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镇海王TXT下载大明镇海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顿?

    “更高效,更廉价的印刷技术?”

    任思恒一听,顿时就思索起来,接着郑重的点点头说道:“请放心交给我吧,我会尽力研究出让您满意的技术出来。”

    “哈哈,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这个新的印刷技术,最好是能够有图案印刷的能力。”

    “文字承载的知识学习起来的时候会显得枯燥无味,如果能够集合图案来学习的话,将会更加的直观和生动,另外也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

    任思恒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蒸汽火车、蒸汽轮船都是有他主导研究出来的,他本身就是一个天才。

    “刘公,您今天所做的这一切,后人毕竟受益无穷,也必将牢记您的恩情!”

    “能够为这样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的荣幸,我必将不负使命!”

    任思恒很清楚的知道刘晋为什么要在各地大办藏书楼,说到底还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书、抄书,能够获得知识。

    正如同刘晋每年花费庞大无比的财富用来兴办教育一般,不为自己的享受,而是为了天下人,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读书。

    如此胸襟,让人敬佩万分。

    “哈哈,只要以后不要有人骂我就好了。”

    刘晋笑了笑摇摇头,看向远处,青葱的校园之中,青年的学子们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随处可见拿着书本在哪里拼命研读的学习,也随处可见三五成群在不断做着各种各样实验的学生。

    看到他们,刘晋就仿佛看到了大明的未来,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至于说身后名的事情,刘晋还真不是很在意,是非功过,留给后人去评说,自己所做的,但求无愧于心。

    在任思恒的陪同下,刘晋在机械学院内非常随意的漫步,至于朱厚照,他正骑着黄志远的两脚车玩的不亦乐乎。

    “那个人谁啊?”

    “怎么一直傻愣愣的坐在树底下,还不断的让人从树上丢东西到他的脑袋上?”

    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大枫树下,此时正值金秋时节,枫树一片金黄,大枫树下的草坪上也是堆满了厚厚的金黄色落叶,远远看过去,有一种超凡脱俗圣境的感觉。

    关键是在这颗大枫树的底下,还有一个人,正在盘膝而坐,正一手托着下巴,陷入了无边的沉思之中,以至于看起来有些傻乎乎的。

    更加奇怪的是,在树顶上,还有一个人手里面拿着很多松果,在一颗接一颗的往这人的脑袋上放下来。

    伴随着一颗颗松果不断的砸到他的脑袋上,他就更是显得傻傻的,呆呆的,似乎好像总有什么东西是让他想不通的一样。

    这个画面看起来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方面是美如画,宛如梵音净土一般的大枫树,一方面是一个傻子一样的人在树底下,被人用松果不断的砸到头上,却是一点都不知道一般。

    不仅仅刘晋看到这一幕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路过的诸多学生也是觉得非常诧异,纷纷驻足观看,甚至于有人还出声制止树上的人,提醒树下的这个人。

    然而旁边很快有人就站出来,让大家不要多管闲事,不要打扰他们家公子思索真理,树上放松果的人正式树底下这人的下人,放松果砸头也是这个树下人吩咐道。

    “他叫高鲁,是我们机械学院的一名教授。”

    “他家境优越,从小又酷爱读书,还是考取了举人功名,但是后来,刘公您大力推广基础性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和传统书院教育的内容大相径庭。”

    “他本来是极其反对我们新式教育的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接触了我们新式教育之后,竟然又喜欢上了新式教育,并且还不断的专研其中,最喜欢的是机械、物理和数学。”

    “在这三个领域,他的水平造诣都极高,在数学领域,他提出了微积分的概念,这是目前我们大明数学领域最前沿的领域,在各大院校之中,有大量数学领域的教授、爱好者都研究微积分。”

    “机械领域,他预言,如果机械能够一直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终有一天,可以机械代替人去做任何的事情,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必将无比的富足。”

    “这个观点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甚至于在我们学校里面,有很多老师都觉得他是在异想天开,人之所以是人,机械之所以是机械,那是因为机械永远不可能代替人。”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他的观点表示了支持,觉得机械有着无限的可能,人能够做的事情,都可以用机械来代替,甚至于机械比人还要做的更好、更快。”

    “在物理领域,这个高鲁也是一个奇才,不过,最近他似乎被什么东西给困惑住了,一直在思索,却是始终没有想通。”

    “所以时常也是做出了一些奇怪的举动,比如现在这样,让人从树上往他的头上扔松果。”

    任思恒笑着介绍起这个高鲁来。

    “机械、物理、数学?”

    “微积分?”

    刘晋一听,顿时就微微一愣,连一直骑两脚车玩耍的朱厚照都吸引过来。

    “原来微积分就是这个人提出来的?”

    朱厚照看着有些傻傻的高鲁,顿时就双眼放光。

    “何谓微积分?”

    尽管在后世读大学的时候已经被微积分虐待了千百遍,但是刘晋还是装着不懂的问道。

    “所谓微积分,简单的来说就是利用微分、积分以及极限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我们数学研究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些传统数学无法解释和计算,表达的东西。”

    “比如一个项链自然下坠的话,它用数学来表示,该如何去表示?”

    “说了你也不是很懂,反正你只要知道,这个微积分是极其伟大的一个概念,也是解决了现在困扰我们大明数学界诸多问题的一个东西。”

    朱厚照听到刘晋的话,也是摸着自己的下巴,非常认真的解释起来。

    朱厚照也是一个天才,虽然现在主要是研究电磁领域,但是他在机械、数学、物理、天文领域也都有很深的造诣。

    聪慧过人的他,学习这些东西也是上手很快,如果说有天才存在的话,毫无疑问,朱厚照和高鲁都是天才,学习能力恐怖无比,关键是本身又爱思考。

    “似乎好像确实是很玄奥的样子。”

    刘晋一听,顿时就有些无语的撇撇嘴。

    我不懂?

    我比你懂的多了,微积分,在穿越前读大学的时候可是经常考第一的,我会不懂。

    咳咳~

    当然,刘晋可不敢说出来,刘晋只是学习前人的智慧和研究成功,真要是让刘晋自己去推导这些东西出来,刘晋就要傻眼了。

    但是朱厚照、高鲁这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属于某个领域的开拓者,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者,他们才是真正的牛人。

    “那当然是非常的玄奥了。”

    “老刘,我跟你说,要说治国之道,我肯定是不如你,但是要说道数学嘛,十个,不,一百个你都不如我。”

    “数学是一个极其神奇的东西,这世间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数学来表示,你能够看到,你能够想到,甚至于你看不到的,抽象中的一切,都可以用数学来表示。”

    朱厚照看看刘晋,很是自信的说道。

    “……不吹牛会死啊~”

    刘晋顿时无语了,一百个自己还比不上一个朱厚照,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

    没有理会吹牛的朱厚照,看看眼前的这个高鲁,他站立起来,皱着眉头,不断的在树底下走来走去,时不时被一颗松果给砸中,然后又很是疑惑的抬头看看树上落下来的松果。

    “大明的版的牛顿?”

    “他这是在思索万有引力?”

    刘晋看着陷入沉思的高鲁,心里面如此想道。

    这大明的科技发展速度真的是有点超乎刘晋的想象。

    原本觉得吧,大明的科技纵然是有自己的引导,十几年的时间也应该不会发展到什么很深的地步。

    可是现在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普及基础性教育所带来的作用。

    自己开办的诸多基础性学校,教育的都是实用性的东西,基础性的数学、物理、化学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很深入的东西在里面,

    然而谁知道,在这些基础性东西的基础上,大明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竟然发展的如此迅猛,牛人辈出啊。

    数学领域竟然已经到了微积分的领域了,这可是十分了不得的,因为在后世,微积分才算是真正踏入了数学领域的大门了。

    由此可见,大明的数学发展是何等的迅猛、快速了。

    当然了,本身来说,炎黄子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只要有人引导,各种各样的牛人都会层出不穷,就像后世,在很短的世界内,华夏子孙就重新站立起来,并且迅速的富强起来,这就足以说明一点。

    炎黄子孙绝对是最优秀的民族,纵然有一时的落后,但也很快会回到世界强族之巅,始终都是蓝星上的扛把子。

第1384章,万有引力

    看着这个苦苦思索的高鲁,刘晋也是笑了起来。

    如果他能够研究出万有引力的话,那么大明的物理学领域将先开新的篇章,将物理的篇章翻开到力学的领域。

    “你说,他这到底是在思索什么?”

    旁边,朱厚照显然是不想和刘晋继续去探讨专业领域的东西,毕竟在朱厚照看来,和刘晋讨论这些东西,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所以也是和一旁的任思恒聊了起来,任思恒也是天才,在诸多领域有着杰出的表现,在数学领域也是有很深的造诣。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思索什么,难道这松果砸到脑袋上,还能够让人茅塞顿开,灵感蓬涌?”

    任思恒想了想微微摇头,说实话,他也搞不懂这个高鲁到底在思索一些什么东西,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在思索一个极其深奥的东西。

    “问你也是白问,走,一起过去问问这个高鲁。”

    “我早就想要和他探讨下微积分相关的东西了。”

    朱厚照撇撇嘴,接着也是径直走向高鲁,高鲁的下人还需要拦着朱厚照,不过却是被朱厚照的贴身侍卫给挡住。

    看到朱厚照如此直接,刘晋和任思绪笑了笑,对视一眼,也是跟了上去。

    “高鲁,你在想什么东西呢?”

    朱厚照来到大枫树下,看了看高鲁,再看看树上不断放松果下来的人,笑着问道。

    高鲁看了看朱厚照、刘晋、任思恒几人,也没有太过理会,而是继续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有点脾气啊~”

    朱厚照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然后也是学着高鲁来到树下。

    树上的人看到朱厚照过来,停下了手头的工作。

    “继续放,继续放,我也要想看看这个松果砸到头上,时不时可以让人茅塞顿开。”

    朱厚照对着树上的人吩咐道。

    对方一听,想了想也是继续放下一颗颗松果,很快,有松果落到了朱厚照的脑袋上,朱厚照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点疼,丝毫没有茅塞顿开的意思。

    “你应该是在想这个松果为什么会落到脑袋上吧?”

    看着眼前搞笑的一幕,刘晋都笑了,也是来到树底下,对着高鲁问道。

    高鲁一听,双眼顿时就绽放出光芒,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说道:“对,我就是在思索,我什么从高处落下东西,它会掉到地上来,它为什么就不会往天上飞,或者是往其它方向掉落。”

    “为什么会掉到地上来?”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皱着眉头,接着想了想说道:“掉到地上,这不是最正常的现象吗?”

    然而,很快,他又皱着眉头说道:“是啊,为什么会掉到地上来,而不是往天上飞呢?”

    “所以你就让人不断的往你头上放松果,一次又一次的去思索这个问题?”

    “嗯,有一次在树底下看书,被一颗松果给砸中了,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个松果会砸到我的头上,它为什么就不会往天上飞去。”

    “后来,伴随着新学的开启,我们知道,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大圆球上面,既然是生活在一个大圆球上面,按理来说,我们这是在朝下的,应该是会从这个大球上面掉下去的。”

    “可是真实的情况下,我们不仅仅不会掉下去,而且所有在空中的东西,最终都是会落到地面上,似乎无形之中有一股力量在牢牢的这个大球上面所有的一切都给吸附住一样。”

    高鲁停下自己的脚步,似乎好像也是找到了知音,故而也是将自己所想的东西给说出来。

    “我还真的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

    “但听你这样一说,顿时就觉得,这里面必然蕴含着某种真理。”

    “是啊,为什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球上面的一切东西,都最终会落到地上呢?”

    朱厚照听完,顿时也是皱起了眉头,苦苦的思索起来。

    “是啊,为什么呢?”

    连任思恒也是如此,一下子原本仅仅只是高鲁在思索这个问题,现在变成了三个人在思索这个问题了。

    “放松过来下来~”

    朱厚照对着树上放松果的人吩咐道,对方顿时就开始忙的不行,一颗接一颗的松果不断的往树下扔,砸到三人的头上。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一种假设。”

    刘晋有些傻眼的看了看三人。

    要不要这样啊?

    一下子都去想这个问题了,我这一下子就显得极其的不合群了,我要不要也到树底下去被这个松果砸一下呢?

    想了想,刘晋决定还是给他们点一点,否则这个万有引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被人提出来呢。

    “假设?”

    三人齐刷刷的看向刘晋,等待着刘晋的下文。

    “我们假设有一颗松树,它很大、很大,很高、很高,高到月球就是它上面的一个松果,那么问题来了,月球为什么不会掉到地面上?”

    刘晋想了想说道。

    “对啊,月亮为什么不会掉到地面上来?”

    “按理说,这月亮也应该要掉到地面上来,还有这太阳为什么不掉到地面上来?”

    高鲁一听,立即双眼放光,猛的一拍自己的大腿说道。

    “应该是因为月亮距离我们生活的球比较远的缘故。”

    任思恒想了想说道。

    “应该不仅仅只是和距离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月亮的比较大的缘故。”

    朱厚照想了想说道。

    “我们是不是可以假设有一种力量,它存在于每一种物体之上,只是这种力量有大又小,当一个物体的质量足够大的时候,它的这种力量就会变的无比强大。”

    “比如,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它的质量就非常、非常大,故而它的这种力量也很大、很大,所有离它近一些的物体都要受到它这种力量的影响,被它给牢牢的束缚住,或者说是无法逃离它这种力。”

    刘晋想了想用这种很少委婉的方式来点醒他们。

    “对啊~”

    “对,对,就该是这样~”

    高鲁一听,顿时就猛的跳了起来,接着激动万分的狂奔起来,一边走,还一边大喊大叫的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我终于弄明白了,我明白了~”

    “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似乎一下子就茅塞顿开一样,整个人无比的兴奋,显得极其激动,以至于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兴奋的大喊大叫,以此来发泄内心之中的激动。

    很快,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回到了树底下,也不顾众人诧异的眼光,说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正如你所假设的那样,任何事物自身都携带着一种力量,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

    “嗯,称之为引力!”

    高鲁沉思片刻,想了想给这种力量命名为引力。

    “任何事物都有引力,这种引力,平常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感受不到,因为平常的这些事物,质量的太小,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对周围的事物也无法造成任何的影响。”

    “可是,如果当一个物理的质量大到地球、月亮、太阳这些天体的时候,它的引力就会变的无比庞大起来,以至于地球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无法逃离它引力的束缚,故而即便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面,我们也不用担心会掉下去,空中的所有东西都会被这种引力束缚,最终都落到地面上。”

    “甚至于,我觉得,月球、太阳都有可能受到了地球引力的作用,故而,始终双方都围绕着一个轨道来运行,彼此之间的引力互相吸引,但又因为距离足够远,所以没有碰撞在一起。”

    高鲁激动万分的对着众人讲起了这个引力。

    “引力?”

    朱厚照、任思恒仔细的听着,皱着眉头沉思着,而周围那些看热闹的学生,一个个则是犹如听天书一般,觉得高鲁是在胡言乱语。

    什么引力,这引力还跟质量有关?

    “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竟然是因为引力这种东西,牵引之力,万物都有引力,万有引力!”

    高鲁才不顾周围人是如何看,如何想的,仔细的思索,一边想也是一边不断的说出一个个新词出来。

    接着对自己的下人说道:“笔墨~”

    下人一听,赶紧拿出一个木板,上面铺着宣纸,同时还恭敬的递上新式的铅笔,只见高鲁拿着铅笔就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万有引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大小有关系,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跟两个物体之间的质量有关,同时也跟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

    质量应该是成正比,质量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大,质量越小,这万有引力就越小。

    距离应该是成反比,距离越小,引力越大,反之,距离越大,这万有引力就越小。

    他不断的在纸上写写画画,写出一个公式出来,但又觉得不断,撕掉一张纸,然后又重新写写画画起来。

    “如果能够计算出地球的质量,月球质量的话,再知道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算出地月之间的引力了~”

    “可是,该如何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呢?”

    高鲁拖着自己的下巴,又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1385章,儒生的冲击

    “如何计算地球的质量?”

    听到高鲁沉思之际说出来的话,朱厚照和任思恒都忍不住眉毛一扬。

    地球何其庞大,人生活在地球上,相比起庞大的地球人,人实在是微不足道。

    想要计算出地球的质量来,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了。

    可是作为搞研究的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地球的质量也是在研究和计算的范围之内。

    “咳咳,比我厉害啊。”

    接着朱厚照也是深表佩服的摸摸自己的鼻子。

    敢想着去计算地球质量的牛人,朱厚照觉得自己和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至少在朱厚照看来,自己对于如何计算出地球的质量是没有任何头绪的。

    这就好比是一直蚂蚁,要来计算出喜马拉雅山脉的质量一样,听起来就觉得让人难以置信。

    “万有引力~”

    “引力大小跟质量有关~”

    “如果真的向他所说这样,那很多天文现象都可以解释的清楚了。”

    任思恒仔细的沉思,良久也是微微点头表示了赞同。

    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与猜想,生活在地球这个庞大的球体上,人不仅仅不会掉下去,而且想要跳高一点都很难、很难,无形之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牢牢的束缚住地球上的一切。

    “让人将这个高鲁的万有引力给发表出去,相信必然会有很多人有所启发,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来研究。”

    一旁的刘晋看着再次深入沉思之中的高鲁,笑着对身边的手下吩咐起来。

    万有引力可是物理学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牌,一旦万有引力被研究出来,并且逐渐的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出来,对于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所以刘晋觉得还是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东西,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天才去研究,到时候万有引力定律就可以更早出来。

    至于说计算地球质量这样的事情,刘晋记得历史上好像是卡文迪许利用两个铅球就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和密度,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并不重视这个。

    算了,还是让给这些聪明的人去慢慢研究吧。

    估计着即便是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出来之后,也要过上一些年才有人能够想出计算地球的办法来,进而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走吧、走吧~”

    刘晋微微摇头,准备厉害工程机械学院,准备再去忙下建自行车厂的事情。

    俗人嘛,还是赚钱最要紧,想办法多赚点钱才是王道。

    自行车这个东西一旦弄出来,必然可以迅速的火爆,到时候肯定又能够大卖、特卖,大赚一笔。

    关键是自行车积累生产经验,等到以后内燃机发明之后,还可以升级造摩托车、造汽车什么的,都是赚钱的大买卖。

    “这个高鲁真厉害,难怪能够提出微积分来,在数学领域我比他差了很多,没想到在物理、天文领域,他也如此的厉害。”

    一边往校门口走去,朱厚照也是一边不断的感叹。

    这小伙子一向不轻易服人的,毕竟他自己就是天才。

    可是今天在这个高鲁的面前,他不得不表示佩服,行家一看就知道彼此之间的差距了,刚刚仅仅只是看高鲁在稿纸上面写写画画就看得出来,高鲁的数学水平已经到了极高的地步。

    “殿下也很厉害,在电磁领域、机械领域,殿下也是最厉害的。”

    任思恒笑着说道。

    “那也是~”

    “哼哼,等我在电磁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我要让天下都知道我的厉害。”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尾巴翘起来了。

    “新学数典忘祖~必须要严厉的禁止~”

    “新学玩物丧志,尽是奇巧yin技,实乃下三流的东西,理应全部关闭。”

    “打倒新学~复我儒教!”

    “新学盛行,儒学式微,必将江山动荡,社稷飘扬~”

    “新学投机取巧,不尊孔孟,不识教化,实在亡我华夏衣冠!”

    “……”

    几人刚刚来到校门口这里就被一阵骚乱所吸引,顿时就赶紧齐刷刷的看了过去。

    只见在机械学院的校门口这里,足足有几百个身穿长袍、头戴四方平定巾,有些手里面还故作风雅的拿了把扇子的众多儒生。

    这些儒生堵住校门口,不断高喊着各种各样的口号,同时似乎显得极其的愤怒,想要冲进机械学院来。

    “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机械学院校门口守门的人顿时就急的满头大汗,将大门牢牢锁住,可是这些儒生一个个都在不断的摇晃大门,试图冲击进去,这让守门的人着急无比,一边让人通知学校的管理,一方面也是对着校门口机械学院的学生喊道。

    “又来闹事了~”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任思恒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他们不是第一次来闹事?”

    刘晋一听,连忙问道。

    “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最近几个月来,他们这些儒生隔三差五的就会到各个学院去闹事,天天喊着要关闭我们这些学校,说的话很难听。”

    “说我们这些学新学的人是数典忘祖,说我们学的都是下三滥的东西,只会奇巧yin艺,更有甚者说我们新学会动摇大明的江山社稷,让大明乾坤颠倒等等之类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经常向官府这边要求关闭新学,关闭我们这些学院,甚至于还要求将我们这些学了新学的人统统发配到黄金洲或者澳洲去。”

    任思恒很是气愤说道。

    他们这些学新学的人,一来不和你们这些传统的儒生争夺科考功名,二来也是致力于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的研究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出来,提高生产力,减轻劳动负担。

    可是这些儒生们呢,他们竟然还不依不饶,对新学充满仇视了,恨不得一棍子将新学给彻底的打死。

    “岂有此理~”

    刘晋一听,顿时就非常生气的说道。

    “切,一群手无缚鸡之力,只会之乎者也的废物,竟然还敢冲击我们新学学院。”

    一旁的朱厚照看着外面的那些儒生,很是不削一顾的说道。

    他早就看透了这些儒生的面目了,要说写文字、引经据典什么之类的,这些儒生确实是很厉害,随便一个都能够写出一手锦绣文章了,随便一样东西也能够引经据典的写出风花雪月来。

    可是除了这些之外,这些儒生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就好像朝廷之上的那些大臣,真正有能力,实干的大臣实在是太少了。

    大部分的大臣,所学的治国之道也只是书上的内容,关键是心思也都放在争权夺利之上,根本就没几个真有本事。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君王垂拱而治,什么事情都不管,都听他们这些文臣的,然后又遵循所谓的以忠孝治天下之类的。

    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的轮回,千年的岁月,始终都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可是新学呢,尽管才兴起没有多久,但是在方方面面都已经能够看到,各种各样有用的机械被发明出来,生产力大大提高,生活变的富足,朝廷变的强大起来。

    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如果没有新学,大明哪里能够造出便宜的布匹出来?

    没有便宜的布匹,老百姓就没有办法穿的暖、穿得好。

    如果没有新学,怎么可能造出蒸汽耕地机、收割机、火车和轮船来?

    如此明显的对比,让朱厚照对这些儒生很是不削。

    这边,机械学院这边,得知儒生又来冲击自己的学校,机械学院的学生们顿时就愤怒了,大量的学生很快就从学校的各个地方来到校门口这里,和这些儒生们对峙在一起。

    “尔等还有何脸面在此?”

    “挂着学校的名义,却是行苟且之事,不尊孔孟,不识礼教,尔等还不赶紧让开,让我们砸了这个肮脏之地?”

    看到机械学院的学生冲到校门口,这些儒生不仅仅没有丝毫的害怕,反而更是理直气壮的喊了起来。

    “就是,就是,赶紧让开,让我们砸了这个烂学校。”

    “没错,必须要彻底关闭所有的新学学校。”

    旁边的儒生跟着不断的喊起来。

    “你们这群酸臭腐儒,我们是招你惹你了?”

    “不好好的在自己学校读书,跑到我们学校来闹事,你们是和居心?”

    机械学院的学生很是愤怒,读个书都不清净,听到这些儒生的话,就更气人了,学校明明清清白白的,在这些儒生的嘴里面却是肮脏之地。

    污辱自己的学校就是污辱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无论如何也是要跟这些儒生争论一番的。

    “就是,就是~”

    “我们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岂能容你们在这里满口喷粪,信口雌黄。”

    “我们一不和你们争科举功名,二来又不想和你们这些儒生有任何交集,赶紧滚蛋,看着你们这些虚伪的伪君子就觉得恶心。”

    “对,赶紧滚蛋,伪君子,没什么本事,天天就知道之乎者也,子曰、子曰的,也不见你们对大明有什么贡献?”

    “你们是开疆拓土了呢?”

    “还是种地纳粮了?”

    “他们就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垃圾~”

    机械学院的学生也都是年轻人,针尖对麦芒,和这些儒生们也是开骂起来。

第1386章,新旧之间的冲突

    “你们~你们这些数典忘祖的东西,孔孟之道不学,偏偏去学一些奇巧yin技,所以才有了你们这些不知羞耻之人。”

    听到机械学院学生的回怼,众多的儒生一个个气的半死。

    他们是清高的读书人,很多都已经有功名在身,一直以来都自视甚高,清贵的读书人,岂能被人这样给污辱了?

    顿时就觉得受到破莫大的污辱,气愤的不行,群情激愤,一个个都试图冲进机械学院,甚至于还有人撸起了自己的长袖,准备和这些机械学院的学生好好干一架。

    “我们不知羞耻?”

    “我看是你们这些人不知道羞耻,不好好读书,跑到我们学校来闹事,我们是招你、惹你了还是吃你家大米了?”

    “口口声声读书人,口口声声孔孟之道,却是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枉你们还有脸替先贤。”

    “就是,他们就是一群什么都不懂,又什么都不会的垃圾罢了,除了会之乎者也,也没什么用。”

    机械学院的学生们也是不客气的怼回去,随着聚集过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机械学院的这些学生一个个都撸起了袖子,准备好好的教训下这些隔三差五过来闹事的儒生。

    “大家听我说,大家听我说~”

    任思恒眼见事态越来越严重,这要是打架斗殴起来,到时候搞不起就要死人的,一旦出了这事情,事情就闹大了。

    于是赶紧急匆匆的来到校门口这里,大声的喊了出来。

    “院长,这些儒生欺人太甚,天天来我们学校闹事,我们不想理会他们,可是他们却不依不挠,还扬言要关闭我们学校。”

    “是啊,是啊,校长,这些儒生实在是太可恶了。”

    “我们只是静静的学习,静静的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可是他们却总是对我们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自诩为道德制高点,却是什么都不会。”

    众多的学生见任思恒出来,也是赶紧向任思恒叽叽喳喳的说起来。

    “大家听我说,大家听我说~”

    “我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就该有读书人的样子,纵然是有些思想观念不同,也应该是就事论事,互相多讨论、交流,而不是互相攻讦,更不是如同莽夫一般,撸起袖子来干架。”

    任思恒苦口婆心,劝说自己的学生,然后又对着前来的儒生说道:“你们都是读书人,理应专心学问,准备明年的科举考试,到时候考个功名,成为朝廷官员,为君王分忧,为大明江山设计造福。”

    “而不是在学校门口这里大放厥词,惹是生非,这不是读书人所谓,也不符合孔孟之道。”

    任思恒用心良苦,希望这些儒生能够回去,不要再闹事。

    然而这些儒生却是不懂任思恒的苦心。

    “谁跟你们是读书人?”

    “你们这些人也好意思自称读书人?”

    “你们不过是能够识几个字的泥腿子罢了,你们懂孔孟之道吗?”

    “你们知道忠孝廉耻吗?”

    “你们知道什么是正道,什么是旁门左道吗?”

    儒生们用不削的眼神看着眼前的这些机械学院的学生,对于任思恒这个校长也是完全不放在眼中。

    读传统私塾的这些儒生,一个个家境优越,都是有钱人的子弟,而读新学的,基本上都是穷人、普通人家的孩子。

    因为读新学是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故而有钱人自然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新学的,没办法考科举,就没有办法获得功名,没有办法做官,这个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也只有没钱的普通家庭才会将孩子送去读新学,虽然不能做官,但是可以免费读书,出来也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

    “你们读了几本四书五经就觉得高人一等了?”

    “你们有什么用?”

    “除了会喊喊子曰什么的,真没觉得你们能够做出什么实际有用的东西出来?”

    “天天来闹事,吃饱了撑着。”

    机械学院的学生们气愤的回怼回去。

    任思恒见这些儒生们根本不理会自己,也是非常的无奈。

    思想观念上的巨大不同,形成了眼前新学和旧学之间的鲜明对立。

    “我们和你们这些泥腿子们当然不同,我们学的孔孟之道,学的是上忠帝王,下治黎民之道,而你们学的是下三滥的旁门左道。”

    “就是,就是,旁门左道,下三滥的东西。”

    “尽是奇巧yin技,毁我大明礼教,乱我大明江山社稷。”

    “……”

    一旁的刘晋一直冷眼旁观,眉头紧皱。

    原本刘晋觉得,只要新学不和这些旧学的儒生们抢夺功名,这些传统的儒生就应该不会来强烈的反对新学。

    然而现在看来,自己是真的错了。

    新学与旧学之间,存在着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对峙。

    传统的儒学,主张只读儒家经典,学四书五经,从中寻找治国之道,寻找处理社会方方面面的依据,忠孝治国,君王垂拱而治等等也都是他们提出来的,并且深以为信的东西。

    在这些传统儒生的眼中,新学不教孔孟之道,不学四书五经那就离经叛道,是下三滥的东西,教的是儒生们鄙视的奇巧yin艺,还要钻研这个东西,和他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尽管新学的这些学生不和他们去抢夺科举功名,可是随着时间的退役,新学的学生开始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

    新学所带来的诸多新鲜事物也是让传统的儒家腐儒们惴惴不安。

    再加上两者思想观念之间的巨大的分歧与差别,也就导致了现在大明传统旧学与新学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

    儒生们觉得新学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新学,并且新学的规模,学校的数量,学生的数量都在大肆的增长。

    反观旧学,无论是新增的学校,还是学校,都远远无法和新学相比,这让他们觉得非常不安。

    在以前,识文断字的都是他们旧学出来的人,都是孔孟的学生,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学人走出学校,他们同样识文断字,但却不是孔孟的学生,不尊孔孟之道,也不学四书五经什么的。

    而自古以来,谁掌握了知识就掌握了话语权,新学的迅猛发展,让他们感受到了自身的危机。

    自然而然的,他们就需要站出来,打击新学,维护传统儒家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尽管现在是没有和他们争夺功名,可是在未来呢?

    谁都说不准,毕竟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

    对于新学的人来说,他们在迅猛的发展,学校和学生的数量都在大增,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

    蒸汽机、火车、蒸汽轮船、收割机、耕地机等等这些实用的,能够大大促进生产力的东西就不说了。

    在其它方面,新学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等诸多领域都在迅猛发展,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深,他们逐渐掌握更加强大的力量。

    也是让他们开始深信新学才是正道,因为他们不断的研究,不断的转眼,研究事物背后所蕴含的真理,加以运用,造福人类,提高生产力,让交通变的更加的便捷、舒适,让生产变的更加快速、高效又省力。

    可是,他们却并没有什么太高的地位,朝堂之上的大臣都是传统的儒家出身的儒生,他们位居庙堂之高,手握大权。

    可是偏偏这些儒生们,除了会喊喊口号,写写漂亮的文章之外,并没有真正的大本事,在很多新学人看来,他们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大明的繁荣富强。

    有人主张新学人也应该走向朝堂,参与决策国家大事,不能在局限于从技术、生产的层面来参与大明的建设,而是应该从国家层面,参与大明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在一些新学学校当中,甚至于有新学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治国国家的模式,这些模式甚至于都已经有了后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影子。

    新学和旧学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也逐渐的存在对国家大事、朝廷权力上的利益冲突。

    这也是现在新学和旧学之间矛盾越来越深的重要原因。

    “难道要和历史上欧洲一样,出现一次次的运动才能够彻底的解决?”

    刘晋心里面忍不住叹口气。

    冥冥之中似乎好像看到了未来将要在大明发生的重大事情。

    其实刘晋心里面都已经预感到了,新学与旧学之间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最终又极有可能会衍变成革命、各种运动等等,最终将会是一方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可是刘晋并不想现在就看到这种冲突,大明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来发展,以确定自己对全球的统治。

    如果现在出现重重混乱,对大明来说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庞大的大明帝国,疆土太大,极有可能会因此四分五裂,这是刘晋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第1387章,愈演愈烈

    刘晋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看似简单的儒生同新学学生之间的冲突,实则是新旧思想之间的对碰,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可以预见,在未来漫长的时间当中,新旧思想、力量之间的对碰还会持续不断的上演,并且席卷整个大明乃至于整个地球。

    “唉~”

    叹口气,刘晋的显得很无奈。

    尽管穿越者,尽管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极大的改变了大明的历史和命运,然而终究不是神,无法改变所有的一切,有些东西也是无法改变,无比避免的。

    历史发展的趋势,滚滚车轮之下,没有谁能够改变。

    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发展,新学的兴起,让大明走上了繁荣富强,走上了与历史上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但是历史上欧洲那些国家所需要经历的事情,恐怕大明也是无法避免。

    现在还仅仅只是新旧学之间的对碰,未来必然会上升到新旧思想、力量之间的对碰,在未来甚至于极有可能会变成皇权与资本之间的对碰。

    资本这头猛兽一旦发育壮大起来,它将会迅速的膨胀,而传统的封建制度也必将极大的限制和阻碍它的发展,它必然会去摆脱这种束缚和限制,打破旧的制度,建立新的能够更好适应自身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

    刘晋无力去改变这一切,更何况资本这头怪兽还是刘晋一手扶持起来,刘晋自己就是大明帝国最大的资本家之一。

    现在刘晋也是已经感受到了传统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重重束缚和限制,也就是大明帝国足够的大,拥有足够多的人口,广袤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

    要是放在欧洲这边,都是小国寡民的情况下,封建制度的阻碍就会显得极其强大。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历史上的英格兰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萌芽的时候,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羊毛。

    可是,英格兰这边大部分的人依然还是农民,他们在乡下种地,所以资本家们需要将这些农民赶进城里面,当工厂里面去做工,同时将农民耕种的土地用来放牧绵羊,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原材料羊毛。

    可是偏偏,英格兰原先的封建制度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传统的封建领主,他们需要农民来给自己耕种土地,从而可以获取佃租。

    两者之间蕴含的矛盾,自然而然变的越来越不可调和,自然出现资本主义的运动,推翻原有的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大明这边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大明本身的人口众多,一亿五千万的庞大人口,在原先的传统两京十三省,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是人多地少,平均耕地极少,大量人都浪费在了耕地至少。

    工厂能够轻松的招募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手,因为有足够的人手可以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

    其次就是关于原材料,大明地域广袤,以棉花来说,即便是随随便便种植一些棉花,也可以让工厂获得足够的原材料。

    至于市场就更不用说了,庞大的人口就是最庞大的市场。

    这一切都让大明的资本主义发展比欧洲这边来,相对来说要更容易一些,在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和传统的封建力量进行彻底的对抗。

    可是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大明的资本主义也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地步,再加上海外殖民的迅猛发展,也是让资本主义发展触碰到了封建制度的顶端。

    再往下发展下去,必然会受到传统封建制度的限制和阻碍了。

    就好比眼前。

    资本主义的发展,它需要更多的解放思想和生产力,提升对自然的认识,研究、掌握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它就需要新学的迅猛发展。

    可是大明的朝廷被传统的儒家所把控,这些儒生们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奇巧yin技,是下三流的东西,根本不值一提。

    自己不学就算了,甚至于还限制其他人去学,限制新学的发展,想要将新学给一棍子打死,这样才可以保住他们儒家的地位,保住传统读书人的地位。

    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

    还有诸如商人地位低下,辛辛苦苦搞工厂,手下有着几万工人,每年赚百万两银子的大工厂主,他的地位甚至于不如一个秀才,在法律上甚至于有着诸多对商人的规定。

    这显然是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家和商人虽然并不等同,但是大部分的资本家也都是从商人之中衍变过来的。

    至今在大明这边,工厂主、作坊主等等,也都被大家当做商人来看待。

    “大明的资本发展太快了。”

    “先天上就不是欧洲那些小国的资本能够相比的。”

    刘晋微微苦笑,心里面也是在感叹,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没有去理会校门口对峙的这些学生们,刘晋回到自己的府上。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这样平息下去,第二天早朝的时候。

    “陛下,臣有本奏~”

    国子监祭酒许恒站立出来,他是国子监的最高官员,从四品,隶属于礼部。

    “陛下,这些年新学兴起,所办学校、所授学生都越来越多,新学之风渐浓,原本教书育人乃是好事,理应鼓励和支持。”

    “但是新学所授之法,尽是奇巧yin技,全无儒家正统之法,亦无忠君报国之道,奇巧yin技之术,尽是教人投机取巧,好懒恶劳之法,长此以往,则乾坤颠倒、纲常混乱,社稷动荡,江山风雨飘摇。”

    “故此,臣请陛下,严厉禁止兴办新学,关闭所有新学学校,正本清源,护我儒家正道,保我大明江山社稷,使我大明子民尊伦理纲常,知勤俭节约。”

    许恒已经一把年纪了,说这话的时候,胡子都忍不住一抖、一抖的,同时显得极其的气愤,似乎好像新学是他的生死大敌一样,不将新学给彻底的关闭掉,他就不会善罢甘休。

    听到许恒的话,原本正准备着下早朝回家的群臣顿时就来精神,一个个纷纷打起精神来。

    而刘晋,此时此刻却是一下子就皱起了眉头。

    该来的还是来了。

    最终还是闹到这朝堂之上了,儒家的这些人已经不满足于在新学的校门口闹闹事情了。

    毕竟在校门口闹事,他们可得不到什么便宜,双方之间起些冲突,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哪里会是人多势众的新学学生的对手。

    但是儒家的人毕竟把控了朝堂,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想法传达到朝堂上,然后意图借助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来彻底的关闭新学。

    只是这种想法太过简单和天真了。

    新学的兴趣,他难道就局限于新学学校?

    它所代表的是新兴的资本主义,是新的力量。

    尽管没有新学的学生在朝廷之上为官,可是在这朝廷之上却有资本家,最高位的弘治皇帝、下面的武将勋贵,还有那些兴办工厂的官员,这些可都是资本家。

    这也是刘晋一直以来都在布局的结果,新旧之间的对碰是难免的,但关键还是要将更多的人绑在自己的利益船上面。

    “陛下,臣以为许祭酒所言甚是。”

    “新学所学皆是奇巧yin技,并非正道,都是教人投机取巧的办法,所研究出来的机器等等也都如此。”

    “我大明百姓,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读传家,可是随着新学的兴起,人们争相转眼取巧之道,不思勤奋劳作,致使大量良田荒芜,无人耕种,各地都有大量的士绅、书香之家因为良田无人耕种,以至于生活穷苦,无法专心研读孔孟之道。”

    “长此以往,则正道凋零,歪门邪道兴起,国将不国,社稷动荡啊!”

    许恒的话刚刚落下,很快又有官员站立出来表示了支持。

    这人叫李仁杰,也翰林院的一个老翰林,已是古稀之年,头发胡子斑白,说法的时候却是字正腔圆。

    话中也是透露出了一个现在大明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随着工厂越来越多,大量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之中,从农民变成了工厂,再加上海外移民轰轰烈烈,以至于在大明传统的两京十三省,很多地方都跟北直隶这边一般,没有人再去给那些地主、士绅种地了,良田荒芜下去。

    这对于那些传统的地主、士绅来说,这无意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以往他们依靠掌握的土地,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依靠收佃租都可以过上耕读传家的好日子。

    可是现在,当无人给他们种田,良田荒芜,收不到佃租,同时海外土地的大量开垦、种植,导致粮食价格不断的下降。

    对这些传统的地主、士绅的打击无疑是最大的,收不到佃租,土地又不值钱,粮食也不值钱,赖以为生的根基被破坏,生活一下子就变的穷困潦倒起来。

    自然而然的,这些地主、士绅其实是最反对资本主义的人。

第1388章,就该让你们尝一尝老百姓的苦

    “陛下,许公、李公所言甚是~”

    “新学乃是歪门邪道,不足为道,只有我儒家才是正道,是安邦治国之道。”

    “新学兴起,我儒家式微,长此以往,则正道崩塌,国家动荡,人伦道德尽皆沦丧,我大明危矣!”

    “是啊,陛下,必须严厉禁止新学,大力支持和鼓励我儒家正道,正本清源,复我大明之朗朗乾坤。”

    “陛下,新学之徒,上不学效忠帝王,下不知礼义廉耻,所授之学,全是奇巧yin技,叫人偷懒耍滑,理应严厉禁止。”

    “……”

    一个接一个大臣不断的站立出来,一个个都将新学视为洪荒猛兽,似乎正在不断的毁掉大明一般。

    恨不得现在就将新学给彻底的打倒,这样一来,他们才可以保住他们儒家,正本清源,大明才可以得意继续繁荣强盛下去。

    刘晋仔细的看着一个个站出来的大臣,这些大臣级别都不高,也就是四品、五品的官员,同时也有一个特点,都是年纪比较大。

    除此之外这些官员都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属于传统的士绅,家里面有很多的田地,以前是靠着收佃租过了一辈子的好日子。

    可是随着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迅猛发展,他们都没有来得及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没有去兴办工厂,也没有去海外积极兴办种植园之类的。

    简单来说那就是新的时代红利,他们是一口都没有尝到,但自身原有的基础却是在新时代之下被冲击的体无完肤。

    拥有大量的土地,可是却找不到人来给自己耕种,家里面收不到多少佃租,想要再和以前一样,靠着佃租来维持住体面的生活,已经不可能了。

    故而也是一直以来对反对新学,最反对资本主义和海外殖民的人。

    在他们看来,大明就该回到以前的样子,沉浸于大明王朝的美好之中,农民就应该死死的束缚在土地之上,世代为他们耕种土地,给他们当牛做马。

    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那就是读书,考功名,同时有钱了不断的兼并土地,拥有过更多的土地,收更多的佃租。

    这才是他们希望和熟悉的生活,而不是去开什么工厂,去海外弄什么殖民地之类的,这些对他们来说,太过陌生,也不熟悉,害怕、反对、不愿意接受,甚至于要将它掐灭掉。

    说是反对新学,但随着站出来的大臣越来越多,隐隐之间已经向着反对办工厂、办作坊、反对移民和殖民海外的趋势。

    “……陛下,臣以为理应限制工厂的规模和数量,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大量的农人离开土地进去工厂之中务工,致使江南有大量的良田荒芜,原本江南乃是鱼米之乡,可是今年,江南地区的粮食产粮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良田荒芜无人耕种,又有大量的逐利之人,将大量的良田用来种植桑叶以养蚕牟取暴利,亦有商人将良田该种茶叶、棉花、桑麻等等。”

    “长此以往,原是鱼米之乡的江南都将不再产出一粒粮食,更何况其它之地,据时我大明将要面临前所未有之饥荒,国本动摇,社稷动荡。”

    有来自江南的官员,痛心疾首的向弘治皇帝提起江南这边的情况,土地无人耕种,不是荒芜就是用来种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反正在他们看来,种粮食才是根本,至于种其它的东西,那都是浪费土地。

    听到这个官员说要限制工厂的数量和规模,朝中的一些大佬终于坐不住了,特别是那些最近这几年才开始投资工厂和作坊的官员。

    “陛下,臣以为此言差矣~”

    户部尚书佀钟站立出来,他一开始也是属于传统的官员,不过这两年,他的几个儿子也投资了几个工厂,生意都很不错,赚到的银子比以往靠佃租收到的多很多、很多。

    听到有人说要限制工厂的数量和规模,他立即就着急了,你反对新学就反对新学吧,好好的扯到工厂上面,还要限制数量和规模。

    这不是要自己的老命嘛。

    好不容搞起几个纺织厂和水泥厂来,生意做的火热,银子数的开心着,这要是自己的工厂找不到工人或者关闭掉的话,自己喝西北风去啊?

    “这些年来,我大明坚持对外开疆拓土,同时也是将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新得到的疆土之上,这本身就会导致我大明原本两京十三省人口的流逝,自然而然会有一些土地无人耕种,但大多数也都是一些干旱的下田,上田肯定是有人耕种的。”

    “其次,农人在田地之中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所得都还不够一家人吃饱饭,可是在工厂之中,一个月至少也是能够拿到四两银子,足以养活全家还有结余,两夫妻一起在工厂做工的话,一年下来,还能够存下几十两银子。”

    “老百姓不仅仅能吃得饱,而且还可以吃上肉,这难道比起以前了辛辛苦苦种地还吃不饱饭来,老百姓自然懂的如何去选择,种地的人变少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说江南会出现饥荒,这纯粹就是胡说八道。”

    “江南总的粮食产量是少了,可是人口也变少了,大量的人口流逝,所需要的粮食也会减少,虽然土地荒芜了一些,但也不至于出现饥荒,更何况有番薯、玉米等作为补充,又有南洋大米,根本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江南地区的粮食价格已经连续八年下跌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如果真的缺粮的话,粮食价格就不会下跌了。”

    “臣以为,应该大力鼓励工厂和作坊的兴办,因为一个工厂能轻易的养活成千上万的人,能够生产出大量的布匹、水泥等等,极大的丰富了我大明的商品,丰富百姓的生活。”

    “对于闲置田地的问题,更多的应收是学习辽东、河中、黄金洲等地,采用机械化耕种,提高效率,以更少的人力来耕种更多的土地才是正道。”

    “而不是所谓的关闭工厂,将人给赶回农村去种地,种地如果能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话,老百姓自然会去种地,在工厂当工人如果做不下去的话,工人自然会离开。”

    佀钟声音洪亮,每一个字都清晰的传递到金銮殿的每一个角落。

    “佀公所言有理~”

    “我大明关内的大量人口迁移到海外和关外,总不能说将这些人又迁移回来吧,将得到的上好土地又让给那些蛮夷吧?”

    “有些人啊,不思进取,又不知农人的辛苦,就该让他们去好好体验下农人的艰辛,他们就知道为什么没人种地了。”

    “是啊,是啊,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只想着自己的田地无人耕种了,没有佃租收了,就觉得要关闭工厂,让人回去给他们种地,这可能吗?”

    “种地连饭都吃不饱,谁会去种地?”

    很快,支持佀钟的人也是纷纷站出来,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吃到了时代红利的人,几乎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工厂、作坊、商行、海外种植园等等之类的。

    对于他们来说,以前收佃租的那点粮食换成的银子,和他们靠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做赚钱的银子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

    让他们再和以前一样去收佃租,收那点粮食?看都看不上了。

    听到这些大臣的话,刘晋嘴角也是露出了笑容,这些年来,自己拉着很多人一起办工厂的作用体现出来了。

    自己不急,有人就先急了。

    想要限制工厂的数量和规模,这无疑义是和朝中这些大资本家们作对了,自然而然就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再看看龙椅上面的弘治皇帝,他面无表情,不用想也都知道,此时此刻弘治皇帝内心之中的想法了。

    弘治皇帝和太子可是大明最大的资本家了,有着极其庞大的产业,麾下的工厂、商行、海外的殖民地、种植园等等不知道有多少。

    现在要限制工厂的数量和规模,这岂不是在挖弘治皇帝的钱袋子?

    更何况,这些人还想着将人弄回到农村去种地,再重复以往千年岁月重复的一切?

    这是弘治皇帝绝对不能接受的,他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陛下,臣以为张公所言甚是~”

    “有些人虽然位居庙堂之高,却是不知百姓疾苦,竟然扬言要将人重新赶回到土地上去给他们种地,让他们收佃租。”

    “然后这些农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

    “他们反对新学,觉得新学所传授的东西都是奇巧yin技,是下三滥的东西,会让老百姓好懒恶劳,那么臣以为就应该让他们去尝一尝劳作的辛苦,去体验下耕种的艰辛,而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端起碗吃饭又放下碗来骂娘。”

    刘晋站立出来,铿锵有力的表面自己的态度,你不是觉得新学教的东西没用吗?

    你们不是说要将人弄回到土地上去耕种吗?

    那好啊,你们先去尝一尝种地的滋味再说。

    “嗯,爱卿所言有理~”

    “这样吧,反正现在也是海清河宴,朝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大臣,也算朕在内吧,每个人都去收割十亩麦子然后再研磨成面粉,体验下耕种的辛苦。”

    “不过刚刚说新学所授、所转眼出来的东西都是奇巧yin技,是下三滥的大臣们,必须用最传统的办法去收割麦子,去研磨面粉,毕竟不能偷懒耍滑,人要勤奋才行啊,使用机械会让人懒惰的。”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立即就下旨了。

第1389章,群臣收麦子

    京城西郊大明农业商业在这里非常难得的保留了一大片麦田,这片麦田是专门用来研究新的种植技术的,不然现在想要在京城周围一带找到一片麦田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伴随着朝阳的升起,秋冬时节,地上都打满了霜,一阵秋风吹来,冷的让人直打哆嗦,金黄色的麦子上面因为有着一些露水,以至于弯的更沉,沉甸甸的。

    刘晋和一众大臣很早都没有起的像今天这样早了。

    自从实行新的休沐法典之后,大家告别了半夜三更起床干早朝的生活,每天都可以在家里多睡一两个时辰。

    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因为今天是弘治皇帝带领群臣体验秋收的日子,故而在早上五点钟的时候,群臣们就早早的起来,先是到皇宫这边,等弘治皇帝准备好之后,再一同乘车来到了这里。

    一辆辆四轮马车上面坐满了当朝的文武大臣,刘晋和张懋坐在一起,一边看着外面的景色,也是一边满脸笑容的聊着天。

    “臭小子,你出的什么馊主意啊。”

    “我这一把年纪的了,竟然还要来下地收麦子,一收还十亩地,这不是要了我的老命嘛。”

    张懋今天没有穿朝服,而是穿着简单的农人衣裳,显然是准备下地好好的干活了。

    十亩麦子啊,老张可是很清楚,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即便是常年劳作的农人,想要收完十亩麦子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少说也要几天的时间。

    “张公,你就放心吧,我怎么可能让我们自己人劳累呢。”

    “到时候你就开开新研究出来的蒸汽收割机在麦田里面来回的走一遍,麦子就收完了,然后再将麦子拿去晒一下,到时候再用蒸汽脱壳机,面粉机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了。”

    刘晋拍着胸脯自信的说道。

    “那就行,那就行~”

    “哼哼,早就看那些人不爽了。”

    “一天天的什么事情都不做,就知道瞎捣乱。”

    “什么奇巧yin技,没有那些机器,我们大明能够年年大丰收?”

    “还什么好懒恶劳,我倒是想要看看那些人有多勤快。”

    张懋一听,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接着摸了摸自己发白的胡子,笑着说道。

    “有些人是要好好的体验下老百姓的艰辛了。”

    “不然,他们还会以为这个米饭是从碗里面长出来的。”

    刘晋笑了笑深表赞同。

    这并不是刘晋胡说,而是在朝廷之上,确实是有些大臣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可是偏偏又觉得自己读书人才是高高在上的,而老百姓就该劳累命。

    自诩清高,却是什么都不会,又什么都不懂,以为会写几篇锦绣文章就真的能够治国安邦一般,没有得到重用就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对着真正干实事的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这种人才是最让人讨厌的。

    “哈哈,想必他们很快就会有新的认识了。”

    想到即将上演的画面,张懋都高兴的笑了起来。

    群臣乘坐的马车在水泥马路上面一字停下,最前面的龙辇上面,一身便服的弘治皇帝下了车,看了看眼前的农田。

    眼前的农田一望无际,一块块农田规划的整整齐齐,星罗棋布,方方正正,每一块农田都是一亩地,非常的标准。

    放眼望去,这大片的农田,有的种了小麦,有的种了玉米、番薯、土豆等等,还能够看到一片片蔬菜大棚,准备着在冬天种植蔬菜。

    此时,大部分的农作物都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麦田这里,一片金黄,一阵秋风吹来,阵阵波浪,宛如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好啊~”

    弘治皇帝高兴的连连点头,再看看身后,群臣此时此刻都已经下了车,有负责此事的官员正在向群臣分配各自需要收割的十亩麦田。

    很多大臣都和弘治皇帝一样,穿着便服,又将长发竖起,袖口捆扎起来,嫣然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当然也有一些大臣,依然穿着长衫、长袖,同时对于眼前的这片麦田似乎很是不削,似乎好像不太愿意接受劳动的意思。

    这其中,国子监祭酒许恒就是如此,他已经一把年纪了,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这些粗活,现在让他来收割麦子,他是极其的不情愿。

    “各位大人,陛下有旨,所有人都必须完成十亩麦子的收割、晾晒以及脱壳、研磨成粉才算是完成了任务,其他任何人都不得插手,违令者革去功名,贬为庶民。”

    有小黄门拿着小铁皮喇叭一边走也是一边喊了起来,这让很多带了下人、仆人的大臣顿时就一下子哭丧着脸。

    原本以为仅仅只是出来象征性的收割几下麦子,然后就可以打道回府的,谁知道弘治皇帝这一次竟然是来玩真的了。

    “各位大人,必须完成所有任何才可回去,大家的饭食、住宿皆已安排妥当,请诸位大人加紧时间。”

    小黄门一边喊话,在后面也有小黄门开始发放收割用的镰刀,示意大家可以开始收麦子了。

    这边弘治皇帝拿着收麦子的镰刀,撸起袖子,第一个走下麦田,也不说什么废话,认认真真的就开始真的收割起麦子了。

    起初的时候弘治皇帝还有些生疏,好在旁边有农人专门去教,很快,弘治皇帝就上手了,收割的有模有样,一会儿功夫,麦田的一角就已经让弘治皇帝给收割出来,一捆捆麦子堆放在田地里面。

    看到弘治皇帝都下田开始忙碌了,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等重臣也是纷纷下地,开始收割起麦子来。

    群臣一看,真不是开玩笑,顿时一个个哭丧着脸,纷纷下田。

    此时还是早上,麦子上面还有露水,人一弯腰,露水就落到了头上、脸上,身上,让很多大臣都忍不住左拍右拍,同时收割麦子的时候,因为不会,又各出洋相,有的被麦子给划到手,又痒又痛,有的不会用镰刀,被镰刀划伤,痛的直哭,还有的弯几下腰就累的不行,直呼苦矣。

    刘晋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接着刘晋早就安排好的农业商行的工作人员也是将一辆最新款的蒸汽收割机开了过来,刘晋在农机人员的教授下,很快就掌握了蒸汽收割机的操作。

    “呜呜~”

    伴随着一声声汽笛声,刘晋驾驶着蒸汽收割机走下麦田,不断的在麦田之中来回走动,一边收割麦子,也是一边还有心情欣赏下许恒、李仁杰这些酸臭腐儒们的丑态。

    十亩麦子,收割起来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过对于拥有收割机的刘晋来说,无非就是在麦田之中来回的走动。

    仅仅三十多分钟,刘晋就已经收割完一亩地了,同时收割完的麦子已经全部脱粒撞在一个个麻袋里面,简单、轻松,算下来这十亩地一上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可以收完了。

    收割完一亩地之后,刘晋还不忘停下来休息、休息,看看其他人的劳动情况。

    弘治皇帝做的最认真,三十多分钟都还没有休息一下,依然在默默的收割着麦子,已经收割了一大片,在他的旁边,萧敬也是紧紧的跟着,很想上前帮忙,却是被弘治皇帝呵斥。

    一把年纪的刘健、谢迁、张懋,则是割上几茬就累的不行,不得不休息一下,三十分钟也不过才刚刚打开了一个小角。

    张懋看到刘晋走过来凑热闹顿时就忍不住说道:“臭小子,还不安排收割机过来,想累死我吗?”

    “哈哈,张公,你放心,我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

    “这不是为了让你体验下农人的艰辛嘛。”

    刘晋顿时就笑了,看看张懋,他收割的最少了,三十分钟,收割的麦子只有不到三捆,这水放的,估计着就是在等刘晋这边安排的收割机。

    很快,刘晋这边就让人安排收割机过来,有人专门教张懋如何操控收割机,他很快就高兴的坐上了收割机,很是兴奋的开始操作收割机收割麦子来。

    当然,不单单是张懋,刘健、李东阳、谢迁、佀钟等人这边,刘晋也是很快就安排上了,有了蒸汽收割机,坐在机器上面收麦子,这些年纪大了的老臣顿时就松口气了,同时也和张懋差不多,觉得很新鲜,开始驾驶机器收割起麦子来。

    “陛下,我已经安排好蒸汽收割机了。”

    来到弘治皇帝的身边,看着一头汗水的弘治皇帝,刘晋也是赶紧说道。

    “先不急吧,朕也是难得下一次田,还是好好的感受下耕种的辛苦,你先其他人安排好收割机来,朕再继续收割下。”

    弘治皇帝看了看周围,笑了笑摇摇头。

    依然坚持要用传统的方法来收割麦子,体验下农人的艰苦。

    这让刘晋也是大感意外,不由得对弘治皇帝再次表示了钦佩。

    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这并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从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得出来的。

    身为皇帝,他都能够亲自下田劳作,感受农人的辛苦,这是非常难得的。

第1390章,可不要好懒恶劳啊

    “呜呜~”

    麦田上面,伴随着阵阵的汽笛声,一辆辆蒸汽收割机在麦田上面不断的来回走动,收割机上面,一位位当朝的重臣正兴奋地控制蒸汽收割机,觉得很是新鲜。

    随着时间的退役,太阳开始变的火辣起来。

    众多在收割麦子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唉声叹气,不停的抱怨着,同时时不时也是要站起身来看看那些操控蒸汽收割机的情况。

    准备着等他们收割完毕之后,再轮到自己来收割麦子。

    至于说用手中的镰刀来收割麦子,还不知道要收到猴年马月才可以收完呢,看看自己的麦田,一望无际,忙碌了两三个小时了,依然仅仅只是收割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我的腰啊~”

    有大臣不断的揉着自己的老腰,弯着腰收割麦子,实在是太累了,对于他们这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大臣们来说,今天的体验算是终生难忘了。

    “呼~呼~”

    国子监祭酒许恒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吃力的收割着麦子。

    他本身年纪就大了,又养尊处优惯了,现在收割麦子,简直就是要了他的老命,再加上又穿着长衫、长袖,更是显得狼狈无比。

    镰刀用力的割麦子,可是总觉得割不懂,似乎好像自己的镰刀生锈了一把,他猛的一用力,整个人一下子又坐到了田地里面,顿时一屁股的泥土。

    本想起来擦一擦,可是一下子又起不来,干脆就坐在田里面休息一下,再看看自己身上,长袖变的破破烂烂,长衫又不整,连长发和胡子都乱七八糟。

    伸出双手,上面竟然已经气泡了,轻轻的一按,顿时就痛的叫了起来。

    “造孽啊~”

    “老夫一生都清高的读书人,何曾做过这等下贱的事情,真是要命。”

    许恒都要骂出来了。

    站起来看了看,这忙了将近一上午了,自己仅仅只是收割了一小块,关键是这些麦子还要拿去晒,还要脱粒,脱壳,最后再磨成面粉,想到这里,他都忍不住头晕目眩起来,这要干到何年何月才能够做完?

    再看一看刘晋、张懋等人这边,驾驶着蒸汽收割机,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十亩麦田眼看着就剩下最后一点点了,很快就可以收完了。

    已经有很多大臣急匆匆的跑了过去,毫无疑问,显然是要用收割机来收割麦子了,这用镰刀收割麦子,真心不是人干的事情。

    “唉~”

    许恒叹口气,看了看自己的麦田,干脆直接坐着不干了,也准备等收割机来收割麦子。

    在他的旁边一块麦田上面,李仁杰此时此刻也是差不多,坐在麦秆上面,人狼狈无比,看着用蒸汽收割机的刘晋、张懋、刘健等人,也是眼巴巴的等着,想要用收割机来收割麦子。

    “呼~”

    “终于收完了。”

    刘晋控制着收割机将最后一点麦子收完,整个人都高兴的笑了起来。

    “刘公,这蒸汽收割机能不能借我用用?”

    有大臣见刘晋完工,也是立即就急匆匆的笑着上来。

    “拿去用吧~”

    刘晋很是大方,扛着一包麦子就来到了水泥马路上面,再看看四周。

    弘治皇帝已经坐在了蒸汽收割机里面,正开心的驾驶着蒸汽收割机在来回的收割麦子,刘健、李东阳、张懋等人也是一样,麦子都快要收完了。

    再看看其他的大臣,因为蒸汽收割机只准备了十几辆,所以很多大臣此时此刻也都在歇着,准备用蒸汽收割机来收割麦子。

    眼尖的刘晋可是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歇着的许恒、李仁杰等人,然后悄悄的就对着农场这边的负责人吩咐起来。

    在朝堂之上叫嚣着新学研究的奇巧yin技的大臣,刘晋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既然你们觉得新学没用,发明的机器会让人好懒恶劳,那你们就别想用这些收割机,慢慢的去收割麦子吧。

    想到这里,刘晋就开心的不行。

    满脸笑容的来到了国子监祭酒许恒的身边。

    “许大人,您这是基本没动啊?”

    看了看许恒收割的麦田,刘晋笑着说道。

    “老夫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比不得你们年轻人,自然是要更少一些。”

    许恒见刘晋过来,捏着自己刚刚才捋顺的胡子说道。

    “没关系,没关系~”

    “许大人都是勤劳无比的人,在朝堂之上都说了,人不能老懒恶劳,应该要勤奋的,想必肯定是我等之楷模。”

    “哦,对了,我还记得许大人说新学所授的那些东西都是奇巧yin技,是下三滥的东西,我想许大人如此清高又勤奋的人,肯定是不会使用蒸汽收割机的。”

    “毕竟,那是新学所研究出来的东西,是会让人偷懒耍滑的东西,会让人好懒恶劳的东西,是下三滥的东西。”

    “对吧,许大人?”

    刘晋看着许恒,笑着说道。

    “你,你~”

    许恒一听,顿时就气的胡子都歪了。

    说实话,此时此刻,他和很多大臣一样,都是在等着收割机来收割麦子,根本不打算自己再用镰刀去收割麦子了。

    十亩地的麦子啊,鬼知道要收割到什么时候,估计着真要是用镰刀来收割十亩地的麦子,自己的老命都要丢在这里。

    “怎么了?”

    “许大人?”

    “这些可都是你自己说过的话啊,该不会许大人也想用下三滥的东西吧,许大人该不会也是好懒恶劳之人吧?”

    刘晋看着气急败坏的许恒,顿时就笑的更开心了。

    不知农人辛苦,不知百姓疾苦的人,天天在庙堂之上喊着要关闭新学,要将人从工厂赶回农田,现在就该让你亲自尝一尝这耕种的辛苦。

    “许大人啊,这收麦子呢,仅仅只是农人一年当中劳作的一部分,这麦子从种子到最后变成了面粉,可是要做很多事情的。”

    “你看,这春天呢要耕地,接着再播种、除草、灌水、收割、脱粒、晒干、脱壳、磨粉,每一步都是很辛苦的。”

    “不过这些在勤劳的许大人看来,都是小事了,毕竟老百姓嘛不是清高的读书人,天生都是劳苦命,即便是使用机器也会被人说成是好懒恶劳。”

    刘晋说着风凉话,丝毫没有给这个老匹夫一点面子的意思。

    张口、闭口都是‘勤劳的许大人’,‘清高的许大人肯定不会使用下三滥的东西’等等之类的。

    “刘大人,你不要在这里指桑骂槐,我虽然官职、品级都不如你,但也你如此污辱。”

    许恒气的半死,看着刘晋,站起来说道。

    “我可不敢骂许大人,更没有指桑骂槐,也谈不上污辱许大人。”

    “这些可都是许大人自己在朝堂之上所说的。”

    “人不能好懒恶劳,应该要勤奋。”

    “新学所授都是下三滥的东西,会让人偷懒耍滑,还有好像说是要将工厂的人都赶回去种地吧。”

    刘晋笑了笑回道,接着也不想再理会他,说道:“许大人还是好好的收麦子吧,可千万不要使用下三滥的收割机,一定要勤劳啊!”

    说完也不管这个许恒,又朝着李仁杰这边走去,继续对着李仁杰一番鼓励。

    “一定要勤劳啊!”

    “可不要好懒恶劳啊!”

    刘晋一个个专门去拜会,最后都是丢下这样的一句话。

    “休息一下就可以了,这一直休息,可不是勤劳人的作风,要知道农人在丰收的季节,那可是半点歇息都舍不得,这麦子不及时的收割,晒干的话,很容易就烂在地里面的。”

    “张大人,你在等什么?”

    “都已经半天的时间了,你才只收了怎么一点点,这难道就是你所说的勤劳?”

    “我可是记得大人在朝堂之上说过的话,不能好懒恶劳,人一定要勤劳啊!”

    刘晋不断的拜会一个个,不断的提醒这些大臣一定要勤劳,一定不能好懒恶劳,要抓紧时间收麦子,不然这十亩地的麦子,按照你们这个速度的话,估计着可能要收到明年了。

    至于遇到支持新学的大臣,那自然是另外一番面孔了。

    “老张啊,先不要那么急,等下老李那边收完了,你轮到你了,半天时间就收完了,明天晒一晒,后天再用机器磨成粉就可以了,这两天就当是下来体验下生活。”

    “晚上有什么安排?”

    “晚上有安排我们搞个篝火,吃吃烤全羊,涮火锅什么的,你觉得咋样?”

    “他们?”

    “我估计他们接下来应该是没心情吧,毕竟腰酸背痛的,肯定是要好好休息的,毕竟他们都是很勤劳的人,接下来可是有的要忙的。”

    刘晋在田间不断的走动,和一位位大臣聊着天,看到那些腐儒们狼狈的样子,刘晋都很开心,都要再嘲讽几句。

    这些腐儒,真心是让人厌恶。

    新学所传授的东西明明是对大明、对社会、对整个人类进步都有用的东西,在他们眼中都是下三滥的东西,不足为道。

    明明发明各种机器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压力的,可是在他们眼中却是变成了让人好懒恶劳的东西。

    既然如此,你们就慢慢勤快的去收麦子吧。

第1391章,硬气的很

    农场的田野,弘治皇帝驾驶着蒸汽收割机来回的在麦田之中走动,麦田就这样快速的收割完毕。

    “真是好东西啊~”

    “有了这样的机器,一个人轻轻松松收几百亩、上千亩地都不是问题啊。”

    弘治皇帝感叹机器的强大。

    上午亲自收割过麦子,一把镰刀,弯着腰,劳累一两小时还不如开着机器在这麦田之间来回的走动几趟,连麦子都已经脱粒出来装进了袋子里面。

    机器的强大,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关键是坐在蒸汽收割机里面,操控机器一点都不会累。

    “陛下,该吃午饭了~”

    萧敬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时间到了12点,再看看水泥马路这边,已经将弘治皇帝的午餐给准备好了。

    “嗯~”

    弘治皇帝微微点点头,看了看自己负责的十亩麦田,已经收割的差不多了,下午再随随便便收尾一下就可以了。

    停下收割机,弘治皇帝来到水泥马路上,再看看群臣们的麦田。

    用收割机收割的基本上也都已经收割的差不多了,至于那些用镰刀收割的,即便是最快的,也不过才仅仅只是收割了一个小角而已,有些偷懒的大臣,甚至于仅仅只是割了一个开端,然后就坐在哪里思考人生。

    弘治皇帝的目光看向国子监祭酒许恒、翰林院翰林李仁杰等人的麦田处这里,一个个都也都仅仅只是收割了一点点,有些都已经到水泥马路这边坐着老爷椅子、吃着葡萄干,悠然自得的在欣赏田园风光了。

    “哼~岂有此理~”

    弘治皇帝一看,顿时就怒了,带着怒气走了过去。

    “许爱卿、李爱卿,你们两个好闲情啊。”

    弘治皇帝走了过去,许恒和李仁杰顿时就赶紧整理自己的衣冠,恭敬的站立着。

    看看两人收割的麦田,一上午的时间,仅仅只是收割了一小块,可见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是在休息、偷懒。

    “陛下,臣等只是在稍作休息。”

    许恒和李仁杰互相看了看,连忙回道。

    “稍作休息?”

    “一上午的时间,你们两个就收割了怎么点麦子?”

    “朕可是记得,你们在朝廷之上口口声声说了,人不能好懒恶劳,人一定要勤快,可是两位爱卿难道就是这样勤快的?”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指了指眼前的麦田说道。

    “陛下,臣年事已高,手脚不利索,收割慢一些也是正常的。”

    许恒年纪大,也是理直气壮的说道。

    “你年纪是大了点,人也糊涂点。”

    “连是非好坏都分不清,你说说,这新学所发明的机器到底是不是奇巧yin技?”

    弘治皇帝看了看狼狈不堪的许恒,对方胡子、头发都白了,作为心疼臣子的好皇帝,弘治皇帝决定还是饶他这一次,只要他改口,就让人安排蒸汽收割机给他收割完麦子来。

    “陛下,这机器就是奇巧yin技,新学所授皆是下三流的东西,唯有我儒家所授才是正道,是真正治国安邦之道,臣请陛下严厉禁止新学。”

    不曾想这个许恒也是骨头硬的很,竟然还是一本正经的批评新学,丝毫没有看到新学好的一面,依然坚持自己的主见。

    “陛下,许公所言甚是,新学所授皆是下三滥的东西,如果大肆传播,必然会祸国殃民,各种各样的奇巧yin技,只会让人不思进取,偷奸耍滑,好懒恶劳,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一旁的李仁杰也是硬气的很。

    “好,很好~”

    “既然你们都这样说了,朕也没什么可说的。”

    “你们两个可要记住自己的话来,人一定不能偷奸耍滑,不能好懒恶劳。”

    “这十亩麦子,你们两个什么收完了,晒干磨成面粉了,你们两个什么时候就可以回去。”

    弘治皇帝顿时就笑了,这两个人可真是贱骨头,又臭又硬,关键是眼睛都白长了。

    蒸汽收割机如此高效的工作效率,他们根本就看不见,或者说即便是看见了,也要反对,因为他们各自家里面的土地无人耕种,他们反对新学,也反对新兴起来的资本主义,想要一切都回到从前。

    回到那个农民被他们死死的束缚在土地之上,世世代代都给他们种地、交租,而他们只需要做清高的读书人就可以了,回到这样的一个时代。

    丢下这样的一句话,弘治皇帝就气呼呼的走了,不再管这些人的死活,天天嚷嚷着要勤劳,不要好懒恶劳,我倒是想要看看你们到底能够有多勤劳。

    很快,随着弘治皇帝开始用餐,有负责大家饭食的官员和官吏也是开始给劳作一上午的群臣发放饭食。

    吃完饭,也没有休息一说,毕竟农人在秋收的时候都是争分夺秒的。

    弘治皇帝再次开着蒸汽收割机收割麦子,很快就将自己的十亩麦田给收完,然后扛着一袋子、一袋子的来到水泥马路上面,四轮马车一车、一车的运到农场这里进行晒干。

    用蒸汽收割机的基本上都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将一车、一车的麦子运到了农场,接下来的工作就轻松多了,在农场的晒谷场这里晒干,等着后面用蒸汽磨粉机磨成面粉就可以了。

    晒麦子的时候,在刘晋、张懋的提一下,大家又在农场这里玩起了农家乐、农家烧烤什么的。

    自己去农场摘菜、去农场抓鸡鸭鹅什么的,然后在农场这里做菜、搞烧烤之类的,也算是难得的一个君臣休闲娱乐的时光。

    麦田这边,随着越来越多大臣使用蒸汽收割机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离开了麦田,前往农场这边参加农家乐的活动。

    整个麦田这里也只剩下那些反对新学的酸臭腐儒了,有些酸臭腐儒看到有空闲的蒸汽收割机想要使用,却是被刘晋吩咐的人无情的将蒸汽收割机给开走,不给这些人使用。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凭什么他们可以用收割机,我们就不能收割机?”

    有大臣怒气冲冲的将手中的镰刀给扔掉,直接找到了弘治皇帝和刘晋这边。

    “陛下,为何这收割机人人能用,我们却是用不得?”

    “你们不是一个个口口声声说这新学所发明出来的东西都是奇巧yin技,会让人偷奸耍滑,让人好懒恶劳吗?”

    “朕觉得啊,你们既然都勤劳之人,又对新学如此厌恶,又觉得这个收割机啊是没有什么用,还会祸害人的东西。”

    “所以朕就吩咐了,你们就别用收割机了,毕竟你们都是勤劳的人,靠自己的双手也能够收割完麦子的。”

    弘治皇帝看了看这些大臣,顿时就想笑了。

    “陛下,这新学倒也不全一无是处,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我等也是有眼无珠,没有看到新学的优点,这收割机能够大大的帮助农人收割麦子,这是好东西,应该值得肯定。”

    有聪明的大臣一下子自然是明白了弘治皇帝的意思了,这是故意要整自己等人啊,其他人都可以用收割机,自己不能用收割机,这不是故意针对自己等人,又是什么?

    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有大臣也是赶紧转向,肯定了新学的一些东西。

    “是啊,是啊~”

    “新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各种各样的机械大大的减轻了劳作的辛苦,提高了劳动的效率,这是值得肯定的,我等也只是觉得,这机器如果太过厉害的话,人就会闲着没事做了。”

    “对,对~”

    其他人也是跟着赶紧说道。

    “哈哈,既然你们都觉得这些机器有用,那就去用收割机收麦子吧,感受下收割机的便捷,对比下用镰刀收麦子,再仔细的好好想一想。”

    “仔细的感受下农人的辛苦,知道老百姓的艰辛,不要位居庙堂之高,嘴里面喊着家国天下,却是连最基本的一些东西都不懂。”

    弘治皇帝听着这些大臣的话,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是,是~”

    “臣等确实是不懂农人的艰辛,也不懂这些机器的便捷。”

    “臣等一定反思。”

    这些大臣一个个赶紧直点头,接着如释重负一般,急匆匆的去学习驾驶收割机去收割自己的麦子。

    时间流逝,一转眼的功夫,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眼看着就要日落西山了。

    在农场这边玩的很开心的弘治皇帝、刘晋、张懋、刘健等人也是来到了麦田这边散步,看看眼前的麦田。

    早上的时候还金黄一片,到了现在,随着大量收割机的使用,整片的麦田基本上都已经收割完毕,也只剩下许恒和李仁杰两人负责的两块麦田依然还在。

    群臣来到两人麦田这里,十亩地的麦田,过了一天的时间,也仅仅只是收割完非常小的一块。

    至于许恒和李仁杰两人,此时此刻竟然坐在旁边的水泥马路上面,看着眼前的麦田发呆,整个下午,两人似乎好像都没有动一下,收割好的麦子也都没有捆起来。

    “许大人、李大人,人一定不能好懒恶劳啊,你们可要抓紧时间啊,十亩地麦子啊,你们才收了怎么一点点,猴年马月才可以收完啊?”

    看着两人的样子,刘晋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1392章,农人苦,农人累,农人一把辛酸泪

    “你,你~”

    “老夫就是死在这里,也绝不向尔等奸诈卑鄙无耻下流之徒低头。”

    听到刘晋的话,许恒顿时就气的胡子都直了,他指着刘晋,很是硬气的说道。

    “许大人,我卑鄙无耻下流?”

    “恐怕你是在说自己的吧,你自己在朝堂之上可是口口声声的说了,人要勤劳,不能好懒恶劳,你今天一天就收了怎么点麦子?”

    “这难道就是你所说的勤劳?”

    “你难道就是这样辛勤劳作的?”

    “仅仅只是一天你就受不了了,你可知道,农人一年四季,每天都是如此,在秋收之际的时候,全家老少,可都要在田间劳作到很晚的,中间都不舍得坐下来休息一下,不像许大人,口口声声,嘴上说要勤劳,可是真到了这田间地头的时候,竟然还有闲情坐在这里欣赏夕阳。”

    刘晋一听,顿时就冷笑道。

    “你~你~”

    “老夫年事已高,手脚不利,自然是做的慢一些。”

    “再者老夫是读书人,岂能和那些低贱的农人一般,为这三斗米折腰?”

    许恒听完,更气了,不过也给自己找了借口。

    “唉~”

    “许大人这话的说的,好像自己真的很老一样。”

    “在我们大明各地,不知道有多少比许大人高龄的老人,一样在田间地头忙碌了一生,你只是收十亩麦子而已,也仅仅只是这一次而已,你可知道农人一辈子种地的话。”

    “这腰都直不起来,七尺大汉都会变成岣嵝老农,这手掌都会摸出老茧,用剪刀去剪都不会有一丝疼痛。”

    “读书人难道就比农人更高一等了?”

    “没有农人种地,你吃什么、喝什么?”

    “只是感受一下农人的艰辛而已,你就怎么难?”

    刘晋冷笑道。

    “你~你~”

    许恒气的半死,指着刘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两位爱卿还是加紧时间收麦子吧。”

    弘治皇帝看了看两人,丢下一句话,也是没有再理会两人,带着群臣乘坐四轮马车回京休息去了。

    看着远去的车队,许恒和李仁杰两人心中很不是滋味。

    “不收了~”

    许恒捡起镰刀往麦田之中一扔,直接来到自己的四轮马车边,想要乘车回京。

    然而,他还没有上车,有宫中侍卫就拦住了许恒说道:“许大人,陛下有旨,两位大人不收完麦子,晒干,磨成粉的话,是不可以回去的,吃住都必须要在农场这边。”

    “这……”

    两人一听,顿时就彻底的傻眼了,这才知道弘治皇帝给他们两个动真格到了。

    这人人都可以用收割机,人人都可以晚上的时候回去好好的吃一顿、睡一觉,到了自己这里,自己不收完这些麦子,那是连回都不回去了。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两人顿时就喊了起来,然而身边的这些侍卫才不管他们。

    这些侍卫都是新军出来的,和以前的宫廷侍卫是不同,他们也是新军制的受益者,现在这些酸臭腐儒反对新学,扬言要将工厂的人赶回去种地,这搞不好以后还要将军制改回以前的军户制度。

    到时候大家就有好日子过了。

    故而这些侍卫一个个不仅仅不理会他们,还死死的盯着他们。

    任凭李仁杰和许恒两人如何大喊大叫都没有用。

    夕阳西下,夜色渐渐朦胧,一阵秋风吹来,两人顿时就觉得刺骨的冷,再看看周围,人都已经走光了,只有盯着他们的侍卫在死死的看着两人。

    没办法,只能够跟着去了农场。

    第二天,天才刚刚蒙蒙亮,昨天多少也是累了一天的许恒和李仁杰正在呼呼大睡,睡的很香,梦里面有好吃、好喝的,还有自己的小妾什么的。

    “铛铛~铛铛~”

    “起床了,起床了!”

    然而这个时候,侍卫敲锣打鼓的一般的将他们给喊了起来。

    “才五点钟就叫我们起来?”

    许恒和李仁杰看了看自己的手表,打开窗户看看外面,天色才刚刚蒙蒙亮,天寒地冻的,一阵秋风吹来,整个人都忍不住缩进了被窝里面。

    “两位大人,秋收之时,农人都是天刚刚亮就起床收麦子的。”

    侍卫笑着说道。

    “不起,不起~”

    “哪有这样折磨人的,连觉都不让人好好睡一下的。”

    许恒将被子一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直接就继续睡起来。

    “不起,不起~”

    “没到九点钟别叫醒我们。”

    李仁杰也是有样学样,继续呼呼大睡起来。

    “噗~”

    然而回答两人的是一盆冷水,两人被窝里面暖和的很,被这冷水一泼,顿时就炸了起来。

    “你,你~”

    两人愤怒的看着泼冷水的侍卫。

    “我只是奉旨办事,两位大人可不要为难我们。”

    侍卫冷冷的回道。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了,两人顿时就知道耍赖是没有任何用了,只能够不情不愿的起来,匆匆的吃了几个馒头陪稀饭、咸菜,继续来到麦田这里。

    此时,天色渐渐亮起来,可是起了很大的霜,麦田有很大的露水。

    两人很不请愿的来到麦田这里,又不下去田去收麦子,只是在水泥马路站着。

    旁边的侍卫也没有再为难他们,他们站着就站着,他们也就在一旁坐着聊聊天,看住他们就行。

    就这样,时间在慢慢的过去,太阳升起,普照大地。

    弘治皇帝又带着群臣再次来到了这里,他们是来这里晒麦子的,今天晒一天,明天就可以开始磨面粉了。

    “许大人、李大人,人一定要勤劳,不能好懒恶劳啊,可要抓紧时间收麦子啊,不然天气越来越冷,到时候可就不好过了。”

    看着在水泥马路上面欣赏景色的两人,路过的刘晋忍不住再次笑着说道。

    “哼~”

    许恒和李仁杰一听,齐声的一声冷哼。

    弘治皇帝带着群臣在农场这边晒麦子,同时也是体验下使用传统的办法来给麦子脱壳,磨粉一天下来,也算是知道了农人的艰辛,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

    许恒和李仁杰这边,两人什么事情也不做,就是站在马路上面,战累了就坐着,坐累了就走动,反正就是不下田去收麦子。

    他们觉得,只要他们坚持几天下去,到时候弘治皇帝肯定会放他们一马,朝中也肯定有古交好友什么给他们说说话,自然而然这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可是,弘治皇帝这一次真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们。

    对于这种口号喊的响亮,却是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能力的酸臭腐儒,弘治皇帝现在可是非常厌恶的,必须要让他们好好的明白下人生。

    第三天,两人依然在很早的时候就被叫醒,两人也依然不下地去收麦子,弘治皇帝也是带着群臣再次来到了农场这边。

    这一次则是利用蒸汽磨粉机将昨天晒干的麦子磨成粉。

    有了蒸汽磨粉机的帮助,磨粉就快很多了,仅仅一天的时间,群臣们基本上都将自己收的麦子给磨成了粉。

    “诸位爱卿~”

    “这些面粉大家带回去,朕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三天来的劳作,记住农人的艰辛,牢记自己肩膀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位居庙堂之高,就应该多替老百姓想一想,多替老百姓做一些实事,而不是口口声声喊着忠君爱国,喊着家国天下,可是倒头来却连农人的艰辛都不懂。”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面粉,再看看群臣,抓起一把面粉对着群臣说道。

    “臣等必将牢记这三天的来的艰辛,不忘百姓艰辛,多思为国为民做事。”

    群臣齐声的回道,这三天,这些大臣也算是吃了一些苦,感受了一番农人劳作的辛苦,明白了弘治皇帝的良苦用心。

    群臣在弘治皇帝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兴高采烈的用四轮马车拖着自己的面粉回京去了,只留下许恒和李仁杰两人依然傻愣愣的在这里。

    两人似乎是打定了就是不下田,同时也是通知自己的下人去打听京城里面的情况,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任何的消息,似乎所有人都将两人给忘记了一般。

    顿时两人就彻底的慌了,这回又回不去,弘治皇帝又没有要下旨让他们回去的意思,再看看眼前的麦田,两人顿时就明白了。

    不把这些麦子收完磨成粉,他们两个这一辈子估计都要待在这里了。

    明白了这一点,两人这下子就不得不下田收麦子了,他们可不想一辈子待在这里。

    “农人苦,农人累,农人一把辛酸泪!”

    接下来,两天每天很早就起来收麦子,到很晚的时候才回农场,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两人就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再也没有了以往读书人的清高,犹如老农一般,在田间地理头忙个没完。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了农人的艰辛,仅仅只是收麦子而已,十亩麦子,两人一天接一天的去割麦子,可是却仿佛永远也收不完一样。

    而且这收完麦子之后,还要脱粒,还要晒干,还要磨成粉,这两人不得不抹出了一把辛酸泪。

第1393章,机器有没有用?

    “呼~呼~”

    伴随着呼啸的寒风,今年的第一场雪如期而至,鹅毛一般的大雪转眼间就将天地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要是在以往,许恒自然是难免要煮上一壶清酒,邀上三两知己,一边喝着温酒一边欣赏初雪的美景,再对景生情,吟诗一首,逼格满满,将自己文人骚气全部释放出来。

    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是根本没有任何的闲情逸致去欣赏外面的大雪,忙着磨面粉的双手被寒冷的天气冻的通红,一阵寒风吹来,整个人都忍不住直打哆嗦。

    已经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他和李仁杰在这个农场这里已经整整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从最初的不情不愿,等待有人替自己求情,等待着弘治皇帝能够爱惜臣子,下旨让自己回去,到后来慢慢的明白,不完成任务恐怕是一辈子都要留在这里。

    无奈之下,两人这才开始认认真真的干起了农活。

    十亩麦子,整整收割了二十多天才收完,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他们还要将这些麦子全部磨成面粉,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任务。

    看着堆积如山的麦子,再看看手中的石磨,就仿佛是永远也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样,可是两人谁都不想继续待着这里,又不得不每天坚持去磨面粉,双手都磨出了血泊,起了老茧,手都磨的酸痛,晚上睡觉的时候碰一下都痛的要死。

    一天天的劳累下来,腰酸背痛,最初的几天,每天都要痛的无法睡觉,到了现在倒是已经有些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了。

    “呜呜~”

    旁边的厂房这里,伴随着阵阵汽笛声响起,蒸汽机带动磨粉机开始工作起来,一袋子、一袋子的麦子倒进去,在出口这里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效率非常高。

    旁边农场的工人在旁边,一边聊着天一边就将活给干完了,仅仅只是一上午的时间,一大堆的麦子就全部磨成了一袋袋面粉。

    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石磨,用力的转了一上午,仅仅只是将一小袋子的麦子给磨成面粉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他很想使用这个蒸汽磨粉机来将自己收割的麦子磨成粉,可是在他的身边,时刻都有几个侍卫在盯着,盯着他们两个,不让两人使用任何的‘下三滥的’‘奇巧yin技’‘会使人好懒恶劳’的工具。

    这是弘治皇帝亲自下旨交代的事情,正是要来看看这两位大人,到底能够有多勤劳,体验下勤劳所带来的感觉。

    “哈哈~呜呜~”

    看着旁边蒸汽面粉机的高效,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石磨,只是转几圈,整个人的手臂都是酸的,转都转不动,需要两只手才能够吃力的转动起来。

    做做停停,一上午的时间,根本就磨不出多少面粉,再看看旁边堆积如山等待着要磨完的面粉。

    许恒也不知道是笑还是哭的,一边笑,眼泪一边不断的流出来。

    一旁边的李仁杰相对要更好一些,毕竟更年轻一些,也更有力气一些,他的进度比许恒要更快一些。

    但此时此刻的李仁杰哪里能够看得出丝毫翰林院翰林的风范?

    穿着破烂的麻布衣,整个人岣嵝着背,双手冻的通红,还能够看到一道道冻开的痕迹,轻轻一碰都要痛的半死,但是他却又不得不用力的握紧了磨盘的转柄,用力的去磨粉,争取早日结束这犹如地狱一般的生活。

    他渴望早点回去。

    家里面有温暖的床,还有娇滴滴的小妾,家里面有吃不完的美食,喝不完的美酒……

    想到这里,他疲倦的双方就仿佛又涌现出一股股力量,让他继续不断的转动下去。

    再看看旁边农场的蒸汽磨粉机,他的眼睛之中放着光芒。

    到了此时此刻,他总有明白了一些东西。

    也明白了新学为何能够如此深入人心,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

    说到底,新学所传授的这些东西,都是真正能够有助提高人的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负担的东西。

    不管是眼前的蒸汽磨粉机,还是各种各样的以蒸汽为动力驱动的机器,它们的作用都非常巨大,大大的提高效率,减轻劳动的负担。

    眼前的磨粉机来说,没有磨粉机之前,将面粉磨成粉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

    依靠传统的石碾或者磨盘,纵然是有牲畜的帮助,效率依然非常低。

    关键是在以前的时候,农村人非常的穷苦,很多家庭连牛、马、骡子之类的牲畜都没有,故而这个磨粉都只能够靠人了。

    就好比是现在的自己,靠着双手来磨粉,一上午的时间,手都磨酸了,磨痛了,可仅仅只是磨出了一袋子小小的面粉。

    “新学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虽然在治国安邦之道上面没有任何的主见,但是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老百姓来说,依然还是很有作用的,各种各样的机器能够大大的提高效率,减轻劳动负担。”

    亲自参与了劳动,才真正明白了劳动的艰辛。

    以前读书,只是看到了书本上所写的东西,看到家国天下,看到了黄金屋和颜如玉,可是唯独没有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或许书本上有提过,可是书上的几行文字哪里有亲自体验一番让人刻骨铭心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书本上聊聊的一句话,可是对于真正参与其中的农人来说,收获了多少粮食就流出了多少汗水,有些时候甚至于还收不到多少粮食。

    许恒和李仁杰两人推着石磨,磨着面粉,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呼啸。

    “吁~”

    这时,一辆四轮马车停在了厂房的门口,刘晋和张懋满脸笑容的走了下来。

    “臭小子,听说你最近又搞了一个什么两脚车工厂,怎么都不和我打声招呼,有赚钱的买卖又不带我。”

    张懋发财致富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永远跟在刘晋的屁股后面,刘晋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至于别的就不要去多想,跟对人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张公,那是我和太子殿下弄出来的,这两脚车工厂你也去看过了,生产的两脚车其实就是年轻人玩一玩的东西,又不是什么大买卖,其实也就是太子殿下当时玩心重,硬拉着我要投资建厂的。”

    “你也知道,这个厂投资了一百万两银子下去,这两脚车谁会买啊?”

    “到时候肯定是赔本钱的买卖。”

    刘晋看了看身边的张懋,真是无语了,自己做什么买卖,他都要跟着插一脚,天天就盯着自己。

    “倒也是,那个两脚车哪里有四轮马车舒服,还要自己用脚去蹬,关键是还很容易跌倒,将来肯定是卖不出去的。”

    张懋一听,也是连连点头,接着想了想说道:“要不还是让我插一股吧,十分之一就行,十万两银子回头我就让人送到府上。”

    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刘晋眼光何等毒辣,怎么可能会去做赔本钱的买卖,尽管自己不看好这个两脚车,可是十万两银子又不是什么大事情,随随便便也就能够拿得出来。

    “算了吧,张公~”

    “真要是赚钱的买卖,我肯定叫上你,这亏本的就算了,算了。”

    刘晋连连摇头,开玩笑,我这工厂再过段时间就可以投产,到时候趁着过年的黄金期这两脚车肯定能够大火,大卖。

    到了那个时候,这工厂就不是一百万两银子的事情了,喊个一千万两银子都算少的了,你现在十万两银子就想要买原始股,做梦吧。

    “行吧,下次有赚钱的买卖可一定要带上我。”

    张懋看刘晋似乎好像没有骗人的样子,再想想那个奇怪的两脚车,也就无所谓地说道。

    “行,行,一定带上张公~”

    刘晋只能够连连点头。

    两人说话间就来到了厂房这里,一下子就看到正在吃力推着石磨磨面粉的许恒和李仁杰,两人也是看到刘晋和张懋,顿时就坐的笔直,将自己岣嵝的身躯给抬头挺胸,摆出一副绝不受人欺凌的样子。

    他们觉得刘晋和张懋肯定是过来笑话自己的。

    “许大人、李大人~”

    “现在你们觉得极其有没有用?”

    “这机器到底是不是下三滥的东西?”

    “这新学所授的东西是不是奇巧yin技?是不是会让好懒恶劳呢?”

    刘晋看着眼前的许恒和李仁杰,要不是有人指出来,还真心是有点认不出来了,两人完全大变样了,哪里还能够看得出来他们两个是朝中的大臣?

    “哼~”

    “下三滥的东西就是下三滥的东西,纵然是任你巧舌如簧,依然也改变不了它的事实,新学兴起,必然会动摇我大明之国本。”

    许恒依然嘴硬的很。

    “新学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至少来说这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机器能够大大的提高效率,减轻劳动负担。”

    “但是在治国之道上面,还是我儒家正统才最适合,新学旁门左道尔,不能上大台面。”

    李仁杰虽然也是硬气,但也是肯定了新学的一些可取之处。

    “哈哈,两位大人倒是很有文人的傲骨。”

    刘晋听完,顿时就笑了起来。

    人嘛都是一样的,吃过苦头了、摔过跟头了才知道一些东西。

    “今天,我张公也是奉旨而来,陛下说了,两位大人只要觉得这个新学还有可取之处的话,就允许你们使用机器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现在机器就在旁边,两位大人要不要用就看你们自己了。”

    “我们人之所以是人,那是因为我们人善于思考、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新学所授之东西在你们看来是歪门邪道,旁门左道,可是在我看来,它却是最符合我们人发展的东西,因为它遵循了最基本的原则。”

    “新学不断的研究自然之中各种各样的东西,加以改进和利用,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机器出来,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劳动的负担,提高我们的生产力,这才是真正能够富国强民的东西。”

    看着两人,刘晋也是有些苦口婆心的说道。

    现在还不是和传统彻底闹掰的时候,而且想一想后世,传统的东西也并非就一无是处,依然还有很多值得肯定的。

    不能一刀切的全部给予否定,完全抛弃祖宗留下来的智慧。

    新旧之争,终究是需要一个过程,最终也是彼此互相不断的融合与吸收,继承祖先留下来的智慧,又不断的开拓创新,在新的道路上勇猛精进。

    当然,刘晋还是希望能够以温和的手段来缓解现在所面临的新旧矛盾,只要能够拖上一些年,确立了大明对全球的统治,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就留给后人去解决了。

    “真的?”

    听到刘晋的话,许恒和李仁杰都不敢相信的睁大了自己的眼睛,看看自己身后堆积如山的麦子,想一想自己的家,两人顿时就快速的冲向一旁的蒸汽磨粉机。

第1394章,奔驰自行车工厂

    京城南区工厂区,一座崭新的工厂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

    巨大的城门口这里,一辆奢华的四轮马车停了下来。

    马车刚刚停稳,朱厚照就迫不及待的跳了下来,同时也急忙的喊道:“老刘,快点,快点,我都有些等不及要看看这新款的两脚车了。”

    刘晋走下马车,感受下寒风,忍不住微微裹紧下自己的貂皮大衣,再看看眼前的厂门,长门很大、也很大气,旁边用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奔驰自行车厂’。

    看到‘奔驰’两个字,刘晋就满意的点点头。

    奔驰这个名字好啊,等以后发明内燃气了,用来造摩托车、汽车的时候,这个名字就真的很合适,至于现在,配上自行车的话,似乎好像也是可以的。

    “太子殿下、刘公~”

    厂门口这里,奔驰自行车厂的厂长段海,技术总工黄志远以及其他的一众管理都已经在等待了,见到朱厚照和刘晋,也是赶紧上前来。

    “新款的奔驰两脚车呢?”

    朱厚照微微点头,接着就关心起自己心心念念的两脚车来。

    “殿下,我们给两脚车重新想了一个名字,叫自行车,两脚车的名字不是很好听。”

    黄志远笑了笑赶紧说道。

    “自行车?”

    “也行吧,感觉都差不多。”

    朱厚照一听,想了想也觉得无所谓。

    “殿下,这边请,经过这段时间以来加班加点的设计,我们也是重新设计了这个自行车,您看过之后肯定满意。”

    段海带着众人往自行车工厂内走去。

    这个工厂的厂房都是租,这些地都是刘晋和朱厚照的。

    京城的土地非常金贵,刘晋和朱厚照几乎是一亩地都没有卖,所有的土地都规划的整整齐齐,商品房区、工业区、娱乐休闲区等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然后商品房卖出去,店铺留着出租收租金。

    工厂区这边也是兴建了大量的厂房,专门用来出租给那些工厂、作坊之类的,将道路修好,厂房修好,再弄好配套的,租金又不贵,故而也是吸引了大量的工厂、作坊来这里落户。

    有工厂、作坊自然就有大量的人口集中过来,带来了大量的就业,促进了这里的商品房和商户的生意,再加上其它配套的。

    整个京城的南区目前是整个京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密集、最其中的地区。

    奔驰自行车厂的厂房都是租,所以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组建,甚至于现在都已经在进行工人的培训和试生产了。

    就等着自行车定型下来,到时候就可以进行生产,保证在年底前,在过年的时候将自行车投放到市场上。

    在段海的带领下,众人很快就来到一处厂房这里,有工人将一辆崭新的奔驰自行车推了出来。

    看到这辆自行车,朱厚照顿时就双眼放光,赶紧急忙的走了过去,扶着自行车,仔细的打量起来。

    刘晋也是看了过去,眼前的这辆奔驰自行车和后世的自行车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设计上都是刘晋提了很多意见。

    参照的就是后世的凤凰二八大扛,中间一个三角形支架,轮胎采用的是橡胶轮胎,轮胎支架也是利用小钢条来支撑。

    同时在前面设计了一个篮子,上面还有一个大大的奔驰三角形标志,座椅也是使用了弹簧座椅,屁股后面还有座椅,可以用来载人,也可以用来载物。

    总的来说,这款自行车,好看自然是谈不上多好看,但最注重的自然还是实用性。

    前面的杠子上面可以坐小孩,后面的座椅上面还能够带个人,或者是一两百斤东西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殿下,这款奔驰自行车,经过殿下和刘公的指点之后,我们进行了诸多的改进,使用橡胶轮胎、增加了刹车系统,也增加减震系统,同时还安装了轴承,另外也是采用三角形的支架设计,更加的稳固。”

    “这后面的座椅也是进行了加固处理,可以搭载两百斤的货物。”

    黄志远笑着向朱厚照、刘晋详细的介绍起眼前这个自行车的诸多功能来。

    “不错,不错~”

    朱厚照是越看越喜欢,接过自行车,一个翻身就骑上去,开始有点歪歪扭扭,但是很快就非常轻松的蹬着自行车开始在工厂内骑来骑去。

    “哈哈,真不错~”

    “比上次骑的要轻松的多了,感觉要更轻很多、很多一样,很轻松,随便用力一蹬就可以很轻松的走很远。”

    “还有这个转向也是非常的轻松,不像原来那样,非常的生硬,难以转向。”

    朱厚照一边骑车,也是一边做对比。

    眼前的自行车才是真的束缚,骑起来非常的轻松自如,要减速的时候,一抓刹车就可以了,简单轻松。

    “我也来试试~”

    刘晋见朱厚照玩的开心,也是让段海再推来一辆,很轻松就骑上去,顿时就知道眼前的这个自行车和后世的自行车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

    这让刘晋也是不得不感叹,这大明的工业水平也确实是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像轴承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东西都已经能够制造出来了,至于其它的就更不是难题了。

    “不错,不错~”

    “这个自行车确实是可以了。”

    “不过还要再增加一个铃铛,这骑车的时候,一旦速度快了,前面有人挡着的话,可以通过铃铛来提醒前面注意避让。”

    “后面也要弄一个醒目的标志,比如红色的东西,来提醒后方的人要保持距离。”

    “另外还可以开发一些其它款式的自行车出来,比如给小孩子骑的之类的。”

    刘晋放下自行车,说实话,对自行车还不是很喜欢,要是什么时候能够弄出汽车来,刘晋估计自己真的要激动一番,肯定是要买下一辆来当纪念的。

    想了想,也是对段海和黄志远交代起来。

    “是~”

    两人仔细的听着,也是赶紧命人记下来,回头就进行改进。

    “年底前能不能生产出第一批自行车出来?”

    朱厚照骑着车在玩,刘晋却是在工厂里面巡视起来。

    看着眼前正在忙碌的工厂,刘晋也是微微点头,段海也是一个老人了,有着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是专门从机械厂这边调过来的。

    “没有问题,不过数量不会太多,估计只能有不到三千辆的样子。”

    “目前我们的工人还在培训,对这方面还并不是很熟悉,组装起来也很慢。”

    段海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说道。

    “尽量采用流水生产的方式来生产,不重要的零件可以外包出去,没必要什么都自己来生产。”

    刘晋点点头,看看眼前这些忙碌的工人就知道,很多人都还生疏,都在一边学习,一边生产。

    好在这些都是刘晋从新式学堂毕业生当中招收的人,很多人都还非常的年轻,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才仅仅十几岁,但一个个都是经过了新学新校系统性教育的。

    出来之外,再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很快就可以上岗。

    要是没有新学学校的话,招收文盲,什么都不懂的人来当工人,根本就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刘晋交代的任务。

    “是~”

    段海连连点头。

    “年前先生产几千辆投入市场,先将我们的自行车推出去看看情况,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我希望你们的产量能够达到年产十万辆自行车!”

    “后年的时候,你们就要开始到我大明各地去建分厂,将产量进一步提高,满足我们大明的庞大市场。”

    自行车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大明现在地广人稀,很需要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虽然不如马跑的快,但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适应性很强,刘晋相信它绝对会迅速的火爆起来。

    “嗯~”

    “刘公,这个自行车的定价方面,我们这边目前定价是一辆自行车卖12两银子,这个您看如何?”

    段海向刘晋汇报起销售的事情来。

    “我们的成本是多少?”

    刘晋想了想问道。

    “目前我们的成本在五两银子左右,等到大规模投产和熟练之后,我们的成本可以降低到四两银子以下。”

    段海连忙回道。

    “卖的太便宜了,现在我们的产量低,价格可以卖贵一些,至少也要卖24两银子以上才行。”

    刘晋一听说道。

    “这个价格会不会太贵了?”

    “我们京城这边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六两银子,这买一辆自行车岂不是要四个月?”

    段海微微睁大了眼睛,觉得太贵了。

    “就是要贵一点,这样才显得珍贵。”

    “就按我的价格去执行吧,以后你就明白了,另外现在产量低,就先在京津两地搞直营店销售。”

    “另外这个自行车最关键的是质量以及售后问题,质量要保证,售后要完善,否则很容易砸了我们的牌子,给其他人机会。”

    “刘公,这个请放心,我以前是在机械厂做事情的,这些我都懂,一定不会出错的。”

    “……”

第1395章,王根生买车

    随着离年关越快越近,整个京津地区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一家家店铺也是开始准备着年底的大销售,每当年底的时候,都是一年之中生意最好的时候。

    京津地区工厂、作坊、商行非常多,一到年底,根据大明的休沐法典,都要放年假,数量庞大的工人手里面拿着一年辛辛苦苦赚到的银子,自然是要大肆的采办一番才会高高兴兴的返回自己家乡过年。

    京城南区新城的一条繁华商业街这里,一家新店门口这里,伴随着阵阵的鞭炮声、敲锣打鼓、舞狮的声音,这家崭新的门店正式掀开了喜庆的红布,露出了它的真面容。

    巨大的奔驰标志用的是纯金的镶边,看起来就金碧辉煌,全落地玻璃的门面,让人能够一眼就看清楚里面摆放的一辆辆崭新的奔驰自行车,门头上挂着‘奔驰自行车京城体验店’的字样。

    很显然,这家店就是奔驰自行车厂在京城开始的直营店和形象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广自行车。

    “自行车是什么东西?”

    周围路过的人都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这个自行车店,看着里面一辆辆停放的自行车,都非常的好奇。

    “不知道啊,名字都叫自行车了,肯定是跟车有关吧。”

    “再看看这个奇怪的车子,就只有两个轮子,又没有给牛马拉车的地方,这车子怎么走?”

    “自行车?”

    “该不会是自己就会走吧?”

    好奇的众人看着自行车店内众多的自行车,纷纷猜测起来。

    这时,自行车店内的店小二们,一个推着一辆自行车走了出来,在宽敞的水泥马路上面排成一队,足足有三十辆自行车。

    每一辆自行车后面的座椅上面都有旗杆,上面挂着奔驰自行车的广告。

    奔驰自行车,人生的第一辆自行车,选奔驰。

    奔驰自行车,日行百里,油耗只要五个馒头。

    奔驰自行车,大明第一自行车。

    奔驰自行车,载重超强,两百斤轻轻松松跑的飞起。

    各种各样的广告旗帜迎着寒风猎猎作响,也是让人看的清楚。

    还没有等到众人弄清楚情况,这些店小二们一个个骑上自行车,随着轻轻一踩,一辆辆自行车就非常轻松的开始在街道上面走起来。

    几十辆自行车形成一排,一辆跟着一辆,再加上后面飘扬的旗帜,顿时立即就成了街道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自行车的速度并不慢,特别是在水泥地上行走的速度。

    这种全新的不需要马拉,也不需要牛拖的新兴交通工具,关键是速度也还可以,一下子就吸引了整个京城老少爷们的注意力。

    伴随着自行车队在京城的一条条街道上游走,他们一边走还一边从前面的篮子里面拿出一些广告用的宣传纸往周围一扔。

    顿时京城的老少爷们就纷纷建起来看,一下子就清楚了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

    这一幕要是让后世发传单的人看到,估计要气的半死,后世发传单,这边发传单,那边转头就扔到了垃圾桶里面。

    现在却是将传单随便往地上一扔,立即就会被周围的人给抢的干干净净,不管如何,这可是纸啊,至少来说拿回家还可以给孩子连毛笔字呢。

    奔驰自行车体验店这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广告,好奇心趋势之下,大量的人蜂拥而至,都想要看看这个神奇的自行车,它到底是怎么样的。

    王根生是山西人,跟着村里人一起来京城这边打工,自己在一家建筑商行做建筑工人,老婆则是在一家纺织厂里面当纺织工人。

    夫妻两个平时吃住都在各自的厂子,商行里面,原本的时候王根生的工地离媳妇的厂还挺近的,每当下班和周末的时候还可以很轻松的聚一聚,见见面。

    可是随着王根生的工地迁移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夫妻之间往来就不容易了,好几里地,往来一趟走路,腿都要走酸。

    这不,今天刚好是周末,王根生就带着老婆出来逛逛街的同时,也商量着是不是让自己老婆在换个地方上班。

    这夫妻、夫妻的,自然是要在一起才是夫妻,老是分开总不是办法。

    “你工地附近哪里现在又没有什么好的厂子,我现在好不容易做到了小组长,工资都给我加了一两银子,我这马上就走,不好吧。”

    “可是,我们离的远,往来实在是不便,我每次走路都要走一个小时,腿都酸了。”

    “一个小时的路算撒子嘛,当年你娶我的时候,路还要更远,你还不是一样都走过来了。”

    “我们出门在外,都是为了多赚点钱,少聚就少聚点,不会怎么样,而且这都马上要过年了,即便是走人,那也是要等明年再说。”

    “行吧,行吧~”

    王根生和自己的老婆李二秀逛着街,商量着事情,这时刚好看到了奔驰自行车店这里在开业,看到了店里面的员工骑着自行车在店门口进行表演,旁边还有人拿着铁皮喇叭在不断的介绍这个自行车。

    “各位老少爷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大家看一看我们奔驰自行车厂生产的奔驰自行车。”

    “它不需要马拉,也不需要牛拖,只需要两只脚蹬轮子就可以了,速度很快,在水泥地上我们做过测试,一个小时可以走三十里路,也就是一个时辰能够走六十里。”

    “而且它不仅仅走的快,关键是它还可以载重,大家看下,这后面坐上一个大人,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可以照样跑的飞起,这前面还有一个篮子,还可以用来装一些东西,这杠杆上也还可以做小孩。”

    自行车店的员工一边拿着铁皮喇叭,也是一边指着正在骑车的员工不断的介绍起来,随着他的介绍,周围的人眼睛都开始放光了。

    “当然了,我们这个自行车,它学起来有点难度,笨的人估计是很难学会,但聪明的人一学就会。”

    “有没有想要试一试的?”

    “我,我~”

    “我来试试~”

    随着话一落下,立即就有很多人举起了自己的手,王根生此时此刻也是有些激动的举起了自己的手,如果能够买一辆这样的自行车,这以后来媳妇厂子这边看媳妇就方便多了,关键是这周末的时候,有空了还可以带着自己的媳妇去京城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这位大哥来试一试~”

    拿着铁皮喇叭的店小二环顾一圈,指了指王根生说道。

    王根生一听,顿时就激动的上前。

    “第一次学着骑自行车可能会有点难度,你身子先这样侧着,右脚放在踏板上,左脚支撑住,然后扶住这个龙头,看向前方,右脚一踩,就可以了。”

    经过简单的教学,王根生也是骑上车,右脚一踩,车子站立起来,整个人却是一下子担心失去平衡,顿时就吓的半死。

    好在一旁有伙计扶着后面,这才没有跌倒。

    “没事,没事~”

    “这个眼睛啊看前面,手扶住龙头,我们在后面扶着,不用担心跌倒的问题。”

    店里面的伙计很有耐心的教着,也是扶住后面让王根生多试试。

    王根生按照教学,接连几次都要跌倒,不过很快,他就掌握了平衡感,在伙计的帮扶下,竟然也能够弯弯扭扭的骑着走上一段距离了。

    再接着,很快他就掌握了骑自行车的关键点,顺利的上手,不需要有人扶着就可以骑着自行车走来走去。

    “哈哈,这个真不错,真不错~”

    骑着自行车,王根生兴奋的喊了出来,真是一个好东西啊,靠自己脚蹬就可以行走的车子,绝对妥妥的。

    “来,来,还有没有想要试一试的,今天我们奔驰自行车体验店开业,大家都可以随便试。”

    看到王根生有模有样的骑着车,店里面的伙计也是立即对着其他人说道,很快,又有十几个人上来试车,有人学的很快,几分钟就上手了,骑的非常麻溜,有的人却是笨手笨脚,学不会。

    不过好在旁边有人扶着,倒是没有跌到跌伤的。

    王根生回到了店门口,有些依依不舍的将自行车还给了店里面的伙计。

    “这个自行车要多少钱?”

    王根生看了看自行车,对店里面的伙计问道。

    “这个自行车平时要24两银子一辆,今天我们开业做活动,只要22辆银子就可以了。”

    “22两银子?”

    “这也太贵了吧!”

    听到报价,王根生顿时就忍不住喊了出来。

    “当然是不便宜的,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自行车非常的好,你看用的这个钢都是密云铁厂的,还有这个轮胎是橡胶的,这个座椅是牛皮的,哪一样都是真材实料的。”

    “再者它的用途也很多,比如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买一辆这样的自行车,带上老婆,买些土特产,骑着回老家,岂不是倍有面子?”

    “这过年过节的时候,有一辆骑自行车走亲访友也是很不错的,带着媳妇,带上孩子去老丈人家,那也是比走路要好的多吧。”

    店里面的伙计笑了笑,然后看了看王根生和他媳妇说道。

第1396章,风靡京津

    听到伙计的话,王根生和一旁的李二秀顿时就心动了。

    现在他们两个离的远一点,往来不便,如果有辆自行车的话,往来就方便多了。

    京城到处都已经修通了水泥马路,骑自行车往来非常的便捷。

    其次是这马上要到年关了,他们也要回山西老家了。

    这回山西老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已经修通了水泥公路,也有火车通往山西,可是他们老家那个位置很尴尬,火车到不了。

    以往过年回家,那都是靠走路回去,顺便看看能不能搭搭四轮马车。

    如果有这个自行车的话,完全可以夫妻两个骑自行车回去。

    而且有辆自行车的话,这回家过年走亲访友也会方便多了。

    这些都让王根生和李二秀非常的心动,可是一想到这个自行车竟然要22两银子的时候,两夫妻又犹豫不决了。

    太贵了!

    真心贵。

    他们两夫妻在城里面打工,王根生做建筑工人,干的是体力活,挣得多一些,一个月差不多有七两银子,李二秀在纺织厂,女人比男人的工资要少一些,不过她干活勤快,做事细心,当了小组长,工资一个月也有五两银子,两夫妻加起来,一个月挣12两银子。

    可是这个自行车,竟然要22两银子,这还是现在搞促销活动,这意味着两夫妻要做两个月的时间才买得起这个自行车。

    由此可见这个自行车有多贵了。

    而且这个时代的大明,正是最好的时代,物价非常低。

    上好的东北白面、南阳大米,一斤也几文钱,来自草原的羊肉、牛肉,一斤也仅仅只需要十几分够了,天津这边过来的海鱼肉就更便宜了,一斤五文钱左右。

    一两银子绝对是妥妥的一笔巨款,足以买下非常多的东西。

    相比之下,这自行车就真的太贵、太贵了。

    “能不能便宜几两银子,这实在是太贵了!”

    王根生想了想说道,要是十几两银子的话,他立即就买了。

    可是这二十二两银子,真心是贵,不便宜。

    “这个价格真的没办法便宜了,今天是开业做活动,才能够便宜,要是在以后,我们不做活动,这以后肯定没有这个价了。”

    “而且这一次,因我们厂刚刚开始生产,产量不高,所以数量有限,整个京津地区也仅仅只有三千辆而已,卖完就要等明年了。”

    店里面的伙计笑了笑说道,接着也是去招呼其他的客人了。

    现在店里面非常的热闹,有很多人前来咨询,外面也是有很多人在试这个自行车。

    “我来一辆~”

    “我也来一辆~”

    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有人试过之后,当场就掏钱买下。

    自行车这东西,确实是可以极大地便捷外出,特别是京津地区这种地方,到处都修了水泥马路,人流又非常多。

    你说骑马吧,不是很方便,做四轮马车倒是舒服,可是养马的成本也高,一本家庭真心是养不起,也就有钱人能够支撑起来。

    这大家平时外出的话,基本上还是靠走,如果有一辆自行车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去哪里都可以骑车,非常的方便,关键是这自行车还不需要饲养,停放又非常的方便。

    当场就有很多人纷纷掏钱购买这个自行车。

    买了自行车的,钱付完,立即就歪歪扭扭的骑着自行车兴奋的往自己家里走去,一路上招摇过市,很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

    “老婆,我们也买一辆吧,这过年回家方便,以后节假日的时候,也可以骑车回老家。”

    王根生看着店里面一辆又一辆自行车被买走,咬咬牙和自己老婆商量道。

    “当家的,你说了算~”

    李二秀看了看自行车,这东西貌似真的很不错,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说道。

    “走,取钱去~”

    王根生一听,咬咬牙带着李二秀去银行取银子了。

    ……

    随着奔驰自行车体验店的开业,一辆辆自行车出现在京津地区的大街小巷。

    这种不需要马拉,也不许牛拖,靠着双脚踩踏的自行车一出现,立即就开始风靡整个京津地区。

    最先关注自行车的是京津地区的送货商行。

    京津地区人口、工厂、作坊、商行多,商贸非常发达,各种各样需要运送的货物非常多。

    大量的货物运输用的最多的自然是四轮马车,但小件、小量的货物运输往往却是需要依靠人力,或者是推车来运输。

    京津地区的人力非常贵,推车运送的速度很慢。

    自行车一出现,这些运输商行立即如获至宝一般。

    它速度快,一次性可以运一两百斤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在大街小巷都能够走得动,不需要担心路太小、巷子太窄进不去的问题,也不需要担心停放的问题。

    用它来送一些小件、小量的货物实在是太方便。

    一个个送货行立即就找到了奔驰自行车这边,一口气都是上百辆的去订货,只是奈何现在产量有限,还要用来推广自行车,故而根本就没有办法一次性卖太多给这些商行。

    除了送货的商行、车行之外,京津地区需要天天上班的人,自然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自行车。

    众多工厂、商行、作坊里面的管理人员,个个收入都不错,基本上都能够在京城这边买得起房子,住着自己的房子是舒服,但就是上班很麻烦,因为多少都会离的有些距离。

    他们又不像大户人家可以养得起马,坐得起四轮马车,现在自行车一出现,顿时就大受这些人群的欢迎。

    有了自行车,这出面就方便了,上下班也好,还是有事出去各个地方办事也都方便多了。

    这些人几乎是差点将自行车体验店给挤爆了,然而这一次投放的数量有限,大部分的人都买不到自行车,只能够看着其他人骑着车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羡慕的不行。

    自行车这东西,最喜欢的人群当然是年轻人。

    年轻人都好动,又喜欢到处乱走,光靠走路的话,总是显得非常累,可是如果有一辆自行车,邀上三五好友,整个京城都可以到处游玩了。

    又或者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来一场自行车比赛,你追我赶,享受着速度与激情,这才是年轻人最喜欢的事情。

    自行车火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彻底的火了。

    整个京津地区的人一下子就不关心国家大事了,连太子殿下大婚的事情都变的不香了,大家讨论最多的变成了自行车。

    这自行车有多难学,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学得会,学不会的都是笨蛋什么的。

    还有谁谁买了一辆自行车,现在都成了焦点,每天都有人找他借车什么的。

    此外,还有谁谁骑着自行车,很快就追到了自己心仪的姑娘,每个周末骑着车带着自己的心爱姑娘去逛街云云的。

    另外还有一些爱吹牛的老少爷们总是会说自己二舅子三姨夫的二姑爷家的儿子的同学的弟弟在自行车厂上班,能够买到自行车什么的。

    总之,围绕着自行车,京城的老少爷们也是一下子就来精神了,不知道多少人都眼巴巴的攥着银子,想要买一辆自行车而买不到。

    奔驰自行车体验店这里,每天都人满为患。

    因为这里可以提供免费的体验活动,有几十辆自行车在这里供大家体验骑行,故而即便是买不到自行车,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来这里学习骑自行车。

    当然了,更多的人还是来咨询购买自行车的。

    三千辆自行车投放到京津这个巨大的市场之中,那是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以至于买不到自行车的人天天嚷嚷着要买走体验店用来做体验的自行车。

    此时此刻的京城,太子殿下大婚的事情已经不再新鲜,而拥有一辆奔驰自行车则是成为了最时尚的潮流。

    每当有自行车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时候,总是能够吸引大量的目光,如果能够在手上佩戴一块手表的话,绝对是妥妥的有钱人,如果长的年轻一些的话,保管立即有大妈上前来询问你有没有婚配什么的。

    至于那些在逛街的小姐姐们,则是纷纷投来害羞的神情,如果是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很快就可以收到很多书信。

    在很多空旷开阔的地方,人们也总是能够看到有人在歪歪扭扭的学习骑自行车,而周围必然会有很多人围观,纷纷投去羡慕嫉妒的眼神。

    这就是自行车,它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在京津地区风靡起来,成为了时尚的潮流,甚至于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也是到了一年之中,婚嫁最多的时候。

    在以往的时候,这婚嫁是绝对少不了一面镜子,去年又流行着嫁妆当中要佩两块手表,意义着长长久久。

    今年,眼看着马上要过年了,很多大户人家竟然开始将自行车列入了嫁妆当中,隐隐约约竟然有成风气的意思,这结婚要是没有一辆自行车似乎好像都没有面子了,家里面要是买不起自行车的话,估计着找对象都不太好找了。

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时

    京城,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天工纺织厂结束了一年的忙碌,开始正式放年假。

    大明人做事有很多的规矩,这办厂、开商行、做生意等等都少不了要敬天祭祖,感谢上天和祖先的庇佑,祈求自己能够财源滚滚。

    这逢年过节的时候,各大厂子、商行等等都少不了要放鞭炮、烟花的以增加喜庆,放年假之前,放放鞭炮、烟花,也是意义着圆圆满满,给这忙碌的一年划上一个句号。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天工纺织厂这里噼里啪啦的放着鞭炮,周围整片的工厂区,几乎都是一样,鞭炮声、烟花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在一个个工厂的大门口这里,忙碌了一整年的工人们也是三三五五的聚在一起,准备着过年的事情。

    “二秀,你今年回家吗?”

    李二秀和几个同乡的姐妹,手挽着手,高兴的走出了纺织厂的大门。

    “回,去年没有回去,家里来信了,说孩子很想我们,不回去是不行了。”

    李二秀满脸的笑容回道。

    “秀姐当然会回去了,毕竟买了自行车,回去方便多了。”

    “可不是嘛,秀姐今年买车,明年说不定就可以在京城买房呢。”

    “一辆自行车有什么说的,大家要买,都可以买得起。”

    “我倒是想买啊,可是没货啊,要是有辆自行车,这回家就方便多了。”

    “可不是嘛,这走路回去,实在是太难受了,有自行车就不一样了,估计两天就可以到家了。”

    “还是那些通火车的地方好啊,直接坐火车回去就可以了。”

    “可不是嘛~”

    “今天一起去逛街买点年货怎么样?”

    “好啊,好啊,我准备给我儿子买一身过年的衣服,在给父母也买,听说那个彩云纺织厂出的成衣很不错,要不一起去看看?”

    “走,走,今天买完过年的年货,明天就准备回家了。”

    “……”

    女人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各种各样聊不完的东西。

    这时,王根生骑着自行车一个帅气的漂移来到了李二秀的身边,这段时间他已经将自行车技术玩的如火纯情了。

    “秀姐,你当家的来了,这有自行车就是不一样,来的就是快。”

    “可不是嘛,这自行车看着就是好~”

    “人骑在车上都觉得精神多了。”

    “各位姐妹,我先走了~”

    李二秀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坐上了王根生自行车的后座椅。

    刚刚买这个自行车的时候,李二秀还是很后悔的,二十二两银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是在以前的时候,穷苦人家即便是将家给当了也拿不出几两银子,也就是时代好,大明人富起来了。

    再加上工厂的出现,可以进厂打工做事,大家这才慢慢的能够攒下银子,日子变的好过多了。

    但和依然是一笔巨款,一下子拿出来买辆自行车,当时就有点后悔。

    可是现在,李二秀却是觉得非常值。

    有了自行车,王根生每天下完班都可以过来,两夫妻可以聚一聚。

    这周末放假的时候,两夫妻还可以骑着车一起在京城各地转一转、走一走,去了很多以前一直想去都没有去过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现在有辆自行车,绝对是备有面子的事情,骑着自行车走到哪里都可以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现在还可以骑着这个自行车回老家,想一想回到老家之后,骑着这个自行车去走亲访友的场景,李二秀就更觉得这个钱花的值了。

    “婆娘,我们去买点年货带回去吧。”

    “给娃们一人买两身新衣服,在给双方老人也买一套,你再买上两套漂亮的。”

    王根生骑着自行车,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尽管在冬天的寒风里面,骑自行车很冷,可是看着街道上面看过来的一双双羡慕的眼神,顿时就觉得一点都不冷了。

    “我的衣服还有,买新的干嘛。”

    “当然要买新的了,这辛辛苦苦一整年,给自己买点新衣服总要舍得吧,更何况,这回家过年的,不穿体面点怎么行。”

    “那你也买一套。”

    “行~”

    夫妻两个一边骑车,也是一边商量着回家过年的事情。

    来到商业街的时候,整个商业街早已经人山人海了,每一个店铺这里都挤满了人。

    过年放假的时候,正是一年当中生意最好的时候。

    各个工厂、作坊、商行都给员工发放了工资和年终奖,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手头拿着银子,又要回家过年,自然而然是要大肆的采办一番。

    这也就形成了眼前商业街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商业街的道路上面到处都是人,很多人的手上都大包、小包的拎着。

    各个商店这里的老板和伙计则是忙的满头大汗,实在是人太多了,生意太好做了,无论是吃的、用的、穿的,只要你有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庞大的消费人群给买的精光。

    好在这些老板都是有经验的,提前就已经准备了充足的货源,足以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不至于出现了没货的现象。

    王根生、李二秀夫妻两人也是按照早已经计划好的,直卖衣服的成衣店去。

    服装店这里的生意是最好,占地面积很广的服装店,里面挤满人,店里面的伙计忙的满头大汗。

    直接买成衣,这也是最近这几年才逐渐流行起来的。

    在以前,大家都是购买布匹,然后自己回家去做衣服,卖成衣的很少、很少,而且也不流行,因为自己做衣服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做。

    但是这几年,成衣就开始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平时大家都很忙,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自己做衣服。

    再者就是经过工厂设计、制造出来的成衣,比起自己买布匹做出来的成衣要更加好看,这对于京津地区这样的大都市来说,尽管时尚一词还没有出来,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你穿一件自己做的衣服,怎么看都土里土气的,而那些经过工厂设计制造出来的成衣,看起来就是要更好看、更时尚一些,自然而然大家都会慢慢的去习惯买成衣,而不是买布匹自己来做衣服。

    成衣的逐渐流行,也是引领了大明纺织行业的发展,大量的纺织工厂开始转型做成衣,极大的丰富了成衣的品种,也是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人直接购买成衣。

    一番大肆的采购,王根生的自行车上面挂的满满的。

    有给家里孩子、老人带的衣服,也有给孩子们买的零食,还有过年时用的一些年货,有些东西,在自己老家的山旮旯里面是没有卖的,只有京津地区这样的大城市才有卖。

    小小的一辆骑着车,前面的篮子里面装满了东西,龙头两边也是挂满了一个个袋子,连中间的大杠杠上面也是捆了一个大包。

    后面的座椅上面,李二秀穿着厚厚的冬衣,带着帽子,用布包的紧紧的,手上面提着一个大包。

    至于王根生,穿着厚厚的羊毛大衣,戴着厚厚的羊毛毡帽,手上也套着羊毛手套,兴奋且开心的蹬着自行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京城连接四面八方的一条条水泥马路上面。

    尽管寒风呼啸,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在每一条水泥马路上面都能够看到大量的身影,他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肩扛手提的带着大包、小包,满脸笑容、兴奋的往自己家乡一步、一步的走去、返回。

    新年是团圆的时节,纵然是相隔遥远,纵然是天气寒冷,可是依然也阻挡不了人们回家的脚步。

    在远方的家乡,哪里有自己的父母,有自己的孩子,哪里是自己的根,纵然是飞的再高、再远,依然是要回去的。

    即便是迎着寒风和大雪,大家也是要回去的。

    离京的一条条宽敞水泥马路上面,浩浩荡荡的返乡人群形成了一条条黑色的长龙。

    “真是壮观的一幕,或许只有家才有这样的力量,让数百万人冒着严寒返回自己的家乡,匆匆的过上几天,然后又要冒着严寒再回到这里。”

    京城南区的一处高楼上面,刘晋拿着望远镜,看着通往远处的水泥马路,看着水泥马路上面浩浩荡荡,冒着寒风返乡的人群,也是忍不住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想一想后世,每当过年的时候都会迎来返乡的高峰期。

    在一个个车站这里,几十万人拥挤在一起,冒着寒风,有些时候还要冒着寒雨,提着大包、小包的,忍受着旅途的艰辛,依然也要回自己的老家去和亲人团聚。

    此时此刻,自己眼前所看到这一幕,实在是太像了。

    烙印在这个民族骨子里面的东西,它可以穿越千年的岁月,也可以经历无数的巨变,它始终都不会改变。

    家国天下,这就是炎黄子孙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

    “交通还是太落后了,马车的数量还是太少了一些。”

    “这天寒地冻的,一路回去真的太难了。”

    “走吧,去火车站这边看看~”

    看着寒风之中返程的人,刘晋微微感叹,起身前往火车站,准备去火车站这边看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9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作者:中华田园牛所写的《大明镇海王》为转载作品,大明镇海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镇海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镇海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镇海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镇海王介绍:
弘治十年,这是大明王朝美好的中午。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大地,也同样在吹打着这个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王朝。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中世纪的黑暗。此时,俄罗斯刚刚摆脱蒙古控制不到二十年。此时,距离哥伦布初次抵达美洲也才过去七年,而达伽马正在海洋上筚路蓝缕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喜欢看历史小说的刘晋穿越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从一介书生成为了大明镇海王!书友交流群:720342318,有希望本书的书友可以一起来聊聊天~大明镇海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镇海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