海鱼,一边焦急的等待着,一边也是彼此互相讨论着。

    “开始~”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负责守卫的禁卫军终于开始放行,排在最前面的人几乎是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冲了过去。

    “这是三文钱,给我三斤肉~”

    那人急急忙忙的将三文钱放在肉板上满,看了看旁边的海鱼,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给~”

    负责售卖的人直接将一整块肉递过去,这是一块从大海鱼上面切下来的肉,重量其实稍微超过三斤,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去计较太多,反正只要不相差太远就可以。

    第一个人用三文钱喜滋滋的买到了三斤海鱼肉,立刻也是急不可耐的往回走,家里面的孩子、婆娘都饿着,这三文钱就能够买到三斤肉,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管任何,这肉还是先吃到肚子里面去要紧。

    售卖的速度很快,因为调过来办事的人全部都是西山煤业这边的人,用的也是流水线一般的工作方式,效率极高。

    长长的队伍在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前进,但是听到消息聚集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整个队伍不仅仅没有任何的缩减,相反反而是越来越长。

    “给老子来一百斤肉!”

    牛二是一个有名的泼皮懒汉,仗着自己家在顺天府里面有人,一向也是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在菜市口一带也算是一个人见人怕的狠角色了。

    等了大半天总算是轮到了他,他将怀里面的一把铜钱撒了出来,非常嚣张的说道。

    “每人限购三斤,而且你这有一百文?”

    负责卖鱼的人看了看这个牛二,嘴角带着笑意,在这个时候出来闹事,正好拿来杀鸡给猴看。

    “老子才不管你这什么破规矩,钱我已经给了,赶紧给老子一百斤肉,小心回头我让人揍死你。”

    牛二撇了撇一眼,非常嚣张的说道,要不是周围禁卫军的人,按照他以往的性格,根本就不会排队,哪里还会如此废话,直接就让人将这些一筐筐的海鱼搬走了。

    “袁将军,这个人闹事!”

    负责卖鱼的人没有继续和牛二废话,对着不远处的一个禁卫军领队说道。

    “拉下去,杖二十!”

    那名叫袁将军的人一看,立刻就冷漠的说道。

    “是~”

    几名军汉一听,直接犹如老鹰抓小鸡一般,将牛二一把给钳制住,拖着他就往一旁的空地走去。

    “放开我,放开我,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你们要是敢动我一下,信不信我杀了你们全家。”

    牛二虽然被人给按住,但是依然非常的嚣张,一边挣扎也是一边怒吼道。

    “杖五十~”

    那名叫袁将军的人一听,顿时又冷漠的说道。

    “啪~”

    很快,牛二就被几名军汉死死的按住在板凳上面,有两名军汉拿着大棒子狠狠大打了过去,发出了沉闷的声响。

    “啊~”

    被棒子狠狠的一打,牛二顿时发出杀猪一般的惨叫,还没有等他继续喊出狠话来,这棒子就开始霹雳啪啦的落下,让牛二整个人痛的双目睁裂,眼泪水都出来了。

    周围正在排队的人都齐刷刷的看着正在被打板子的牛二,眼睁睁的看着牛二被打的皮开肉绽,直接昏死过去,犹如死狗一般直接丢在了一旁。

    这让很多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也让那些想要闹事的人一个个瞬间都变的无比老实起来,乖乖的排着队,等着买海鱼。

第208章,坐不住了

    类似于宣武门菜市口这样的点还有很多,在整个京城的内外同时开始售卖来自天津这边海鱼,一文钱一斤的海鱼肉瞬间也是在整个京城掀起了超级大地震。

    京城某处秘密的宅院之中,胡万安正一边悠闲的喝着茶,一边看着书,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调查的怎么样了?”

    胡万安一看来人,也是淡淡的问道。

    “已经查清楚了,在京城内外总共有十处海鱼售卖点,堆积的海鱼数量极为庞大,每一处的海鱼怕是不下于十万斤,加起来超过百万斤的海鱼。”

    胡万安手下的管家,也是出自徽商胡家旁支的胡怡宁连忙回道。

    “超过百万斤海鱼?”

    “他们哪里来的这些海鱼?”

    胡万安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百万斤的海鱼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他实在是想不通京城这边到底从哪里冒出来如此多的海鱼。

    “不知道~”

    胡怡宁摇摇头,接着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说道:“对了,我记起来一件事情,前段时间从天津这边传来消息说天津这边有海船出海一天可以捕获百万斤的海鱼,这些海鱼该不会从天津这边过来的吧。”

    其实关于天津这边的消息,胡万安也是一直有关注的,天津这边海船出海捕鱼的事情,天津这边的粮商也是已经将消息传了回来,

    只是胡万安根本就不相信这个消息,什么船能够一天捕获百万斤的海鱼,这海中虽然有鱼,但是怎么可能一天的时间就捕捞到百万斤的海鱼。

    所以当初看到这个消息,他根本就没有在意,认为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荒诞,根本就不可信,一天捕捞到百万斤的海鱼,这怎么可能?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只要有点常识,没有亲眼所见的话,都是很难相信天津这边发生的一切,胡万安也是如此。

    “天津到京城也有一百多公里,这海鱼运过来至少也是需要几天的时间,这鱼不会臭掉?”

    胡万安之所以没有关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认为纵然天津这边能够捕捞到很多海鱼对于大局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这个时代的交通和运输都非常落后,这海鱼既然是鱼,它就很难保存,根本就影响不大全局。

    “我亲自去查看了下,这些海鱼都非常的新鲜,应该是昨天打捞上来的。”

    胡怡宁连忙又补充道。

    “昨天打捞上来的?”

    “离京城最近的天津也有一百多公里,他们是怎么运过来的?”

    胡万安一下子皱起了眉头,开始苦思冥想起来,接着很快他又摇摇头,没有再继续去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上面传话过来了吗?”

    “已经让人传话过来了,让我们尽快想办法查清楚这些海鱼的来路。”

    “嗯,这件事情你去办,你亲自去一趟天津吧,将这些事情给查清楚,如果仅仅只是百万斤的海鱼,倒也无关紧要,都还不够京城这边一天的消耗。”

    “我倒是想要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海鱼。”

    胡万安沉思一会,想了想对胡怡宁交待起来。

    第二天,依然有上百架的四轮马车从天津这边抵达京城,再次运来了上百万斤的海鱼,也同样还是昨天的位置上面,再次一文钱一斤的海鱼肉开始甩卖起来。

    接连两天的时间,京城这边都有一文钱一斤的海鱼购买,整个京城内外饥饿的老百姓也总算是稍微安下心来。

    同时,因为这海鱼肉非常的便宜,一文钱一斤,纵然是这海鱼肉远不如谷物类的小麦、大米充饥,但好歹也是肉,也是食物,也是能够充饥的。

    一人限购三斤,一家两夫妻一天就能够买到六斤肉,这基本上是足够一家几口人为持续下去,虽然吃不饱,但是也绝对不会饿死人。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胡怡宁也是风尘仆仆的从天津这边再次返回京城,向胡万安汇报了自己在天津这边的所见所闻。

    “一艘船一天的时间就能够捕捞到十多万斤海鱼?”

    “水泥马路?”

    “四轮马车一个时辰就能够走五十公里?”

    “五百万斤大米?”

    “三百万两白银?”

    胡万安详细的听完了胡怡宁的汇报,整个人再也无法淡定了。

    原本他是胜券在握,手中握着庞大无比的粮食,控制了整个京城、天津周围一带的粮食,握住了饥荒年代最大的筹码。

    再加上朝中有人配合,不仅仅是要接着这次的饥荒大赚特赚一次,更是要实现朝中诸公的大事。

    可是现在,如果天津这边每天都有百万斤海鱼运过来的话,这意味着纵然是没有粮食,但靠着这百万斤的海鱼也足以支撑下去。

    一旦等到南方的粮食大规模的运入到京城这边来,到时候双管齐下,他所有的布局都会瞬间崩溃。

    而且他现在知道在刘晋的手中还有五百万斤从朝鲜这边购买回来的大米,这五百万斤的大米如果一旦投放到市场上面,整个京城的粮食价格就会瞬间崩溃。

    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投放下来,胡万安也是估计刘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许是时机未熟,又或者是留着当底牌使用。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阻止海鱼进京,否则我们就会前功尽弃,而且还会死无葬身之地。”

    胡万安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沉思一番,立刻也是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只要这海鱼不进京,京城这边的人就还是需要吃他手中的粮食,他手中的筹码就可以发挥作用,只要这饥荒能够继续不断的蔓延下去,再加上朝中这边持续向弘治皇帝施加压力,想要完成自己的计划还是没有问题的。

    本来按照计划来说,这两天的时间,京城内外的这些饥饿的人群就应该要爆炸开来,这突然到来的海鱼犹如一盆冷水浇过来,让京城这个火药桶瞬间降温下去,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阻止海鱼进京,继续让这个火药桶酝酿下去,直到它彻底的爆炸开来。

    “你立刻去联系上面,将这事情详细的说明,他们就会知道该怎么办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9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作者:中华田园牛所写的《大明镇海王》为转载作品,大明镇海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镇海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镇海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镇海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镇海王介绍:
弘治十年,这是大明王朝美好的中午。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大地,也同样在吹打着这个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王朝。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中世纪的黑暗。此时,俄罗斯刚刚摆脱蒙古控制不到二十年。此时,距离哥伦布初次抵达美洲也才过去七年,而达伽马正在海洋上筚路蓝缕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喜欢看历史小说的刘晋穿越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从一介书生成为了大明镇海王!书友交流群:720342318,有希望本书的书友可以一起来聊聊天~大明镇海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镇海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