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镇海王TXT下载大明镇海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48章,钱不知不觉之中就不见了

    京城南区新城的一处繁华商业街这里。

    伴随着夜幕的降临,花灯初上,玻璃技术越来越好,各色的玻璃灯具也是相继制造出来,鯨油灯点起来的时候,整条街道都灯火通明、五光十色,让无数人流连忘返。

    明天是周末,是法定的休沐日,工厂、学校、作坊等等都放假,大量的人群自然而然就涌到了商业街这里,让这里变成了最热闹、最喧嚣的地方。

    李二秀带着王根生在街道上面逛来逛去,手里面拿着糖葫芦,吃一口,满嘴的甜蜜。

    对于他们来说,小时候家里面很穷,糖葫芦那是难以奢望的东西,现在长大了,条件好了,这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也是买了两串。

    反正也不贵,只要五文钱一串,两串也才十文钱。

    “这糖葫芦真好吃~”

    李二秀吃着糖葫芦,开心的犹如一个小女孩一般。

    尽管她都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了,也已经二十多岁了,但放在后世的话,还只不过是刚刚出校园的小姑娘。

    这个时代的人结婚早,很多人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已经嫁人生子了,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孩子都已经一大把了。

    农村贫苦家庭出身的李二秀和王根生也是如此,王根生十六岁的时候就娶了十四岁的李二秀,第二年就生了老大,接着一年一个,短短几年的时间,孩子就了生了一箩筐了,也就是这几年在外面打工了,夫妻之间相聚的时间少,这才一直没有再生。

    因为结婚早,生孩子早,身体恢复的很不错,此时的李二秀看起来依然非常的年轻漂亮,身材也没有丝毫的走样。

    再加上现在在厂里面上班,虽然累,但是和农村生活相比,还是要更简单、轻松的多,在城里面也和身边的人一样注重打扮,看起来就和农村人完全不一样。

    “好吃就多吃点,我的也给你吃。”

    王根生将自己手中的糖葫芦递到李二秀的手中。

    “你也是吃吧,我吃一串就够了。”

    李二秀心里面很甜,这个时期的女性都是伟大的,他们对于自己丈夫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踏实肯干、顾家就行,王根生很显然是非常完美的符合这一点。

    做事非常的勤快、为人踏实,又从不会去耍钱、喝花酒之类的,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夫妻两一起努力,生活是越来越好。

    吃着甜甜的糖葫芦,李二秀随意的看着两边的一个个商店,很快她的眼睛就被一家服装店门口展示的衣服所深深的吸引。

    整个人不知不觉的就走了过去,看着玻璃窗户里面的衣服,天蓝色的色彩,精致的图案,如丝光滑般的色泽,仿佛具有无穷的魔力,吸引了周围一大圈的人在这里围观。

    “喜欢就进去看看,这马上就要到夏天了,也该换几件衣服了。”

    王根生看到李二秀的样子,也是笑着说道。

    “彩云纺织厂的衣服,好看是真的好看,就是贵,我们厂里面有个河南妹买了一件,穿起来是真的好看。”

    李二秀看了看商店的招聘,彩云纺织厂,这是大明最有名的纺织厂,专门制造成衣的一家纺织厂,专做中高端市场,里面的衣服,随随便便一件都可能要几两银子,更好一些从的衣服,用上等丝绸和上等染料制成、设计的衣服,可能一件就要几百两银子。

    甚至于在冬天的时候,还有专门的用来自北极地区各自皮毛做成的大衣,一件衣服几千两、上万两银子都是有的。

    不过那种店一般都是开在北京老城区的朱雀街,专门卖给京城真正有钱的人,一般老百姓根本就消费不起。

    眼前展示出来的这些衣服,都是属于中等档次的衣服,用材考究,所印染的颜色也是彩云纺织厂特有的颜色。

    比如眼前的天蓝色,这种颜色目前只有彩云纺织厂能够印染出来,其它厂是印染不出这种颜色的。

    据说是帝国理工学院的师生研究出来的化工印染方法,彩云纺织厂这边花了十几万两银子买下来的。

    不单单是天蓝色,还有几种颜色也是彩云纺织厂才能够印染出来的颜色,其它的纺织厂即便是能够印染出同样的颜色,但却是不经洗,会掉色,同时印染出来的颜色不自然,难以达到彩云纺织厂的效果。

    除了颜色之外,彩云纺织厂在衣服的设计上也是不断的开拓创新,生产出来大量全新款式的衣服,这也是彩云纺织厂能够稳住大明纺织业龙头宝座的重要原因。

    彩云纺织厂凭借自己手中特有的印染颜色和不断创新的设计,再加上最先尝试做成衣,牢牢的霸占中高端市场。

    同样的衣服,它就是要卖的比人贵,而且还卖的比人快、比人好。

    “好看,我们也买~”

    王根生笑了笑说道,现在也差买衣服的这点钱。

    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哪里有那么多的讲究,一件新衣服都已经是结婚的时候才有船,平时穿的衣服那都是缝缝补补不知道多少年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这城里人讲究,不说逢年过节了,就是四季轮转,每一次换季都要添几身新衣裳。

    此外,新衣裳就算了,还要看颜色,看款式,要跟随时尚潮流。

    就比如现在的年轻人都流行穿紧身的衣裤,原先的长衫、长袖、宽袖的衣服不再受人喜欢,大量新式学校的学生,他们所穿的校服款式,既好看又显得年轻时尚,同时又方便工作生活,也是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

    在城里面打工,男人相对还好一些,特别是对于王根生这种做工地的,衣服很容易脏也容易破损的,倒没什么太大的要求。

    可是对于纺织厂里面的女工来说,这女人爱美,又喜欢攀比,自然而然的,现在不仅仅要比一比大家穿的衣服,甚至于一些年轻的小姑娘们,还要学着大户人家的小姐一样,要梳妆打扮一番。

    半个多小时之后,李二秀拿着一件新衣服走了出来,整个人都心满意足。

    “彩云纺织厂的衣服真是贵,这最便宜的衣服都要1两银子。”

    李二秀有些担忧的看着王根生,一两银子买一件衣服,实在是太贵了,还从来都没有这样奢侈过。

    “贵就贵吧,又不是经常买,偶尔买一件也没什么。”

    王根生虽然心疼的要死,可是想想李二秀厂里面的女工都换新衣服,买新衣服,李二秀都升小组长了,这没身合适的衣服也是不行的。

    一两银子啊,这可不是一般的贵,一匹布也就100文不到,都够做好多身衣服了,但没办法,谁让自己的媳妇喜欢呢。

    “根生,那边有专门卖男人衣服的店,你要不要也去看看,也卖身新衣服,这以后周末我们出去玩的时候穿,这样也有面子。”

    李二秀拿着新衣服,再看看前面,很快就看到了一家专门卖男人衣服的店,也是说道。

    “不去,不去了~”

    “有件衣服穿就可以了,更何况这里的东西都贵,花那冤枉钱干嘛。”

    王根生连连摇头,然而拗不过李二秀,还是被拖着来到了店里。

    “太贵了,太贵了,一件衣服竟然要两百多文,怎么不去抢~”

    “而且原本只打算买一件的,这出来就买了两件~”

    半个小时候,王根生手里面拿着两件新衣,嘴里面不断的说着。

    “一件两百,两件三百,这不是剩下一百文嘛,这衣服穿着多合身,多好看,感觉就好像是学校里面的学生一样。”

    李二秀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

    女人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在商家的这种销售套路之下,不知不觉之中就多买了一件,多花了一百文。

    时间在慢慢的流逝,街道上面的人群却是越来越多,并没有随着夜晚的降临变的稀疏起来。

    京城的一家客栈内,李二秀和王根生提着大包小包的走了进来,将手里面的东西一放。

    “感觉跟过年一样,逛个街买了怎么多东西。”

    “这衣服,鞋子、裤子,还有你的胭脂水粉,还有这些吃食,算下来,这二两多银子就不见了。”

    王根生指了指桌上的这些东西,算一算,顿时就心疼的发作起来。

    “什么,二两多银子就没了?”

    李二秀一听,顿时就尖叫起来。

    “你以为呢,你这件衣服就一两银子了,我的这两件衣服三百文,裤子一百文,鞋子一百文,还有你的鞋子、胭脂水粉,左一百右两百的,算下来都差不多快要三两银子了。”

    王根生仔细的给李二秀算了算说道。

    “早知道就不买怎么多东西了,这钱不知不觉之中就不见了。”

    李二秀顿时就心疼起来,以往花钱的时候都很舍不得,因为身上都基本上不会兜什么钱,可是今天发工钱,习惯性的就和过年时候拿到过钱一样的买起来了,一下子就花出去了二两多银子。

    “可不是嘛,原本觉得这也不贵,那也不贵的,没想到一下子就花了这么多银子。”

    “睡觉,睡觉,明天还是早点去看房子,买房子。”

    “这以后按月发工资,要是还和现在这样大手大脚的,过年就别想留多少钱了。”

第1549章,买房

    京城南区新城新开楼盘枫林园的售楼处这里,王根生骑着自行车带着李二秀来到这里,两人都穿了昨天才新买的衣服,整个人看起来就完全变了。

    李二秀由村里的翠花变成了城里的若曦,至于王根生也是由村里的傻柱变成了城里的威廉,人模狗样的,还骑着现在最时尚和流行的自行车,以至于售楼处门口的伙计一看,顿时就赶紧上前热情的接待起来。

    “先生、夫人是来看房的吧?”

    王帆满脸笑容的向王根生和李二秀问道。

    作为新时代的房产销售伙计,他对于现在的工作是相当的满意,工作环境就不用说了,待遇也是相当不错,一个月销售成绩不错的话,拿十几两银子都是很随意的。

    “对,听说你们楼盘还不错就过来看看。”

    王根生停好车,紧一紧自己的衣裳,再看看眼前的枫林园,这售楼部自然是做的极为不错的,古典书香雅苑的气息迎面而来,旁边就是枫林园小区,楼房都已经建了三四层了。

    “我们小区当然是很不错的~”

    “这边请,我给你详细的介绍下。”

    “我们小区是由京城置业开发的小区,京城置业是谁麾下的产业,我想不用我多说你们也是知道的。”

    “信誉是绝对值得信赖的,质量也是绝对可靠的。”

    王帆很是自豪的向王根生和李二秀介绍起小区的情况来。

    “这是我们的沙盘,这个是我们小区的位置,往东大概几里路就是高校区,各种各样的学校都云集于此,此外现在最好的大明医学院也是在这片区域。”

    “往西北走两三里路就是南区新城最大的帝国时代广场了,想必你们也是去过那边的,非常热闹,附近有足球场、赛马场、动物园、剧院、商业街之类的。”

    “再往南几里路就是火车站了,水泥公路都是早几年前就已经修好了,四通八达,完全不用担心交通的事情,更何况你们还有自行车,这往来上下班就非常的方便了。”

    “往西这边,是工厂区,有大量的工厂和作坊,上班是非常方便的。”

    王帆指着沙盘详细的介绍起地理位置来,位置是相当的不错,周围学校、医院、球场、剧院、动物园都有,离火车站也近。

    李二秀和王根生一边听也是一边直点头,再看看沙盘,用如此直接明了的方式来表达位置,让人一下子就清楚了这个区域的优势。

    “我们枫林园小区是京城置业开的楼盘,整个小区是采用全封闭式的小区,总共有136栋楼房,全部都是九层楼的楼房。”

    “户型方面,有四房、五房、六房、七房和八房的五种户型,面积在150-300平之间,如果孩子比较多的话,建议还是买大一点的楼房。”

    介绍完地理位置,又开始介绍起小区的情况来。

    “小区因为是大型小区,故而我们有专门建造配套的学校,就在小区中间,此外小区内还有不少的店铺,将来卖菜、生活也是非常的方便。”

    “小区的娱乐休闲设施也很多,有专门的小型足球场、供老人休闲娱乐的棋牌室,还有专门租书、看书的小型读书馆。”

    “……”

    王帆在滔滔不绝的讲述枫林小区的优点,王根生和李二秀仔细的听着,越听就越是心动。

    城里的房子虽然贵,但确实是有贵的道理和好处。

    小区的配套设置非常的不错,生活非常的方便,小孩子读书也方便,就在小区中间,此外绿化也做的很不错,栽种很多树木。

    房屋的设计上也比传统的房屋更舒适,虽然不大,但住起来很舒心。

    “要多少钱?”

    王根生听完,也是问了起来。

    “要看您是准备买多大面积的~”

    “四房、五房的吧~”

    王根生想到家里的孩子,两人现在已经有五个娃了,即便是挤一挤,这四五个房间肯定是不了的。

    “四房的话大概要1680两左右银子,五房的要1990两左右,楼层位置好一些相对贵一点~”

    “如果现在购买的话,我们是可以送您一套全套厨具的。”

    “另外,因为我们是京城置业开发的楼盘,我们和大明第一银行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所以我们这边,如果是第一套房子的话,首付两成就可以了。”

    王帆笑着拿出了两张报价单,然后注视着王根生和李二秀的表情。

    “怎么又涨价了?”

    王根生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炸毛了,自己前不久听人说的时候,四房的好像只要1600左右,现在竟然一下子就涨了80两银子。

    “确实是涨价了一些,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什么都涨价,水泥、钢筋都在涨,人工也涨,我们自然也是要涨一点的。”

    “而且京城的房子一直都在涨,这也是我劝你们如果想买的话,就早点下手的原因,几年前的时候,一套房子才一千两出头,现在都奔两千去了,以后肯定还会涨的。”

    王帆笑着承认了涨价的事情。

    “这一涨就是80两银子,我们半年的收入就没了~”

    王根生皱着眉头,挠挠自己的脑袋说道。

    “也太贵了,这四房的都要1680两银子,我们还是继续住工厂算了,再干些年,攒些银子,我们就回老家算了。”

    李二秀也是被这个价格给吓到了,价格太贵了。

    不仅仅要一下子掏空了腰包,而且以后还要背负沉重的房贷,好在是日常生活开支都很小,但有了房子以后,肯定是要接孩子和老人来城里住,到时候大城市生活不易,开支就大了,日子就会过的紧巴巴。

    现在就不一样了,夫妻两人一年差不多可以赚200两银子,开支又小,这日子过的悠哉、悠哉的很,没有什么压力。

    再继续做一些年,以后就可以攒下一大笔的银子回家过小日子了。

    “夫人你说的就不对了。”

    “这老家虽好,可是现在老家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大家要么移民去海外、关外,要么就会往城里面去走。”

    “这以后老家就没有什么人了,现在朝廷又放开了户籍限制,可以随意、自由的在城里面定居落户,也就是为了方便大家进城。”

    “现在不买房子的话,以后你们的孩子还是一样要在城里面买房的,到时候这京城的房价可就不知道涨到哪里去了。”

    王帆笑着反对道:“在我们京城置业刚刚在京城这边开楼盘的时候,那个时候一套房也不过才100多两银子,当时大家也觉得很贵,很多人有钱都不愿意买,觉得就是水泥板子弄的房子,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划不来。”

    “可是现在呢,景园的位置非常好,周围配套成熟,现在已经要卖两千多两银子了,而且一出来就会被人给买走。”

    “我们大明现在有钱人非常多,这里又是京城,云集天下的权贵和富人,相信我,房子肯定还是会涨的。”

    “很多当初没有买房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那些听我劝买房的,现在都默默的高兴不已。”

    听着王帆的话,王根生和李二秀也是思索起来。

    正如王帆所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面打工,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上都会来城里们做事。

    在城里面打工,工作虽然也累,但是生活简单,只需要为工作的事情烦恼,不用为生活上的其它琐事烦心。

    而且往往都是进城工作,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也不用晒太阳,很多人都变白了很多,变胖了。

    关键是在城里上班收入要比农村种地的收入多很多,现在粮食不值钱,一年辛辛苦苦的种地也剩不下多少粮食,特别是如果不是自己的田地,是替地主种的话,那就更不划算了,要种地的话,还是移民到关外和海外去。

    随随便便都可以分到几百亩属于自己的田地,随便你种,累死你都够了。

    人都往城里走,这是一个趋势了。

    也就是老人依然还留在农村,守着祖辈传承的那点田地,始终舍不得放下。

    “买吧,反正家里面的房子也已经建好了。”

    “等以后老了,我们再回去养老,这城里的房子就给孩子。”

    “这银子留在手上的话,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就花出去了,还不如买房子,至少是有房子了。”

    王根生思索良久,一咬牙对着李二秀说道。

    “行,听当家的。”

    李二秀想了想也是点头答应下来。

    昨天逛个街都花了近三两银子,这银子要是真花起来的话是很不经花的,手头有点银子的时候,人就会飘,自然而然银子就会流出去了。

    还不如将这个银子用来买房子,等于是将银子攒在了房子上面,而且京城这里想要买房的人太多了,好几百万人来京城打工,都是需要买房的,这房子以后必然还会涨价。

    “好,我们买一套四房的话~”

    王根生转头对王帆说道。

    “好嘞~”

    “你看看,这些都是还是剩下的单元,你仔细挑一挑,看看喜欢那一套,我这边去给你准备相关的文书~”

第1550章,业绩还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

    英国公府,张懋的书房内,英国公名下的诸多产业,每到月底的时候都会来向张懋汇报下上个月的业绩,让这位老国公知道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银子。

    “这个月的工钱都给大家发下去了吗?”

    张懋看看眼前十几个经理,喝口茶也是问道。

    “回国公爷的话,都已经全部足额发放下去了。”

    众多的经理纷纷点头回道。

    “那就好,我们做事都要按照朝廷的规章制度来,朝廷有政令,我们就要遵守,工人们的工钱也是要按月的足额发放下去,可别让这样的事情坏了我们的名声。”

    张懋满意的点点头,眼前的这十几个经理其实都是老张家的人,不过都是旁系子弟,负责帮英国公府打理诸多的产业。

    像以前的时候,英国公麾下就有大量的田产、矿产、房产、店铺等之类的,这些事情老张自然是不方便自己出面去打理的,都是交给自己族内的子弟来做,当然有些信任的仆人也可以获得机会去帮忙打理一些产业。

    这些年,随着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海外贸易的兴起,张懋跟着刘晋一起合伙置办了非常多的产业,水泥厂、纺织厂、钢铁、造船、贸易商行、殖民商行、海外的殖民地、种植园、牧场、茶庄、酒庄等等。

    产业非常的庞大,涉及诸多的行业和领域,很多都是和刘晋一起合伙的,不需要他管理,到了年底的时候参加股东大会就可以了。

    不过老张也是自己单独的出资置办了不少的产业,像张氏纺织厂、张氏造船厂、张氏钢铁厂、张氏水泥厂、张氏种植园、张氏制糖厂等等,大一堆的产业,有很多都是张懋自己单独出资置办起来的。

    这一部分产业都是老张自己派遣了家族里面的子弟以及信得过的仆人去管理,此外,在海外的殖民地这里,老张也是派遣了大量的子弟参与殖民地的管理和经营。

    这些旁系子弟,都是祖上开枝散叶出来的,有些是老张自己亲兄弟的子孙,是绝对信得过的。

    这个时代和后世是完全不同的,宗族的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深入到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任何人都难以逃离宗族的影响。

    同样的不管是英国公还是说成国公、定国公,又或者是遍布大江南北的诸多商行、大工厂等等,类似的现象都是非常常见的。

    家族子弟大量参与到家族的产业当中去,这家族的产业也不单单是属于个人,同样也是属于整个家族。

    就比如英国公麾下的这些庞大产业,你说属于张懋吧,确实是属于张懋,但同时,它也是属于整个英国公家族,张懋只是这一代的掌舵人。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大明非常的普遍,江南地区的那些大商人家族,比如大名鼎鼎的徽商以及盐商,其实背后都是一整个家族的子弟在做这件事情。

    有当官的为家族这边打通官方渠道,也有习武的家族子弟专门走南闯北,为家族生意保驾护航,最后赚到了钱,也会滋养整个家族。

    出钱建私塾、书院,让家族的孩子可以读书考科举,大量兼并土地到自己家族麾下,可以养活更多的族人等等。

    这就是这个时代极具特色的一点,宗族势力庞大,任何人都要尽可能的生活在宗族之中,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样也少不了因为宗族而受到诸多的牵绊。

    毕竟这是一个连坐的时代,动不动就是三族、五族,九族的,一旦牵连起来,往往都是一整个庞大的家族,动辄几百上千口人。

    “我们都晓得~”

    众多经理也是连忙说道。

    “一个月发掉了几十万两银子,说说吧,这个月赚了多少钱~”

    张懋想到这个月发下去的几十万两银子,也是忍不住一阵肉疼。

    嘴上说要遵守朝廷的法制法规,可是一个月发几十万两银子下去,还是很肉疼的,要是留到过年的时候来发,这一年算下来几百万两银子,放银行里面利息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更何况现在老张也是很需要银子的。

    别看产业很大,赚的钱也不少,可是老张一直以来也都喜欢学刘晋到处投资。

    最近也是在大肆的投资南洋的橡胶种植园,这橡胶树苗很贵,随随便便上百万两银子砸进去,到现在可是连个影子都还看不到。

    为了得到橡胶制造轮胎,生产自行车,张懋可是花了大价钱,专门在南洋这边弄了几个大种植园来种植橡胶,死皮赖脸的从刘晋这边搞到了一批相对地价的树苗,但也是花费巨大。

    此外,听刘晋说波斯湾是个好地方,张懋这边也是再次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手,成立了波斯湾殖民商行,拖着成国公、定国公、澳国公以及刘晋等一大批勋贵们投资,准备去波斯湾这边抢夺地盘。

    殖民商行的投资就非常巨大了,更何况张懋又不打算小打小闹,要做自然是要做的大气些,购买几十艘大船、成立殖民军还有相关后续的开发等等。

    大笔、大笔的银子砸下去,到现在也仅仅只是初步的敲定了方案,后续还需要大量银子的投入。

    所以别看老张产业多,还都是赚钱的买卖,但是老张也缺钱啊。

    现在又要按月给工人们发工钱,这手头上的资金也是很短缺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按月发工钱的缘故,我们纺织厂这边,这个月的生意比起往年来要好很多。”

    “在以往的时候,因为这才刚刚过完年每多久,生意是最差的,一个月还不到六十万两银子,可是这个月,我们做到了九十五万两银子,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来自我们国内的订单,特别是成衣厂这边的销售极为不错。”

    负责管理纺织厂的张徽站出来向张懋汇报道。

    “这个月有九十五万两银子的销售?”

    张懋一听,顿时就喜上眉梢,过完年的前面的几个月,各个方面的销售其实都不太理想,特别是跟生活有关的,像纺织厂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过年前大家都已经买完衣服了,过完年后都是在厂里面赚钱,消费大大减低。

    却是没想到,这个月的销售竟然大增。

    “是的,增长了五成多,而且我们的成衣厂还不算什么,最厉害的彩云纺织厂,听说他们这个月的销售额增长超过100%,一个月单单是成衣的销售额就超过六百万两白银,是我们的好几倍。”

    张徽继续说道。

    “这彩云纺织厂有什么厉害的,你们好好去学嘛,他们可以一个月销售六百万两白银,为什么我们就不行?”

    张懋一听,顿时就酸酸的了,论纺织业,这彩云纺织厂绝对是妥妥的扛把子,是龙头,不仅仅规模最大,销售额最多,利润最大,甚至于连利润率都要比一般厂高很多。

    “二爷爷,这彩云纺织厂我们也是一直在研究呢,也是一直在向他们学习,只是彩云纺织厂这边掌握了几种重要的颜色印染,我们做不出来,此外他们每年总是喜欢搞出各种各样新鲜的衣服款式,我们总是跟不上。”

    “这久而久之,大家也都更加认可彩云纺织厂的衣服和牌子了,同样的衣服,我们买三百文,他们敢直接卖一两银子,关键是还比我们卖的更好。”

    张徽无奈的说道,张徽是张懋大哥张忠的孙子,这急了的时候,也是直接喊二爷爷了。

    “他们会的印染颜色,我们也去想办法学回来嘛,他们搞新设计我们也跟着搞就是了,人笨一点没关系了,要跟着聪明人学、跟着聪明人做就可以了。”

    “像我对经商、做买卖根本就什么都不懂,但是我懂得跟人,跟着刘晋做各种各样的买卖,这才有了现在我们张家这样庞大的产业。”

    张懋一听,顿时就气的胡子都歪了,这人笨一点没关系啊,可是要跟对人,跟着聪明人做就可以了嘛。

    “可是二爷爷,去年的时候,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出几种新的染料的时候,但是我想要买下方子来,您嫌那个方子太贵了,几个颜色的染料方子而已要价几十万两银子,有这银子我们都可以搞出几十种颜色配方了。”

    “这可是当时您说的,所以我就没买了,转头就让彩云纺织厂这边给买走了,现在哪几种颜色的布料和成衣卖的最火,我们做不出来,即便是做出来了,也会掉色,根本就比不过啊。”

    张徽委屈巴巴的说道。

    “有这回事?”

    张懋一听,想了想问道。

    “有啊,你说不就是几种印染配方嘛,有什么了不起的,要几十万两银子,还不如去抢银行呢。”

    张徽继续说道。

    “好像是有这回事~”

    张懋挠挠头说道:“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别舍不得银子,直接买下来,不能再便宜彩云纺织厂了。”

    “麻蛋,王守仁这小子和刘晋一样鬼精、鬼精的,几十万两银子买几种染料配方,也真是舍得,不过这牌子打响了,也真是赚钱,我们卖三百文,他们敢卖一两银子,真是黑,和刘晋一样黑!”

第1551章,没完没了的闹

    大明的老百姓们在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繁华与富足,可是在朝野上面,伴随着弘治皇帝宣布要大幅度削减南直隶的科考名额,顿时整个朝堂上,来自江南的官员以及和他们沾亲带故的官员都彻底的炸开了锅。

    “陛下,江南自古以来多才子,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岂能因为南京一事而牵连整个江南的读书人。”

    “江南的科举考试本是千难万难,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又大幅度的削减科考名额,江南士子将永无出头之日!”

    新一天的朝会才刚刚开始,萧敬才扯完了嗓子,立即有来自江南的官员站出来,声泪俱下的述说着江南考科举是何等的不易,又强调江南自古多才子,出人才,不能削减南直隶的科考名额。

    “是啊,陛下,江南自古多才子,人才辈出,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现在大幅度的削减科考名额,我大明将来恐错失大量治国之栋梁。”

    “陛下,南京之事,罪在几个为首之士绅,现都已经伏法治罪,事情也都已经过去了,岂能因为南京一事而牵连整个江南士林。”

    “江南之士,多忠义之人,又多才俊,错失江南之才,非我朝之福啊!”

    “陛下,南京乃是我朝旧都,南直隶之凤阳更是我朝之祖地,理应厚待,这大幅度削减科考名额,必然会导致祖地人才凋零,则江山社稷动荡,民不聊生啊。”

    一个接一个江南籍的官员纷纷站出来,强烈的反对削减南直隶的科考名额。

    这件事情上,他们是绝对不能退让半步的,弘治皇帝宣布此事都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可是朝廷上江南籍的官员每次朝会都会站出来。

    他们发动了自己所能发动的所有力量和关系,强烈的反对此事,不仅仅在朝会上天天嚷嚷此事,而且从大明各地,出身江南籍的官员以及和沾亲带故的官员纷纷上书给弘治皇帝,犹如雪花一般的奏疏将弘治皇帝的乾清宫都快淹没了。

    还一副没完没了的架势,只要弘治皇帝一天不撤销这个旨意,他们就天天这样的闹下去,每天朝会也不管其它的事情,就是专门讲这个事情,奏疏一直上,以至于弘治皇帝看到他们就烦的不行。

    要说这江南籍的官员吧,那是真的多,不单单是这朝野上,在大明各地方的官员当中,还有大量江南籍的官员,也是一直不停的上书给弘治皇帝,摆明了一副这事情没玩的态度了。

    “又来了~”

    刘晋有些无语了,这下子是真的捅了马蜂窝了。

    以前吧,打压那些江南籍的官员,他们虽然有所反应,不断的弹劾刘晋,但是也没到了没完没了的态度。

    现在要大幅度的削减江南的可靠名额,算是彻底的惹怒了这些江南籍的官员了,当然也足见这招对他们的打击有多沉重了。

    科考名额大幅度削减,这意味着在南直隶,以后想要考举人就越来越难了。

    本身来说,江南这边就已经是地狱级难度了,现在又更难了,这江南以后想要考取功名根本就是难如登天了,还不知道要熬死多少读书人。

    而江南士绅阶层的基础就是依靠在科举考试制度上面,失去了这个,江南的士绅阶层就等于是被釜底抽薪的油锅,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步的衰弱下去。

    这以后从朝廷到地方,江南籍的官员都将会大幅度的下降,话语权会越来越低,想要再和以前一样掌控朝野,依靠政治手段获得垄断利益就更不可能了,岂能就这样善罢甘休。

    “这是要没完没了~”

    张懋、李东阳、刘健等也是无奈的闭上眼睛。

    好好的朝会,这段时间以来都是在为这事情争来争去,江南出身的官员是彻底疯了一般,根本就不管别的,天天就揪着这事。

    “陛下,臣弹劾吏部尚书刘晋,南直隶布政使王守仁,刘晋徇私枉法,包庇同年王守仁,南京出现如此重大的事情,王守仁罪责难逃,但刘晋却是没有做任何的处罚。”

    “臣也弹劾吏部尚书刘晋,刘晋自当上吏部尚书以来,做事不公,刻意打压我江南籍官员,致使我江南籍官员升迁无望。”

    “臣弹劾吏部尚书刘晋,他身为朝廷重臣,却是拥有庞大的产业,富可敌国,与民争利!”

    和以往一样,反对完削减南直隶科考名额之后,大家又开始弹劾起刘晋来,也不管刘晋到底怎么样,反正捕风捉影也要不断的弹劾攻讦刘晋。

    谁让削减南直隶科考名额一事是刘晋提出来的,这下算是彻底的得罪了他们,捅了马蜂窝,这弹劾刘晋的奏疏都可以将刘晋给淹死了。

    现在江南士林都已经喊出话来了,只要是出身江南的官员,谁要是不弹劾刘晋,以后就别想在江南士林之中混了,足见他们对刘晋有多恨了。

    各地的江南出身的官员自然是纷纷上书弹劾刘晋,每天的奏疏大部分都是弹劾刘晋的。

    现在的情况是捅了马蜂窝之后,朝堂连基本的早朝似乎好像都已经难以继续了,这些江南官员完全一副没完没了的态度了。

    “福祸相依,他们哪里知道我的用心良苦~”

    “这死钻八股文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历史上虽然出了众多的江南籍官员,然而于国于民却是没有丝毫的用处,还害了整个大明和整个民族。”

    “这八股文的路不走最好,还是多走走新学的路,以后多出一些科学家难道不香吗?”

    刘晋心里面暗暗苦笑,自己其实并非对江南人有什么成见,而是看清楚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八股取士肯定是不会长久的,现在或许还是占据统治地位,可是再过上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到时候就必然会被新学给淘汰掉,现在拥抱新学必然能够在未来收获满满。

    被人弹劾,刘晋也是面无表情,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让江南籍的官员更生气了,不断的有人站出来弹劾刘晋,然后又很快有官员站出来替刘晋辩解。

    好好的朝会,一下子就变成了菜市场一样,官员之间就差撸起袖子干起来了。

    坐在龙椅上面的弘治皇帝也是淡淡看着眼前的这一切,随你们闹吧,反正此事就这样定了。

    最近也是国泰民安的,没有什么事情,你们要闹就慢慢闹,看你们能够闹到什么事情。

    至于重要的大事,反正一直以来也都是在尚书房的小会议当中完成的。

    看你们能够闹大什么时候。

    你们越是这样闹,朕就越是看你们不爽。

    朝堂之上闹腾的江南籍官员让弘治皇帝想起了以前,想起了以前想要做点事情的时候,那些官员的嘴脸和眼前这些官员的嘴脸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天天闹、日日闹,反正就是闹着,拼死的要阻挠你去做某些事情,比如开征商税,重量级的大臣就在弘治皇帝身边好好的说这事情不可以这样办,什么老百姓谋生难,这征税会让大家日子难过。

    还有下面的官吏会故意多加税,会对老百姓敲骨吸髓云云之类的,总之就是告诉你开征商税会征不到多少银子,反倒是会让老百姓民不聊生。

    至于中下级的官员,那就是像现在这样,无休无止的上书、弹劾、死谏之类的,搞的人心烦意乱,烦的不行。

    当时弘治皇帝很信任这些文官,再加上大明内忧外患,事情特别多,身体又不是很好,没有精力和这些人杠下去,很多内心中的计划都只能够搁浅,被文官们玩的死死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你们闹随你们继续闹。

    反正国家太平,没什么太多的烦恼事情,自己现在要钱有钱,要军队有军队的,身体也好,精力充沛,可以慢慢和你们玩,看看你们能够这样闹多久。

    弘治皇帝就这样看着,面无表情,没有任何的表示,随你们继续闹。

    对于他们这种不顾国家大事,只为小团体利益的行为,弘治皇帝是及不爽的。

    你们要是等到商议完重要的大事之后再来说这个事情,弘治皇帝还会觉得你们多少还是知道一些轻重,能够为国家的事情考虑。

    可是这朝会一开就天天的闹腾,朝会上没有结果就写奏疏继续闹下去,这样不管国家大事的态度和样子,让弘治皇帝是极为不满的。

    “退朝~”

    挽起袖子看看时间,半个小时了,他们还没完没了,弘治皇帝也懒得在这里浪费时间,直接拂袖而起,萧敬一看,也是扯开嗓子喊了起来。

    群臣陆续的退朝回各自的衙门去办公,至于几位重要的大臣则是被留下来,前往尚书房这边继续开小会。

    “刘晋,你这次可是捅马蜂窝了~”

    路上,张懋有些幸灾乐祸的笑着和刘晋说道。

    “他们哪里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几百年之后,世人肯定会说我的好,而不会记住他们这些跳梁小丑,不用理他们。”

    刘晋很是无所谓的说道。

    “你牛~”

    张懋顿时无话可说了,这脸皮比墙都厚。

第1552章,单月税收破亿

    乾清宫尚书房内,弘治皇帝显得有些不高兴,黑着脸,这些江南籍的官员已经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还不消停。

    自己这个皇帝说的话到底还不是圣旨了?

    他们这是要闭着自己将说过话给收回去。

    很快,刘健、李东阳、谢迁、刘晋、张懋等重要的大臣就纷纷来到尚书房,一看弘治皇帝的脸色就知道肯定还是在为朝会上面的事情生气了。

    “陛下,这样闹下去也不是办法啊,这早朝是商议国家大事的重要地方,岂能这样一直闹下去。”

    “现在国泰民安还好一些,需要处理的重大事情并不多,可是一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商议,这样一直闹下去,岂不是要耽误了国家大事。”

    “臣以为还是适当的给予安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更加重要。”

    李东阳思索一番,想了想也是站出来说道。

    “适当的安抚?”

    “那谁来安抚朕?”

    “朕也非常的不爽,非常的不开心。”

    “亏他们还是朝廷大臣个,国家栋梁,难道不明白早朝的重要性?”

    “不明白国家大事永远是高于一切的道理?”

    “这是只是对他们的一点惩处,南京一事,还不全是江南士绅掀起来的波浪,要不是王守仁处理及时果断,恐怕现在江南都已经烽火连天了吧。”

    “他们既然如此不知好歹,那就让他们继续闹吧,传旨下去,南直隶的科考名额再减少二十个,你们要闹,那就闹个够。”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更气了。

    以前是没脾气,现在是脾气大多了。

    想到江南那些人的嘴脸就让人气的胡子都歪了,什么不重用他们江南籍的官员就要民不聊生,社稷动荡,搞的好像大明少了他们就要灭亡一般。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群臣顿时就哑口无言了,再继续说下去,搞不好弘治皇帝要直接取消南直隶的科考资格了。

    本身削减了三分之一,现在又再减少二十个名额,这江南以后怕是要卷死了,想要考个举人都要难如登天了。

    “陛下,臣有一件喜事向您汇报~”

    佀钟看了看众大臣,见大家没有谁先站出来的意思,也是笑着站出来说道。

    “什么喜事啊?”

    弘治皇帝看看佀钟,脸色好看了一些。

    “陛下,根据我们户部的统计,上月我们大明的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一亿两白银!”

    佀钟拿出一份早就已经写好的奏疏说道。

    “一个月收到一亿两白银?”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眉毛一扬,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有钱能使鬼推磨,他这个皇帝可也是尝过了苦日子的味道,知道钱的重要性。

    以前的时候,整个大明一年的税银也仅仅只有三百多两银子,年年国库空虚,饿死老鼠,他这个皇帝连皇宫都舍不得修葺一下,为了节省开支,大幅度削减宫廷用度和支持。

    自己过的紧巴巴就算了,弘治皇帝对此倒并不是很在意,关键是以前穷的叮当响,这当皇帝的想要做点事情,没有银子,什么都做不成。

    军队军备废弛、缺乏训练、边防空虚,鞑子年年南下劫掠,过年的时候连安稳觉都睡不好,生怕那天鞑子就兵临北京城下。

    想要整治一番军务,奈何国库空虚,户部尚书周经一句没钱就顶了回来。

    黄河泛滥,河南、山东年年闹洪涝,想要修一修河提、治理黄河,又是一句没钱给顶回来,只能够每年向上天祈祷,这北方下雨的时候,下的均匀点,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要干旱,多了要洪涝。

    这上天是觉得自己比什么都难,这下雨都实在是难以拿捏。

    这没钱的日子啊太难受了。

    弘治皇帝纵有雄才大略,也是被这一文钱给难道了,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够勤勉、勤勉,开完早朝继续开小会,下午的时候还要召集群臣继续开会。

    会是一天天的开,可是国家的事情依旧如初,大明还是那个大明,始终没有什么变化,百姓依旧穷苦,一场雪灾就撕开了所谓盛世的假象。

    现在听到仅仅只是一个月,大明就能够收到上亿两白银的税收,弘治皇帝岂能不开心。

    一个月上亿两白银,这意味着大明今年的税收收入是要突破十亿两白银的。

    十亿两白银,这可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也是一笔庞大到超乎想象的巨额财富。

    要知道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而一文钱就可以买到两个鸡蛋,和后世的货币换算一番,一文钱和一块钱差不多,这十亿两白银就差不多是一万亿元。

    尽管和后世相比,似乎好像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现在可是大明,而且大明的人口仅仅只有后世的十分之一。

    如此一算,就可以知道现在的大明是何等的富裕了。

    要知道即便是开征了商税,大明的税收依然很低,基本上都是十分之一左右,只有赌坊、妓院这种产业征收重税,其它的产业税收都很低,综合税率比起后世来要低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一年的税收收入突破十亿两白银,可见大明的富裕了。

    不仅仅是说朝廷有钱了,这也说明大明各个阶层都很富裕。

    工厂、作坊、商行都是纳税的主力军,他们要是没赚到钱,自然也就没税可交,换句话说,这税收得多,他们自然也是赚得多。

    “好啊,现在总算是有钱了,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没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弘治皇帝高兴的表示了肯定。

    其实突破十亿两白银的税收也是早就已经可以预见的事情。

    这些年来,自从税务改制,成立税务衙门,设立税务捕快之后,朝廷的税收收入都在逐渐的增长,而且这几年,随着大明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迅猛发展,税收的增长非常迅猛。

    前些年的时候,朝廷一年还仅仅只能够收到五亿两白银,一转眼的功夫,这一下子就要突破十亿两白银的大关了,直接翻倍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单月税收破亿,这说明我大明真正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鼎盛的盛世。”

    “今日我大明之版图,前所未有的辽阔,远超古今中外任何朝代和国家,今日我大明之富裕,也远超以往的任何时候,纵然是底层百姓之家,早也已经是不愁衣食,在追求更高的生活。”

    刘健也是赶紧站出来给弘治皇帝恭喜一番,刘健的能力其实是不如李东阳、谢迁的,但他是弘治皇帝的老师,再加上又会适时的给弘治皇帝拍马屁,这首辅的位置坐的稳如泰山。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我陛下贺,我大明贺~”

    其他大臣一看,也是赶紧纷纷送上了自己的祝贺。

    “哈哈,好,好~”

    “这都是我大明万万黎民共同创造的结果,朕可不敢居功啊!”

    弘治皇帝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刚刚早朝时的不爽也是一下子消失的干干净净。

    “这有银子是好事,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要将这个银子用到刀刃上。”

    “这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百姓们省吃俭用挤出来的,那就要好好的用在国家建设上。”

    “这铁路、公路改修的修,河提、水库之类的该建的建,河道该疏通的疏通,各地的医院该的建起来,港口、码头该建的都建起来。”

    “这些都是有利于民生,也有利于国家的项目,以前的时候,想做都没钱做,只能够用徭役的形式,苦了百姓去做一些。”

    弘治皇帝看着强上巨大的大明堪舆图,开始叮嘱起来。

    现在大明的税收增长迅猛,但各个方面的固定开支占比却是在不断的缩小。

    以前的时候,单单是供养皇室的那些朱姓王爷就需要花费朝廷每年三分之一的税收收入,是一个沉重无比的负担。

    再加上官员们的开支以及军队的开支等等,朝廷是每年都入不敷出,国库空的饿死老师,边军这边连饭都吃不饱,至于官员们。

    大家也就是不靠那点俸禄过日子,不然一个个也是要饿死的。

    现在好了,大明的那些朱王爷基本上都已经迁移到海外去建立藩国了,不需要大明这边再去供养了,至于军队这边也是单独有弘治皇帝的内帑来开销,也不用国库开支了。

    官员的俸禄是一涨再涨,但占比却是越来越小,整个开支算下来,国库还能够有大量的节约。

    银子自然是不能放在仓库里面发霉发臭的,要想办法用出去才能够发挥它的价值,所以这些年来,弘治皇帝一直都在大搞基建。

    水泥公路、铁路、港口、码头、修河提、水库、疏通运河、巩固边防、支持移民等等,每年大笔、大笔的银子拨下去,作用也是慢慢的显现出来。

    基础设施搞好了,商业和货物流通越来越便捷,这经济增长越来越快,税收就越收越多了,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庞大的基建还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和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红利自上而下洒到了每一个大明人的身上。

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访

    京城南区工业区这里,一条条宽敞的水泥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工厂排列的整整齐齐,水泥马路上面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四轮马车,其中有几两并不起眼的四轮马车静静的停泊在路边。

    “刘晋啊,当初你进行税务改制,成立税务衙门的时候,到底是如何想办法来征税的?”

    四轮马车内,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张懋、刘晋五人坐在一起,透过窗帘看向眼前这座大型而繁忙的工厂。

    京城利建水泥厂的金子招牌在阳光下闪烁光芒,同时还能够看到一旁还印有一个家族族徽,不过刘晋一眼没有认出来,应该是某个不算太出名的家族的产业。

    但这个水泥厂的规模还很大,是大型的水泥厂,厂门口都建的很大,进进出出运输成品和原材料的四轮马车络绎不绝,仿佛永远没有停歇的意思。

    “像眼前这个水泥厂,该如何知道要征收它多少税银?”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贩卖的水泥厂,详细的问起来。

    刚刚尚书房内,佀钟说大明单月税收破亿,这是好事。

    但一向爱民如子,同时又深受传统儒家教育影响的弘治皇帝也是担心这税收会不会太重了,收的税太多了,会不会是下面这税务衙门在大肆的横征暴敛。

    所以他也是带上了几人穿上了便服悄悄的出了宫出来微服私访,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最好是亲眼听听老百姓们的说法。

    “陛下,税务衙门这边进行征税是有一套自己的办法,首先,所有的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在进行销售或者提供劳务服务的时候,都需要开具发票,这个发票是一式三联,就是他们向税务衙门进行报税时纳税的重要依据。”

    “发票是一式三联,分别是卖方、买房以及税务联三联,分别是买家、卖家各自留底一份,税务联则是在报税的时候交给税务衙门。”

    “税务衙门会根据提供的税务发票计算该缴纳的税银。”

    刘晋笑着回道,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抄袭后世是税务制度,再加以适当的改进。

    “那如果买卖双方都不开发票,岂不是可以逃税漏税了?”

    弘治皇帝一听,想了想问道。

    “这一点,我们也是想到了,我们在税务衙门在征税税收的时候,对于那些亏损的企业是不收税的,所以就有抵扣一说,买家可以持自己的发票向税务衙门这边进行抵扣。”

    “所以买家自然是会希望对方开具发票给自己,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纳税金额。”

    “当然,有些企业都是属于一个东家的,所以我们有相关的制度,比如如果发现偷税漏税的话,税务衙门这边就会开出巨额罚款单进行严厉的惩处,同时对罚款的工厂、作坊、商行等进行通报。”

    “这会让其名声变的不好,在银行贷款都变难,生意都变的难做起来。”

    “此外,税务衙门还有大量的税务捕快,这些税务捕快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在征税,征税都是靠工厂、作坊、商行等自行申报,自行缴纳。”

    “税务衙门捕快的职责是查处偷税漏税的,他们会用各种各样办法对怀疑的工厂、作坊、商行等进行调查,像潜伏到工厂、紧盯销售、计算进厂的原料和出场的销售等等。”

    “只要让他们查到了偷税漏税,立即就会进行相关的惩处,税务捕快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查税。”

    “所以纵然是想要偷税漏税也比较难,一个是买家会拿发票去抵扣,另外一个就是税务捕快神出鬼没,谁都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潜伏到你工厂里来了,在计算你有没有偷税漏税。”

    “再加上巨额的罚款和可怕的处罚,相比之下,老老实实的交税就更划算多了。”

    刘晋详细的向弘治皇帝解释起这一套制度来。

    尽管来说偷税漏税这个事情一直以来都有,而且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刘晋抄袭的是后世相对较完善的税务制度,可以钻空子的地方较少,关键是处罚要重,天价罚单下来,直接罚到你破产。

    商人都是逐利的,就是要让他们好好的比较下偷税漏税和老老实实交税的得失,有比较了,自然就会老实的去交税。

    更何况,还采用了后世老美的税务制度,专门成立税务衙门和税务捕快来做这个事情。

    “原来如此~”

    弘治皇帝一听,也就大致的明白了。

    接着看了看工厂,直接起身下车说道:“走,去工厂看看~”

    说完,也是带头就往这家京城利建水泥厂走了过去。

    弘治皇帝这边假装说自己是一家大商行的东家,过来水泥厂这边是为了商谈下大量购买水泥的事情。

    水泥厂这边的人一看几人的衣着以及气度,顿时就信了个七八分,赶紧将一行人给迎接进去,好茶好水的伺候上,接着也是通知了工厂东家。

    “鄙人李茂,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利建水泥厂的东家李茂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一看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刘晋等人也是赶紧笑着打招呼。

    打完招呼,听弘治皇帝这边自我介绍了一番,分主客坐下之后,他也是再次仔细的大量眼前这伙人。

    为首的姓朱的自然是弘治皇帝,几个老者看起来像是管事,至于刘晋更像是家里面的公子哥,跟着出来见世面的,身边还跟着萧敬这个仆人以及一些侍卫假扮的家丁。

    这算是标志的大户人家配置了。

    而且仔细的看几人,气度都很是不凡,更像是官老爷而不像是商人。

    “不知道朱先生是做什么买卖的?”

    一番思索,李茂也是笑着问起弘治皇帝的底细来。

    “家里做的买卖比较多,有几个纺织厂,另外在南洋这边还有一些种植园,主要还是做修桥铺路、建房子、港口的买卖。”

    “你也是知道现在的情况,这大明到处都在修桥铺路,都在建房子,生意还算不错,就是这水泥需求量太大了,我也是到处走了很多水泥厂了,但需求还是不够。”

    弘治皇帝微微一想,张开就编了出来。

    “原来如此~”

    “那朱先生家里可都是做大买卖的了。”

    李茂一听,顿时就恍然大悟的说道。

    这又是纺织厂,又是南洋的种植园,还专门修桥铺路,建房子什么的,这说明对方有实力,而且在官府也肯定是有人的,不然这修桥铺路的买卖可不好做啊。

    “小买卖,小买卖,混口饭吃。”

    弘治皇帝笑着回道。

    “不知道您想要多少水泥?”

    李茂沉吟一番,想了想问道。

    正如弘治皇帝所说,现在水泥是紧俏货,非常的好卖,再多的水泥都不够卖的,他这个水泥厂的规模是一扩再扩,但生产出来的水泥依然不够卖。

    他卖水泥也是要看人的,不是谁都卖,关系好的多卖点,有时候也可以卖给一些有实力的,交朋友,以后做买卖也方便。

    “我要的可能比较多,你这边每月能够给我多少?”

    弘治皇帝自然是大气的很。

    “现在的话,我每月只能够给你三千袋,不过等下个月我家在山东的水泥厂投产的话,我可以每月给你一万袋水泥。”

    李茂想了想也是说道;“你也是行家,也是知道现在水泥很紧俏,有钱也都不一定能够买到水泥,这量是有点少,不过等到年底的时候,我在河南、沧州的水泥厂投产的话,我就可以每月给你超过五万袋。”

    “哎哟~”

    “先生家的水泥生意做的可以啊,这分厂都开了几家了。”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笑着问道。

    “小买卖,小买卖~”

    “和那些大型水泥厂相比就微不足道了,现在世道好,朝廷大搞基建,我们也是跟着做点买卖。”

    李茂很是谦虚的说道。

    “开发票没问题吧?”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想了想又问道。

    “那是当然没有问题,我们北方人做买卖是最讲究信誉的,你不说,我们也是要开发票给你的。”

    李茂一口就答应下来。

    “爽快,我在南方做生意的时候,他们都不喜欢开发票。”

    弘治皇帝想起了江南这边的事情,随口就说了出来。

    “南方那边的情况我也是知道一二的,他们总想着偷税漏税,不喜欢交税,都是老传统了。”

    “照我看啊,有那功夫去想着偷税漏税,还不如多想想办法去做好自己的买卖来,这生意做大了,赚的银子自然就多了,交税也是应该的。”

    “就我们做这个水泥买卖来说,我们交税,朝廷收税又大量的修桥铺路,又需要大量的水泥,我们的生意就越来越好做,交税是利国利民的嘛。”

    “南方那边不交税都已经成老习惯了,我们北直隶一年交的税是南直隶的两倍还要多,我们和他们可不一样,按章纳税,懒得去玩那些违法的事情,有那心思还不如放在好好的经营上面。”

    李茂笑着回道,言语中对南方这边很是看不起。

第1554章,家国天下

    “李先生似乎很看不起南方的商人?”

    弘治皇帝一听,微微沉吟一番后说道。

    “也不是说看不起吧,只是不认同他们的做法,和他们不是一个道上的。”

    “我们北方的工厂、作坊、商行等等都想跟着当今吏部尚书刘公一起做起来的,所奉行准则也都是刘公所提倡。”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我们做买卖都是靠踏踏实实的去做生意,讲究的是家国天下大家共赢。”

    “我们开工厂赚钱了,这该交的税我们要一分不少的交,因为朝廷有钱了才能够更好的为咱们老百姓做些大事、做些长远的事情。”

    “就好比如这修桥铺路,我以前也是做一些粮食买卖,专门贩卖山西的小米到京城来卖。”

    “那个时候道路是真的非常难走,都是黄泥路,一下雨的时候泥泞不堪,根本就走不动,道路还到处弯弯绕绕,很少有桥梁。”

    “哪像现在啊,这朝廷有钱,大力的修建水泥马路,到处修桥铺路,以前运几千斤小米到京城来,至少也是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有公路,三天多的时间就足够了,又开通了火车,当天就可以运过来了。”

    “这对于我们做买卖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方便、太便捷了。”

    “而且以前出门在外的时候,这牛鬼蛇神多如牛毛,剪径小贼、拦路的路匪恶霸,还有土匪山大王等等。”

    “做个买卖,这一路上都是要花钱买路的,这走一趟山西买点小米,根本就赚不到几个钱。”

    “现在朝廷有钱了,整治吏治,又不断的扫黑除恶,打击土匪恶霸等等,我们行商也不用害怕这些事情了,再也不需要花钱去买路了。”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另外啊,这朝廷有钱了,整顿军务,我大明天军横扫四方,开疆拓土。”

    “这不仅仅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可以移民百姓,对于我们做买卖的来说,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市场,现在我这个工厂,有很大一部分的水泥都是销往南云、河中、西域等省,我明年都准备去南云省、河中这边再开几个分厂。”

    “想想以前,我老家就在山西大同这边,年年冬天的时候,鞑子扣关,烧杀抢掠,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现在多好,我们和草原人和睦相处,都是天子的臣民,我们用粮食、布匹换他们的牛羊,他们用自己养的牛羊马匹换我们的粮食、盐巴和布匹,大家都能过的好,这样有什么不好的。”

    李茂也是一个健谈的人,滔滔不绝的说起来。

    弘治皇帝、刘健、张懋、刘晋等人也是仔细的听,一边听也是一边点头。

    “以前啊,朝廷穷的很,国库都能够饿死老鼠。”

    “那个时候,南方那边是最富庶的,又远离边境,生活安定,按理说他们应该要多缴一些税,这样朝廷才有钱去办一些大事。”

    “可是天下人知道,这江南人的银子比天子的还多,那些盐商在秦淮河上将金子打的叶子直接丢到河里面都会眨一下眼睛,一个个富可敌国。”

    “可是老百姓呢,吃的盐不仅仅质量不好,还非常的贵,朝廷又收不到银子,只是肥了那些盐山、粮食之类的。”

    “后来刘公带头大家搞实业,建工厂,出海捕鱼、谋生,我们京津地区的老少爷们也是跟着一起慢慢的越做越大,才逐渐的有了现在的局面。”

    “刘公是高人子弟,他看到长远,也明白家国天下的道理。”

    “这国家兴盛、强大了,我们个人才能够跟着享受到尊严和安定的生活,这些年来,我大明强大了,天军横扫四方,荡平了倭寇、打的我国俯首称臣,扫荡南洋,为我们获得了种植园,北伐鞑子,消灭了北方游牧部族的威胁。”

    “让北方游牧部族和我们和睦共处,拥有了巨大大牧场,源源不断的马匹和肉食,又扫荡西域,开疆拓土,使我大明拥有沃野万里。”

    李茂见弘治皇帝等人对自己谈话很感兴趣,顿时也是讲的气劲起来,这些啊,很大一部分都还是从报纸上面看的。

    大明日报几乎是天天都在讲述这些东西,讲述这些道路,家国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强大了,每一个大明人才能够过得更好。

    大明日报上面也是举出了很多的例子,大家其实都看过,也都知道,不过现在听着李茂这样来说,这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咳咳,这一切都是天子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的结果!”

    刘晋老脸一红,咳嗦一声也是插嘴道。

    “是啊,当今天子乃是千古圣君,是我等亿万黎民之福。”

    李茂一听,也是跟着郑重的点头。

    “要是没有这些年来的开疆拓土,我大明哪里能够大量的移民到海外、关外去,现在辽东成了我大明的粮仓,西域、河中、草原成为了我大明的肉仓,南洋成了我大明聚宝盆,这些啊,还不是都是因为我大明强大了才能够从蛮族手中抢夺过来的。”

    “这归根结底来说啊,还是因为我们大明朝廷有钱了,所以才能够去做一些真正利国利民的长远大事。”

    “像以前啊,天子纵然是有心治国,却也是因为国库空虚,很多事情都做不成,很多大事都办不了,边防无法巩固、加强,道路和桥梁一年也修不了几座,黄河年年泛滥也是无钱去修。”

    “那个时候的大明啊,真的是太难了。”

    “偏偏让人气愤的是,那些南方的商人,士绅和地主,他们一个个富可敌国,富的流油,宁可在秦淮河上一掷千金,宁可将银子埋在低下发霉、发臭,也不愿意多缴一分钱的税,以至于朝廷积贫积弱。”

    “这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纵然是圣天子也是有心无力啊。”

    李茂说到最后,还是又回到了税收的事情上面。

    “报纸上面说得好啊,这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前是没有什么太切身的感受,现在想想还真是如此,朝廷修桥铺路、建水库、修河提、疏通运河,建铁路通火车,对外横扫四方,开疆拓土。”

    “诸多的大政之下,大明上上下下都受益无穷。”

    “我们这经商的生意好做了,也不用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底层的老百姓也容易找到事情做,这随随便便去个工厂上班,一年也得要赚个几十两银子,随随便便也足以养家糊口,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

    “哪里像以前啊,纵然是小地主,也没有现在的老百姓过的舒坦。”

    “所以啊,我们这些办工厂、开商行的人,享受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好处,这自然而然也是要回馈国家,回馈社会。”

    “像刘公,他麾下产业众多,一年缴纳的税银都是几千万两,赚到了银子,自己也不贪图享受,每年拿出数千万两的银子来回馈社会。”

    “到处修桥铺路,又到处建学校,免费供人读书,不知道多少老百姓的子女因此收益,很多人不知道多少代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现在孩子受益于此能够读书识字,对刘公都是感恩戴德。”

    “我们这些人都在向刘公学习,本本分分的做买卖,努力经营,按章纳税,这赚了之后啊,还要想着回馈社会。”

    “不怕诸位笑话,我也是出资在我老家这边建了一所小学,虽然能力有限,但好歹也是供了上百个孩子可以读书学习。”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茂都微微抬起了自己的胸膛。

    “李先生真是我辈之楷模,佩服,佩服!”

    弘治皇帝一边听也是一边看向刘晋,都有点怀疑这个李茂是不是刘晋故意安排的人,不过自己这次是随便到处走走的,肯定不可能说刘晋安排的,而且刘晋一向也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仔细想一想,刘晋也确实是如李茂所说,所有的一切都在践行这样的准则,家国天下,只是没想到这北方竟然有很多人都在向刘晋学习。

    这种思想和观念伴随着报纸的传播也是不断的扩散,放在后世来说,这就是国家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的萌发和发展,已经超越了原先的忠君思想。

    “哈哈,惭愧、惭愧~”

    礼貌听到弘治皇帝的话,顿时就笑的更开心了。

    “这税啊该交的要交,而且这税其实一点都不重,利润的10%,其实是很轻的税了,要知道以前的时候,单单是为了打通商路萧敬各方牛鬼蛇神都是很大的开支,再加上道路不畅,这其中的各种开支成本极高。”

    “现在多好,按章纳税就可以了,也不需要担心其它的事情,综合算下来,这税啊,其实是很轻、很轻的了。”

    “国家有钱好办事,我们老百姓跟着享受诸多的好处,这是共赢的局面,可不能像以前那样,国家没钱,老是被人欺负,老百姓跟着苦难,也就是肥了那些偷奸耍滑的商人。”

第1555章,逛菜市场

    “家国天下~”

    坐在四轮马车上面,弘治皇帝依然还在思索刚刚利建水泥厂东家李茂的话。

    弘治皇帝也是天天看报纸的,不过作为大明最高掌权者,他所看到的和思索的自然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

    “人人要是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

    弘治皇帝内心之中一声感叹,再看看一旁的刘晋。

    得到刘晋,真是大明之幸!

    随着弘治皇帝又掀开车帘,看向外面繁华而热闹的街道。

    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出来微服私访了,看到繁华的街道,忙碌的行人,也是觉得很新鲜。

    “这自行车现在都已经很流行了嘛~”

    当看到一群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的时候,弘治皇帝也是笑了起来。

    太子朱厚照就很喜欢骑自行车,甚至于在皇宫之中都骑着自行车,让弘治皇帝说了一顿没有一点太子的样子。

    “是的,陛下,现在自行车已经非常的流行,迅速风靡起来,尤其是年轻人特别喜欢骑这个自行车。”

    一旁的李东阳笑着回道。

    “看来,朕也要去学一学这个自行车了,不然都有些老土了。”

    弘治皇帝笑的更开心了,想起朱厚照说自己老土的事情,也是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要去学一学了。

    “陛下,其实骑自行车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骑车可以锻炼身体,多运动、运动,对身体还是不少好处的,我们朝中有不少大臣现在都喜欢骑车上早朝呢。”

    刘晋一听也是笑着说道。

    京城大居不易,并不是每一个大臣都和刘晋一样有庞大的产业,家底殷实,有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为了节省开支,没办法扬起四轮马车,于是干脆就买个自行车上下班,既方便又实惠,还能够锻炼身体。

    “是嘛,回头也学学。”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的更新了。

    众人乘坐的四轮马车走着、走着很快就来到了一处菜市场这里,菜市场一向都是非常热闹的地方,买菜的人非常多,人流量很大。

    “菜市场?”

    “这菜市场是什么地方?”

    弘治皇帝看到菜市场的牌子,再看看门口大量的人流,也是好奇的问了起来。

    “陛下,这菜市场就是专门买卖生活所需的一个地方,买菜、买肉、买米等等地方。”

    “和内城菜市口差不多,只不过在南区新城这边,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建设,建造了菜市场,加盖了棚子,这样就不用风吹雨打。”

    刘晋连忙回道。

    “菜市口啊~”

    “走,走,进去看看~”

    弘治皇帝顿时就明白了,随即让人停车,准备进去看看。

    “陛下,这菜市场乃是肮脏市井之地,要不我们还是不去了吧?”

    刘健看了看菜市场,这在外面都已经能够闻到各种味道了,想了想也是对弘治皇帝建议道。

    “怕什么,越是如此就越是要进去看看。”

    “这菜市场关系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多了解、了解才知道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怎么样,总待在皇宫里面,批准奏疏,那是很难真正了解老百姓生活的。”

    弘治皇帝却是不以为意,带头就走了四轮马车,随即饶有兴趣的看了看眼前的菜市场。

    眼前的菜市场是按照后世的菜市场来建设的,有大量的摊位,也有各种店铺,在门口两边都有很多的店铺。

    有粮油店,早茶店、包子店、面店等等,各种各样,甚至于刘晋还看到了专门卖开水的熟水店,这是新型起来的一种店铺,只卖开水。

    每家店铺里面的生意都很火爆,进进出出,忙碌无比,老板、伙计都很忙。

    弘治皇帝最先来到粮油店这里,民以食为天,他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这个了,这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这粮食价格贵不贵,这可是很重要的事情。

    来到粮油店这里,老板很忙,没空招待,弘治皇帝就自己看了起来,各种各样的大米、面粉,摆放的整整齐齐,同时在旁边还用阿拉伯数字写上了价格和产地。

    “南洋大米,5文钱一斤~”

    “苏州大米,6文钱一斤~”

    “辽东白面,4文钱一斤~”

    “河南白面,4文钱一斤~”

    “胭脂米,12文钱一斤~”

    “番薯,1文钱一斤~”

    “玉米,2文钱一斤~”

    “……”

    各种各样的粮食价格写的清清楚楚,弘治皇帝一边看也是一边微微点头,随机抓起来细细一看。

    都是上好的粮食,米都是用新型蒸汽碾米机碾出来的,光滑、完整,至于面粉,也都是面粉厂磨出来的上好面粉。

    他可是记得当年灾荒的时候,粮食店里面的粮食不仅仅贵上天,而且质量非常差,大米里面渗沙子、面粉结成团。

    再看看眼前的这些粮食,价格便宜,质量又好,关键是在店里面买粮食的大妈、小姑娘还在挑挑拣拣的吐槽。

    “老板,你这大米不行啊,都不够白,老李家的大米比你家的好看,又白,而且一粒粒的都很完整。”

    “哎呦,我的姑奶奶啊,这米又不是越白越好的,老李家的米是天津碾米厂进的,这天津碾米厂用的是最新的碾米机,将米给抛光了,看起来是更好白,更好看点。”

    “但是这米上面的一层衣也给抛掉了,很多人都跟我说,他家的米煮出来没有以前的那种迷香了。”

    店里面的老板一听,顿时就赶紧解释道。

    “都是米,还两个味不成。”

    “便宜点,便宜点,我买个一百斤。”

    “真的没办法便宜,都是小本买卖,赚不到钱。”

    “谁信你啊,你们这些粮食最有钱了,最赚钱了。”

    “哎呦,那是老黄历了,以前的时候粮食精贵,一年也产不了多少粮食,粮食当然贵,可是现在,我大明产粮的地方太多了,而且运输方便,这粮食买卖啊都是小买卖了。”

    “现在有钱的都是开工厂、做海贸、走海外的,我们这些做粮食买卖的,也就混口饭吃了。”

    “好像也是,便宜点、便宜点吧,一次买一百斤呢。”

    “你也是经常来这里买米了,老客户了,这样吧,我送你几斤番薯和两个玉米棒子,这总可以了吧。”

    “这还差不多,钱给你,记得帮我送过去。”

    “好嘞,等会我就安排人送过来,是书香雅苑八栋302单元吧?”

    “对,对,老板您记性真不错。”

    “哈哈,没办法,做这个小买卖就靠和大家混个脸熟,靠熟人照顾。”

    粮油店的老板和顾客聊着,弘治皇帝和刘晋等人则是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从他们的谈话当中也是透露出了很多的信息。

    这现在的大米和面粉,很多都已经开始使用蒸米碾米机、磨粉机来处理了,有专门的面粉厂、碾米厂做这个买卖,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

    因为以前的大米不仅仅产量低,关键是这稻谷想要变成大米,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舂米可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要不然也不会有人被罚去舂米了。

    从粮油店里面出售的粮食来看,种类和产地都非常的广,单单是大米就有很多种,来自不同的地方,南洋的、苏州的、湖广的,糯米、香米、珍珠米等等。

    价格上面虽然有所差异,但都比较便宜,几文钱一斤,对于现在的老百姓来说,完全没做任何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从黄金洲引种回来的高产番薯和玉米,因为产量大,价格也是非常的便宜,番薯1文钱一斤,玉米2文钱一斤,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非常的便宜了,关键是看样子,这番薯和玉米现在已经沦落到成为了赠送品的地步了。

    仅仅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现在大明的粮食是非常富足的。

    弘治皇帝也是知道,去年大明全国的粮食又再次迎来了大丰收,仅仅是辽东这边,因为已经过了免税期,辽东这边种田的百姓开始要缴纳粮税了。

    仅仅辽东一地,去年收上来的粮税就非常的庞大,远超过以往年份整个大明所收到的粮食税,以至于朝廷这边不得不在辽东建造了几个大型的粮仓用来存储这些粮食。

    大米、面粉人人都随意吃得起,番薯和玉米成为了粗粮,作为补充粮,很大一部分现在都是用来饲养牲畜。

    “嗯,我大明的百姓总算是能够吃得饱了。”

    弘治皇帝很是高兴的点点头,以前的时候,总是担心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看到大明粮食充足,自然也是高兴的很。

    正当弘治皇帝要去别的店看的时候,粮油店这边专门送货的小儿已经回来,骑着一辆自行车,他刚刚回到粮油店,老板就立即说道:“将这一百斤大米和几斤番薯玉米送到书香雅苑八号楼302单元~”

    “好嘞~”

    店小二一听,也是熟练的扛起百斤大米放在自行车后面特制的送货框里面,接着飞一般的送货去了。

    “这自行车还真是够实用的。”

    看到这一幕,弘治皇帝也是笑了起来,至于张懋则是看着自行车上面的三角形标志,很是后悔的说道:“当初怎么就没有投资奔驰自行车厂呢~”

第1556章,民以食为天

    “不错,不错~”

    弘治皇帝饶满意的直点头。

    接着他的目光很快就被一旁的熟水店所吸引,也是走了过去。

    熟水店这里的生意也是相当的火爆,排队的人很多,人人都手里面提着一个暖水壶,这种暖水壶和后世的暖水瓶差不多,都具有保温的效果,热水即便是放上一天也不会冷掉。

    “老板,生意不错嘛~”

    弘治皇帝来到坐在门口收钱的老板张五身边,在张五的身边放着一个筐子,里面装满了铜钱,来买水的人,只要往里面扔一个铜板就可以装上满满的一壶开水回去,有时候有些提着大铁桶过来装水的,也只需多给一个铜板就可以了。

    老板张武一边悠闲喝着茶,一边看着人不断的往箩筐里面仍铜钱,整个人的心情似乎很不错,都在哼着小曲。

    听到有人和自己说话,他也是赶紧仔细的打量了弘治皇帝一番,见弘治皇帝衣着讲究,气度不凡,再看看身后的刘健、李东阳、刘晋等人,也是连忙起身恭敬的笑着说道:“回贵人的话,这也就是混口饭吃。”

    “别人都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的进账,我这就是一文钱、一文钱的买卖,别看铜钱一箩筐,起身换成银子的话,也没几块银元。”

    “一文钱的生意也是大生意嘛,而且看样子大家都很喜欢过来买开水嘛。”

    弘治皇帝笑着点点头,再看看排着队的人群,又问道。

    “可不是嘛~”

    “这报纸上啊不是说了嘛,多喝热水,这人的身体才更好,可以预防各种各样的疾病。”

    “还真别说,以前的时候,大家条件有限,经常和生水,我们大人都时常闹肚子,小孩子就更别说了,很容易就生病。”

    “自从报纸上面说喝热水对身体好,我就学人开了这个熟水店,卖卖开水,赚点小钱,也是方便了大家。”

    “还真别说,自从大家慢慢的习惯和热水之后啊,这基本上就不会闹肚子了,小孩子也更少生病了。”

    老板张五见弘治皇帝愿意听自己说,也是很聊得来。

    “是啊,多喝热水好,多喝热水好。”

    弘治皇帝笑着点点头,随即看了看就往菜市场里面走去。

    一走进菜市场,一股热火朝天的景象就传了过来,各种各样的气味混杂着各种各样的吆喝声、买卖声,构成了一副浓浓的烟火气息。

    “我这还是第一次进菜市场啊~”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的一切,显得很有性质。

    整个菜市场和后世的菜市场差不多的分布,划分成了很多片区,有专门卖肉的,也有专门卖蔬菜的,卖鸡鸭鹅的,卖鱼和海鲜的等等,规划的极为整齐。

    “老板,这肉怎么卖啊?”

    弘治皇帝来到一处肉摊处,摊子比较大,老板带着自己的婆娘以及两个儿子忙的热火朝天,见到弘治皇帝一行人走了过来,也是赶紧热情的招呼。

    “这上好的肥猪肉11文钱一斤,五花肉10文钱一斤,其它的九文钱一斤~”

    “这个牛肉18文钱一斤,羊肉16文钱一斤。”

    “我这的肉啊,都是上好的肉,这牛肉可是上等的黄牛肉,可是从河中省用火车运过来的,这羊肉啊,也是草原上最鲜嫩肥美的呼伦贝尔羊,羊膻味很小。”

    肉摊老板详细的给弘治皇帝介绍起来。

    “这羊肉和牛肉便宜很多了嘛?”

    弘治皇帝想起以前牛羊肉的价格,也是问道。

    “哎呦,那是当然了。”

    “以前的时候哪里吃得起牛肉啊,吃牛肉是犯法的,至于羊肉,那可是只有富人能够吃得起。”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大明有的是牧场,这北方的草原、西域、河中、中亚、西北五省,有着广袤无边的牧场,放牧的牛羊不知道有多少。”

    “现在火车都已经修到河中去了,这火车一通啊,那边的牛羊马匹都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过来,这牛羊肉的价格也是直线下降,大家也都吃得起了,而且这牛羊肉都是极好的。”

    “贵人要不要来一些?”

    老板笑着回道:“以前生意不好做,大家没钱,吃不起,即便是吃得起,也没多少牛羊肉、猪肉可以供应。”

    “现在是大家有钱了,我大明又有大量的牧场了,粮食多,大量的用来喂养牲畜,我这里的猪肉啊,可是北直隶本地怀柔县产的,猪大肥肉多,看看这个肥肉足足有一指厚呢。”

    老板一边说也是一边比划着,油渍都差点弄到弘治皇帝的身上,这让一旁的刘健、李东阳也是忍不住皱起眉头。

    不过弘治皇帝却是丝毫没有在意,反倒是附身仔细的看起来。

    “这肉还真不错啊,行,各种肉都给我来一两银子。”

    弘治皇帝很是豪爽的说道,一旁的萧敬一听,也是赶紧从怀里面掏出了三块银元给老板。

    “都来一两银子啊?”

    “您稍等,您稍等,我这边可能有些不足,我马上让我儿子给你运过来。”

    老板拿着沉甸甸的银元,顿时就笑花了,三块银元,这可是大买卖。

    “哈哈,没事,没事~”

    “这平时大家都舍得吃肉吗?”

    弘治皇帝笑着示意不用急,而是开始问东问西起来。

    “我杀猪也是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要说以前嘛,大家肯定是不舍得吃肉的,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会买些肉吃,这吃得起肉的,那也都是有钱、有身份的人。”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纵然是普通老百姓也吃得起肉,这肉又不贵,现在随便随便找个事情做,一个月不得挣个几两银子,吃肉是完全吃得起。”

    “不过啊,现在大家都兴吃什么海鲜、牛肉和羊肉什么的,所以我现在又开始卖牛羊肉。”

    有大单子,老板也是笑着聊了起来,丝毫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当今天子,还姓朱,这一口一个杀猪,要是放在文字狱的年代,都够诛九族了,不过好在弘治皇帝丝毫不介意这个,和老板聊的很详细,详细的询问相关的情况。

    很快,弘治皇帝就离开了肉摊,至于他买下的肉,自然是有宫廷侍卫这边带回宫里面去给宫中的人加餐了。

    “这个时节的蔬菜品种竟然还有这么多?”

    弘治皇帝来到蔬菜区,看到蔬菜摊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蔬菜,也是问了起来。

    卖菜的是一个中年妇女,看到弘治皇帝一行人,也是笑着回道:“贵人可能不知道,现在都流行大棚蔬菜了。”

    “以前的时候,这秋冬初春的时候,确实是没什么菜,都是靠地窖里面的大白菜过日子。”

    “但是现在有大棚蔬菜了,就是用玻璃建起来的大棚,即便是在冬天也一样可以种出各种各样的蔬菜来。”

    “我这里的蔬菜啊都是从怀柔这边运过来的,这怀柔县现在有我们大明最大的大棚蔬菜产区,每天都有几百车的蔬菜运到京城来。”

    “怀柔县?”

    弘治皇帝一听,立即想起了朱厚照,这怀柔县的知县就是朱厚照同学,记得好像他还跟自己说过要在怀柔县搞蔬菜大棚的事情,没想到竟然如此神速。

    “是啊,这怀柔县的人有福,有个好县令,带着怀柔县的人种蔬菜、搞养殖,现在生意火红的很。”

    “我们的蔬菜、还有那些肉摊上的猪肉,很多都是从怀柔县这边运过来的。”

    卖菜的老板也是回道。

    “那还真是很不错啊。”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开心极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在读书方面让人很不省心,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作为的,当个知县,一上任就扫干净了怀柔县的恶霸,现在又带着怀柔县的老百姓发家致富。

    再看看菜摊上面的各种蔬菜,弘治皇帝能够认出来的不多。

    “这些是什么菜,怎么以前没有见过?”

    弘治皇帝指了指菜摊上面的一些蔬菜问道。

    “这个是包菜,是从叫什么地中海那边引种进来,比较耐寒,冬天也都可以种,味道也好。”

    “这个是花菜,是从那个叫什么奥斯曼帝国引种回来的,味道清脆,很受欢迎,卖的挺好的。”

    “还有,这个是大葱、韭菜,香菜,都是从琉球岛这边来的,那边天气暖,即便是冬天,不用大棚也能够种蔬菜。”

    卖菜的大妈也是热情的向弘治皇帝介绍起来。

    一旁的刘晋也是仔细的听着,边听也是边点头。

    这大明人吃的蔬菜,它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大明本土的蔬菜品种了,自从船队从黄金洲这边带回来高产的玉米、番薯以及辣椒、西红柿之后,大明人去到世界各地,都会看看这些地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粮食、蔬菜水果之类的能够引种到大明去。

    这其中的利润可是极高的,大家现在可都记得,当年辣椒、玉米、番薯刚刚引种回来的时候,卖出了天价,只有有钱人才能够吃得起。

    到了现在,大家都知道被坑的不浅,玉米也好、番薯也罢,辣椒什么,其实产量都很大,也都很普通。

    PS:居然停电了~

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汇于大明

    关键是产量大就算了,这东西也没有一开始宣传大具有某种神奇大功效。

    就好比如玉米,当初宣传说,它有滋阴补阳的功效,说什么黄金洲殷商后裔之所以身材高大,身强体壮,就是因为他们常吃玉米。

    一开始还真是把大家虎大一愣,一愣大,这一根玉米棒硬是卖出了天价,几百文一个,还非常受到欢迎,让引种回来的京城农业商行狠狠的大赚了一笔。

    还有那个什么番薯,当初说多吃番薯可以多生孩子,不知道骗了多少妇女天天吃番薯,为的就是多生几个儿子。

    结果呢,现在大家才知道这个番薯的产量大的惊人,一个藤蔓种到地里面,能给你结出十几斤大番薯出来。

    现在一文钱一斤的番薯,大家都不愿吃,将它定为粗粮,因为吃番薯不顶饿,根本就没办法和大米、面粉相比。

    当初这个番薯也是论个卖大,一个卖上百文,以至于至今都还有一个外号,叫富人粮,说什么只有那些有钱人才会傻乎乎的花上百文钱去买这个什么番薯。

    当然,这些都是老百姓们调侃大话了。

    对于商人而言,他们则是看到了其中蕴含大巨大商机。

    引种海外的东西到大明来,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特别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图个新鲜的情况下,往往都能够卖出高价来。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经济作物,也是相当具有价值。

    像从南黄金洲引种的橡胶,现在橡胶价格大涨,刺激了大量的人去南黄金洲寻找橡胶树果子,一个种子就能卖一两银子,这简直就跟捡银子一般。

    还有金鸡纳霜树,这种治疗打摆子病的神药,药用价值极高,随便引种一些也是可以大赚一笔的。

    故而现在有专门的商行行走于世界各地,专门寻找各种各样有价值的东西带回大明。

    世界各地高产的农作物,稀奇的蔬菜、水果等等,甚至于大明还有学医的大夫专门行走世界各地研究世界各地的医学和药物。

    很多东西在大明可能找不到治疗的药物,可是在世界上其它地方说不定就能够找到很有效的治疗办法和药物。

    随便弄到一样也足以让人大发横财,一夜暴富都不是问题。

    黄金,白银,宝石、翡翠、珍珠、象牙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值钱,但毕竟少,想要找到并不容易。

    但其它的一些东西相对而言就容易多了,很多人也是靠着做这个发财了。

    此外就是一些大明珍贵的东西在海外可能就很常见,并不值钱,比如人参,在大明可是很值钱,很金贵的东西。

    黄金洲北境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顶级人参,也是让发现者一夜暴富,百年人参当萝卜一样的运回大明,大把、大把的银子数都数不过来。

    太多,太多的例子了,激励着大明的人在世界各地走动,将来自四面八方的东西带回大明。

    眼前的菜摊。

    各种各样的蔬菜,有很多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原先大明没有的东西,极大的丰富了大明人的餐桌。

    让大明人所吃的东西已经远远不局限于大明,而是来自世界各地。

    地中海这边传进来的包菜,奥斯曼帝国传过来的花菜,天竺大陆上传过来的咖喱等等,类似的实在是太多了。

    “不错,不错,真不错~”

    弘治皇帝一边听也是一边点头。

    在古代,如果能够多一种可供食用的作物,往往都要好好祭祀一番,因为会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

    可以吃的东西越多,这食物就越有保证,就越不需要担心饿肚子。

    现在一下子看到如此多的新品种蔬菜传入大明,弘治皇帝也是很开心,这意味着大明人可以选择的食物就更多了,饿肚子的概率就更小了。

    离开蔬菜摊,很快弘治皇帝一行人又来到了干货店这里。

    一进入干货店,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映入眼帘,各种各样,让人眼睛都看花了,很多都稀奇古怪,看都没有看过。

    刘晋一边看也是一边认了起来。

    各种各样的咸鱼干,海产品的种类非常齐全,各种你知道不知道的鱼干,很多在后世都是非常名贵的鱼。

    像大黄鱼,在后世野生的大黄鱼几乎已经很难捕捞到了,产量极低,只数有钱人才能够吃得起的东西。

    然而现在,确实被奢侈的做成咸鱼干,几文钱一斤,非常的便宜。

    此外,刘晋甚至于还看到了金枪鱼干,这要是让后世的饕餮客看到了肯定会直呼暴殄天物,竟然将金枪鱼做成咸鱼干,简直不可饶恕。

    然而在这个干货店里面都数很常见的东西。

    “老板,这鲍鱼怎么卖?”

    眼尖的刘晋很快就看到了拳头大的鲍鱼,顿时就赶紧问道。

    这东西在后世开始很贵的,什么黑金鲍,一斤鲍之类的,都是贵,一般人根本就不舍得吃,现在却是非常随意的摆在摊子上面。

    “客人好眼力啊,这些鲍鱼啊可都是上等的好货,是从南非这边来的,个大、肉厚、鲜美无比,也不贵,只要五十文一斤。”

    老板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

    “五十文一斤,倒是很便宜。”

    刘晋一听,顿时就随口说道。

    “这东西也就我们大明比较稀罕,在海外却不算什么。”

    “在南非那边,海里面有的是这种鲍鱼,个个都拳头大小,南非殖民商行这边专门开采这种大个的鲍鱼来出售,卖几十文一斤,其实已经很贵了。”

    “不过如果您愿意多等几天的话,到时候还有从澳洲这边过来的鲍鱼,个头也大,而且味道也不错,价格相对要便宜多,只要三十文一斤。”

    老板很是健谈,笑着介绍起来。

    “我这店里面的东西都是好货,很多啊都是来自海外。”

    “你看这个是袋鼠肉干,滋阴补阳的功效,味道和牛肉差不多,现在卖的很火,而且也不贵,一斤只要十二文,据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还有这些鱼胶和鱼干,全部都是来自黄金洲的千河城,哪里每年都有大量的海鱼洄游,个头大,非常的肥美,做出来的鱼干用来炖汤非常好喝,这鱼鳔也是养生补品。”

    “另外,这些是来自黄金洲东海岸北境这边的,很多人只是知道北境的人参出名,确实不知道北境这边的海域渔业资源极其的丰富。”

    “产出来的鱼非常多,根本就吃不完,所以就加工成鱼干,这些是鱼皮,水煮一下,凉拌就非常的可口,这些是鱼胶,个头都很大,价格也便宜。”

    “还有我店里面的肉干,这些是来西域、河中地区的牛肉、羊肉肉干,哪里地广人稀,草原广袤,是我大明有名的肉仓。”

    “这些是来自澳洲的肉干,牛羊肉都有,澳洲这边的牧场也是非常大,牛羊产量极高。”

    “这些是来自黄金洲的野牛肉干,虽然是牛肉干,不过肉质太粗,大家不喜欢吃,但价格便宜,八文钱一斤。”

    “还有这些是骆驼肉和马肉肉干,味道一般,但便宜,这些是从凛冬城过来的鹿肉干,鹿肉很鲜甜,滋补,所以价格比较贵,要二十多文一斤。”

    “这些鱼干是来自草原省北边的北海,肉质鲜美,骨刺极少,非常适合给小孩子吃,开胃消食。”

    老板非常热情的给弘治皇帝和刘晋等人详细的介绍起自己店里面各种干货的产地以及功能和价格。

    “这些圆圆和砖一样的是什么?”

    大家今天算是开眼界了,李东阳指了指一堆码在一起的大圆饼问道。

    “这是奶酪吧?”

    刘晋一看,立即就认出来两,再看看上面的字母,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地中海意大利的奶酪。

    这东西在后世也是不便宜的,一块顶级的奶酪,甚至于要卖出几万美金,老百姓别说吃了,看都没有看过。

    “这位贵人看来也是见多识广,这确实是奶酪,来自欧洲意大利的奶酪,味道非常的醇厚,奶香味十足,小孩子非常喜欢吃,有助于消化。”

    “还有这个是来自西班牙的火腿,味道也是相当不错,和我们大明的火腿也是不相上下,据说一条好的火腿制作工艺极其的复杂,且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进行储藏,这个是可以直接切片吃的,味道非常的鲜美,甘甜。”

    “还有这个是来自非洲牛蛙肉干,这种牛蛙体型非常大,声音大如牛,非常的响亮,肉质也是相当不错,用来炖汤很不错的。”

    弘治皇帝和刘晋等人一边听也是一边看。

    “这四方之物皆汇于文大明啊!”

    刘健看了看眼前的干货店,天南海北的货物都有,还基本上都是来自海外各地,种类齐全,让人看花眼。

    “哈哈,那是当然,我大明坐拥四海,富有五湖,拥有最广袤的土地和海洋,也威震全球,这四方蛮夷自然是要讲好东西都贡献给我大明的。”

    老板一听,也是相当自豪的说道。

    “哈哈,是这个理,就该如此~”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都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PS:手机码字会死人~~

第1558章,孩子

    弘治皇帝满脸笑容的走出了菜市场,小小的一个菜市场也是让弘治皇帝看到了大明的富足,让他放下心来。

    至少来说,老百姓是不用为吃饭的事情烦恼了。

    粮食的价格非常便宜,最便宜的粗粮番薯、玉米,只要一文钱一斤,这个价格可谓是非常的便宜了,足以保证最低程度的粮食需求。

    现在的问题是,大明人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的问题上了,而是向着吃好发展了,这肉都分成了三六九等,猪肉、羊肉、牛肉、各种海鱼、河鱼,大明本土的,来自关外、海外的,向大明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食物。

    看到老百姓不用为吃的事情担心,弘治皇帝就很开心。

    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当年北方三省出现大雪灾,来年闹饥荒,京津地区,饿殍满地,树皮都被啃光的凄惨一幕。

    实在是太惨了。

    现在多好,粮食吃都吃不完,还可以挑挑拣拣了。

    “我大明人总算是不用为填饱肚子的事情发愁了。”

    弘治皇帝满脸笑容的和身边的刘健、李东阳、张懋、刘晋说道。

    “这一切都是陛下您励精图治、雄才大略,我大明百姓才能够有今日的幸福生活。”

    刘健一听,立即也是赶紧拍马屁。

    “是啊,陛下,这一切都是您高瞻远瞩、领导有方,为我大明万万子民殚精竭虑,勤勉耕耘,这才了今日大明之盛世。”

    李东阳也是赶紧跟着拍马屁,这有能力是一回事,怎么样让老板喜欢你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哈哈~”

    弘治皇帝高兴的大笑起来。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现在大明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是很好过,他这个当皇帝也确实是占最大功劳的。

    众人非常随意的在街道上走着,看着京城的繁华与热闹,和老百姓聊下生活,很快,众人就来到了一处小区这里。

    只见很多孩童聚集在一起,彼此互相的打闹、玩耍,一个个穿着好看的衣服,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在一旁还有老人满脸笑容的跟着,互相聊着天。

    “老王啊,你家几个孙子了?”

    “十三个了,那个新买的小妾独立里面还有呢。”

    “你们家可真厉害,都十三个孙子了,我记得好像你们家孙女也有十二个吧?”

    “可不是嘛,这大大小小的加起来,都已经二十五个,每次吃饭就跟打仗一样,一顿饭,一头羊都不够吃。”

    “人多好啊,人多好啊,多子多福嘛,反正你儿子又不是养不起,这都已经当经理了,一年赚上千两银子,再生几十个也养得起。”

    “养是没有问题,时代变了,粮食便宜,吃饭不是什么事情,关键是这养孩子又不仅仅只是吃饭的问题,这孩子要穿衣服吧,要上学吧,长大了还要成家立业吧,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这怕什么,你家房子都已经十几套了,每个孙子一套都还有多余了,你儿子也是厉害,会赚钱又会投资,听说买股票也赚了不少。”

    “一般,一般了,你儿子也厉害啊,是海员,出一次海都要大赚一笔,听说你们家在南洋这边还有一个种植园。”

    “种植园是有一个,不过不大,也就两千多亩地,但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种甘蔗不赚钱了,寻思着种橡胶,可是橡胶树苗太对了,又要一大笔的银子投资下去。”

    “我都叫儿子不要在花那些钱到上面,有这钱啊,去朝鲜、倭国纳几个小妾,或者是干脆买几个女白奴回来,给我多生几个孙子。”

    “可是他就是不听,到现在也就只有两个孙子,六个孙女,加起来,还没你们零头多,他媳妇也不是那种悍妻,也叫去多纳妾,广开枝叶,可是他就是不听,你说气不气人。”

    “那还真是够气人的。”

    “这有钱没钱,日子马马虎虎过就可以了,这孩子要多生几个,又不是养不起。”

    “这纳妾啊,其实也是有好处的,人多力量大嘛,多几个小妾,子孙绵延,也是好事。”

    “我儿子这几年也陆陆续续的纳了好几房小妾,这朝鲜的、倭国的、暹罗的,还买了几个白奴回来当小妾。”

    “别说,这白奴啊,就是好生养,完全没有我们大明女子那么娇气,可以叫你儿子去多买几个回来,这皮肤白,生出来的孩子也好看,你看我那几个孙子,一个个都很白,多好看。”

    “是啊,可我儿子就是不听,我也没办法。”

    两人老人一边看着孩子也是一边闲聊,丝毫没有察觉到弘治皇帝、刘晋等人在旁边听着。

    刘晋听着他们的谈话,看向那群正在玩耍的孩子,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其中有很不少孩子都是混血的。

    大明人都是黑眼睛黑头发,这些孩子当中不少人头发是金色的,皮肤很白,眼睛是蓝色的,但同时又兼具了东方人的一些特点,少数一些则是完全不像大明人。

    此时此刻,这些孩子不管长的像不像大明人,一个个都说着流利的大明话,甚至于还在比赛背古诗。

    “我会背悯农,是我哥哥学校学的,然后教我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娃穿着红色的大明传统衣服,非常认真的背着古诗。

    “我也会,我也会,我哥哥也教我了~”

    旁边的小孩子一听,顿时一个个也是跟着嚷嚷起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静夜思~”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也是李白的诗~”

    “我最喜欢李白~”

    “我最喜欢杜甫~”

    “我喜欢王勃,因为他写的最好。”

    “我觉得李白才是厉害的,他写的诗超多,又超级好。”

    “李白才不是呢,杜甫才是~”

    一群小孩子在哪里争吵着,这让刘晋看了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要是放在后世,那估计着是一群小孩子在哪里比赛说英文了吧。

    几个小孩子争执着,也不知道是那个小孩子最先掏出一根肉干说道:“我有牛肉干,你有吗?”

    “我也有牛肉干,还是西域的牛肉干,可好吃了。”

    “我的是羊肉干,比你的牛肉干好吃。”

    “我的是鱼肉干,是从黄金洲过来的,我敢吃辣椒,你们敢吃吗?”

    “我也敢吃辣椒,我爸爸超能吃辣椒。”

    “我爸爸也超能吃辣椒,他能够一口气吃一盆辣椒。”

    “我爸爸才就能吃辣椒,他可以吃一屋子的辣椒。”

    小孩子总是还比较,爱争执的。

    有人拿出了零食,其它的小孩子顿时也是纷纷的拿了出来,一边吃,还要一边比一比。

    一个个的零食都很丰富。

    各种各样的肉干,糖果、干果、瓜子、花生、豆子等等,五花八门,一边吃还一边掉到地上,然后也不管脏不脏,捡起来又继续吃。

    一旁看着小孩子的老人,则是感叹连连。

    “还是现在的世道好啊,这小孩子都把肉干当零食吃了。”

    “以前的时候,别说吃肉了,有一口饱饭吃就谢天谢地了。”

    “可不是嘛,当年,我生了五个儿子,结果三个病死,一个饿死,也就剩下了一根独苗,好在他算争气,现在给我生了十多个孙子出来,我老王家也算是枝繁叶茂了。”

    “是啊,还是现在的世道好,这吃肉好啊,吃肉身体壮实,不容易生病,看看现在的小孩子,一个个都跟牛犊子似得,一个比一个壮,身体也好得多,不容易生病,好养活。”

    “可不是嘛,以前生孩子,七八孩子能够养大一半就算不错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孩子一个个都好养,有的吃,有的穿,连喝水都要喝开水,这样才不会闹肚子,个个都能够养大。”

    “以前那是我们什么都不懂,哪像现在有报纸,上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带孩子啊,和我们以前也是不一样了,以前我们带孩子,能够吃饱饭就可以了,哪里还有其它什么的讲究。”

    “现在就不一样了,喝水要喝烧开过的,这吃饭前还要洗手,洗澡、洗头要用香皂,太多地方讲究了。”

    “可不是嘛,不过讲究好,注意卫生,身体好,孩子大了,身体好了就不容易生病,小时候多讲究下也是好的。”

    两个老人聊着天,看着孩子,没等多久,几个女人朝着这边走了过来,顿时孩子群当中有小孩就飞一般的扑了过去。

    “公公,回家吃饭了~”

    几个女的,看长相就不是大明人,都是白奴,金发碧眼的,一起来到叫老王的老头身边,很是恭敬的行礼道。

    “嗯~”

    老王头老气横秋的点点头,然后对着身边的老头说道:“老李,我先回去吃饭了,等下吃完饭再一起去看戏怎么样?”

    “行啊,还是你家人多好啊,这饭都做的比我家快多了。”

    旁边的老头也是一口答应下来,看着老王带着一群孙子、孙女的离开,也是喃喃自语的说道:“回头一定要叫他多纳妾,这人少了,饭都做的慢。”

    PS:大家觉得孩子多好不好呢?

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饭

    “二十多个孙子孙女,这也有福气了吧。”

    看着那个叫老王的带着一群小屁孩回去吃饭,张懋都忍不住羡慕嫉妒起来。

    他虽然是英国公,大明的勋贵,家大业大,可是他只有一个宝贝孙子张伦,偌大的英国公传承就指望着张伦了。

    所以他也是很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够大量的给老张家开枝散叶,但张伦虽然也是娶妻纳妾,但一直以来子嗣都不算多,只生了几个孩子,男孩仅仅只有三个。

    和眼前这个老王头相比,真的是连人家的零头都没有达到。

    “是啊,还真是有福之人啊。”

    李东阳也是跟着感叹一声。

    在场的众人,就算他最凄凉了,生了几个儿子都要夭折了,连孙子都没有留下一个,最后不得不从自己哥哥哪里过继了一个儿子过来。

    “这多子多福好啊,我大明才能够更加的繁荣昌盛,现在是地广人稀,人口就是再多十倍、二十倍,也不怕啊。”

    弘治皇帝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他只有一个儿子,不过朱厚照同学却是非常给力,现在都已经给弘治皇帝生了十几个孙子,十几个孙女了,而且还在以恐怖的速度造人,几乎每个月,弘治皇帝都有孙子、孙女出生,以至于弘治皇帝现在比较头痛的事情就是取名字了。

    当初他嫌朱厚照不会取名字,所以也是将取名字的事情揽到了自己的头上,刚刚开始还好一些,可是到了现在,这每月都给几个孙子、孙女取名字,这就让人头痛了。

    老朱家的规矩大家都知道的,五行相生,弘治皇帝是木,朱厚照是火,到了孙子辈就是土了,取名字里面要带土,开始还好取,但是这孙子多了就头大了。

    不过,这也是幸福的烦恼了,皇室开枝散叶,这可是大好事,于国家江山社稷都是好事,至少来说,那些藩王们一个个都老实安分了,不会再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了。

    “是啊,人多好啊,人多好啊~”

    其他的大臣们也是跟着纷纷符合道。

    另外一边,刚刚聊天的老王头带着一群孙子、孙女进了小区,他儿子有出息,是京城一个大工厂的经理,收入很高,而且也善于投资理财。

    早早的就已经开始在京城这边投资房产,在小区里面一下子就买下了几套联排四合院,又在京城各个楼盘这里买下了很多楼房。

    一大家子,没有怎么多的房子也是很难住的下的。

    其中的一套四合院这里,一间正大厅被改成了餐厅,此时此刻已经摆好了四个大八仙桌,八仙桌上面摆满了今日午餐的食物。

    主食有米饭和面条,另外还有煮了很多的玉米棒子,也有用番薯熬成的番薯粥,也有从欧洲这边传过来的面包。

    这是老王头儿子王正远所纳的几房欧洲小妾做出来的,据说是为了让自己的公公尝一尝欧洲这边的食物。

    王正远正坐在老爷椅子上面,翘着二郎腿,喝着茶,看着报纸,院子里面家里面大大小小的孩子,只要是能够自己走路的,此时此刻都已经排着队,在王正远的朝鲜小妾带领下,在水龙头这里洗手,准备吃饭。

    餐厅这里,王正远的正妻正在指挥两个倭国小妾以及七个小妾在忙着餐前的准备工作,准备食物,准备碗筷,摆好凳子等等这些事情。

    一家子人太多了,家里面光大人就有十六个,王正远的父亲、王正远,王正远的正妻,正妻是大明人,一个朝鲜小妾,两个倭国小妾,还有十个小妾是王正远花钱买回来的。

    这十个小妾,有两个是天竺大陆这边过来的,据说还是高种姓,一个是波斯人,一个是中东人,还有两个是奥斯曼帝国人,剩下四个则是全部从欧洲这边被人贩卖过来的。

    十六个大人,再加上二十多个小孩,每次吃饭都是一件大事,需要忙碌许久,准备许久,再加上家里面的其它事情,这一天下来,要忙的事情就太多了。

    不过这些事情都不需要王正远操心,都归他的正妻陈氏去负责,带着家里面的小妾们去忙这些事情。

    他的妻子陈氏很是贤惠,家里面女人多,孩子多,但她都管理的井井有条,从来就没有让王正远为家里面的事情操心、烦恼过。

    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赚钱,家里面的开支极大,单单是每天吃饭,一顿饭就要吃掉差不多一两银子来,一天下来,吃饭的开支就要三两银子,一个月差不多都要近百两银子了。

    要不是他自己是一个大工厂的经理,收入很高,再加上会投资,会理财的话,肯定是没有办法撑起这一家子来的。

    “父亲还没有回来吗?”

    王正远放下手中的报纸,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随即问道。

    “应该快了吧,玛丽和珍妮她们去找了。”

    妻子陈氏连忙回道。

    话刚刚落下,一群孩子就冲了进来,不过却是很乖的赶紧去排好队,洗好手,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几个桌上的美食。

    王正远是一个大厂的经理,这家里面虽然人多,但是伙食却是相当不错,几个桌子上面的菜,各种各样,有肉有蔬菜,有鱼、有鸡鸭鹅等等。

    再加上王正远纳的小妾又来自世界各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做法,欧洲小妾做的面包、烤披萨和香肠,中东、波斯小妾做的手抓羊肉饭,天竺小妾做的咖喱鸡,倭国小妾弄得寿司,朝鲜小妾弄的烤肉,还有正妻陈氏做的老王头最爱吃的红烧肉。

    各式各样的菜肴摆在桌上,让早就已经饿肚子的孩子们一个个直咽口水。

    不过,家里面的老大老王头还没有入座,所以大家即便是再饿,那也是要等着,等到老王头入座了,动筷子了,大家才可以开始吃。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大明人重礼仪,也重视长幼尊卑,长辈没入座,大家也都只能够等着,长辈没动筷子,大家就不能动。

    老王头看着一大家子都在等自己,也是洗个手,坐到主桌正位上说道:“吃饭吧~”

    随着他发话,接下来就是王正远先坐下,然后是正妻陈氏,接着是其她小妾纷纷依次坐好,有的孩子还小的,也是抱着孩子一起坐下。

    再接着则是陈氏所生的长孙、嫡孙带着一群大一点小孩子坐一桌,他们跟着坐下来之后,其他的孩子则才赶紧坐好。

    坐好了,还不能动筷子,等老王头拿起筷子夹菜了,大家这才可以开始夹菜,吃饭。

    吃饭的时候,所有的人也都不能够发出声音,默默的吃饭,小孩子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吃的很快,生怕会输掉。

    一个小孩子吃饭要人喂,一群小孩子吃饭就不用了,个个都在争,都在抢,根本就不需要操心多少。

    一顿午饭就在无声中吃饭,即便是小孩子,一个个吃的狼藉无比,那也是不会发出声音。

    等吃完饭了,没有怀孕的小妾忙着收拾,有身孕或者是带着婴儿的小妾则是坐在主桌上,吃完饭之后,家里面也是要讲讲话,聊聊天什么的。

    “父亲,我想将老家的老房子给推掉再重新建个三进的大院子,您看怎么样?”

    王正远和老王头商量着家里面的大事。

    “你以前不是一直说家里面的老房子没什么价值嘛,不想将银子投资到上面去?”

    老王头一听,顿时就高兴起来。

    “我算了算,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这老家总归是根,很多亲戚也都在老家,我想啊,建好之后,以后过年我们就回老家过年去,这城里面的房子还是太小了,再大的房子,我们又买不起,只能够回老家去比较好一些。”

    王正远也是有自己烦恼的,家里面的人太多了,尽管有不少房产,可是除了吃饭的时候聚在一起,大家住都是各自住自己的。

    妻子陈氏和前面纳的小妾住在四合院,几个新纳的小妾住在套房里面,尽管也都在同一个小区里面,但总归是有些散,不方便。

    “那感情好,我早就想回家过年了,亲戚朋友也是要时常走动的。”

    老王头高兴的同意下来。

    “相公,我娘家的弟弟想要进你厂里做事,你看能不能安排下?”

    妻子陈氏看了看王正远问道。

    “厂子又不是我们自己家的,我也是替东家做事,这胡乱安排人进去,不合适,回头我介绍他去其它厂子吧,让你弟弟好好学,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做,不要好高骛远。”

    “知道了~”

    “相公,下个月我娘家人会过来大明这边~”

    朝鲜小妾声音放的很小,小声的提醒着。

    “嗯,知道了,到时候我会安排,夫人,你这边去准备一些礼物,到时候好送过去。”

    “谢谢相公~”

    朝鲜小妾一听,顿时就高兴的连连致谢。

    其她的小妾只能够羡慕嫉妒的看着,这娘家离得近就是好,想过来就能够过来,朝鲜和大明,坐个船就过来了,不像她们,恐怕这辈子都没办法再见到娘家人了。

第1560章,多纳妾多生孩子

    老王头家一家老少几十号人热热闹闹,吃顿饭就跟吃席一般,同一小区,另外一处四合院这里,老李家就显得冷清多了。

    四合院里面老李头带着孙子孙女回来,儿子李希正在悠闲的看着报纸,儿媳妇孙氏正在忙着做午饭,一张八仙桌上面也是已经摆了七八道菜。

    “这橡胶的价格又涨了,真是后悔,当初怎么就没去种橡胶呢。”

    李希看着报纸,当看到报纸上面橡胶的价格每桶涨到了170两银子的时候,他肠子都悔青了。

    他一个海员,而且可以算是最早出海的一批人了,尽管出身贫苦的家庭,但是现在也已经攒下了不菲的身价。

    京城、天津、淞沪都有他购买的大量房产,单单是房子就有十几套,店面也有四五间,此外在南洋这边,他还有一座两千亩的种植园,买了几十个奴隶专门给自己种甘蔗。

    此外手头上还有不少股票,价值几万两银子,可以说妥妥的是站在了时代浪潮的弄潮儿,新生代发家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以前,像他这种农村出身的贫穷子弟,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一年到尾的累死在田里面都难得有几顿饱饭吃,很多人甚至于娶不上媳妇,穷不过三代,因为没有第三代。

    但是伴随着时代的浪潮袭来,他运气好,把握住了时代的浪潮,先是在刘晋麾下的产业当中做事,学习了文化知识,能够读书识字,接着进入天津海事学院学习,成为了最早的海员。

    这才有了现如今的家业,综合资产算下来,比起小地方的地主来都丝毫不差了。

    “哼~”

    老李头听到儿子李希的话,极其不爽的在他面前冷哼一声。

    “爹,又谁惹你了?”

    李希放下手中的报纸,赶紧将老李头给扶着坐下。

    大明人不管贫穷富贵,最重要的是讲究一个孝,孝顺之人,人人赞誉,不孝之人,遭人唾弃。

    “哼~”

    “天天就知道什么橡胶,什么股票,什么房子、什么这个货,那个货。”

    “赚那么多银子有什么用,你有几个儿子可以传下去的?”

    老李头很不爽,看着院子里面正在玩耍的孙子孙女,二个孙子自然是他的宝贝干,心头肉,至于六个孙女,看着就让他有些烦,尽生的是赔钱货。

    现在京津地区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大家都有钱了,这嫁女儿啊,不仅仅不会要什么彩礼,还要赠大量的嫁妆出去,特别是想李希、王正远这些也算是有点身份、有脸面的,那嫁女儿那更是要拿得出手,不然就丢人了。

    “爹,你又来了,我这又不是有两个儿子嘛。”

    李希一听,顿时就无奈了,自己每次回来,老爹几乎都是要跟自己替这个事情。

    “两个儿子很多吗?”

    “你知道人家王正远家有几个儿子?”

    “他现在有十二个儿子了,而且有三个小妾还大着肚子,人家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摆上四大桌,跟吃席一样,多热闹,多好啊。”

    “我们家呢,就这几号人,过些年这些丫头再出嫁的话,到时候就冷冷清清就几个人,你不觉得冷清,寒酸吗?”

    “有钱算什么,现在京津人谁家没点家底,你以为你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啊?”

    “你比得过那些开工厂,做商行的大户人家吗?”

    “你也就是比打工的人强那么一点点,但是谁家不比你多几个儿子。”

    “现在比的不是谁的银子多,家也大,比的是谁家人多,儿子多,他老王头天天跟放羊似得,一出去就是大群。”

    “我呢,就跟放牛似得,就带着大牛小牛三两只,一比就知道了。”

    “现在谁不夸老王有福气?”

    “再过上十几年,他那些孙子长大了,到时候一大家子,随随便便都要上百号人,我们家呢,你就是再大的家业,没人也没什么用。”

    老李头一边说也是一边气呼呼的。

    恨铁不成钢啊。

    自己当初也就是家里们穷,娶个婆娘都难,要是有现在这个条件,非得娶个十个八个的回家,生一堆儿子出来。

    李希倒好,有条件不去,以为生了两个儿子就很了不起了,真是气都气死掉。

    李希听着老李头的话,也是无语了,老爹哪里都好,就是天天盯着自己这事。

    自己和娘子孙氏感情很好,根本就不想再拿小妾,可是自己老爹就天天念道这事,自己每次出海回来,都要被说。

    至于一旁正在忙着准备午饭的孙氏,那更是眼含泪水,有苦难言啊。

    她从十五岁嫁给李希,到现在已经二十八岁了,十三年的时间,给老李家生了二个儿子,六个女儿,这已经是很给力了。

    但是在公公的眼里面,自己就是不行,不会生,尽生的是赔钱货,只生了两个儿子就算了,还一直不让李希纳妾。

    她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她有劝过李希多纳小妾,这样可以给老李家开枝散叶的,可是李希不听,两人感情好,李希自己不想纳妾的。

    “爹,我这不是常年出海嘛~”

    老爹发火,李希纵然是已经而立之年了,可是也不敢多出声。

    “出海就更应该要纳妾,多纳妾,多生孩子,我们老李家才不会比人差。”

    “他老王头,每次吃饭都比我们早,每次都有儿媳妇来叫自己吃饭。”

    “我呢,每次都要自己回来,每次吃饭都比老王头晚。”

    “你儿子跟老王家的孙子打架,别人一喊,十几个兄弟出来,你儿子就两兄弟,你打的过人家吗?”

    “真是不知道你脑袋里面是怎么想的,天天橡胶、橡胶,股票的,就不能像个男人一样。”

    老李头看着自己的儿子,那是气的半死。

    想到老王头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就更气了。

    “公公,吃饭了~”

    这时,孙氏走了过来,弱弱的提醒道。

    “嗯~”

    老李头黑着脸,默默的来到桌子上,看到李希要坐到自己身边,立即对自己小孙子说道:“乖孙子,过来跟爷爷坐。”

    李希一看,只能够坐到末尾的位置去,整个人都很无奈。

    一顿饭吃的毫无味道,等饭吃完了。

    老李头将孙氏喊了过来说道:“我一直叫李希纳妾,你不会怪我吧?”

    “公公,这事我也一直有劝过相公,只是他不肯,我也没有办法。”

    孙氏一听,顿时就小声的回道。

    “我知道我这样说,你不高兴,也很委屈你。”

    “我也知道你为我们老李家牺牲了很多,李希长年累月的出海,在家的时间本来就少,家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你一个人操持,有时候大着肚子也一个人忙来忙去的,很累。”

    “不过有些事情,我还是要说的。”

    “这开枝散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老李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比起以前的那些地主老财也不会差多少。”

    “这大大小小的家业还是有一些的,可是到现在为止也只有2个孙子,这样可不行。”

    “所以我就想和你商量一下,如果你同意的话,等下我们就去买一些欧洲白奴回来给李希当小妾,也顺带着帮忙操持家务。”

    “我听说欧洲那边的人,人长的白,有好生养,虽然不如我们大明女子温柔淑德,但也还是可以的。”

    老李头将孙氏叫道身边,语重心长的和她说起此事了。

    “我没有意见,公公和相公说了算。”

    孙氏低着头,眼眶泛着泪水,心里面也是委屈的不行。

    可是公公拿出了传承香火,开枝散叶的事情出来,她又能够怎么办?

    纵然是她回到娘家去,娘家人也没办法替她说什么话,谁叫自己命苦,尽生女儿呢,小区里面家家户户,谁家没个四五个儿子的。

    “李希,你说呢?”

    老李头满意的点点头,随即看向李希问道。

    “爹,真没必要吧,有两个儿子就够了吧。”

    李希无奈了,看看自己媳妇委屈的样子,他就更不想了。

    “什么没必要,这事情就这样定了,等下和我去奴隶市场这边好好的挑一挑。”

    “你这常年出海的,经常去朝鲜、倭国,最好给我带几个朝鲜、倭国的小妾回来。”

    老李头真是恨铁不成钢,转头又对孙氏说道:“这以后啊,你是正妻,这些粗活呢就少干,多教一教那些小妾,让她们去做。”

    “当然,如果李希要是有了新人忘了旧人,你跟我说,我保管狠狠的给他几棍子。”

    “我知道了。”

    孙氏委屈巴巴的,可是也没有什么办法。

    再看看自己的相公李希,他更是一脸的无奈,遇到这样的老爹也真是够无语了。

    纳不纳妾都要管,还强逼着自己去纳妾的,哪有这样的人。

    “走,走~”

    “去奴隶市场看看去,听老王头说了,奴隶市场这边有专门的卖给人当小妾的奴隶,都是完好货,而且也不大,你多带点银子,回头别银子没带购丢人。”

    老王头见他们两个都没有意见了,也是火急火燎的就往外面走去。

第1561章,京城奴隶市场

    京城的奴隶市场坐落于南区最繁华、最热闹的帝国广场旁边,每天这里都人山人海,人流涌动,极其的繁忙。

    弘治皇帝、刘晋、张懋等人也是来到了奴隶市场这里,看着眼前人山人海的奴隶市场,也是被这里的火热场面给震惊了。

    这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奴隶市场这里是一条很长的街道,两边有大量的奴隶商店,不过这些商店都是敞开的,每一个商店这里都有类似于的展台,奴隶站在展台上面,下面想要购买奴隶的人则是举手出价。

    当然这些都是普通的奴隶交易区,在奴隶市场里面还有拍卖区,拍卖的都自然都是上等货。

    此时此刻,整个奴隶市场的两边的奴隶商店都生意火爆,可以看到这些奴隶商人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奴隶在展台上展示。

    这种展示往往都非常赤果果,很多甚至于连衣服都没有穿,以此来展示出奴隶曼妙的身姿,以吸引下面这些客人争相竞价购买女奴。

    “陛下,这样肮脏的地方,实在是不堪入目,要不,我们还是不要看了吧?”

    刘健看到这样的一幕,也是赶紧和弘治皇帝说道。

    弘治皇帝贵为天子,看这样的好像有些不合适。

    “是啊,陛下,这奴隶市场确实是不堪入目,要不还是不看了。”

    李东阳也是跟着建议道。

    “陛下,来都来了,看看也是无妨。”

    “我们要透过表面去看到事情的本质。”

    “这个奴隶市场,每年可以交易超过十万的奴隶,这十万奴隶全部都是女奴,被贩卖到我们大明各地,而且往往大多数都是给人当小妾的,每年至少也是可以给我们大明多生下几万人。”

    “我大明很多原本根本就娶不到媳妇的人,也是靠着这样的一个市场最终得以延续了香火。”

    刘晋却是满脸笑容的和弘治皇帝聊起这个奴隶市场的事情了。

    大明本土是不允许奴隶存在的,但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允许女奴存在,因为大明需要增加人口,底层的很多穷苦百姓娶老婆很难,通过买卖奴隶的方式也是能够开枝散叶。

    此外,大量女奴的存在,也是可以大大的增加大明的劳动人口。

    现在整个京津地区,你要是看到金发碧眼的人,一定都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很常见,几乎是随处可见。

    京津地区的人有钱,买奴隶当小妾的事情就更普遍了,很多人家里面都不止一两个,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妾。

    “原来如此~”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随即也是带头往里面走去。

    刘健、李东阳一看,顿时就无奈的跟了上去,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了,估计着大家少不了要被人黑一顿了。

    “铛铛~铛铛~”

    “各位老爷,本店新到的好货,来自天竺大陆的奴隶~”

    一家奴隶商店这里,奴隶商人敲锣打鼓,很快就吸引了一大群人围观。

    接着随着他一挥,两个皮肤白皙,身穿莎莉,额头还点着红点,身材丰腴的天竺女子就被带上来。

    刘晋一看就知道这两人肯定是天竺大陆这边高种姓的人,因为皮肤很白,还有深邃的眼睛,妥妥的高种姓无疑了,而且看样子,也仅仅只是二十多岁的样子。

    “这两个奴隶是一对姐妹,来自天竺大陆,据说还是什么婆罗门家族的,现在起家80两银子~”

    奴隶商人也不废话,直接就开始喊价了。

    “我出八十~”

    话音刚落,一个看起来猥琐的瘦子就喊了起来。

    “好,这位老爷出八十两银子~”

    “我出八十二两~”

    “八十三两~”

    “八十五两银子~”

    出价的人很多,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近一百两银子。

    “九八两银子,还有没有更高的?”

    “铛~”

    “恭喜这位老爷,喜得佳丽!”

    见没人再出价了,奴隶商人一敲铜锣,立即就算成交了。

    购买下两个奴隶的猥琐瘦子,喜滋滋的去一旁交完银子,随即带着两个女奴隶就走了,看他猴急的样子,大家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唉,一直以来我所学的都是仁义之道,我大明要以德服四海,以德服人。”

    “可是再看看现在这个奴隶市场,真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

    弘治皇帝看着那两个女奴无助又悲桑的神情,忍不住一声感叹。

    一直以来,弘治皇帝都是在儒家教育下长大的,学的君王之道,那也是以仁义治国,以德服人。

    可看着大明人肆意的买卖它国之人,再想想这些奴隶的来源,眼前的行径又和强盗有什么区别,整个大明也就变成了强盗之国了。

    “陛下,这事情要从两面去看待。”

    “对于那些被掠夺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他们是很痛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对于我们大明来说。”

    “来自四方的财富让我们大明变的更加富裕,来自四方的女子为我大明人开枝散叶。”

    “只要再坚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到时候,我大明的人口就会十亿、二十亿,则我大明将真正无敌于天下,将会无比的繁荣昌盛。”

    “身为帝王,身为决策者,着眼的应该是未来,应该是要为整个国家的利益而服务,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以前的时候,我大明的穷苦之人,有穷不过三代之说,这所谓穷不过三代,说的并不是三代之后就可以富裕起来,而是指三代之后,就娶不到媳妇,彻底的断了香火。”

    “但是现在,我大明纵然是再穷苦之家,也可以买得起奴隶来延续香火,我大明之百姓自然是人人都赞誉我大明之强盛,家家户户都能够人丁兴旺,自然而然,我大明岂有不强之理?”

    刘晋对这样的说法很是烦恼。

    什么仁义道德,你说一个人还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扯淡了。

    自古以来我华夏对四方之邻居也算是非常的仁义道德了,然后多少次上演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将自己的好东西给了别人,他们转头就过来反咬你一口,还要骂你是傻逼。

    还是后世的教科书上说的对,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更是如此。

    要想尽办法来掠夺所有一切可以掠夺的资源,无论是土地、财富还是女人,尽可能的用来发展壮大大明,壮大自己。

    这样才可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大明的优势,逐步的确立起大明对全世界的支配。

    要是说还限于所谓的仁义道德,要以德服人,那不是扯淡嘛。

    要是以德可以服人,那还需要军队做什么?

    即便是要以德服人,那也是要先用拳头狠狠的揍爬了对方,对方被打疼了,知道你强了,这才会愿意去听你哔哔的讲一大堆所谓的仁义道德。

    后世欧美人的那一套在全世界盛行,难道他们就真的是对的?

    这就不一定了,只是因为他们足够强大,揍扁了全世界,大家这才不得不听他们的,向他们学习罢了。

    “我也知道是这样,不过看着那些无辜的女子被这样当作货物一样买卖,还是替她们感到悲伤。”

    弘治听完,也是点点头。

    刘晋的这套强盗理论,他早就听过了,也是表示了赞同。

    大明要是没有外部源源不断输入的庞大财富和对外掠夺的庞大土地和资源,那就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繁华的大明。

    外部庞大财富的输入,广袤土地和资源的输入,等于是让大明一下子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可以分配给每一个大明人。

    原本尖锐的土地矛盾,一下子得到了缓解,庞大的财富之上而下给每一个大明人发红利。

    要不然,紧靠大明原先两京十三省那点土地,纵然是有番薯和玉米,那也不过是和螨清一样,只是让大家吃饱点,能够养活更多一点的人罢了,老百姓依然穷苦,依然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富裕。

    没有外部源源不断输入的庞大财富,大明的这些统治阶层依然还要从大明穷苦的老百姓身上去吸血,加剧内部的矛盾,有点灾害立即就烽烟四起。

    没有外部获得的广袤土地,大明的这些地主绅士,他们就不可能去降低佃租,纵然是山沟沟里面的田地依然会被人开垦出来耕种,只为了能够多产一点粮食用来饱腹。

    没有这一切,大明所谓的弘治盛世,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那至少少数上层士绅、统治阶层们的盛世,对于底层的老百姓而已,依然穷苦,一场灾害也是要撕开这块所谓盛世的遮羞布。

    “她们能够贩卖到我们大明来,那是她们福气~”

    张懋想了想说道。

    “是啊,是她们的福气~”

    刘晋也是点点头说道,接着眼睛看到了刚刚才看到的老李头。

    “那个人不是刚刚在那个小区门口看到的两个老头当中的叫老李的?”

    刘晋对身边的张懋、李东阳等人说道。

    “好像还真是他,他身边的应该就是他儿子了吧,两人长相很像。”

    “现在来奴隶市场这边,难道是为了买奴隶?”

    “走,走,跟上去看看。”

    PS:强盗的理论~~大家觉得呢?

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买卖

    人声鼎沸的奴隶市场,一处处奴隶商店门前热闹非凡,奴隶商人们在不断的拍卖自己手头上的奴隶。

    京津地区的人有钱,消费能力也是大明最强大的。

    奴隶商人们对此很是清楚,故而能够到京城这里的奴隶,基本上都是上等货色,一般的货色根本就拿不出手,卖不出去。

    京城的大老爷们可是挑剔的很,纵然是买回去当丫鬟,那也是要看得顺眼,不然就有失门面,至于说回家当小妾暖被窝生娃的,那更是要求高了。

    老李头拉着儿子利息往里面走去,对于两边的奴隶商店看都懒得看一眼,这里的都是普通货色,基本都已经二手货了。

    他们老李家要传宗接代,要开枝散叶,自然还是要买一手的原装货。

    “爹~”

    李希很是抗拒,他其实并不想纳妾,他和孙氏感情是极深的,不愿意看到孙氏受什么委屈,可是老李头的话,他又不敢违背,谁叫他是自己的老子呢。

    很快,老李头带着李希就来到了一栋大楼前,上面挂着黑海商行的标志,很显然这是黑海商行在京城这边的直营店。

    黑海商行,黑海上最大的奴隶贸易商行,各种各样的买卖都做,不过主营业务就是买卖奴隶,从克里米亚鞑靼人、奥斯曼人、东欧匈牙利人、地中海意大利人、威尼斯人等手中买入奴隶,然后转手就销往大明各地,从中获取了暴利。

    特别是关于女白奴的买卖,更是利润极大,一个奴隶买过来的时候十几两银子就够了,转头贩卖到大明这边,随随便便也能够卖出四五十两的银子。

    如果这个奴隶长的好看,身材高,那价格还会更高,几百、上千两银子也是有过的,大户人家、青楼楚馆都愿意一掷千金,只要手中有好货,银子那是滚滚而来。

    黑海商行的奴隶商店和其它的奴隶商店不一样,这里出手的都是上等货色,前来购买奴隶的很多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

    不管这购买的奴隶是用来当丫鬟还是用来暖被窝,自然是不能光着身子在展台展示出来的,否则真要是生下孩子出来了,到时候岂不是要跟着蒙羞了。

    所以在这里,一切看起来就文明多了,奴隶也都穿着好看的衣裳,有些是穿着大明的衣服,有些则是穿着她们各自民族的衣裳,甚至于有些还专门教了琴棋书画,进行了一定的教育,传授了大明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等等。

    当然,黑海商行投入如此巨大,自然是也是要回报,这里的奴隶,随便一个都是上百两银子的,好一些都要几百两银子,最顶级的都是上千两银子。

    “两位老爷,里边请~”

    老李头和李希一进店,立即有伙计热情的招待,带进了私密的包厢里面,好茶好水端上来,很快则是有身穿管事模样的人走了进来。

    “鄙人罗庆云,是本店的管事之一,很高兴能够为两位老爷服务。”

    罗庆云满脸笑容,随即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开始详细的问清楚老李头和李希的需求来。

    “你说他就只有两个儿子,这是不是太少了?”

    “隔壁的老王头,家里面十几个老婆小妾,生了十几个儿子,十几个女儿,这才像样嘛,多子多福,多好啊。”

    老李头是个直爽人,罗庆云随便一问,他就说了出来。

    “对,对,老先生说的对~”

    “我大明人讲究香火传承,这孩子自然是越多越好,开枝散叶,香火绵延,家族鼎盛,这才能够人才济济嘛。”

    罗庆云笑着附和。

    “来我们店里面的人,很多都是为了给自己家传承香火,那些白奴啊,屁股大好生养,而且一个个身材高大,这生出来的孩子,身体也都很强壮,现在我们京城就有很多呢。”

    “我保管给你们物色一些好货色出来,让你们满意。”

    “那行,我们只要一手原装的好货,可别弄二手的垃圾货色给我们。”

    “银子不是问题,有好货色尽管摆出来。”

    李希没说话,老李头却是直接就开口说道。

    “好嘞~”

    罗庆云一听,顿时就笑着拍拍掌。

    随即很快有伙计带着八个女的走了进来,这八个人一个个金发碧眼,皮肤白皙犹如羊脂玉,关键是五官长相上也不差,年龄一看也都不大。

    “老爷好~”

    八人一进来,也是齐声的行礼喊道,大明话说的很不错。

    “我们黑海商行的货物都是上等的货物,这八个人都是来自欧洲,这三个是斯拉夫人,这两个是意大利人、这两个是阿拉伯人、这一个波兰人。”

    “我们商行可以保证都是原装货,而且年龄都不大,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我们买过来的时候仅仅只有十四五岁,养了几年,并且传授了她们我们大明的语言,风俗习惯以及礼仪等等。”

    “这买回去之后,也不用担心沟通和交流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在伺候男人方面进行一些教育,保管会让您满意的。”

    罗庆云一本正经的介绍起来,奴隶想要卖出高价,那是需要经过诸多包装的,提升货物品质的。

    “嗯~”

    老李头满意的点点头,随机仔细的看了起来。

    “转身~”

    罗庆云也是很懂,随机也是命令这些八个人先转个侧身,八人都微微抬头挺胸,将傲人的地方凸显出来,这让原本很是佛系的李希都忍不住仔细的看起来。

    接着再转身,露出完美的背部,至于老李头则是看向屁股。

    “嗯,不错,不错,屁股大,好生养~”

    老李头满意的直点头,这白奴比起大明人,屁股要大上不少,一看就好生养的。

    “李先生,还满意吧?”

    罗庆云看向李希,见李希眼睛都看直了,随即会心一笑。

    “额,还行,还行~”

    李希老脸一红,尴尬的回道。

    “这对意大利人还是姐妹哦,一起买回去的话,我们可以适当的优惠,只要四百两银子就可以了。”

    “四百两银子?”

    “这可真不便宜啊,外面有个几十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了。”

    李希一听也是说道。

    “当然不便宜,我们黑海商行的货物都是好货,这好货自然也就不便宜,这外面的虽然便宜,但是便宜没好货,都是二手的,很多都是生过孩子的。”

    “我看李先生也是有身份的人,这又是为了给家族开枝散叶,必然是看不上那些货色的。”

    罗庆云很是爽快的承认了。

    黑海商行就是贵了,但我们的货物好。

    很多买来的时候都是小女孩,黑海商行这边直接养上几年的时间再来出手,翻个十几倍都是很正常的,这里面的利润极其惊人。

    买过来的时候十几两银子就够了,养几年也花不了几个银子,粮食便宜的很,再请人教授大明的语言、礼仪、风俗等等,也是花不了多少钱。

    但这一转手,随便都是一百两、两百两银子的,这里面的利润非常大。

    黑海商行的股票之所以能够一路飙升,也是跟黑海商行的这些买卖离不开关系的,黑海商行迅速的成为了大明最大几个奴隶商行之一,风头甚至于已经盖过了以奴隶起家的宁国宁王。

    “五百两银子,连这个一起~”

    李希觉得贵,老李头却是指了指一个奴隶说道。

    “五百两太少了,我这随便一个都是两百两银子起步的,再添五十两银子。”

    罗庆云一听,顿时就显得很为难了。

    “不卖拉倒,我们去宁国商行看看。”

    老李头一听,顿时就直接起身,准备去宁国的奴隶商行了。

    这宁国的奴隶商行也是闻名大明,从高端货到低端的,宁国商行手中的奴隶资源也是极其的丰富,靠着奴隶买卖,宁王在海外诸多的藩王当中也是最富有的。

    “卖~卖~”

    罗庆云一听,赶紧起身喊了出来。

    三个奴隶卖五百两银子,这单商行又可以大赚一笔,自己的提成也不少。

    不过他还是装着很为难的说道:“这单买卖我们是真的没什么钱赚,也就当交个朋友了,以后如果还有需求的话,可以直接来找我罗庆云,到时候我再给你便宜一些。”

    “谁信你啊,三个女人而已,卖五百两银子,你们不知道赚了多少。”

    老李头一听,顿时就一脸的不相信。

    然后再看看李希说道:“付钱走人啊。”

    “还是说你想要继续看一看。”

    “哦,好,好~”

    李希一听,顿时就从怀里面掏出银票来,百两银子一张的银票,一下子就掏出了五张,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谢谢~谢谢~”

    “祝李先生百子千孙,早生贵子~”

    罗庆云拿着手里面的银票,笑容满面,连连送上自己的祝福。

    随即也是命人拿来了三张奴隶契书,恭敬的递到李希面前说道:“这是奴隶契书,还请您收好,这东西可不能丢,不然官府查起来就麻烦了。”

    再然后对着李希买下来的三个奴隶说道:“你们三个以后就是李老爷家的人,好好伺候李先生,这样才有好日子过。”

    “是~”

    “见过老爷~见过老太爷”

    三人一听,也是乖巧的行礼。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9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作者:中华田园牛所写的《大明镇海王》为转载作品,大明镇海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镇海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镇海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镇海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镇海王介绍:
弘治十年,这是大明王朝美好的中午。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大地,也同样在吹打着这个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王朝。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中世纪的黑暗。此时,俄罗斯刚刚摆脱蒙古控制不到二十年。此时,距离哥伦布初次抵达美洲也才过去七年,而达伽马正在海洋上筚路蓝缕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喜欢看历史小说的刘晋穿越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从一介书生成为了大明镇海王!书友交流群:720342318,有希望本书的书友可以一起来聊聊天~大明镇海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镇海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